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国的教育行业对音乐教育非常看重,因为它能够提升学生的审美水平,实现全面发展。但就现在的高中教育而言,有的忽略了声乐教育,严重的还直接摒弃了这门教育。所以,实际教学时一定要树立正确的教学价值观,通过科学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对声乐知识的学习充满兴趣,并且热情参与声乐学习,让音乐课堂教学更加高效。
【关键词】高中;声乐教育;学生;艺术殿堂
【中图分类号】G6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7X(2020)08-0154-02
【本文著录格式】司玉琪.多样实施高中声乐教育,引领学生步入艺术殿堂[J].北方音乐,2020,04(08):154-155.
现在,大家的生活质量越发提升,也愈发重视美。音乐需要欣赏、感受并创造美,高中声乐教学不但能够提升学生的音乐水平,还能够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让学生轻松愉快地学习。所以,教学实践中,高中声乐老师应通过正确的教学方式,鼓励学生激情地参与到声乐学习中来,让声乐课堂教学变得更加有效。
一、高中声乐教学现状
音乐艺术是不分国界与年龄的,其拥有丰富的美感与情感。高中音乐课堂在教学时,老师应开展声乐知识的教学来增加学生的基础知识储备,让他们在听、学、唱的实践中提高声乐水平。此外,老师在教学实践时也应综合各种教学方式,鼓励学生用呼吸法来把握声乐演唱时的正确呼吸;通过试唱和练耳训练来增强基本的声乐素养,接着让学生学会倾听和辨别;老师还可以经常组织声乐活动,让学生积极参与并在这个过程中自信地展示自我,从而有效提升声乐能力。高中声乐教学可以陶冶学生情操,也构成了高中教育的关键一环,能够净化心灵、减轻压力、综合发展。目前,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社会愈发重视学生的全方位发展,因此,高中教育一定要对声乐教学引起足够的重视[1]。但从实际情况来看,由于干扰因素众多,有些学校依然不重视声乐教学,有些家长眼中只有考试成绩,完全忽略了学生的音乐素养;还有部分学生对声乐没有兴趣,也不积极探究声乐知识,这些都不利于实现良好的声乐教学效果。
二、提高高中声乐教学的有效性措施
(一)遵循教学原则
高中声乐老师在上课时,应坚持有关的教学原则,最大限度提升课堂教学效果:第一,目标性原则。老师在传授声乐知识与技巧时,鼓励学生切身感悟里面蕴藏的情感与态度等,推动学生全方位发展;第二,环境性原则。良好的学习环境能够有效提高高中声乐教学的有效性,老师在课堂上需积极引导学生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且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其自主合作探究,让学生充分感受到人文关怀,从而自信地表达出内心想法与意见,推动自身的综合素养发展;第三,可测性原则。老师不要只按照学生的考试成绩来做评价,还应结合学生的音乐素养,学生可否在舞台上自信地表达自己等。所以,高中声乐老师应重视需测试学生的声乐能力,并客观、全面地进行评估,才可切实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二)引导学生归纳整理
高中声乐教学最重要的就是指导学生打下坚实的声乐基础,培养其审美水平与艺术修养。高中声乐老师在平时教育过程中,应全面剖析教材,考虑到学生的实际能力,通过合适的教学手段,引导学生把握相关的声乐理论知识并进行归纳总结,强化其音乐思维,有利于学生系统化地学习音乐知识,实现迁移互汇的目的。
(三)正确处理嗓音变声特点
学生正值青春期,生理和心理都在持续变化中,所以在学习声乐知识时,就很可能被声带变化所影响。所以,高中声乐老师在上课时应处理好学生嗓音变声的特点,尤其是男生的声带会一直充血,且音域较窄,声带没有很高的弹性,学生在歌唱时一旦没有处理好,声带就很可能破裂[2]。因此,老师需考虑到学生的实际能力,通过合适的方式和学生一同顺利度过变声期,一直到声带逐步稳定,这样学生才会很好地控制声带。高中声乐老师制定教学方案时应先考虑到学生的变声特点,为防止过度训练破损声带,还应有效控制训练的力度,以保护声带为主,有效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四)强化基础训练
和传统的音乐教学相比,声乐教学更加系统专业,其也是学生学习音乐知识的基础,因此,高中声乐老师需要正确引导学生练习基础,一开始是最基础的自然声区,要逐步把基础安全的发声知识传授给学生,防止学生自己盲目练习。此外,声乐老师还应修正学生的发音,让学生发音清晰正确[3]。同时,为避免教学内容单一,高中声乐老师还应通过信息技术为学生寻找更多的教学材料,丰富教学内容,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学习声乐时都能满足需求;声乐老师还能够通过微课的方式,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学习情况,在微课训练基础,为今后深入的声乐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五)教授呼吸方法
在高中学习声乐时,老师应先教授呼吸方法来帮助学生了解声乐演唱的形式与方法,接着加强训练学生的声乐演唱基础,让学生科学有效地投入练习声乐中去。比如老师在上到腔调有关的课程时,可以结合歌曲为学生讲解声乐演唱时的呼吸方法,其中具体包括腹式呼吸、胸式呼吸、胸腹联合式呼吸法等,并利用教学演示让学生体会到不同呼吸方法之间的差别,引导学生在训练呼气时掌握科学的声乐呼吸方式,从而逐步掌握声乐演唱时的正确呼吸法。最后老师可以利用一个支点来有效控制呼吸和声带震动的紧密关联,让学生真正掌握声乐呼吸方法与技巧。
(六)训练视唱练耳
学生了解了正确的呼吸方法以后,老师可利用视唱练耳的教学来培养学生的声乐水平和技巧。在培养声乐水平时,学生需要有一定的乐谱识别和节奏把控的能力;而练耳是需要听记和练习单音、和声、节奏等来缓慢地提高声乐基础素养。比如,老师在降到韵律知识点时,为课堂教学时训练学生的视唱练耳,可以利用钢琴伴奏来开展声乐教育。老师先通过基础的自然音程与各调式音阶的视唱练习进行训练,接着可弹奏经典乐句请学生训练音准,同时要求运用之前掌握的呼吸法当众演唱;老师还可让学生结合试视谱练习视唱,并训练学生练耳,邀请学生分析并指出乐句的节奏和旋律,完成练耳的目的效果[4]。能够看出,声乐课堂上的视唱与练耳教学,学生不但能够有效提升声乐基础知识,还通过训练完善并健全了声乐素养。
(七)丰富音乐类型
现在的高中音乐教学和过去相比变化很大。声乐老师在讲授声乐知识时,不仅要让学生感受到音乐美,还应锻炼他们的音乐鉴赏能力,这样才能有效把握美的本质。音乐是没有国界的,任何人都可以感受到音乐美。所以,高中声乐老师应不断拓展丰富音乐类型,教材内容还需引入其他音乐,让学生接触更丰富的音乐素材,并能够欣赏与感受到美的力量。比如在学习较为经典的音乐类型时,包括了许多演奏技巧,能够让听众身临其境地融入其中。老师在引导学生进行欣赏时,可以通过多媒体展现音乐中表达出的意境,让学生有着强烈视觉冲击的同时,充分激发出内心情感。接着,老师再引导学生欣赏与学习,也可以把其他相似的音乐作品展现给学生,带领学生对比分析,从而感受到音乐之美,有效提升学生的音乐审美水平。
三、结束语
声乐教育在高中音乐课堂中十分重要,不但影响着学生的音乐知识学习情况,还关系到学生能否完善音乐素养。所以,老师需积极配合声乐教育的发展,帮助学生有效提升其声乐基础知识、声乐应用水平和声乐综合素养。如此一来,老师一定能够和学生一同在音乐艺术的殿堂里自由翱翔,并创作出有自己音乐特色的声乐作品。
参考文献
[1]潘月丽.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声乐教学有效性分析[J].快乐阅读,2018(20):28-29.
[2]罗玲.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声乐教学有效性的探讨[J].黄河之声,2018(3):31-35.
[3]李扬.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声乐教学有效性的探讨[J].中国文艺家,2018(4):114-116.
[4]魏巍.議新课改下高中音乐教学改革有效性对策[J].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2017(10):151-153.
作者简介:司玉琪(1995—),女,甘肃平凉人,学术性硕士,研究方向:声乐教学与演唱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