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金融会计的风险因素及合理化防范路径

2020-06-01 18:41段晖
现代营销·学苑版 2020年4期
关键词:金融会计风险因素

摘要:金融会计风险是指因企业管理不善或人员业务素质有限等给企业带来的经济风险,甚至给企业带来一定的经济损失和信誉损失等。因而企业务必规范金融会计工作,明确风险因素,并考虑合理防范金融会计风险的有效路径,为企业的健康发展奠定良好的环境基础。

关键词:金融会计;风险因素;防范路径

金融会计是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保障企业日常经营管理的奠基。而造成金融会计风险的原因可以细化为制度因素、行业体制因素、管理因素、技术因素以及人员因素等。尤其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背景下建立金融会计风险防范体系是夯实金融会计工作的有效方法,也对企业未来的发展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一、金融会计风险产生的因素分析

(一)制度因素

长期以来,金融会计核算二亡作需要遵循的首要原则就是严谨性。但从目前情况来看,我国大部分企业适用的金融会计核算制度无法体现严谨性原则。例如,企业在核算信贷资产质量的过程中对不良贷款的类别划分标准存在偏差,无法真实反映企业资产的结构;而风险贷款的坏账计提准备金通常以1%的额度进行差额提取,明显低于银行债权提取比例,不能应对坏账风险。此外,企业的贷款核销条件比较严格,资产结构不平衡,利息核算期限较长。且企业常将不确定的收入提前纳入损益项目中,可能影响账面利润与实际失和。近年来随着国家金融市场对外开放程度不断提升,金融相关的业务领域逐步扩张,但企业现存的会计管理制度却远远落后于企业实际发展的需求,难免在应用过程中存在核算风险。

(二)体制因素

金融行业的会计工作人员往往隶属于领导体制下,财务部门与其他部门由管理层平行管理,这种情况下,企业的会计工作受上级部门及平行部门之间的影响,无法保证会计处理工作的独立性。尤其在行长负责制的应用下会计人员缺乏独立核算的能力,财务账目数据失实,不仅无法真实反映利润情况,也会出现大规模的不良资产。

(三)管理因素

金融行业的会计工作监管形式较为多元化,包括人民银行监管、社会监管以及金融企业内部审计等。但这些监督管理形式主要以事后监督为主,且检查计划往往在年初就已经制定好,年中只需要按照计划组织检查工作,这种模式化的监督无法发挥真正作用。此外,监管的内容方面也存在重复性,检查手段尚未结合信息技术,存在效率低的问题。同时,事前预测不足、事中控制乏力使会计风险防范全面性不够。此外,金融会计风险监管过程中也存在“重检查、轻处罚”的现象,使会计监管不力,更无法对违规行为追究责任。

(四)技术因素

现代金融业的发展与会计手段逐步配套,尤其在信息化水平不断提升的当下会计电算化的发展也会带来一定的风险。从近年金融行业突发的案件来看,部分人员利用信息技术盗取会计信息极大地增加了信息风险。而目前会计系统风险防范机制较为薄弱,且企业采用的金融会计软件也无法满足业务实际需求,因而造成一定的金融会计风险。

(五)人员因素

首先,企业中存在金融会计从业人员业务素质较低的问题,部分人员没有经过严苛的上岗培训工作,不仅风险意识较为浅薄,在日常工作中也存在一定的违规操作现象,进一步造成一定的操作風险;其次,部分会计人员道德素质方面存在缺陷,可能会为了自身的经济利益损害企业利益,这也是商业银行近年来经济盗窃案频发的主要原因;最后,会计岗位的设置层面上还存在关键岗位职能划分不明、岗位牵制不明显的问题,甚至部分金融网点业务量与实际配备人员存在差异,混岗、兼岗等问题造成一定的操作风险。

二、加强金融会计风险防范的有效策略

(一)优化金融企业会计制度

基于国际经济逐步开放的新形势下,金融企业应建立谨慎的会计准则既要适应国际标准的需求,也要有效防范金融会计风险。首先,企业要清楚核算现存的资产质量。基于国家银监会的规定对贷款质量进行类别细化,特别要对国有独资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等业务涉及的贷款质量实行五级分类管理,依据管理标准出具差异化的资产报告,从而能够反映出银行实际的资本结构和贷款质量;除了债务资产以外,其他类型的资产在进行会计处理时可以按照实际账面价值及可回收资金额度的高低等内容来合理计量入账;当然,企业也要依据风险评估报告合理提取一定比例的风险准备金,并适当放宽债务核销条件,加快应收账款的回收工作;其次,确定资金收入回报的时间,缩短未收账目利息核算期限,充分利用税前冲减政策。最后,基于企业实际情况选择合理的资产折旧方法,利用信息技术及时更新固定资产相关信息,采用加速折旧的方式保证固定资产账实一致。此外,金融企业会计制度也需要充分结合行业的发展趋势,规范行业会计标准,发挥会计的前瞻性作用,有效防范金融会计风险。

(二)健全金融会计管理体系

其一,由银行总行对各分行或直辖支行实行会计经理委派制,在委派经理和财会部门的双重管理下开展财务管理工作;其二,建立会计经理委派资格制。即委派到分支机构的会计经理必须遵循会计准则,不仅要具备较高的业务素养,还要保证其道德素养,经考核和审批以后委派至分支机构开展管理监督工作;其三,分支机构承担委派责任的会计经理必须要具备会计核算权、信息审计权、业务审批权以及重大事项参与权等;其四,规范委派会计经理的职能权限范围,树立维护单位经济利益的目标,辅佐单位领导开展经营管理活动,为各项经济决策提供数据分析;同时,依据单位实际情况和行业会计准则制定与本单位相关的会计工作实施细则、考核办法等,并保证会计科目设置和应用的合理性;其五,对委派会计经理实行严格的考核制度。以日常考核、年中考核和年终考核作为考核周期,达到考核指标的才能继续留任,否则需要执行调岗;其六,在委派制的基础上建立岗位轮换制,即在同一分支机构留任的会计经理需要在规定时间内做好交接工作进行平行岗位互调,避免岗位任职时间过久而引发其他不必要的风险,也能够实现对关键岗位的内部控制。

(三)加强对金融会计的监管

首先,打通各监督主体之间的沟通渠道,不仅要在内部建立审计部门,还要充分接受社会监督,在内外部审计机构的共同作用下,有序开展对金融会计工作的实时监督,并避免重复检查问题。同时也有利于各监督主体及时发现会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增强检查工作的针对性和后续整改的有效性;其次,从事前预测、事中控制和事后监督的基本原则出发,例如单独设置接柜岗位,客户提交的一切凭证等需要经过柜员的审查和验证,并及时分类传递到下一个业务柜组。对于一些有重大嫌疑的票据凭证则需要及时向上级审查部门报告,以便提升会计处理效率;在防范票据诈骗风险环节要加强事中监督工作,由记账员对提交的凭证进行信息审核,由复审员进行二次审核,在这一过程中,会计主管则承担重大事项的审批责任。经过层层监督和岗位相互牽制才能有效防范舞弊风险,尤其一些容易引发会计风险的项目需要及时找到内部风险因素,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最后,发挥外部监管的作用,依据实际需求和会计特征健全会计内部控制评价体系,包括金融会计风险预警分析系统,该系统具备信息采集、分析及出具风险报告的功能,可以定期对金融机构的会计风险进行系统评估,在共享平台上公开整改意见书,督促该部门及时纠正问题,达到事后监管的目的。此外,进一步提升金融会计的信息管理系统,积极适应会计电子化要求,建立金融会计信息采集、分析和预警系统,实现对金融会计工作的全过程监督。一方面,进一步实现对金融机构会计软件的开发工作,依据业务需求进一步优化软件功能,并建全完善的会计电算化操作流程;另一方面,建立计算机风险防范机制,以分级授权模式规范计算机登录权限,定期总结会计电算化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严格系统防护机制,保证会计信息的安全共享。当然企业也要加大会计数据造假或会计违规行为的处罚力度,不仅要向相关责任单位追究责任,还要将责任落实到岗位上,对于一些情节严重的行为还要追究法律责任。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金融行业的改革与发展过程中金融企业虽然无法有效避免会计风险,但也要高度重视金融会计风险体系的建立工作,找准风险因素所在,从管理制度、管理体系和监管功能这几个方面人手,有效规避金融会计风险,推进我国金融行业快速发展。

作者简介:

段晖(1988.1-),女,汉族,陕西渭南,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企业管理与会计信息化。

猜你喜欢
金融会计风险因素
户外俱乐部活动的风险因素识别与分析
新型金融环境下金融会计风险成因与防范措施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