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振明 马栋 张继强 武玉明 任利峰 丁天翠
摘 要:北京市“一校一品”体育教学改革项目自2016年开始启动,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学校教育强调“平等”“全员”“普惠”,运动会是学校体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阐述了“全员运动会”独到的理念和内容及在学校体育改革中的重要作用,同时分析了“全员运动会”与“传统运动会”的联系和区别。我们强调平等、全员,尊重传统,在继承和发扬好的传统的同时,更要推陈出新,锐意改革。
关键词:首都学校体育现代化;一校一品;体育教学改革;平等;全员
接触过“一校一品”体育教改项目的很多人在问我们:你们的项目都是从“全员运动会”开始的,这是为什么?你们是如何理解“全员运动会”的?它是不是就是以往的“趣味运动会”“体育节”和“体育嘉年华”呢?它内在的改革意图和意义是什么?今后是不是学校都要开“全员运动会”呢?那传统的田径运动会还开不开了,为什么?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想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解答。
一、“全员运动会”代表着诸多学校体育和体育教学改革的理念
“全员运动会”不仅仅是运动会的一个新形式,也不仅仅只是用“参加运动会的学生更多”这个意义来代表的,应该说“全员运动会”是学校体育教育理念的一次革命,它代表着诸多先进的体育教育思想的转变,孕育着许多体育教育成果的出现,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面向全体学生、一个都不能少、有赛无类的教育思想
“全员运动会”的第一要素就是全员性,强调很高的学生参与度。“全员运动会”有一个基本的算式:1000人的学校×200米跑道的场地×一天的运动会=每个学生平均参加5个项目的比赛与表演=5000人次。因此,“全员运动会”的比赛项目都是大集体的比赛项目,而且“一个都不能少”还包括了班主任、学科教师、校长等。
(二)以教育为先导,利用所有的环节对学生进行教育的思想
“全员运动会”强调其中所有的环节都要充满教育性。如各种进行爱国爱校教育的仪式环节,各种鼓励拼搏竞争的主持词,比赛过程中的罚分和宣布,入场时的雷厉风行和快、静、齐的动作要求,学生自行摆放和收拾器材的规范,现场的口号标语等,无不对学生进行着充满正能量的教育。
(三)反馈体育教学,强化平时锻炼,将运动会办成课程检阅的思想
运动会本初的含义之一就是教学的总结和检阅,但以往的运动会过于偏重少数学生,因此越来越像对训练工作的检阅。“全员运动会”所展示的技能和体能必须在日常的体育教学中形成,体育课程教学必须成为“全员运动会”比赛的基础,“全员运动会”的比赛项目都需要有相应的技能和较好的体能,这也是“全员运动会”与以往的“趣味运动会”“体育节”“体育嘉年华”的区别所在。“全员运动会”坚决反对简单比赛和平庸技能,反对“拿起就玩、玩完就散、什么不学、什么不练”的“软运动会”。
(四)强调挑战乐趣,通过充满竞争性的运动会让学生树立热爱体育的思想
“全员运动会”有独特的400项比赛项目,都是秉承方法新颖性、集体竞争性、个体适应广泛性、道具别致性的要求独创出来的比赛项目。“全员运动会”既反对“小奥运会”式的成人化的枯燥比赛设置,也反对过于通俗简单的低趣味性的比赛内容,力图让学生在全新的比赛分组、全员时时竞争、崇高优胜荣誉以及新颖的、具有挑战难度的比赛中享受竞争、表现与胜利的乐趣。
(五)促进家校共育,实现学校、家庭与社会联动教育的思想
“全员运动会”要求学校一定要邀请学生家长观摩和参加比赛,“全员运动会”的理想值:来校观摩家长与学生的比例是3:1,“全员运动会”还希望学校邀请社会贤达及社区人士参加,通过家长和社会人士对运动会的参与,形成社会对学校教育的监督和反馈机制,促进家长和社会对学校教育的理解与支持,也帮助家长了解自己孩子在同学群体中的体育状况,形成动力,促进家庭对子女进行体育锻炼的危机意识。
(六)强调节日效果,通过“体育盛典”促进校园文化和学科融合的思想
“全员运动会”非常强调运动会全过程的仪式感、动感和美感,“全员运动会”的盛典效应体现在:(1)全校全员参加;(2)嘉宾到访;(3)统一的T恤、发带或袖标的团队标志、队旗、吉祥物等;(4)大量家长到校;(5)优胜旗争夺;(6)校长的致辞和结束语;(7)气势恢宏的开场操;(8)结束时的欢庆舞蹈;(9)啦啦队的造势;(10)运动会同时的各种展览和学科竞赛等。因此“全员运动会”还是学科融合的平台,如优胜旗的设计融合美术,计分方法设计融合数学,运动题材的作文比赛融合语文,全场音乐选择融合音乐,运动会的安全和卫生管理融合健康教育等。
二、“全员运动会”最闪光的教育理念就是“平等的体育”
如果有人问:“全员运动会”最深刻的理念和最大的贡献是什么?我们的回答是:“全员运动会”最闪光的地方是平等的教育、平等的体育的教育理念,这是由以下因素决定的。
(一)體育运动本身具有“优胜劣汰”的天然基因
体育运动(sports)和竞赛(games)本身就是竞争的文化,竞争往往是绝对实力的比拼,不考虑参赛人本身的身体特点(如举重、拳击、摔跤、柔道等比赛考虑身体重量)而进行竞赛的是绝大部分,在这样的文化里,“优胜劣汰”的文化浓厚,而教育则是以平等、普惠、一个也不能少为基本原则的。于是运动的文化和教育的理念就与学校的运动会有所冲突了。而学生身体上存在远远大于智力方面的差别,因此,如何既强调竞争又强调平等,既强调绝对又考虑相对,是运动会,也是体育教学与评价的传统难题,而“全员运动会”则在这方面做出了全新的尝试并取得成功。
(二)传统的运动会造成了许多人的体育自卑感
项目推进过程中,接触到成千上万的家长和其他学科的教师,他们看到“全员运动会”以后,评价是“振奋、震撼、感动、感激”,很多家长说“如果我们上学时有这样的运动会该多好”。的确,以往的学校运动会是“少数人在跑,多数人在晒太阳”。一位清华毕业的地市领导说:“我连一次运动会的比赛都没有参加过,只有因为数学好老师让我帮着算过一次分。”可想而知,这些学生在体育中、在运动会中的感受是什么,他们被“入了另册”,他们心中是自豪还是自卑可想而知,在他们的心中,体育又何时是平等的呢?
(三)学校的运动会在意义上应该与一般体育比赛有很大区别
可能有人会说,运动会嘛、比赛嘛,比的就是体育的优秀,比的就是谁强谁弱,哪有大家都参加的道理,哪有大家都赢的道理?应该说一般的体育竞赛是这样,奥运会、大运会、青运会、城运会都是如此,但我们今天讨论的不是这样的运动会,而是作为教育的一部分的运动会。教育秉承着“面向全体学生,一个都不能少”的理念,为什么学校的运动会就放弃了这样的原则呢?因此,我们必须认识到:学校的运动会和一般的运动会不一样,我们必须要寻找平等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性运动会”的新模式,而这个模式就是“全员运动会”。
(四)“平等的体育”需要智慧和特殊的方法论
如何实现教育性的、平等的运动会呢?传统的竞赛项目已经把胜负区分做到了极致,千分之秒的误差都可以表达出来,各种项目都是优胜劣汰的选拔程序,“预、次、复、决”的层层比赛早把人分成了三六九等,那么,我们该进行怎样的运动会比赛的改造呢?“全员运动会”有没有其独特方法论呢?我们总结出以下几点。
1.“集体胜利覆盖个人的成败”的方法论
可以说这是一种“人海战术”的方法,就是通过大集体的比赛让每个学生的失败融合进集体的胜利之中,而每个人依旧在努力,但对学生个人的“刺激”就不那么明显,这种方法论体现在“全员运动”会400多个比赛中的大部分项目,典型的有“投包入筐”“五向拔河”“最长的绳子”“毛毛虫大出动”等。
2.“你强你的,我强我的”方法论
每个学生的体育能力各不相同,各有特长,如果我们的比赛都是一类技能的比拼,那么很多学生就会因为该技能的薄弱而无法参与到激烈的比赛之中,因此“全员运动会”主张在一个比赛中可以让不同能力的学生各展其长,典型的有“夺冠高手”“抬小猪”“推滚大球”等。
3.“田忌赛马”的方法论
“全员运动会”还鼓励学生运用“田忌赛马”的方式来进行比赛,典型的是各种“次序名次赛跑”,一个年级的各个班的全体学生依次赛跑,按名次计分,于是“田忌赛马”的情景就出现了,学生们可以在赛前的一段时间内调整自己的分组,采用强对中等、中等对差、差对强、但拼基本分数的方式,让每个人通过集体的“整体布局”而取得胜利。
4.“让学生各种能力都得到体现”的方法论
过去的田径运动会比的都是跑、跳、投的内容,而现在的“全员运动会”的内容非常丰富,除了走、跑、跳、投以外,支撑、攀爬、钻越、滚动、负重、角力、踢打、躲闪、悬垂、平衡、支撑跳跃等身体活动能力的项目都有,于是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各种能力特长来选择项目,在多种比赛项目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三、“全员运动会”成为一个学校体育教学改革的良好开端
我们在体育教学改革的实验工作中惊喜地发现:“全员运动会”往往成为了一个学校体育改革的突破口,成为了一个良好的开端,是对体育教师的振奋、对一个校长搞好学校体育的自信,其原因在于以下几点。
(一)多彩别样的竞赛项目让人耳目一新、精神振奋
全员运动会的项目各个精彩纷呈、激动人心,这样的运动会让人耳目一新、精神振奋。“全员运动会”一改过去体育活动与竞赛老套、枯燥和沉闷的形象,让看到的人感到“原来体育还可以这样玩”“原来我们过去认识的体育是错误的”等发自内心的感受,很多家长和其他学科教师看了“全员运动会”后,都说想上场体验一下。试想,这样的“巨变”对校长、对体育教师来讲一定也是一个认识的“飞跃”,这就自然成了学校体育改革的契机和信心。
(二)抓住了学生素质的薄弱环节,快速体现学生的进步
过去的运动会对体育教学的反馈、反哺和反作用力都不大,大家在运动会上很难看到学生体质大幅度大面积的提高,因此以往的运动会往往缺乏震撼,而“全员运动会”则不同,因为“全员运动会”都是要靠真体能和真技能的,因此,必须在运动会之前的教学中加强教学和训练。最为典型的就是“最长的绳子”这个项目,要求各个班的学生都横叉(一字马),然后比哪个班的“绳子”长,当学生们经过一段时间的锻炼,在运动会上都能横叉时,家长们惊呼,体育教师欣慰,因此对体育教学改革的反作用力也非常大。
(三)组织难度不大,易于上手
“全员运动会”为什么受到基层学校的热烈欢迎,主要是因为它容易上手,比较简单,需要的投入也很少,一个学校只要有1~2个月的练习和准备,就能开比较好的“全员运动会”了,且往往效果却是出人意料地好。课题组为了帮助学校开好“全员运动会”,还专门设计标准程序,从运动会开始第一分钟到结束的最后一分钟都进行了详尽的指导,正因为这一点,很多学校也愿意把“全员运动会”当作学校体育改革开始的标志。
(四)轰动效益强,宣傳性效果好
由于学校运动会学生的广泛参与性,家长们都愿意来观看,精彩的项目、激动人心的音乐、漂亮的进退场门、新颖的道具、令人惊叹的学生体质素质、学生“静若处子、动如脱兔”的精神状态无不感动和激动着每一个现场观看的人,于是家长群刷屏、学校微信公众号刷屏、家长见到校长都竖大拇指。一些社区(村)的领导也是如此,答应马上换音响的、答应给添置器材的比比皆是,正是这样的轰动效益和宣传效果,让校长们看到了体育为学校发展作贡献的可能。
(五)“全员运动会”连带出了许多的改革
根据我们的经验,“全员运动会”不仅仅开了一次好的运动会,它的综合效应和后续效应特别明显。如北方工业大学附属学校的“全员运动会”带出精彩的“体育微电影节”,巩华学校的“全员运动会”带出了“体育艺术展”,八里庄中心小学的“全员运动会”带出了“学生公共安全教育演练”,密云区檀营满族蒙古族乡中心小学和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附属中学瑞祥小学部的“全员运动会”带出了“民族传统体育教育”,北京多所学校的“全员运动会”带出了“体育走班制”教学改革,无数学校的“全员运动会”带出了新颖的素质操、带出了“一校一品”的特色项目、带出了“快乐体育园地”。“全员运动会”成为契机,成为开始,成为信心,成为动力。
四、“全员运动会”可以有多种方式与传统的“田径运动会”和谐相处
有人曾非常严肃,应该说是非常严厉地问过我们:你们要求学校都要开“全员运动会”,那学校传统的田径运动会还开不开了?不开学生身体素质怎么提高?不开学校的田径队还怎么训练、怎么比赛?学校的多年传统还要不要?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想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反问和回答。
(一)什么是田径,什么是田径运动会?
我们学校里开的“田径运动会”肯定不是世锦赛、不是奥运会、不是全国田径比赛、不是市田径运动会,也不是区田径运动会,那么普通中小学校的田径运动会是什么样子?肯定没有链球、铁饼、标枪,甚至没有铅球,肯定没有撑杆跳,三级跳也极少,肯定没有马拉松、竞走、10000米、5000米、3000米障碍、3000米,甚至没有1500米,肯定没有400米栏、110米高栏,肯定没有十项全能和七项全能。算一算,普通学校的所谓田径运动会还有什么:短跑、中跑、跳远、跳高,顶多加个铅球,就这五六个项目就是田径运动会吗?就是田径吗?
(二)学校为什么要开田径运动会?
重视田径没有错,田径是各项运动的基础,有人叫它“运动之母”。田径的基础性体现在它是走、跑、跳、投的运动,而几乎任何运动都有走跑跳投。它的基础性还体现在能有效发展学生的力量、耐力、灵敏、速度和柔韧素质。这是我们中小学体育教育重视田径的重大理由,既然如此,只要是走、跑、跳、投的运动,能发展学生的力量、耐力、灵敏、速度和柔韧素质的项目都具有田径的意义吧。拘泥田径的形式对普通学生来说意义不大,而运动会发展学生身体素质的真正目的才是最重要的。
(三)田径代表队的学生和田径训练怎么办?
可能有人会质疑,那学校有田径队,有田径训练,因此必须得有田径运动会,没有运动会田径队的成绩如何提高呢?那本文反问:如果是为了田径队、为提高田径成绩而开田径运动会,那为什么要让没有参加田径队和田径训练的学生也参加田径运动会呢?另外学校不是还有篮球队、足球队、健美操队、武术队?是不是为了他们,学校也要每年开一次篮球运动会、足球运动会、健美操运动会、武术运动会?是不是不开运动会他们的成绩也无法提高呢?逻辑显然不通,实践显然不对,此观点根本站不住腳。
(四)“全员运动会”完全可以理解为新型的田径运动会
“全员运动会”的项目有众多与田径相关的项目,如100米次序跑、40×100米大接力、40×200米大接力、投包掷远、投包入筐、四人袋鼠跳、旋风跑、寻找足迹等,这些项目就是田径运动最本质的走、跑、跳、投的运动,因此,“全员运动会”完全可以理解为一种新型的田径运动会,只不过它比传统的田径运动会更有趣、更面向全体学生、教育意义更强。
(五)“全员运动会”能更全面、更好地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
有人担心:是不是全员运动会会陷入趣味性和肤浅的玩玩闹闹了?回答是:不会的!“全员运动会”除了反对“少数人在跑、多数人在晒太阳”的传统田径运动会,也反对“拿起就玩、玩完就散、什么不练”的所谓趣味运动会、体育节和体育嘉年华等。现在“全员运动会”的各个比赛都是身体素质的展示,走、跑、跳、投、支撑、攀爬、钻越、滚动、负重、角力、踢打、躲闪、悬垂、平衡、支撑跳跃等都有,因此,“全员运动会”能更全面、更好地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实现学校运动会的核心价值。
(六)田径代表队的学生如何参与“全员运动会”
有人可能还会为田径代表队的学生担心:他们展示自己的舞台会不会受到影响?首先应该说,各学校的田径代表队队员们展示的舞台不应主要在学校,而应在区田径运动会和市田径运动会上,如果田径队的队员不能走出学校,这样的田径训练极成问题,这样的田径队,学校为他们一年开10次田径运动会也不会有用。其次,在“全员运动会”中,这些田径队员有充分的表现舞台,如在万众瞩目的40×100米大接力、40×200米大接力中,田径队员飞一样的速度、神奇的超越和漂亮的跑姿都会引起大家的欢腾,试想这种“鹤立鸡群”的感受一定比在传统的田径运动会中更加良好吧,这样的项目数不胜数。
(七)“全员运动会”与传统的“田径运动会”融合的几种方式
有人会问:那么以后,是不是学校就取消传统的田径运动会了?答案是否定的,正确的答案应是:田径运动会要改造,两种运动会要融合。“全员运动会”也拒绝平庸,也需要高水平,也必须有精彩点。这里就有了“全员运动会”与田径运动会的融合需求,根据我们至今的经验,“全员运动会”与“田径运动会”的融合有以下几种方式:
1.每年两次运动会,一次是“全员运动会”,一次是“全员性田径运动会”(让尽可能多的学生参加比赛的田径运动会);
2.在“全员运动会”中间安排田径队员独自参加的正式项目的比赛,比赛成绩与其他成绩同样也算入各队的总成绩;
3.在“全员运动会”中间安排普通学生与田径队员的“让距离比赛”“让时间比赛”(如田径队员跑100米,普通学生跑80米,也可以让普通学生先跑出20米后,田径队员再追),以增加趣味性和榜样性。
最后再说一句:我们尊重传统,我们力主继承和发扬好的传统,但我们更要推陈出新,锐意改革,解决学校体育发展中的那些“真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