李文杰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为了满足我国生产以及生活的电能需要,我国的电力配网的自动化水平逐渐提高。电力配网自动化是电网系统中的重要构成部分,为了有效推动电力配网的自动化进程,应采取优化运行的方式,有效提升配方的自动化水平,进而满足电力系统的发展需要,本文主要介绍了电力配网自动化中运行的优化内容、电力配网自动化运行的作用、电力配网运行中存在的缺陷,同时提出电力配网运行优化的方式,借此希望可以为相关人士给予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电力配网;自动化运行;优化
1 引言
在信息化社会,电能源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能源,电力配网能够有效将供电系统与用户相连接起来,电力配网的自动化以及智能化的水平能够直接影响用户用电的安全以及质量,因此提高电力配网的自动化水平既可以有效提升电力系统的经济效益,又可以保证供电质量。目前,随着我国科技的不断发展以及自动化电力设施的广泛应用,我国的配电网水平不断提高,通过综合利用智能化处理等手段,已经对电力系统实现了有效的监控,并且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电力系统工作效率。
2 电力配网自动化中运行的优化内容
2.1 运行管理
电力配网自动化运行过程,主要采用科学的管理方式以及优化运行的方式。运行管理的优化是保证电力配网能够正常运行的基础,应根据电力运行的基本需求,全面落实运行管理措施,同时在进行运行管理时,需要加强对电力配网自动化分析的重视度,合理的引进先进设备以及技术,将电力配网中存在的各项问题及时准确的处理好,提升电力配网自动化水平,保持一个稳定的状态[1]。
2.2 配电环节
配电环节能够直接影响电网的运行情况,借助自动化手段可以使供电公司准确的对配网输电进行控制。在优化运行时,可以建设一个事实监控系统,对配电环节的运行进行直接的监督,并且还需做好对电力调度的预测工作,避免供电不足的问题发生。此外,采取自动化的控制手段还能够有效维持电力配网配电的平衡。在进行系统优化时,配电环节需要符合相关规范,进而有效提高电力配网自动化的运行效率。
2.3 监控系统
监控系统能够有效对电力配网的自动化进行有效的监控,在优化时,需要分阶段的完善监控系统的内容,以便将电力配网自动化信息收集以及处理好,保证电力配网能够将其自身的作用最大程度的发挥出来。对监控系统进行优化可以为电力配网的自动化打下良好的基础,能够对电力配网的故障信息以及异常情况进行全面的监督,同时还可以为电力配网自动化的运行环境进行优化。
3 电力配网自动化运行的作用
电力系统中的电力配网自动化运行的作用十分重大,具体可表现为以下几点:首先,可以实现对配电网的自动化监控。想要提高供电质量,并且保证供电稳定和安全,就需要提高对整个配电网系统的监控,想要对配电系统实现有效的监控,就要对实时的运行状态进行监控,电力配网自动化运行能够有效实现这一目标,通过对电力配网的各项数据的检测、采集、处理以及控制,能够为电力配网的管理提供良好的依据[2]。其次,可以实现配电环节的自动控制,电力配网的自动化系统可以对电力系统的电能供需情况进行实时的预测以及监控,并且和电力调度系统联系紧密,和终端设备整体相连接,形成一个封闭的控制系统,可以有效的对电能需求进行实时监控,当出现供需失衡现象时,可及时的将信息传递给自动控制输配电系统,保证系统能够及时进行调节,进而保证配电网电力供需达到平衡,最终提升配电调度的可控性。最后,能够保证运行管理的合理性。电力配网自动化运行能够实现对整个系统运行的自动化监控,并且可以保证配网的运行健康,有效的提高电力系统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此外,由于我国电网覆盖面的不断增加,电力调度业务的发展的重要性也逐渐体现出来,为了提高电力系统调度的合理性,可通过设置自动化运行模式的手段来提高配电的准确性。
4 电力配网运行中现存在的不足
4.1 从业人员专业能力较低
在科技飞速发展的社会条件下,电力配网自动化的水平也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与之相对应的就需要从业人员的专业能力以及自动化技术能力需要达到一定层次。但我国的自动化技术发展起步较晚,专业人才的储备数量不足,现阶段该行业的从业人员的专业能力较为不足,因此会造成自动化运行的设备更新快,但卻难以有效提高配网自动化运行的效率。
4.2 输电线路设计存在不足
在对于输电线路进行设计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计,在设计时首先需要保证线路的安全性,其次需要满足电力线路的承载功能,并最大程度达到既经济又方便管理。在进行输电线路设计时,最关键的就行需要对线路的工作进行完善的检查。在选择最终电力线路时,需要满足规范性与经济型的要求。在保证施工质量以及水平的条件下,对线路的路径进行规范化的设计。在具体的实践中,由于工艺与施工水平的制约,经常会出现一些突发事件,所以,在对输电线路进行设计时,需要对线路经过地区进行充分的调查与研究,对各方面条件进行考察,在设计时需要避开障碍物,以保证能够设计出最优线路[3]。
4.3 供电地区失衡严重
现阶段,由于我国的电网没有进行系统化的设计与规划,一些地区的配电工程中存在着区域供电失衡以及电源随意设置等现象。有些电源点由于较长时间没有得到维修,已经难以有效运作,导致电源布点不足的现象时有发生,造成电力配网分布不平衡,这些问题都会直接降低电力系统的工作效率。
4.4 设备管理制度存在缺陷
电力配网运行管理中还存在着一项问题,那就是设备管理制度存在缺陷。由于供电企业内部的职能存在混乱的现象,变电站出线开关与变电站出线开关的馈出线路由两个部门分别管理,在配电网运行过程中,经常会出现沟通上的缺陷。此外,由于缺少完善的设备管理制度,许多破坏线路的现象时有发生,这也给供电企业带来了极大的亏损,同时也给人们的日常生活造成了不良影响。
5 电力配网运行优化的建议
5.1 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在进行电力配网设计时,首选需要保证输电线路的安全以及稳定,基于这个条件下尽可能的减少线路的迂回以及容量剩余的问题。为了有效提高配网的运行效率,可以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用于建设基础设施。在引进技术时,需要根据我国现有的技术条件,积极提高自身的科技水平,建设一个与标准相符合的自动化系统。除此之外,在易发生断电的地区需要设置备用设备,以有效提高安全性以及输电效率。
5.2 选择正确的配网运行模式
不同种类的电力设备,其运转方式所造成的影响也不同,那么有效保证整个配网自动化的安全稳定的运转,特别是保证一些失衡的供电区域的供电水平就尤为重要,所以应使用科学的配网运行手段,对实际情况进行综合的分析,并且选择最规范最合理同时成本最低的运行方式。
5.3 对从业人员进行培训
想要将电力配网自动化系统的作用最大化发挥出来,既需要对电力配网自动化进行优化升级,还需要提高从业人员的能力素养以及操作技能,以保证从业人员的自身能力能够跟上配网的发展的步伐,进而发挥出自动化运行系统的最大效率以及功能。所以可定期对行业从业人员进行培训知道,进而提升从业人员的专业化水平,使其可以熟悉新型设备的使用方式,同时掌握先关知识,减少在工作中的各项失误。
参考文献:
[1] 郑伟权.电力配网自动化运行优化研究[J].科技与创新,2017(11):65+69.
[2] 孙振升.电力配网自动化运行优化探讨[J].企业技术开发,2015(6):82+84.
[3] 刘文浩.电力配网自动化运行优化探讨[J].机电信息,2014(36):2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