蝗灾的发生特点与绿色防控技术

2020-06-01 07:31王中林
科学种养 2020年5期
关键词:飞蝗蝗灾蝗虫

王中林

蝗虫,俗称蚂蚱,属直翅目昆虫,主要分布于热带、温带的河谷、草地和沙漠地区,危害禾本科、豆科等20余种植物,是农牧区的主要害虫。成灾种类主要是飞蝗、沙漠蝗(最具破坏性的迁徙性害虫之一)。在我国分布的飞蝗种类主要有东亚飞蝗(分布范围最广、危害最严重)、亚洲飞蝗和西藏飞蝗。我国不是沙漠蝗的分布区。土蝗在条件适宜时,也可造成一定程度的危害。另外,云南、西藏、新疆等省区存在境外蝗虫迁入危害的威胁。

一、蝗灾发生特点

1. 繁殖速度快、繁殖量大,存活期长

东亚飞蝗和沙漠蝗均能进行孤雌生殖(雌蝗不经过交配产卵,后代均为雌性,成虫可交配产卵,也可继续孤雌生殖)。

①东亚飞蝗。东亚飞蝗每年可发生2~4代,雌蝗成虫每代可产卵多次,一生可产卵4~5块(最多产12块),每块含卵50~80粒,平均产卵总量300~400粒;夏季、秋季均可发生,夏蝗最多产卵1 013粒,秋蝗最多产卵592粒。

②沙漠蝗。沙漠蝗每个卵块含卵20~100粒,散居型雌蝗最多产120粒,群居型雌蝗产卵量则更多。气温在40℃左右时,几乎1个月发生1代,每代的存活期长达3个月;蝗群每繁殖1代,种群数量增加20倍;若不予以遏制,数量将呈指数增长,4个月可达数百倍之多。

2. 食性广、食量大,喜群居,扩散迁飞能力强

①东亚飞蝗。食料植物达20余种,每万头成蝗每天可吃掉40~70千克作物,造成减产30%~50%,甚至绝产。蝗蝻(尚未长翅的幼蝗)和成虫均有群聚性,聚集后,性格变得暴躁、富攻击性、食欲大增,成虫不吃不喝可长时间长距离成群迁飞。

②沙漠蝗。蝗群具有长距离迁徙能力,可连续飞行17小时(甚至3天),每天迁飞150千米以上,可迁至1 500~5 100千米之外。蝻期每天食量与自身体重相当,成虫期食量为蝻期的3~7倍。蝗蝻和成虫均有群聚和迁飞的习性,迁飞条件是:气温达到40℃左右,空气相对湿度达到60%~70%。

3. 世界性和区域性生态失衡、气候异常、旱涝频繁

①区域性生态失衡。水库等水利设施周边的生态环境因旱灾发生突变(库容锐减、库底裸露生草)等,尤其是先湿后干的条件(极其适合蝗虫繁殖和孵化),为蝗虫大量繁殖提供了适生条件,旱灾之后多发生蝗灾;草场管理不善、过渡放牧、草场退化,以及人类不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等不当活动,均有利于蝗虫的猖獗发生。另外,河流流量变化与断流变化,湖泊、沿海的水位涨落等,或形成季节性湖泊,均对飞蝗发生范围与密度大小、爆炸性繁殖密切相关。

②全球气候变暖。近年来,厄尔尼诺现象、气旋风暴频发,气候变暖明显,春季气温回升早,夏季炎热,冬季气温偏高。由于气候变化形成的有利条件,导致蝗卵越冬死亡率偏低,蝗蝻发生期普遍提早,发生期变长,繁殖基数增大,种群数量暴增。

4. 蝗情等动态变化发展监测不全面、防控不力

蝗灾的发生蔓延与蝗情、旱情、水情等因素密切相关,有一项掌握不全、不及时甚至误判,以及监测预警不到位等,均可导致蝗灾的暴发。2019年1月始于红海附近地区的蝗灾,由于防控不力等原因,2020年1月已蔓延至亚非13个国家24.6万公顷区域。

二、蝗灾绿色防控技术

有效的监测和防控是遏制蝗灾的主要手段。坚持“改治并举,注重预警,联防联控”的治蝗策略,根据蝗虫密度高低和农田、牧区生态环境状况,注意保护生态环境和非靶标生物的安全,综合运用生态控制和生物防治技术进行绿色防控,必要时采用化学防治,达到“飞蝗不起飞成灾、土蝗不扩散危害、边境迁入蝗虫不二次起飞”的可持续控制蝗灾的防控目的。

1. 监测预警

综合运用无人机监测、人工监测(卵、蝻、成虫)等手段,兼顾国内、边境蝗情监测预警,进行多因子(蝗情、旱情、涝情、气候等)、全方位综合监测,密切跟踪国内外蝗灾动态,及时进行分析研判、发布蝗情预报,做好防蝗药械储备,以降低国内大面积暴发蝗灾的风险。当蝗虫数量达到一定密度(东亚飞蝗0.5头/米2,亚洲飞蝗、西藏飞蝗1头/米2,土蝗混合种群5头/米2)时,及时组织开展防控,迅速遏制种群数量增加、蔓延扩散。

2. 生态控制

对适宜蝗虫繁衍的生态环境进行人为改治,形成不利于蝗虫滋生、有利于天敌控制的自然环境,控制蝗虫种群密度长期保持在较低水平,减轻蝗虫发生程度,达到可持续控制蝗虫灾害的目的。

①沿海区域。对滩涂采取建立盐场、海鲜类养殖场,蓄水养苇,垦荒种植等措施,压缩蝗虫栖息区域;在植被稀疏区种植柽柳等植物;在适宜开垦的区域,种植大豆、棉花、枣树、田菁等蝗虫厌食植物;在水利条件好的地块,种植海水稻,避免撂荒。

②滨湖和内涝区。采取行洪排涝和精耕细作的方式,加强农业综合开发,广植小麦、大豆、玉米、蔬菜等作物,减少农田夹荒地,压缩蝗虫滋生地,抑制蝗虫种群数量。

③河泛区。采取精耕细作的方式,提高复种指数;在行洪区域外种植紫穗槐、白蜡条,增加植被覆盖度,形成不利于蝗虫产卵的生存环境;在低洼区域,实行上藕下鱼、上林下鱼等,促成生态环境良性循环,减轻蝗虫发生程度。

④农牧交错区。调整农业种植结构,种植大豆、苜蓿等蝗虫厌食作物,减少蝗虫食物源;栽培前,深翻土壤25~30厘米,通过暴晒、机械损伤、天敌捕杀等方式,减少虫卵孵化率;及时清除农田四周杂草,破坏蝗虫生存环境,降低虫口密度。

3. 生物防治

在中轻度发生区、湖库水源区和自然保护区,利用生物活体或其代谢产物控制蝗虫种群数量,如蝗虫微孢子虫(一种可导致直翅目昆虫感染死亡的专性寄生物)、绿僵菌(一种可导致害虫死亡的广谱性病原真菌)、植物源农药(利用植物所含的某种有效成分制成的农药),以及放牧雞鸭等措施进行防治。

①蝗虫微孢子虫控制。在优势种蝗2~3龄盛发期,采用机械地面或飞机空中直接喷施,每公顷(15亩)用量为(1.5~3)×1010孢子。植被密度不高时,也可配成饵剂喷施,将2×107孢子/毫升蝗虫微孢子虫悬浮剂喷在粗麦麸(含水量13%)上,每公顷麦麸用量为1.5千克,配制后的饵剂宜在3日内使用,以免失效。

②绿僵菌防治。蝗虫3龄前,采用机械地面或飞机空中喷施,每公顷用量为(7.5~25)×1011孢子。

③植物源农药防治。草原和农牧交错区,当蝗虫发生密度较低或零星发生时,于蝗虫3龄前,选择气温较低的傍晚或阴天,采用地面机械或飞机喷洒植物源农药(1.3%苦参碱水剂、0.3%印楝素乳油、1.2%烟碱?苦参碱乳油等)防治。

④放牧鸡鸭捕食。草原和农牧交错区,采用放牧鸡鸭捕食蝗虫,一举两得。鸡群注意选择体型小、灵活、健壮,60~70日龄,体重350克以上,个体整齐,适宜野外放牧的品种,如珍珠鸡、绿鸟鸡、麻鸡、柴鸡等,每群以800~1 500只为宜,治蝗效果可达90%以上;鸭群宜选择经济价值高,产蛋、产肉性能好的品种,如番鸭等,10~20日龄,每群以1 000~2 000只为宜。放牧前最好从鸡鸭低龄时开始进行捕食蝗虫训练,以提高捕食效果。放牧时机以虫口密度而定:8~20头/米2时牧鸡治蝗,10~50头/米2时牧鸭治蝗。具体放牧时间以早晨4:00~5:00、傍晚7:00~9:00低温时段(蝗虫是冷血生物,气温低时无活动力)为宜,此时蝗虫静止在地面,利于捕食。

⑤保护利用天敌。创造有利于天敌生存的环境,增加天敌数量,利用天敌控制蝗虫密度。蝗虫的天敌主要有:鸟类(粉红椋鸟、鹰等)、蛙类、蟾蜍、螳螂、螽斯、狼蛛、中国雏蜂虻、红蚂蚁、捕食性的甲虫、芫菁,寄生性蜂类、寄生蝇类、蜥蜴、螨类(捕食螨等)、病原微生物等。在蝗虫易发区,不用或少用化学农药,保护沟坎、土坡等天敌昆虫越冬栖息地,保护蜜源植物(如中国雏蜂虻喜食双色补血草、阿尔泰紫菀等),采用人工堆放石巢、修建砖混鸟巢等方式招引粉红椋鸟(每只每天可捕食蝗虫120~180头)、鹰迁入栖息,增加天敌种群数量。

4. 化学防治

当蝗虫高密度(飞蝗5头/米2以上,土蝗在20头/米2以上)发生时,采用化学防治,及时控制災情蔓延。防治适期为3龄盛发期至羽化前,最后一次施药,要注意安全间隔期。

①飞机施药防治。大面积(≥500公顷)发生时,采用普遍喷雾防治。根据蝗虫属冷血生物的特性,飞防时机以日出前的清晨为佳,机型可用直升机或植保无人机,飞防用药以无公害农药为主,如25%甲维?灭幼脲悬浮剂、25%灭幼脲悬浮剂等,一般稀释倍数30~100倍,采用超低容量喷雾(每公顷药液量1.5~2.25千克)、低容量喷雾(每公顷药液量10~15千克)或介于二者之间。如AS350B3直升机,每架次载药液700千克,作业高度12~15米,喷幅50米,作业速度160千米/小时,可防治140公顷。

②地面施药防治。局部发生时,也可采用机械地面喷药防治,如5%吡虫啉乳油超低容量喷雾(每公顷180~300毫升制剂)、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喷雾(每公顷450~600毫升制剂)。对玉米等高秆作物以及发生环境复杂区,可采用热力烟雾机,于清晨或傍晚喷烟雾杀虫剂(1.8%阿维菌素乳油原药∶零号柴油=1∶40)防治。

(作者联系地址:山东省潍坊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坊子分局 邮编:261200)

猜你喜欢
飞蝗蝗灾蝗虫
危害中国农业几千年的蝗灾
你真的认识蝗虫吗
制毒师
制毒师
蝗灾降临东非,气候变化可能是罪魁祸首
都2020年了,人类为啥还拿蝗虫没辙?
意大利撒丁岛遇严重蝗灾两千多公顷农田被毁
蝗虫
马达加斯加
抗战时期太行根据地的蝗灾与社会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