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当代大学生生态观现状及培育策略

2020-06-01 07:38郭晓霞
现代交际 2020年7期
关键词:生态观培育大学生

郭晓霞

摘要:人与自然要和谐统一,在社会主义道路上,生态文明无疑是发展的必然趋势和潮流。党的十九大把生态文明提到了更进一步的高度。在当代,大学是传播绿色文化、开展生态文明教育的主要阵地,大学生是否具有马克思生态文明观对整个社会的生态文明建设关系至关重要。首先对大学生生态观现状进行分析,然后分析存在这些问题的原因,最后针对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大学生 生态观 培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20)07-0118-02

人类想要生存在这个大千世界,就必须依赖各种各样的自然资源,自然是人类生存的物质环境。为了与自然环境和谐共处,人类需要发挥独属于人的主观能动性,在自然条件范围内寻求合适的物质信息和能源。但是如果人“过分”地发挥主观能动性,就会逐渐毁坏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随着人类对自然控制力度的加大,自然的承受能力日益下降。当大自然最终变得不堪重负并对人类进行报复时,就会发生生态危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我们必须建设生态文明。这样的大环境下,高校作为传播生态文明的重要阵地,当代大学生生态文明观的普及对整个社会的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大影响。

一、大学生生态观存在的主要问题

1.大学生自身认知的缺乏

现代大学生具有一定的社会敏感度,能够敏锐地发现社会中存在的问题,但很多学生更关心与自己利益相关的问题。他们容易沉溺于自己的世界中,缺少大是大非方面的觉悟和行为。他们也在一定程度上了解环境現状,明确知道生态的巨大问题,但对于现存环境问题的关注大都只停留在浅层,不能够对环境现状的原因、环境的未来情况,以及生态环境对人类的重要性等问题进行深层次的思考和探究,甚至由于自我认识的缺乏会片面地看待问题。由此可见,他们缺乏对马克思生态文明相关知识的积累,也没能系统地掌握环境保护的相关学科性知识,在生态文明理念和生态文明行为之间不能做到知行合一。

2.高校的培养力度不够

首先,高校整体的教育格局是专业为主、综合科目为辅,各专业学科只是在专业内部自成体系,而相互联系不够紧密,这就造成了学科之间的割裂,也没有形成专业课与生态教育的一个高度融合。这样的课程直接导致了学生课程结束后,既没能具有关注生态的意识,也不能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的生态保护行为中。虽然各学科内部也在一定程度上包含了生态环境相关的内容,但知识比较零散且相对简单。第一课堂的生态伦理、生德育教育、生态文明观教育缺失,不能够适应社会和大学生的需求,在课程上还属于零敲碎打,不能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第二课堂方面的生态文明教育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支持力度不够,影响教育效果和质量。

其次,高校整体缺乏一种历史积淀下来的精神——大学精神。“大学精神的核心是大学的一种办学理念和价值取向,并体现在大学人的价值观、大学整体的理想和目标、大学核心理念和大学组织信念四个方面。”大学精神这种由内而外散发的气质是大学在一定的历史积累和长期发展下形成的。这种气质与大学的发展历史、所处地域、学科设置等因素息息相关,每所大学都有属于自己的独特的大学精神和文化。大学精神是否足够,以及是否有生态文明观的积淀,都深深影响着学生的整体生态文明素质。

二、导致当代大学生生态观现状的原因分析

1.学生自身

很少一部分大学生能够接触到生态文明相关的知识。大学生获取生态信息最常用的途径就是通过微信公众号、微博等新媒体软件,这些获取信息的渠道呈现出多元化和现代化趋势。现代网络信息嘈杂繁多,呈现多元化,在没有正确观念的指导下,学生没办法对信息的真伪进行判断,就导致他们生态意识的不坚定。有些大学生片面地看待问题,行为存在偏颇。在对待环境问题上,尽管有一定的环境保护意识,但是并没有在心理上形成环保自觉性,仅仅留存在意识中却不能付诸实践。

2.学校教育

生态道德培养的目的是认识自然、敬畏自然、保护自然,学校对学生整体素质的养成具有重要作用。但是,目前学校的生态道德教育倾向于学生知识能力的养成,教育的方式也多为课堂讲授或者校园宣传,很少组织学生参加实践活动。就高校整体而言,学校虽然开设了生态相关课程,却没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并没有形成浓郁的生态观培育氛围。

三、培养大学生生态观的对策

1.学生方面

首先,大学生作为现代化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要有自我生态意识养成的习惯和自觉性。是否有生态保护的意识和素养直接关乎着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外部环境对大学生生态意识的提高有一定作用,但关键还是需要学生自我意识和素养的提高。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学生要有大局意识,要学会关注最亟待解决的问题,并要学会独立思考问题、提出问题,以自己的独到见解去解释问题。最重要的是要学习生态文明理论知识,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念,充实自己的生态文明知识库,将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与中国现实问题相结合,实现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的中国化。

其次,大学生要认真对待自己的专业课、公共课,以及有关生态文明建设的课程,积极参加各种校内外的论坛、讲座和研讨会等,开阔自己的眼界,丰富和完善知识体系。在一定的理论基础上积极参加生态文明实践活动,在活动中提高自身的生态文明意识和素养。大学生自身要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领导下提高知行转化力度,多关注时事政治,坚持可持续发展观,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践行者和推动者。

2.学校方面

首先,学校应坚持生态文化建设工作与高等教育改革相结合的原则,建立以教师传授知识、学生自主获取知识为主线的培养计划。学校应培养生态文明相关学科的教师,增加教师的生态文明知识了解度和普遍度。在普及知识的基础上增设生态文明相关的公共课和实践活动。学生获取理论知识最好的途径就是课堂的学习,要发挥课堂教学对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最大效用。学校需要在大纲要求基础范围内设置相关生态文明课程,选取合适且有趣教材的同时,最大限度地丰富教学方式。教师可以灵活地使用新媒体等教学工具去提高课堂参与率。教师需要改变传统的讲授式课堂,选用情境陶冶、自我教育、辩论、榜样力量等创造性的方式让学生实际参与到课堂中来,多样的教学方式让课堂变得立体化,大大提升了课堂吸收率和课堂质量,使课堂内容具有科学性和严密性。

其次,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课堂理论基础的深化不足以让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学生必须将理论知识和实践相结合,从而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理论知识的学习是为了更好地指导实践,实践比理论知识更能引发人们的共鸣,培养学生对自然生态的依赖和情感,因此,深化学生生态观的重要任务就是实践教学。学校应多组织开展生态环保活动,如环保小能手志愿活动、生态标语设计大赛、生态文明宣讲等实践型活动。增大宣传力度和规模,确保宣传及时且到位。实践活动应作为培养学生生态文明意识的有效载体,使学生在活动过程中能够亲自了解生态保护的重要性,并自发地宣传和传播。

最后,学校要形成相应的校园文化。“文化的基本功能是教育人、引导人、培养人、塑造人,就是要形成理想信念、民族精神、道德風尚和行为规范。”在今天,文化软实力已经成为影响我国综合国力的重要因素,当代的人才应该是能推动社会可持续和协调发展的创新人才。高校是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基地,那么,校园生态文化的打造对大学生也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力。现代大学校园的生态既是一种社会生态,也是一种教育生态,更应该是一种绿色生态。高校应大力弘扬生态文化,推进生态教育,创新办学特色,树立绿色理念,培育生态精神,构建绿色的生态校园文化,使学生在绿色文化环境下成长和思考。校园生态教育转化为受教育者的自觉行动是需要一个长期的发展过程的,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可以很好地培育和改造学生。学校的校园设备可以贴上相应的环保警示标志,时刻提醒学生;学校广播站可以每天播报一些现实的生态破坏事件警示学生。

四、结语

习近平总书记说过:“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对大学生生态观的培养,不只是当代生态文明建设的必要条件,也是推进我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大学生在成长过程中,自我人格的塑造和校园的培养,都对其个人以后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大学生生态观塑造的基础性任务就是理清他们的生态观现状并找出缘由,无论是从个人还是从学校方面着手,都需要从源头做到对症下药,进而推动青年一代大学生积极投身于生态文明建设。综上所述,培养大学生生态观是一件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工程,无论是个人还是学校都要积极参与,正确培养大学生的生态观。

参考文献:

[1]余谋昌.生态观与生态方法[J].生态学杂志,1982(1) .

[2]李新仓,郭令帅.大学生生态观培养的对策研究[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8(3).

[3]庄祺.试论生态观与生态文明建设[J].长春市委党校学报,2014,000(1).

[4]储朝晖.中国大学精神的历史与省思[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10:70-71.

[5]刘志鹏.发挥资源优势,共建大学文化[J].科学巨人,2004(3).

责任编辑:赵慧敏

猜你喜欢
生态观培育大学生
大学生就业趋势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
第十道 生相克
蟑螂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品德与社会课堂中学生人际交往价值取向的培养
《反杜林论》中的生态观及其当代价值
浅论中学生物教学中的“三生观”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