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海军
瀾沧县城全景。图/ 邵鸿雁
“阿哥阿妹的情意长,好像那流水日夜响;流水也会有时尽,阿哥永远在我身旁……”在我国西南边陲,有这么一个县,无论你走到哪里,一个个快乐的音符就像舞动的精灵,钻进你的耳朵,住进你的心房。电影《芦笙恋歌》的主题曲《婚誓》脍炙人口,它的诞生地就在这里——云南省普洱市澜沧拉祜族自治县。
澜沧是全国唯一的拉祜族自治县,总人口50.99万人,这里世代居住着拉祜、佤、布朗3个直过民族。澜沧是典型的民族直过区,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贫困面积大,贫困程度深,贫困人口多,人均受教育年限仅为6.3年。长期以来,澜沧守着青山绿水过的却是穷苦日子。
为坚决兑现“决不让一个少数民族、一个地区掉队”的庄严承诺,澜沧县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不仅在攻克“区位性、条件性、素质性、结构性、意识性”贫困上啃硬骨头,而且在产业扶贫的稳定性和持续性上下绣花功夫,闯出了一个边疆直过民族地区稳定脱贫和区域可持续发展相结合的澜沧模式。
如何脱贫,怎样发展,对自身清晰的认识和精准的定位尤为重要。澜沧自然条件优越,土地资源丰富,人均耕地面积是全国人均耕地面积的4倍。同时,生态环境优良,林业用地占全县国土面积的73.24%,生物多样性富集,处处是绿水青山。
2015年,中国工程院对澜沧开展定点帮扶,院士朱有勇等一批专家团队到达澜沧,为深度贫困县精准把脉,量身定制了“科技引领,创新驱动”的科技扶贫思路。
“我们考察后发现,这里地域广阔、森林资源丰富,有着得天独厚的气候生态优势,这里本不该受穷。”朱有勇说。
过去,澜沧以种植玉米等作物为主,产量低、效益差、无竞争力。在朱有勇看来,科技扶贫必须要有创新,创新必须得有特色,特色一定要有产业。中国工程院将该团队科研成果和当地优势资源相结合,着重培育林下有机三七、冬季马铃薯、冬早蔬菜等特色产业。
把脉精准,加之科技赋能,澜沧在脱贫攻坚战役中有了目标和精气神。
为解决“不会干”的问题,澜沧抓实百姓素质提升,澜沧县委、县政府将扶智作为脱贫攻坚重中之重,借助中国工程院强大智囊,有针对性地开展科学知识普及、科技创新教育和实用技术培训,着力提升各级干部、本土人才、农民群众的科学素质。培养出的1500余名新型职业农民,多数成了致富带头人。
为破解“怎么干”的难题,澜沧注重精准发力,实施产业发展、素质提升、设施建设、劳务输出、健康扶贫、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六大科技扶贫示范行动工程,着力推进科技进企业、进田间、进学校、进村寨的创新科技扶贫新机制,有了科技支撑,大家心里更有底了。
在回答“干什么”的问题上,澜沧聚焦产业扶贫,确定大力培育符合澜沧实际、符合市场需求、辐射带动能力强的产业,随着产业发展,百姓得到了实惠。
面对百姓“如何富”的疑虑,澜沧通过大力推进科技扶贫,提高了群众劳动技能,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快速提升,实现了从“要我发展”到“我要发展”的根本性转变。通过对自身精准定位,澜沧产业发展步入了快车道。
中国工程院及朱有勇带领的专家团队,通过院士专家指导班为澜沧培养了大批新型农民和致富领头雁。
酒井乡坡头老寨的马正发是冬季马铃薯培训班学员,2018年他种植10亩马铃薯,收入7万元,村民们都过来取经,马正发分享经验,带动整个寨子的人种了起来。“我们不能完全依赖政府和专家,自己也要勤快。”马正发经常和大家这样说,他觉得产业要走得稳,内生动力很关键。
林下三七管理。
2017年,刀志荣在朱有勇团队指导下种植马铃薯,如今产品已远销北京,“以前地里只种包谷和蔬菜,收入少。现在种马铃薯每亩收入6000多块……”刀志荣高兴地说。
随着澜沧勐滨荣泽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成立,刀志荣和农户们走上了“规模化种植+订单”的发展道路。这种冬季马铃薯,在其他马铃薯未上市时,可以弥补市场缺口,发展空间很大,这也是刀志荣觉得马铃薯产业能稳得住、走得远的原因。
竹塘乡大塘子村的李娜努,是一位拉祜族姑娘,在院士来之前,自家林地闲着不知道种什么。2017年,李娜努成为三七种植培训班的学员,听了院士讲课后,她才知道松林下面竟然是块宝地,可以种林下三七。
培训结束,领到院士分发的三七种苗,李娜努按照院士教的方法,认真完成了“作业”。第一年她种了两亩多三七,长势喜人,2019年收获时,三七给她带来6万多元收入。自己富不算富,李娜努帮助乡亲们种起了三七,她说今年还要扩大种植面积。
想让百姓长期受益,彻底脱贫,产业要跟得上,糯福乡将生态建设与精准脱贫有机结合,通过生态补偿调动农民护林积极性,使生态林成为农民发展经济的绿色银行。村民成为公益林管护员后,一年收入就有1万多元。
糯福乡从产业扶贫入手,培育壮大柠檬产业,拓宽百姓致富门路。陈娜越就尝到了产业致富甜头,土地租金有收益,家门口给公司打工有收益,自己种植柠檬还有收益。比起以前靠天吃饭,陈娜越觉得发展柠檬产业这条路可以持续走下去。
魏军平一家是东回镇东岗村典型贫困户,因孩子较小,无法外出务工,靠传统种植养殖无法脱贫。澜沧良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设立扶贫车间后,他出租土地21.96亩,一次性就获得10年地租131760元,妻子魏小英在扶贫车间上班平均月工资2000元,加上积分评定分红等收入,全家在2018年稳定脱贫,过上了好日子。
东回镇扶贫车间成立以来,一次性支付10年期土地租金900余万元,惠及农户102户(建档立卡户20户),户均每年增收8824元。扶贫车间还吸纳劳动力300余人(建档立卡户166人),人均增收1.66万元。不仅如此,公司还积极收购当地松针等生产物资,覆盖农户300余户(建档立卡户80户),使户均增收1.05万元。
随着马铃薯、柠檬、中药材等特色产业优势逐渐凸显,澜沧百姓心里踏实多了,被授予“时代楷模”称号的朱有勇成了当地百姓心中的亲人。
澜沧多彩的民族文化、与生俱来的自然禀赋,使得这里的人“会说话就会唱歌、会走路就会跳舞”,澜沧县委、县政府着力激活民族文化潜能,引导少数民族群众通过“唱歌跳舞”脱贫致富。
位于大山深处的酒井乡勐根村老达保村民小组,是澜沧着力打造的文化扶贫示范点,这里是《快乐拉祜》唱响的地方,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牡帕密帕》的保护传承基地之一。村民们朴实善良,热情好客,扛起锄头能下地,拿起吉他能上台,独特的拉祜文化植根于代代相传的血脉之中。
多年前,老达保只是大山深处一个拉祜族聚居的村民小组,与外界的联系,就是一条“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的土路。村民与外界交流少,在田埂边、篝火旁,传统音乐与舞蹈是他们表达自我的方式。
李娜倮是这里走出的本土明星,她没上过一天音乐学院,也没受过一天专业训练,却对民族音乐近乎痴迷。她创作的《快乐拉祜》《实在舍不得》等曲目如普洱茶一样,沁人心脾,醇厚香浓。
澜沧县酒井乡勐根村在2002年成立了老达保拉祜雅厄艺术团,李娜倮积极动员村民加入艺术团,成员从起初的40多人发展到如今200余人。地道的农民穿上演出服,成了舞台上最耀眼的星。
2005年开始,李娜倮带着艺术团走出拉祜山寨,先后登上中央电视台《魅力十二》《民歌中国》《我要上春晚》等栏目的舞台,全国观众也有机会听到了《快乐拉祜》。在她的带动下,全村自创拉祜族民歌300多首,其中李娜倮个人创作歌曲就有30首。
老达保演艺有限公司成立至今,就地演出730余场次,接待游客11.6万余人次,实现演出收入384万元,群众分红250万元,实现旅游综合收入819.6万元。
近年来,在李娜倮带动下,老达保以保护和传承民族文化为主线,探索出了一条以特色村寨文化旅游推进扶贫开发的新路子,彻底改变了交通靠走、照明靠火、喝水靠背、通讯靠吼的落后面貌。
2016年8月,澜沧县老达保快乐拉祜演艺有限公司被确定为全国“公司+农户”旅游扶贫示范项目。当年10月,李娜倮获得2016年全国脱贫攻坚奖。
去年年末,老达保村民小组农村经济总收入达到540.69万元,实现旅游综合收入927万元,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1240.98元,90户398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实现脱贫。
近些年,“养在深闺人未识”的拉祜文化渐渐揭开神秘面纱,走出云南、走遍中国、走向了世界,也让老达保这个偏远山寨成为远近闻名的拉祜文化名村、旅游产业新村。
截至2019年末,瀾沧县累计实现脱贫55480户203501人,156个贫困村全部脱贫退出,贫困发生率从2013年末的45.85%降至1.61%。
澜沧县老达保村民唱唱跳跳脱贫 。图/张华
4月18日至28日,贵州师范大学第三方评估团队历时11天,对全县20个乡(镇)开展全覆盖贫困退出评估,共抽查普查132个村民小组,入户调查1322户农户,开展访谈54场次,全面了解当地“两不愁三保障”情况及脱贫攻坚成效,未发现错退和漏评情况,群众满意度较高。
评估团队认为,澜沧创新工作思路,用心用情用力开展帮扶工作,把产业发展和农户内生动力相结合,把扶志和扶智相结合,走出一条稳定脱贫和区域可持续发展相结合的道路。
评估反馈中有这样一段话:澜沧县承担着稳边固边和维护国家安全的艰巨任务,仍然能够做到举全县之力,以忘我和务实的工作态度、作风推进脱贫攻坚工作,成效非常显著,做到了不让任何一个贫困户掉队,让党的光辉温暖了边疆人民。澜沧县已经达到脱贫摘帽标准,正等待上级审定后进行贫困县退出公示,全县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丰硕成果,边疆民族团结取得大进步,谱写了“党的光辉照边疆,边疆人民心向党”的生动实践,边疆各族人民正唱响快乐、幸福之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