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震
我们的祖先或先民选择居住地的条件是“依山傍水”,选择道路也是“依山傍水”。山、水是供养生命之源。尤其是在冷兵器时代,无一例外地把地缘山脉、河流及水道沿岸作为首选的交通道路。青泥岭(铁山)下有两条水系经过,嘉陵江与白水江。毫无疑问,早期的人类已经在这里生息繁衍了。在人类成长的历史长河中,不同山系、水系框架下所创造的人类文化有着不同的特点,比如身体的表征及民族的形成等等。
说到青泥岭地区的先民,又要从秦岭说起。
关于秦岭有广义和狭义的两种概念。这里单说狭义的秦岭。狭义的秦岭又被划分为东、中、西三段。一般情况下,人们把徽县以西划为西秦岭(青泥岭蜀道就在西秦岭的范畴)。可见,甘肃境内的秦岭山脉大部分属于西秦岭。西秦岭的走向大致为西北到东南,海拔高度在2000米到4000米之间,主要山体有凤岭、迭山、岷山等,形成了高山峻岭与峡谷盆地相间的复杂地形。
西秦岭或者就是人们说的:秦岭。
西秦岭中人文历史丰富。伏羲生于此地,刑天在此处与黄帝战斗,秦人的崛起于此,氐、羌等民族活动于此。等等。
说起伏羲,应该是中国历史神话典籍记载最丰富的一位。关于他的出生地,人们众说纷纭。有的说他出生于渭水畔的成纪(今天水市秦安县),也有的说他“生于仇池(常羊山),长于成纪”。无论哪一种说法正确,有一点足以说明伏羲是出生在秦岭地区,伏羲时代的古文明之光也是从秦岭地区升起的。
伏羲时代是整个中华民族文明的肇启时代。在秦岭地区及西部渭水流域的黄土高原上活动的伏羲部族发展壮大以及和东方部族的斗争融合,使生产力水平大大提高。于是,就有了许多用于生活、生产的创制与发明。伏羲正是这个时代的杰出代表,为历史的演进和社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因此,人们将这个时代的发明创造统统归属到他的身上,让他彻头彻尾地高大上,以表示对这位杰出部族首领的崇拜和颂扬。可以说,伏羲的发明创造既是伏羲的,同时也属于整个伏羲时代。伏羲时代也包括女娲时代。女娲,为伏羲之妹。传说她起初以泥土造人,创造人类社会最初的秩序并建立婚姻制度,开启了中华民族的原始文明。
我国的史前文明大约在公元前5500年至公元前2500年,在这三千年里,创造了灿烂的文化。而史前文化的源头就是长江、黄河流域,史称两河流域。黄河流域的秦岭地区,是史前文明发祥的重要地区。除神话传说之外,有史可查的记载也是不胜枚举。我仅想说说和陇南(青泥岭)地区有着直接关系的“宁家庄遗址”。
宁家庄遗址,位于陇南市西和县境北端长道鎮西汉水河谷南岸的台地上,距县城三十三公里,与闻名遐迩的三国古战场祁山堡隔河相望。经专家确认,这是陇南市境内迄今发现的时间最早的人类遗迹。宁家庄遗址属仰韶文化类型。这里气候温暖湿润,地势开阔平坦,水源充足,土壤肥沃,七千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初期,最早的陇南先民就生活在这里。遗址面积约六十万平方米,陶器残片俯拾皆是,有红陶、黑陶,有的红陶片上还有图案。路边断崖间,尚有古代人类遗留的房址、窑址和弃置废物的灰坑出露,大部分遗存属于距今五六千年前的仰韶文化范畴。在这里发现的最早遗存,是一种时代特征鲜明的交叉绳纹陶片。它与秦安大地湾发现的早期陶片特征一致。西和县宁家庄遗址与秦安大地湾遗址、天水师赵村遗址齐名。
有房址就是有人群定居,有窑址就是有人群生产。这些陶器,用于生活,肯定也用于交易。有交易就要有通道,如果这些土陶器皿与巴蜀地区交换生活物资,那么,往来交易的通道就是早期的青泥岭蜀道。
而在距西和县城五十多公里的揽桥遗址中发现的寺洼文化,更能说明这一地区的生产、生活及与外界交流的形态。寺洼文化是古老的文化遗存,最早在甘肃省临夏市临洮县寺洼村发现而得名。这个文化类型存在于公元前14至前11世纪,主要分布在兰州以东的甘肃省境内,并扩及陕西省千水、泾水流域。此时,人群聚集而居已具相当规模,经济以农业为主,兼营畜牧。社会形态已经进入了奴隶社会。其中,马鞍形鱼口罐是最有特色的陶器。有专家认为,这个文化遗存属于古代氐、羌民族文化遗存,为研究氐、羌民族在西和县境内的活动及仇池国的渊源,提供了宝贵的实物佐证。
史料记载并证实,先秦时期,西和县境北部是秦人的活动区域,先后为西丘、西垂、西县所辖,是秦人养马发迹之地;县境南部为氐、羌所居。
现今在西和县的大桥乡有一座铁索桥,是明代修造的,这座桥连接着“西(西和县)武(武都区)公路”,当初也是仇池国通往四川等地的必经之路,人们推测在汉代时这里就应该有桥了。不过,年代久远,再加之当时是笮桥,保存不易,已经找不到踪迹了。现今这座桥当然不是原来的旧址。有人认为,原始的索桥是由羌、氐先民们建造的。据说,最初来到这里的羌、氐族人看到这里交通十分困难,就想架桥。后经当地人指点,羌、氐人就地取材,用竹、藤、麻等拧成绳索,横拉两岸,或成溜索,或铺木板,造成了大桥。这种索桥应该就是今天的铁索桥的前身。
在仇池国时期,羌、氐道桥的作用极为重要,西汉水上游一带,修建了众多索桥。唐代人经过西和县到徽县,再走上通往四川的陇蜀古道,这些索桥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索桥及道路都进行过多次整修,至今还有留下了《新路颂》的摩崖石刻。)陇蜀古道上,出现了大量的竹索桥、藤索桥。杜甫入川时,就走过许多这种索桥,并留有《咏笮桥》一诗。“笮”在《说文》中解释为“筊也。从竹,乍声。竹索也。”笮桥,就是竹篾编成的索桥。陇南各县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后,还保存了三十座左右的竹索桥,并对此多次加固整修。随着时代的变化,这些竹索桥都被铁索、钢索所取代,最后一座竹索桥是文县黄路山竹索桥,于2000年前后被拆除。当然,羌氐人所建造的索桥并不在这个位置。原先这座桥址在下游四五里的地方,后来,是明代搬迁到现在这里的。至于当年为什么搬迁,就说不清了,或许是因为路或河道的改变。桥,只管连接两端陆地,悬空的部分就是留给人们去猜测的迷雾。
因为本文主要是说青泥岭蜀道,而青泥岭在徽县境内,所以,要介绍一下徽县的历史。
徽县位于甘肃省东南部,地处西秦岭南麓嘉陵江上游的徽(徽县)成(成县)盆地。东邻两当县,西连成县,北接天水市,向南隔青泥岭接陕西省略阳县。据徽县柳林镇发现的柳林遗址证明,远在新石器时代早期(大约公元前7000至8000年前左右),徽县先民就在今徽县境的永宁河流域辛勤劳动和繁衍生息,创造了徽县的原始文化。尧帝时,分天下為九州时,今徽县地处雍、梁交界之处。商代为犬戎之地,主要居民为氐族。西周仍为西犬戎所居,主要为氐羌聚居地。春秋战国时期,群雄割据,楚国一度占领汉中地区,徽县地区曾沦于楚。公元前451年,秦左庶长城南郑,徽县遂为秦地。氐、羌民族与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秦人和睦相处。徽县在原始社会里,同样创造了较为灿烂的文化。
位于徽县柳林镇庙坪村甘沟社的四坪山顶上的甘沟遗址,是新石器时代晚期的齐家文化遗存,距今有四千多年历史。遗址距甘沟河20米,相对高度50米,面积约6000平方米。文化层厚约0.4米,出土器物有陶鬲、陶豆、陶罐、陶盆等器物,有细泥陶和夹砂陶两种,陶色红中泛黄,有篮纹、绳纹、划纹、印纹等纹饰,距今约4100年至3600年。(齐家文化是以中国甘肃为中心地区的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已经进入铜石并用阶段,其名称来自于其主要遗址甘肃广河县齐家坪遗址。)
从这些出土的陶器,可以证明徽县的先民与同时期的本民族文化是同步的。所以,青泥岭蜀道最初虽然是兵道,而更多时候是民间用于易货的商道。由于青泥岭蜀道的存在,使徽县成为了我国历史上政治、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廊道。
在中国的历史上,有两条享誉海内外的商道,一条是“丝绸之路”;一条是“茶马古道”。
“丝绸之路”的开辟因张骞(公元前202年)出使西域后,得以开发并迅速发展、繁荣。“茶马古道”最初是民间小规模,甚至是三三两两地以茶换马。到了唐代时,政府开始参与,才有了大规模的交易,得以兴盛。“丝绸之路”和“茶马古道”,在我国的版图上有很多条,我只说与青泥岭蜀道有关的部分。
我国被确认的“丝绸之路”有四条以上,其中,“西南丝绸之路”是从西安到成都,再由云南出境到印度。古西南丝绸之路形成于两千多年前的西汉时代,比我国西北丝绸之路的形成早两百多年。它和西北丝绸之路一样,都是中国与世界相连接的通道,对我国的文明进程乃至对世界文明的发展都做出过巨大的贡献。据史书记载,公元前122年,张骞奉命又一次出使西域(今阿富汗、伊朗等地),看到从印度输入的四川蜀布和筇竹杖,得知四川商人早已从云南经缅甸、印度到大夏(今阿富汗)去从事贸易活动了。张骞回到长安,将所见所闻上奏给汉武帝,具有雄才大略而又好大喜功的汉武帝听后十分惊喜,决心不惜一切代价打通从西南到印度的官道,由官方参与商业贸易,扩大疆土。武帝即封张骞为博望侯,命其以蜀郡(治所在成都)、犍为郡(治所在宜宾西南)为据点,派遣四路秘密使者,分头探索通往印度的道路,但都遭到西南少数民族的阻拦未获成功。武帝又从内地广征士卒,举兵攻打西南夷、夜郎、滇等国及许多部落。但是,由于封建统治者造成的民族隔阂太深,以及昆明、隽等族的头人酋长为了垄断丰厚的过境贸易而拼死抵抗,虽然历经十余年,仅打通了从成都到洱海地区的道路,官方使者未能超过大理至保山一带,只能通过各部族、印度作中介与大夏商人间接贸易。到了东汉时汉明帝永平十二年(公元69年),哀牢人内附、东汉王朝“始通博南山、渡澜沧水”,滇缅通道才算打通了,并与缅甸的掸族有了经济文化来往,又通过缅甸经印度入大夏。张骞在大夏时,得知由蜀(今四川盆地)西南取道身毒(今印度)可通大夏,因劝武帝开西南夷道,但为昆明夷所阻,未能通。直到公元72年,汉武帝孜孜以求的“通蜀,身毒国道至大夏”才算全线可通。“丝绸之路”的开辟,不仅使商业经济得到发展,对华夏文明的四海传播和域外文明进入华夏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说得高大一点,“丝绸之路”是实现人类(命运)共同体早期的先锋之路。
毫无疑问,青泥岭蜀道在“西南丝绸之路”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古西南丝绸之路”的贯通,使得中国的丝绸、蜀布、筇竹杖、工艺品、铁器等物品源源不断地输出到国外,外国的琉璃、宝石、翡翠、光珠等又陆陆续续地输入到国内,还有农产品种子的互换、手工业制品的交易等等。到了唐代,这条“西南丝绸之路”更加兴旺发达,经久不衰。但后来,由于又发现和开辟了几条新的道路,最初的古道逐渐人少马稀。斗转星移,日月交替,“古西南丝路”的绝大部分路段,已淹没在历史的硝烟里,消失在时间的风雨中。有一些留存下来的路段和路段上的遗迹遗址,都成了珍贵的需要保护的文物,就像在青泥岭这样的雄关险道上,还有骡马蹄印、诗联题刻等等需要保护的遗迹。
“茶马古道”是一个有着特定含义的历史概念,是指存在于中国西南和西北地区,以马帮为主要交通工具的民间国际商贸通道。兴于唐宋,盛于明清,“二战”中后期最为兴盛。而且,以官方控制和直接经营为主要形式,私家商人的经营为补充的,是中国西南民族尤其是汉、藏民族之间经济、文化交流的走廊。“茶马互市”即用茶换马,或用马换茶。以汉藏间的交换为例,康藏民族居住地属高寒地区,海拔都在三四千米左右,糌粑、奶类、酥油、牛羊肉是藏民的主食。在高寒地区,需要摄入含热量高的脂肪,但没有蔬菜,糌粑又燥热,过多的脂肪在人体内不易分解。茶叶既能够分解脂肪,又防止燥热,故藏民在长期的生活中,创造了喝酥油茶的高原生活习惯,但藏区不产茶。而在内地,民间役使和军队征战都需要大量的骡马,供不应求,藏区和川、滇边地则多产良马。于是,具有互补性的茶和马的交易即“茶马互市”便应运而生了。这样,藏区和川、滇边地出产的骡马、毛皮、药材等物资和川、滇及内地出产的茶叶、布匹、盐和日用器皿等物品,在高山、深谷间南来北往,流动不息,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日趋繁荣,形成一条延续至今的“茶马古道”。“茶马古道”与“丝绸之路”有重合,也有连接和贯通。
说“茶马古道”从唐代开始,主要依据是唐代的小说家封演在《封氏闻见记》中《饮茶》一节中的描述:“按此古人亦饮茶耳,但不如今人溺之甚,穷日尽夜,殆成风俗;始自中地,流于塞外,往年回鹘入朝,大驱名马市茶而归,亦足怪焉。”史学家认为这句“名马市茶”,就是“茶马互市”的开始。
简单说几句马与茶。马是最早被人类驯化的野生动物之一,有着强大的军事功能和经济功能,当然也是政治功能;茶的功能就不多介绍了,不过茶到了藏区以后,与藏传佛教结缘,又多了一项宗教文化的功能,茶在有着宗教信仰的藏区或游牧民族地区,是“煮”,而不说“泡”。煮茶的过程是诵经的过程,觉悟的过程,所以有“禅茶一味”一词。陇南地区是我国少有的既产茶又出骏马的地区,并且青泥岭在地理上还处在“茶马古道”的要冲。
与青泥岭蜀道有关的“茶马古道”有两条。第一条是陕甘“茶马古道”,是内地的茶叶西行并换回马匹的主道。其茶叶的路线是从巴蜀地区经汉中、略阳过青泥岭到徽县,再经天水至长安、兰州,然后向西北,到宁夏、新疆等地换回马匹。这条路与“丝绸之路”相连,走向中亚、欧洲。第二条是“蹚古道”,也叫“西南丝绸之路”。这条路东起四川产茶地雅安,西至西藏拉萨,最后通向不丹、尼泊尔和印度。这两条路都要翻过青泥岭,从唐朝开始,就一直很繁忙。所以,唐朝在青泥岭的半山腰设置了一个大型驿站“青泥驿”。看史料记载和我在“青泥驿”的实地探访发现,“茶马互市”时的青泥岭蜀道当得起“行人骡马,日以千计”。同时,由“茶马互市”衍生的茶叶加工、马匹培养、专业运输、仓储及驿馆、酒家等服务行业也繁荣起来。
西北大学教授徐卫民先生在《甘肃徽县与西南丝绸之路》一文中提出:“由陕西略阳县进入甘肃徽县境,沿嘉陵江北上,经白水镇、大河店乡到徽县城,再北上到榆树乡(火钻峪)、高桥乡,再折向西北进入天水的大门乡,再向西行到达礼县的盐官镇(盐关),此道据说在唐玄宗时期就已通行,是唐中央政府对藏区赏赐茶叶,换取马匹、麝香最早的茶馬通道。”陇南地区,历史上是南下四川、陕西,或者西进青海、西藏地区必经的中间地带,是茶马贸易的主要地区之一。“现今作为线性文化遗产的‘茶马古道,在徽县境内保存的遗迹仍然较多,这些各自分散的‘点串起来,就复原出了一条古道交通线。这条古往今来、沿袭不断的甘川交通要道,就是‘青泥岭古道,也就是唐宋以来川茶进入甘、青、藏区的‘茶马古道,其大致走向基本一样。其中的木皮岭、青泥岭、白水峡、嘉陵江一线,是这条道路的主要关津,也是最为艰险、为历代史料和名人笔墨记载最多的地方,至今仍存在大量摩崖碑刻题记、栈道遗址等考古遗存,悠久历史可见一斑。”
由于茶马等商业贸易规模的不断扩大,青泥岭故道又十分难走,宋代时在青泥岭下沿白水江河道修建了一条“白水路”。
宋代一直实行茶马互易的专卖,也叫榷场,交易完全由政府掌控。北宋时,北方的几个民族政权(夏、辽、金)经常劫掠宋朝的边地、边民,而宋朝的军队与这些北方游牧民族的军队打仗,多是大败,究其原因是骑兵太弱,战马不好。所以,用茶换马就成了强大政府军队的重要手段。为此,宋朝政府才实行专卖,控制民间交易,并且茶马互换的数量每年增幅较大。尽管北宋的战马数量不少,骑兵的数量也不少,但是,只有体量没有质量,最后还是经不起金国骑兵的冲击,被迫南迁、偏安。
南宋时一位学者型的吏部郎吴曾(此人算是有才学的,但因党仆秦桧,史上评价不高)写过一本笔记体的见闻录《能改斋漫录》,书中对茶马互易的状况有这样一句:“蜀茶总入诸番市,胡马尝从万里来。”那么,在宋代茶马互易的交易量有多大?仅举一例,史载:宋神宗七年后,榷川茶博马,每年通过古蜀道运川茶四万至五万驮,即四百到五百万斤。到熙河、秦凤等路博马,每年可得马匹两万匹左右。
到了南宋,茶马互易就成为一项基本国策了。《宋史·职官志》录:“提举茶盐司掌摘山煮海之利,以佐国用。”这么大的茶马交易量在青泥岭蜀道上往来,使得本来走起来要“百步九折萦岩峦”的青泥岭,已不适应大规模和大宗物品的运输,而且走青泥岭运输和时间的成本也实在太高。于是,另修一条绕过青泥岭的宽敞、易行的路就成了宋代政府的重要工作。白水路就是在这样的情形下开始开通修建的。
白水路前后共开通修建过两次,即宋真宗景德二年(公元1004年)和嘉祐二年(公元1057年)。关于这两次的修建开通,在《新修白水路记》的碑文上已经记录详细,此处不赘。开通白水路的目的,就是要避开青泥岭,沿河谷、山崖铺路,路面宽且比较平展,大大提高了运输效率,节约了运输和时间的成本。至于在史学或地理学上关于白水路的起止地点等问题,与本文关系并不紧密,当然,主要是我也没有能力参与讨论,这个问题就此作罢。
白水路的贯通,大大改善了“茶马互市”交通运输的条件,改变了“唯青泥可行”的局面。但是,青泥岭旧道并没有因为白水路的开通而遭废弃,新路和旧道一直是被同时使用着。
清代的地理学家徐松在《宋会要辑稿》中如此记录:宋真宗“景德二年九月四日,诏兴州青泥旧路依旧置官驿并驿马递铺等,其开白水路亦任商旅往来。先是屡有言新路更近,亦有言青泥路虽远一驿,然经久难于改移者,故下诏俱存之。”这段文字有意思,青泥岭旧路继续被沿用,竟然是因为感情上的恋旧,是老马识途,是“经久难于改移”。接着,徐松对白水路和青泥岭旧路同时使用,给出了更具体的理由:“旧路自凤州入两当至金牛驿十程,计四百九里,阁道平坦,驿舍马铺完备,道店稠密,行旅易得饮食,不为艰苦。”明白了,走旧路不仅是熟悉路况和情感的依恋,主要是青泥岭旧路的生活设施比较齐全,“易得饮食”。
两宋时期,青泥岭故道是最繁忙的时期,战争时,兵车士卒、粮草军需列阵穿梭;和平时,茶担马队络绎不绝,青泥岭驿站也是人满为患。估计青泥驿周边的民宿及酒馆、赌场等服务性场所的生意也是非常兴隆的。一条路的繁荣,必然带来许多就业岗位。我在史料上看到宋朝改善运输工具、增加装卸茶包军士待遇和沿路增建运输军士宿舍的记载。
明朝时,“茶马互易”依然是国家的重中之重。明开国之初,为保障全国统一战争的需要,朱元璋在茶马互易的各个关隘设置了一大批茶、马巡检站、所,用以落实“以南方茶易北方马”的国策。当时,在青泥岭下的徽州城东街就设有较大的茶马批验所,此外,还沿青泥古道一线设立虞关、火钻、高桥等茶马巡检机构。明代巡检司的行政级别不高,却在明初地方事务中占有重要地位,是明太祖朱元璋加强基层社会控制的制度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对基层社会的控制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朱元璋曾敕谕天下巡检说:“朕设巡检于关津,扼要道,察奸伪,期在士民乐业,商旅无艰。”由此可见,设置巡检司的主要目的是盘查过往行人。稽查无路引(路条或护照)外出之人,缉拿奸细、截获脱逃军人及囚犯,打击茶马走私,维护正常的商旅往来等。然而,在青泥岭下的徽县设施巡检司还有一层严肃的现实意义,那就是确保以茶换马能够顺利进行。
明朝对茶马交易还有创造性举措,就是给茶和马发准运证,贴印花税票。
从四川过青泥岭到徽州、再到秦州的茶马要道上,有一个地名叫火钻峪(火站峪)。明朝时,曾在此设立“批验茶引所”,也就是当地人们所说的“茶院”。当时,汉中府所属的五个州县课茶全部经此地运送至秦州三十五里店交割,然后转运金城,分赴青海、新疆等少数民族地区才可以上市交易,否则视为违法。但茶过火站峪“茶院”时,必须领取花引(相当于今天的“什么什么税收讫”标志),也就是茶的准运标志,否则,即使是将茶运到秦州三十五里店也无法交割,仍需返回火站茶院办理准运证、缴纳相应的税款等手续,足见明朝时对茶马交易的控制相比宋朝时有过之而无不及。
可以肯定,明朝的这种严厉控制,防老百姓像防盗匪一般,也给青泥岭地区制造了许多紧张空气。嗨,大明朝从建立政权第一天开始,就压根儿没让老百姓舒服地喘过气儿。
明代对“茶马互易”除了设置官府机构外,还制定了“茶法”。清代张廷玉撰写的《明史》中载:“(明太祖初年)太祖令商人于产茶地买茶,纳钱请引。引茶百斤,输钱二百,不及引曰畸零,别置由帖给之。无由、引及茶引相离者,人得告捕。置茶局批验所,称较茶引不想当,即为私茶。凡犯私茶者,与私盐同罪。私茶处境,与关隘不讥者,并论死。后又定茶引一道,输钱千,照茶百斤;茶由一道。输钱六百,照茶六十斤。既,又令纳钞,每引由一道,纳钞一贯”。此“茶法”规定之细,堪比刑法与民法,令人叹止。
明代时,对茶的制作方法也做了改进,我们今天依然在享用着。明代之前茶的制作,都是压成饼,“皆采而碾之,压以银板,为大小龙团”。“明太祖以其劳民,罢造,惟令采芽以进”。把饼茶改成散茶,恢复了茶的本来形态,茶在这时开始称作茶叶。用散茶简化了喝茶的程序,节省了铲饼取茶的时间,由煮茶改成了泡茶。当时的人们把这种以茶叶原汁原味地用沸水冲泡的形式叫做:撮泡法。这种饮茶的方式很快被各个阶层接受,迅速地普及开来。我们今天喝茶,大多是使用泡茶法。
其实,元代时,蒙古的游牧民就喜欢喝方便的散茶,不喜欢造价颇高的“龙团茶”。朱元璋就是看到了这一点,为达到“以茶易马,固番人心”的目的,才下令废除团茶,改为芽茶的。“改团为散”,大大减低了茶的制作成本。同时,大量的老百姓加入了饮茶的队伍,为明朝政府增加了税收。芽茶受到游牧民族的热烈欢迎,也得到了汉人的全面认可。朱元璋下诏“改团为散”的那一年是1391年,也是中国人开始泡茶叶饮茶的第一年。
清朝时,继续沿用明代的“茶法”,同时又加以细化,对“茶马互易”管理得更加严密。徽县文化馆现存一块碑,是清顺治八年镌刻的《徽州调停驿站碑记》。碑文详细记述了“调停站法”的实施过程:一是购买骡马,“本州自五年闰四月十二日到任起,与阖州乡耆悉心筹划,欲照本州昔在晋中官养官应之法,相与讲求料理月余而论始定,马骡方始买补完足”。二是日常饲养,在草料方面足额定量,“通盘打算每一马、骡日食料豆三升。”人员配备上“今议上五甲每甲公议一人,仍择义民一人以总其事,照管十日,交付下五甲照管十日”。三是日常管理,“至于过差使客凡有索难,及按茶两院、道府按大差,本州悉自出站银以应之,不令重苦吾民”。这些举措都是具有创造性的,减轻了百姓的负担,在一定时间内也经受住了考验。
碑文基本反映出清初顺治时期,青泥岭下徽州地区官府对“茶马互市”的管理细则及重视程度。碑文也告诉我们,清朝政府不仅把青泥岭当作茶马道的驿站,还做成了养马场,同时,青泥岭地区在宋代时还建有一些茶加工厂。各朝政府一步一步地把青泥岭蜀道隘口变成了集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于一体的政权组织。
我在徽县探访时,站在青泥岭的一个山坡上,当地的朋友指着一处山坳说,那里曾是清朝的养马场。放眼过去,我看到的是杂树和野草掩映的一个小村落。也许那个村落里还有当年的管理者或养马人的后代。
所有的路,被通行使用得越繁密,其修缮、扩建、改建的频率就越高。尤其像青泥岭故道和新开的白水路,既是兵家必争之路,又是国家经济命脉之路,历朝历代都在不断地维护、拓宽、平整,甚至动用民夫、机械做裁弯取直的工程。
民国时期,许多村镇都修通了公路与青泥岭故道或白水路接通。1938年,天水通往凤县的路被改造提升为可以通汽车的“华双”(陇西华家岭至凤县双十铺)公路和“徽白”(徽县城关镇至白水江镇)公路。1954年,“华双”公路又被改造提升为316国道。此时,马帮、驮队已退出了运输主力的历史舞台。“丝绸之路”和“茶马古道”真正进入了历史遗迹的范畴,也为各地“申遗”和发展旅游留下了宝贵的资源。
李白的一首《蜀道難》,既让人们心生畏惧,又令人们心驰神往。蜀道难,历朝历代的政府和民间都在想尽办法努力改变“蜀道难”。但是,三千年的蜀道,依旧很难。“百年世路多翻覆,千古河山几废兴。”(汪元亮《秦岭》)。是啊,“翻覆”和“废兴”,是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用老百姓的话说:旧的不去,新的不来。
如今的蜀道,已不再难。至少是通行不再难。
“1956年7月13日上午10时,在甘肃省徽县黄沙河舉行了接轨仪式。像塔一样的三棱形的接轨标志上的红幕被揭去以后,扎彩的火车头响起一声长鸣,吐出一缕白烟,拉着彩车徐徐由南向北开过了接轨点,坐在车厢里的当地两百多名人民代表,都在车窗口,向夹道鼓掌欢呼的人们含笑挥手而去。当施工进入紧张阶段的时候,曾经动用了中国新建铁路一半左右的劳动力和五分之四的机械筑路力量。这条铁路的修建工程,共用了四年多的时间,接轨时间比设计文件规定的日期提前了十三个月以上。”“宝成铁路”全线通车时,新闻报道中曾这样写道:
“宝成铁路”即陕西宝鸡到四川成都的铁路,于1952年7月1日从成都端动工,1954年1月宝鸡端也开始施工。1956年7月12日,两端于甘肃徽县黄沙河也是宝成铁路的中间段接轨。这条铁路是由中原入蜀的第一条铁路,路线基本上沿着“难于上青天”的“陇蜀故道”或叫“陈仓道”的路线修建。这条铁路修建得很艰苦,那时中国还没有很高的修铁路技术,最初的勘察、设计包括施工,还依赖苏联专家。
这条铁路的难,还难在青泥岭一线。宝成铁路进入秦岭山区后,沿清姜河盘旋迂回,铁路通过秦岭时,从杨家湾站到秦岭大隧道直线距离只有6千米,但升高却达680米,即每千米上升110米。为了把坡度改为每千米只升高40米,能够通行火车,只能把铁路线反复迂回盘旋,在6千米的直线距离内盘绕了27千米;在任家湾站(原宝鸡南站,2013年改回最初任家湾站站名)和杨家湾站之间的线路,以33‰的大坡度急速爬升。
为了克服地势高差,过杨家湾站后就以三个马蹄形和一个螺旋形(“8”字形)的迂回展线上升,线路层叠三层,高度相差达817米,即为著名的观音山展线。所以,在观音山站就可以看到三层铁路重叠的场面。火车上坡时,需要三辆电力机车前拉后推方可驶上秦岭站。下坡时,一路刹车,火花四起,蔚为壮观。再经2364米长的秦岭大隧道,穿过秦岭垭口,即进入嘉陵江流域并到达秦岭站;越过秦岭后,线路即用12‰的下坡道,沿嘉陵江而下至四川省广元,秦岭至略阳间先后十四次跨过嘉陵江。
我去吴王城时,在青泥岭至略阳的路上,我看到了宝成铁路的绿皮火车从山洞里钻出来,火车像一条蛇,贴着山体穿行,一个山洞接一个山洞慢悠悠地穿行。两山之间就是铁路桥,桥在空中悬着。一列火车,就这样一会儿上青天,一会儿钻山腹。
2016年,西安至成都高速铁路(高铁)正式开通运营,这是我国第一条穿越秦岭的高速铁路,连通中国的西北和西南。西安到成都的高铁,只需三个多小时。应该说,“蜀道难”一词,该归还给历史了。这条高铁通车后,四川成都的一家报纸报道,用了这样一个新闻题目:《三个小时的车程,穿越整整三千年》。
2017年11月21日,湖北十堰至甘肃天水的高速公路(简称“十天高速”或“十天高速公路”)通车,这条高速路是福州至银川高速公路的联络线之一。“十天高速”走向与316国道大致相同,途经湖北、陕西和甘肃三省,规划总里程约750公里,其中,徽县至天水段是福州至银川国家高速公路的横向联络线,是甘肃东南部重要的出口公路。
去参观《新修白水路记》摩崖石刻时,我头上就是悬空高架的“十天高速”。汽车在高架桥上奔驰,真像瓢虫在云中穿梭。
如今,陇南的成县机场每天起降几十个航班,可以直飞北京、广州、海口、兰州、西安、库尔勒、青岛、吐鲁番等地。李白“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的蜀道,飞机这种大铁鸟可以天天轻松地往返了。
青泥岭故道,经过各个时期的修整,大部分裁弯取直、拓宽,并全程路面硬化,现在汽车可以直接开到铁山上。当然,也可以直接开到成都、重庆以及吴、楚。有了高速公路,青泥岭旧路不再承载运输军队、商旅、“丝绸之路”“茶马古道”的任务,成为人们探寻历史,阅览壮丽、峻拔、瑰奇、雄浑的秦岭的最佳途径。站在铁山上,一眼望去,嘉陵江、白水江如两条柔软的白丝绸,而被荒草覆盖的仙人关、被商场街市淹没的诸葛亮的军营大寨,还有青泥岭上那处只能支撑着历史,却不再是快活林的“青泥驿”,等等,这些青泥岭蜀道的重要组成部分,都将为后人继续探幽寻奇提供线索。当我在铁山向仙人关遥望的时候,身边就站着几位自驾游来青泥岭的朋友。
飞机、铁路、高速公路,彻底改变了“蜀道难”,那么,蜀道就不难了?
路是人走出来的,难与不难都不应该责怪路。人站着、走着,路躺着、卧着。人在动,路不动。人心不刁难,路如何能难?走正路的人难,走邪路的人也不容易。
自从盘古开天地,天下难走的路只有一条:人心之路!
责任编辑:刘羿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