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香琴 耿浩宇
摘要:研讨影响大学生自杀行为的缘由,探寻大学生自杀意念的形成与生活经历的相关关系,以及检验死亡态度在其关系中是否存在中介效应。利用问卷的数据结果进行SPSS软件处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大学生自杀意念与生活事件之间在0.001级别上,相关性显著系数为0.22,存在正向的相关关系。大学生生活事件与死亡态度之间不存在显著性的相关关系(r=0.109,p=0.126),死亡态度与自杀意念之间不存在显著性的相关关系(r=0.048,p=0.498),死亡态度的中介效应在大学生生活事件与自杀意念之间的关系中作用并不明显。
关键词:生活事件 死亡态度 自杀意念 中介作用
中图分类号:B8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20)07-0191-02
每个人的生命都会包含死亡这个过程,这也是人类无法逃避的事情。一些研究统计数据显示,大部分非自然死亡的大学生死于自杀,并且相对于同龄的非大学生来说,大学生的自杀率会更高一些,是其二到四倍,这些数据都说明了大学生这个特殊的群体是自杀的高概率人群[1]。关注即将步入社会的大学生的身心与健康,探讨大学生生活事件与自杀意念之间是否存在一定的关系,以及死亡态度是否在生活事件与自杀意念相关性中存在中介效应,是我们亟待研究的课题。
生活事件指身边亲友的死亡,与家人朋友谈及死亡,经历与死亡有关的事件或者接受过死亡教育的经历。死亡态度指人在面临死亡威胁或者与死亡相关事件时,所表现出来的某种心理倾向与态度。自杀意念指个体表露出自杀的意向,表露的方式通常包含语言文字或者带有自杀指向的行为,等等。相关研究表明,能够较好地预测自杀这个行为的因素中就包含了自杀意念这个影响因素,其得分越高,行为出现的可能性就会相应的越大[2]。本研究根据自杀应激——易感素质模型,提出了死亡态度在应激性生活事件和自杀意念间起着中介作用这个假设[3]。
一、研究對象
本研究根据分层抽样和便利的原则,共随机抽取213名本科生参与问卷调查,涉及41名大一学生、47名大二学生、112名大三学生、17名大四学生,其中女生约占总人数的68%,男生约占总人数的32%。
二、研究工具
本研究的问卷是由三个子问卷组合而形成,并编制适当的指导语,三个子问卷分别是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问卷一)、死亡态度描述表(问卷二)、自杀意念量表(问卷三)。经过检验,三个子问卷其信效度高,可以准确地测量相关问题。
三、统计方法
对问卷的数据结果采用SPSS25.0软件的描述性统计分析、相关性分析、中介效应的Bootstrap检验进行处理与分析。
四、数据结果
1.大学生死亡态度、生活事件、自杀意念各维度被试得分的总体情况
SPSS描述统计结果显示,该量表中自然接受维度的平均分得分高于其他维度的平均分得分。
从表2中可以看出,人际交往、升学压力、丧失因素是构成大学生生活事件的主要事情,也是影响大学生心情的主要因素。
表3自杀意念的得分情况显示,绝望因子得分最高。根据量表计分使用方式,掩饰因子得分小于4,且自杀意念总得分大于等于12,表示该被试有自杀意念,可能存在自杀行为。本次样本中无自杀意念的人数为173,有自杀意念的人数为27,有自杀意念的人数占被试总人数的13%。
2.大学生生活事件、死亡态度与自杀意念的相关关系分析
数据经分析与检验得出,大学生生活事件与自杀意念之间存在相关性,在0.001级别上,相关性显著为0.22。大学生生活事件与死亡态度之间不存在显著性相关关系(r=0.109,p=0.126),死亡态度与自杀意念之间不存在显著性相关关系(r=0.048,p=0.498)。
各维度之间的相关关系:生活事情中负性的生活事件得分越高,个体的绝望程度就越高,自杀意念也越高。具体表现为个体在丧失因子、健康适应因子得分高时,死亡态度中死亡恐惧、死亡逃离得分也越高,存在一定的相关关系。死亡态度中死亡恐惧与死亡接受得分越高,自杀意念的得分也相对较高。研究表明,健康适应因子中,本人是否身患疾病影响个体死亡态度的形成,也影响个体自杀意念的得分情况。丧失因子中丧失亲友对个体影响较大。
3.死亡态度的中介效应检验
通过检验分析数据可得,死亡态度在生活事件与自杀意念之间的相关关系中没有显著的中介作用。
五、结果讨论
第一,大学生在对待死亡态度中占比最大的是自然接受,这就说明大部分的大学生都能够采用比较中性的、平静的态度去面对与死亡相关的问题。
第二,大学生在生活事件中的负面生活事情得分越高,特别是人际关系因子中受到他人冷落与歧视、与同学或好友发生纠纷时,对大学生的情绪、情感有较大的影响;丧失因子中亲人或者好友的突然离世对大学生的死亡态度的产生与形成有较大的冲击与影响,而这些都对大学生的死亡认知态度产生了消极的影响,自杀意念得分也相应越高。
本次研究数据分析表明,大部分的大学生对死亡都有正确的了解与接纳,存在较为自然的接受态度。生活事件与自杀意念之间不仅存在相关关系,而且是正相关。自杀意念中的绝望因子与青少年生活事件中的人际关系、学习压力和其他因子具有正向关系。
六、结语
大学生遇到生活问题与困难,如人际交流、升学压力,这些都会影响大学生的心境,以及对待生活的态度,需要有人及时介入,关心大学生的生活情况。学校要有针对性地对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和自杀倾向的因素进行监测与干预,加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大学生对待生活负面事情的认识,锻炼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使其有正确的心理认知。同时,在大学生面临生活的困难与挫折时,相关人员要及时有效地介入,使有困难的大学生度过暂时的困境,从而降低大学生发生自杀行为的概率。
参考文献:
[1]罗京滨,杨玲,张文艺,等.大学生自杀态度、自杀意念与生活事件及应付方式的调查研究[J].中国医学伦理学,2004(2):57-59.
[2]胡月,樊富珉,戴艳军,等.大学生生活事件与自杀意念:生命价值观的中介与调节作用[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6,24(1).
[3]焦彬,陆静文,杨思,等.应激性生活事件、认知情绪调节、抑郁与自杀意念关系的结构方程模型[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0,18(4):480-482.
责任编辑:张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