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以贝多芬32首奏鸣曲中早期的三首作品为研究对象,分别是OP.2的第一首、OP.7 的一首及OP.14 的第一首。首先,第一部分先介绍了贝多芬早期三首奏鸣曲的创作背景;其次,第二部分通过对三首作品分析曲式、调式调性、和声、旋律、织体等一系列音乐要素并比较其异同,试图从中总结出一些其早期创作的一般规律和艺术特征;最后,第三部分从社会学角度、历史角度等分析促使其早期创作风格形成的原因。
【关键词】贝多芬;早期奏鸣曲;艺术特征
【中图分类号】J62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7X(2020)08-0005-02
【本文著录格式】林俊达.浅析贝多芬早期奏鸣曲创作的艺术特征——以No.1、No.4、No.9為例[J].北方音乐,2020,04(08):5-6,14.
关于贝多芬奏鸣曲创作的分期问题有许多争议。有文章将其奏鸣曲的早期作品列为前8首,也就是刚刚创作完《悲怆奏鸣曲》的时间。《西方钢琴艺术史》①上将前13首作为贝多芬的“第一期”(早期)创作。而于润洋先生的《西方音乐通史》中虽然没有明确的分期,但是提出了“前10首奏鸣曲海顿、莫扎特以及前古典主义时期的风格”。而笔者之所以选择了第一、第四和第九首作品,其一是因为这几首作品前后的创作时间跨度约有几年,如若时间上离得太近,风格会过于统一;再者,纵观西方音乐史上的每个作曲家,创作风格是一个逐渐过渡的过程,而非界限鲜明。若按照第一种说法,早期奏鸣曲的风格戛然而止在第八首也是不确切的,所以,第九首刚好是其创作从早期向中期的一个过渡;最后,对这三首作品的比较也成为本文的一个研究方法。
一、贝多芬早期三首奏鸣曲的创作背景
路德维希·贝多芬的祖父是宫廷音乐指挥,且不论他音乐上的专业性,但是他在很长一段时间都是靠音乐谋生的。他去世时路德维希已有三岁,或许他构不成太多对路德维希②的直接影响,但他的父亲约翰·贝多芬却将音乐这份谋生的职业继承下来,并且将音乐作为谋求利益的工具,以苛刻甚至暴力的手段要求尚在幼年的路德维希学习音乐。16岁时,他的母亲、妹妹相继去世。虽然路德维希音乐世家的背景带给他的更多的是童年阴影,但同时“祸兮福所倚”般造就了一个伟大的作曲家。
1792年9月,法国制宪会议废除君主政体。1793年1月,法国国王路易十六被绞刑架砍下了头颅。而就在这期间——1792年的11月2日,贝多芬乘马车离开波恩前往维也纳,此时的维也纳也受到了法国大革命的波及。为了维持统治,奥地利加强了警察力量以及对煽动性运动的惩治力度,甚至严厉地剥夺了出版自由,打压启蒙运动。此时的奥地利处于一个人人自危、谈政色变的时代。而贝多芬虽然曾经为了启蒙运动而奋斗过,但是当他知道一万六千多法国人在九个月的恐怖统治中被处决时,他感觉到了恐惧与愤怒。
但是与此同时,刚到维也纳的贝多芬,迫切想在艺术界挣得一席之位。同时他捉襟见肘的经济,在缺少固定收入的情况下,贵族成为了他的经济来源。于是这种矛盾也成为了他戏剧冲突性创作的一个根源,这点在第三部分会详细论述。值得一提的是,他本来是想找莫扎特学习作曲的,但很无奈这位大师英年早逝。于是他只能“在海顿的手下”③接受训练。第一首奏鸣曲就写于他跟海顿学作曲的这个时期,因此,这首奏鸣曲上也写着题献给海顿。第四首奏鸣曲写于贝多芬受雇于维也纳各个贵族并为他们作曲的时期。这首奏鸣曲产生于贝多芬生活比较顺利、开心的一段时期,是题献给伯爵夫人的女儿——芭贝拉的,据说这位巴贝拉与贝多芬之间还有过一段恋情。而OP.14的第九首发表于1799年12月,所以有人认为这首曲子是贝多芬在悲怆后完成的。但如果去考证就会发现,这首曲子的草稿完成于1795年,它的原始构想是在非常早的时候。
二、三首奏鸣曲的形态学分析及对比
第一首《f小调奏鸣曲》,共四个乐章:第一乐章快板,2/2拍。第二乐章柔板。第三乐章小快板的小步舞曲,3/4拍。第四乐章,急板,2/2拍。由于是最早创作的奏鸣曲,相对于后面时期的奏鸣曲,这首奏鸣曲在听觉上整体感觉比较僵硬,欠成熟,但已经显现出了贝多芬式的雄厚气质,是其风格约束精炼的典型;第四首《降E大调奏鸣曲》,共四个乐章:第一乐章,充满活力的快板,6/8拍。第二乐章,宽广的富有表情的广板,3/4拍。第三乐章,快板,3/4拍。第四乐章优雅的小快板,3/4拍。整体气质温暖又充满热情,这部奏鸣曲中难免会表露有贝多芬“爱情式”的音乐风格,但是仍然不失其浑厚的特点;第九首《E大调奏鸣曲》,共三个乐章:第一乐章快板,4/4拍。第二乐章小快板,3/4拍。第三乐章舒适的快板,2/2拍。这首奏鸣曲规模比较小,整体上显示出明快开朗的情绪,完全不像在他之前刚刚创作的《悲怆》那样阴郁而又悲壮,但是总体上抒情更加恰到好处、一气呵成,显得流畅自然。
为了方便对比各个乐章的宏观音乐要素的情况,笔者将三首奏鸣曲的曲式结构、演奏时长④、调式调性做成了表格,并且根据表中的数据以及自己演奏和听音响的经验作了对比分析(表格如下):
我们不难发现的是,这一时期贝多芬的创作还是显现出了前古典主义以及海顿和莫扎特的一些影响。在贝多芬的第一和第四首奏鸣曲中,仍然保持了早期古典乐派经常使用的四乐章结构,而到了接近他中期创作的第九首作品,已经将原本在第二乐章出现的慢板和柔板去掉了。而在这时,他还在使用一些古二部奏鸣曲式——没有独立展开部的奏鸣曲式。三声中部的奏鸣曲式无一例外地都凸显出了回旋曲式的特点,而这在他第九首的作品中已经开始有明显的变化。
而当我们去听音响时,会发现贝多芬的小步舞曲与海顿和莫扎特的音乐意趣已经截然不同。他的小步舞曲更多带有谐谑曲的性质,在风格上更具有贝多芬式的沉稳、简朴,带有更多的自然风格与田园味道,而非宫廷式的雕琢精致。
从三首奏鸣曲的调式调性上来看,贝多芬的调域虽然主要仍然集中在属调——主调的近关系转调,但是已经开始有远关系转调的现象,这在维也纳古典主义时期是极少见的,也似乎已经预示着贝多芬走向“浪漫主义”的倾向。海顿惊异于贝多芬大胆的转调手法,但是也一定程度上承认了其“合理性”。在第4和第9首中,这种近距离的的远关系转调更是频繁,通常运用一系列的高叠置和弦进行转调或作转调前的准备。
此外,这一时期的贝多芬钢琴作品创作还带有明显的弦乐创作的影响。在这三首曲子中都有体现,比如第一首奏鸣曲子中连音的部分(谱例如下):连音的动机完整地在22小节最后一拍到24小节第三拍,这个动机在这里被反复强调了三次。
在第四首中也有类似管弦乐手法的处理,在第一二乐章表现最为明显,而第四乐章是最“钢琴化”的语言。在第59小节,四个声部走向极其统一且基本呈平行式的发展,纵向和声以四度、五度、六度、八度为主,显示出纯净饱满的特点。(谱例如下:)
贝多芬在创作第九首奏鸣曲时,最初要将它写成一首弦乐四重奏。因此,这首不可避免会受到管弦乐手法的影响。实际上在开始时的“引子”式的旋律中,上方长音符单音与八度音呈现上四度的反复交替,已经显现出了管弦乐的表现手法。(谱例如下:)
三、早期奏鸣曲创作的艺术特征以及形成的原因
在少年时期,就已经十分有意识地在他的经历中截取社会生活中的题材作为创作的灵感源泉。这也是作品内涵上的一种“早熟”的表现,而这种作品内涵是否反作用于它的形式创作,尤其是音乐中的戏剧性、内在张力与动机性的主题。笔者的推测是无疑,在其早期的作品中,就已经显现出了家庭、受教育与爱情的经历以及18世纪到19世纪之交出欧洲动荡的社会环境带给他的影响。
1789年,贝多芬曾经就读于波恩大学,这所大学的任务是教人如何思考,如何具有自己独立的思想,这是一种启蒙精神式的教育。相比之下,海顿和莫扎特在音乐技术上和贝多芬一样都是通过科班教育,但是他们没有得到过政治和哲学上的学习和修养。贝多芬经常积极地参与到他生活中的历史事件的漩涡中,甚至是竭尽其所能从中获取教育,并且他的音乐风格也受到影响、得到成长。当时,贝多芬最关注的作家和思想家席勒将革命失败的原因归结于法国的恐怖统治,但更深层次的原因是由启蒙运动的失败所导致。无疑,这个观点一定影响了贝多芬。
贝多芬早期的一些活泼欢快音乐中,少了海顿、莫扎特中宫廷式的明朗轻快,更区别于后人门德尔松、舒曼音乐中的轻松闲适,而更多听到的是贝多芬式端庄的更富有逻辑性叙事风格,并且冲突已经开始显现出来。这点在他早期的四重奏、交响曲中也可以得到印证。
注释:
①周薇著《西方钢琴艺术史》,上海音乐出版社,2003年2月第一版。
②“乐圣”贝多芬的名,全名是路德维希·贝多芬。
③贝多芬在给华德斯坦伯爵的信中的原文。
④音响时长参照的音响版本均为Stephen Kovacevich演奏。
参考文献
[1][苏]阿·色·戈登威尔捷著.贝多芬钢琴奏鸣曲[M].北京:中央音乐学院研究所,1989.
[2]周薇.西方鋼琴艺术史[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 2003.
[3]于润洋.西方音乐通史[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 2003.
[4]郑兴三.贝多芬钢琴奏鸣曲研究[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3.
[5][德]马丁·格克著.贝多芬(罗沃尔特音乐家传记)[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3.
[6][美]列维斯·洛克伍德著.贝多芬——音乐与人生[M].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11.
作者简介:林俊达(1992—),研究生,星海音乐学院国乐系,研究方向:钢琴演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