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健
据《中国农村教育发展报告2019》中公布的数字显示,截止2017年底,全国农村尚有留守儿童155056万人。有学者指出,留守儿童引发的问题之所以成了社会“顽疾”,根本原因在于乡村文化的“嬗变”。特别是因为传统优秀乡村文化的衰落及解体对留守儿童产生的不良影响所致。
一、乡村文化衰落解体于留守儿童产生的不良影响
按费孝通先生于其书《乡土中国》中的理解,乡村生活本质上是一种较小范围内的生活,人们在一定的区域内接触,与外界相对处于隔离,但却是在自己较为“熟悉”的状态下生活。在这种生活里,农村固有社会文化的力量对人们起着约束作用。也因此,传统农村社会的人们比较淳朴敦厚。当然,农村文化也有其不好的一面。随着“愚昧”与“落后”农村文化的摈弃,农村文化优秀的一面也随着城市化、现代化,特别是因为大量农村人口涌往城市而逐渐消失。整个乡村文化体系的解体也因此无力承担对留守儿童的“滋养”与“教育”作用。相反,乡村文化目前的现状却对留守儿童成长带来了不良影响。
1.留守儿童社会化面临着巨大不确定性
中国是个农业大国。传统上,农村人口多以血缘关系聚居,由此慢慢地形成了村、庄。因此,农村社会是由宗亲关系结成的群体。在其发展过程中,农村社会的价值观念,孩子的社会化通常在长辈、父母的引导下完成。但随着农村青壮年劳动力涌往城里,农村成了老弱病残留守社会的象征。“父亲”在生活中的缺失,爷爷、奶奶因为忙于田间、家務以及其本身对现代社会产生的恐慌致使整个家庭教育在不同程度上的缺失,不能对孩子社会化发挥传递与导向作用。但因为个人认知及生活实际体验存在的不足,留守儿童在面临预想不到的事情时,只能任由外力因素的驱使。所以,一些留守儿童不幸遭遇坏人的侵犯,长达几年才为人所知。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其社会化不确定产生的后果。
2.留守儿童社会认同面临着无方向性
农村人口涌往城里的确促进了城乡经济的发展,也在极大程度上改变了农村的生产、生活方式。特别是大量中坚人口在城市生产、生活,其思想观念不可避免地出现了城市化倾向。结果,由此产生的辐射与连带作用与原有的农村文化也随之渐渐地变得城市化。曾经农村孩子于田间地头玩耍的游戏如今为“手机网游”所代替便是这个原因。更需要提出的是,农村教育也日趋向城市教育发展。在一些农村,有些父母想办法、托关系把孩子转到城里学校,成了寄宿学生,或由爷爷奶奶陪读。这些,均导致留守儿童对农村文化不由自主地产生怀疑,甚至拒绝的意识及行动,进而不认同农村生活,但却又无法改变其农村少年的现实。这些,当然会使其社会认同处于彷徨、动摇及难以固定的状态。
3.留守儿童社区成长养育功能缺失
大量农村人口涌往城市为农村文化产生的最明显影响莫过于邻里关系的疏远,以及人际关系的疏远。留守老人因为现实原因对农村集体活动参与程度低。加之精干劳动力的流出,富有文化意义的集体活动得不到组织,结果强化了现代金钱、低俗文化对农村原有文化产生的消极影响。同时,网络在农村的普及使农村曾经的群体活动得到了彻底改变。留守儿童的生活环境变得较为简单:学校——家庭。原来对农村孩子思想、道德起到教育作用的场所已不复存在。农村文化的改变直接导致了留守儿童社区成长养育功能的缺失。
4.留守儿童易受不良文化的影响
农村文化被打上“愚昧”“落后”的标签与些封建习俗和封建迷信有很大关系。老一辈农村人口易受封建迷信落后文化的影响。并且,他们中很大一部分人都是这种文化的忠实粉丝,对巫婆神汉、风水算命等深信不疑。相对于他们,流向城市的青壮年人口对这些不良文化具有一定的免疫力。但因为他们涌往城里流下的“真空”环境恰恰为这些落后文化活动提供了生存空间。另一方面,因为监管存有漏洞,一些居心不良的人为推销保健品等,常常在露天集市进行低俗不雅表演。而这些,极易对缺乏正确判断的留守儿童带来不良影响。
农村人口涌往城市,为我国经济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所以,全社会应共同努力,妥善解决留守儿童问题。基于以上分析可知,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根源在于文化问题。为此,需要从文化层面上,把其置于文化视域下,通过乡村文化建设,为留守儿童编织一个充满馨香的花篮,助其健康成长。
二、乡村文化视域下关爱留守儿童策略
实际上,把关爱留守儿童置于文化视域有许多有利条件可以利用。特别是在乡村振兴战略下,党和国家对乡村文化振兴给予了极大重视。对此,习近平总书记已明确论述了乡村振兴与乡村文化振兴密不可分的关系。基于目前农村文化及留守儿童生活学习实际情况,在文化视域下关爱留守儿童可采取以下策略:
1.创新乡村学校的文化教育功能
对城乡教育而言,学校教育均是儿童教育的主要阵地。相比于乡村文化整体建设,加强乡村学校文化教育功能建设是个“短平快”项目。对于留守儿童而言,除普及科学文化知识,学校更担负着文化教育的重任。尤其是基于乡村文化生活导向,更为重要。为此,上级部门应有组织、有目的、有系统地引导农村学校采取多种手段,引导留守儿童从孩子的视角,基于其内心感受了解乡村文化。
按陶行知“生活即教育”的思想观点,乡村生活有许多现实资源可以利用。典型的如春耕、夏收、秋种,即使在现代农业出现集约化、机械化的情况下,其蕴含的文化教育功能同样不可忽视。再者,现代化的农业,如一些较为发达地区实施的新型农业、生态农业更能彰显乡村文化的现代性。只有这些接“地气”的农村文化得到充分运用,留守儿童才能自觉汲取其营养,其健康、安全保障才能得到提高。
2.以校园文化为主打造多元文化教育平台
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中,精准扶贫、精准文化扶贫发挥了重要作用。与创新乡村学校文化教育功能相对应的是,各级部门应为留守儿童打造多元文化服务教育平台。这样,才可使其生活在一个文化的氛围内,主动地吸收利于其健康成长的文化知识,提高生活、生命质量。
在此方面,当务之急应为那些尚未建立起图书室的农村小学建立适宜的图书室、阅览室,以满足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对基本文化知识的需要。更主要的是,无论是新建还是已建的校园图书室,均不可使其流于形式,应采取策略,开展能够吸引留守儿童的主题活动。例如,可请在外务工的父母为孩子写一封家书。这对于新一代农村外出务工父母并不是难事。另外,也可通过多种形式,如企业帮扶,如与城市学校结对等,充实、丰富农村学校图书室、阅览室的藏书。当然,也可成立电子阅览室,并在一定的专任教师的引导下,提升留守儿童的信息运用能力及网络安全防护能力。这样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其在课余沉迷于手机、网络游戏等不良行为。另外,除学校阅览室各村还应辟以公共场所,专为留守儿童建立类似于“农家书苑”之类的场所,引导留守儿童于周末集中读书。当然不同地方,可依据具体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措施。但无论如何,均不应忽视为留守儿童打造多元文化教育服务平台的重要性。
3.构建完整的乡村共有文化体系
在乡村振兴战略下,完整的共有文化体系对农村文化振兴极具意义。一方面,这不仅可丰富农村人口的精神生活,而且可以增强农村人口的凝聚力,直接为留守儿童营造一种“共同关爱”的气氛,为其生活成长提供一种文明健康空间。
但长期以来,虽然各种文化扶贫——如文化下乡等——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农村文化生活的贫瘠,却鲜有组织或个人关注挖掘农村传统文化中优秀成分。所以,即使文化下了乡,却没有扎下根。相反,如果把一些文化扶贫项目与农村优秀传统文化结合起来,根据当地农村人口的精神需求,充分利用当地条件,建设共有文化,不但可以提升农村人口的集体主义思想,而且更有可能吸引优秀农村人口回流,在农村创业。这样,农村建设可在目前的基础上更良性发展。农村文化生活在丰富的同时,会变得更健康,更多的留守儿童在良好文化氛围的熏陶下,可以远离色情、暴力及网络,可以生活成长得更健康。
责任编辑 邱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