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常态下企业供应链金融探讨

2020-06-01 07:24张旭升
国际商务财会 2020年5期
关键词:供应链金融发展趋势

张旭升

【摘要】当前,我国经济正在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经济新常态,企业发展模式随着宏观和市场环境的变化而调整,从以往粗放式发展模式向高附加值高质量发展模式转变,相应企业的财务管理和融资模式也应转型升级,需要从原有传统信贷融资升级到推动企业商业信用的供应链金融模式,文章探讨在经济新常态和现行金融市场环境下,企业供应链金融的必要性、现状分析及发展趋势。

【关键词】供应链金融;金融环境;发展趋势

一、企业融资现状及供应链金融必要性分析

(一)企业融资发展阶段及瓶颈

1.“三角债”重现,影响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正常经营

2000年以来,工业企业应收账款净额整体呈上升趋势。截至2018年底,我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应收账款余额为14.3万亿元,在主营业务收入中占比高达13.99%,占当年GDP的16%。截至2019年10月底,我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应收账款余额为17.46万亿元,在主营业务收入中占比高达20.38%。这一比例已经重回20世纪90年代初清理“三角债”时期的历史高位水平。其中,2016——2017年,全部工业企业应收账款同比增幅分别为9.6%、8.5%,而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应收账款增速分别为8.19%、6.94%,这说明中小微企业应收账款增幅明显快于大企业。过高的应收账款可能造成企业流动资金紧张而影响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如果企业之间存在大规模的相互拖欠,会形成“三角债”,一旦出现信用风险极易传染,引发大规模的债务违约和生产停滞。如果全社会应收账款增速过快,将对社会信用结构造成冲击,加大经济体系的脆弱性,影响宏观经济平稳运行。

2.传统信贷下的企业融资模式遇到瓶颈

在国民经济由需求拉动型经济高速发展模式下,传统信贷模式由于规模大、速度快、便于集中管理的优势,非常适合企业的融资需求。随着企业规模扩张速度降低和“三角债”相互拖欠的客观情况出现,企业的财务杠杆率必然会持续攀升,影响企业经营稳定性进而影响企业获取信贷融资的能力,恶化企业融资环境。

3.资本市场融资不能很好解决现阶段企业需求

企业融资模式从传统信贷模式到寻求增加权益的股权融资模式和发行债券等直接融资模式,股权融资会影响企业自主决策权,且国内资本市场仍然没有推行注册制,存在大量企业無法获得股权融资的情况。企业通过资本市场发行债券仍然会增加企业杠杆率,更多中小企业无法通过资本市场实现股权和债券融资。

(二)企业供应链金融的必要性分析

1.企业融资模式需向供应链金融转型升级

传统信贷模式和资本市场模式的发展瓶颈,带来企业融资模式的新思考,即有没有一种融资模式,在既不增加企业杠杆率又不影响企业控制权的情况下,获得金融资源,促进企业生产经营发展和扩张。基于企业生产经营本身形成经营资产和经营负债的融资工具,也就是供应链金融恰好可以解决企业的这类融资需求。比如应收账款融资基于企业本身可以收到的回款进行融资,可以实现企业提前回收现金流,同时金融机构是基于一笔真实的应收账款提供资金,比基于企业信用本身的流动资金贷款更有保障性。比如应付账款融资是基于企业真实应付,拉长支付账期的情况下不影响上游供应商的现金回款,不影响上游备货供应企业生产经营。这些供应链融资本身并没有增加企业杠杆率,但优化和平滑了企业的生产经营现金流,实现财务稳定性和提高发展能力。

2.供应链金融有助提高产业链竞争力

通过供应链金融使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获得与生产经营相匹配的金融资源支持,从而均衡发展、扩大产能。金融机构对整条产业链评估后给予的金融支持,不会因为产业链上某一个环节企业相对弱势获取不到金融资源,而影响整个产业链的稳定性,使产业链竞争力进一步提升。

3.供应链金融的发展增强宏观经济的稳定性

产业链上民营小微企业在发展中遇到一些困难和问题,如一些地方政府部门和大型企业拖欠民营小微企业账款的行为,给企业的资金周转、经济效益带来了负面影响。在经济新常态下的企业供应链金融的转型升级,符合高质量发展的需求,平滑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资金环境,达到经济的均衡发展,增强宏观经济的稳定性。

二、企业供应链金融环境和现状分析

供应链金融作为企业融资发展的新阶段,面临的外围环境和市场情况将决定企业融资方式的选择。

(一)现阶段企业供应链金融政策环境与市场需求

与20世纪90年代的“三角债”情况不同,在近年来应收账款快速增长的背景下,国家有意识的通过各项政策鼓励支持供应链金融,市场上各种供应链金融产品也开始蓬勃发展,这是本轮“三角债”发展的新特点。2017年以来国家出台各类支持供应链金融的政策,其中重点的有影响力的政策如下:2017年国务院《关于推进供应链创新与应用的指导意见》,央行《应收账款质押登记办法》,证监会《企业应收账款资产支持证券挂牌条件确认指南》;2019年银保监会《中国银保监会办公厅关于推动供应链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指导意见》;2019年12月4日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营造更好发展环境支持民营企业改革发展的意见》;2020年2月14日人民银行《标准化票据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3月10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支持核心企业通过供应链金融业务,降低上下游中小企业资金压力和融资成本,支持企业以应收账款、仓单和存货质押等进行融资。

尽管有各类政策支持,但供应链金融发展时间尚短和金融机构风控手段缺失等原因,需求缺口仍然很大。

(二)供应链金融风控发展滞后制约市场发展

伴随企业需求和金融意识逐步增强、供应链金融市场快速发展,出现了应收账款保理、应收账款证券化、仓单质押融资以及应收账款流转平台等各式应收账款融资创新。当前我国信用体系建设工作和信用环境的形成均处于起步阶段,再加上金融技术应用尚需时日,导致企业商业信用流转不通畅,积聚了一定的风险。

目前供应链金融主要面临三个方面的风险:其一,欺诈风险。供应链金融要依托于真实的贸易背景,这符合企业商业信用的本质,从根本上对企业应收账款到期兑付提供了合理依据。但现实中,市场也充斥着大量的虚假交易,比如“闽兴医药”和“承兴国际”等巨额虚假应收账款融资欺诈事件,扰乱了正常的市场秩序,增加行业风险。其二,信用风险。企业的应付账款到期兑付是融资的第一还款来源。在考查企业还款能力方面要有别于传统的银行信贷模式,要着重关注企业经营模式、销售收入、经营性现金流等指标,对企业主体进行动态、实时的监测,要建立一套适应企业商业信用流转的评级评价体系。市场现有的企业评级模型多服务于银行的信贷业务,强调盈利、抵质押等因素,并且企业主体信息更新频率慢,多为静态模式,难以满足供应链金融的需要。其三,操作风险。供应链融资涉及的主体多、流程长、环节复杂,操作风险频发。在操作过程中,经常出现资产重复融资、仓单对应货物丢失、应收账款回款挪用等现象。

基于以上真实性风险、信用风险和操作风险,金融机构需要构建更完善的操作风险管控手段控制供应链金融风险,营造良好的风控环境,供应链金融市场才能良性发展。

(三)供应链金融现行主要工具和局限性

供應链金融现行主要工具为:应收账款保理、应收账款资产证券化、银票和商票融资、信用证融资、存货质押融资、订单融资、基于电子账单云信类等工具。目前市场上应用最广的是应收账款保理和银票融资,商票和存货、订单融资等开始逐步扩大规模,仍需要解决一些监管和风险问题才能更好地应用。

应收账款保理分为银行保理和商业保理。应收账款保理需求及应用都非常广泛,如前文所述,2018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应收账款余额为14.3万亿元,考虑到平均应收账款周转次数2次,则至少有28万亿元应收账款,占当年GDP比例达到32%以上。解决好应收账款融资就能很好的解决企业供应链金融需求,实际应收账款保理大概3万亿元左右,与实际28万亿元规模相比仅解决了1/10,存在巨大的融资缺口。现阶段应收账款保理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第一,应收账款还款期限不固定、基础合同抗辩权等不利于保护债权人利益,债权不标准无法穿透等缺陷导致不易流转。第二,应收账款真实性难以辨别,没有有公信力的平台验证真实性,导致风险极大。

票据市场规模较大,2019年票据承兑规模20.38万亿元,其中银票15.72万亿元、商票3.02万亿元。银票产品很好的解决了产业链上下游融资需求和资源不均衡问题。但银票需占用金融机构风险资本,且银行不能确切了解上下游之间的交易情况,需要交纳银票保证金等问题,现阶段银票承兑已达到市场均衡,很难有更大规模的突破。

三、企业供应链金融发展新趋势

随着企业供应链金融意识提升和市场发展,特别是金融科技的运用,企业供应链金融环境将进一步优化,应收账款票据化、金融科技化、生态化将成为发展新趋势。

(一)应收账款票据化、票据标准化

电子商票兼具支付和融资双重功能,具有无因性、文义性的特征属性,便于流通转让,是企业商业信用流转交易的天然工具,也是企业商业信用在产业链条上的传递过程。与应收账款相比,票据更有利于保护债权人利益,规范商业信用。在20世纪90年代清理“三角债”的过程中,商业汇票曾经发挥了重要作用。商业汇票的使用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三角债”治理过程中“前清后欠”的问题,企业可以用符合条件的票据向银行申请贴现,中央银行通过再贴现支持搞活资金融通,运用市场机制阻止新“三角债”的产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商业汇票的出现,把内部债权债务的挂账与外部的索债凭证及清偿承诺统一起来,使债权、债务的管理科学化、制度化、法定化,从而推进了商业信用的规范化。

推动企业应收账款票据化,建设电子商票流转平台、创新流转机制,可有效推广优质企业商业信用、整合产业链条、解决广大中小企业融资难题,对于增强核心企业竞争力、优化产业布局、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意义重大。央行联合上海票交所大力推动应收账款票据化,在匹配商票融资、标准化票据、商票资产证券化的创新产品,推动应收账款票据化,进而促进企业清收清欠,达到优化企业现金流的效果。

(二)企业供应链金融科技化

2015年自中企云链创新云信以来,市场上涌现大量的基于核心企业信用流转的电子化平台,应用金融科技手段推动应收账款确认、拆分、支付和融资,是另一种应收账款票据化的体现形式。同时出现基于物流、合同流、发票流和资金流统一的更先进的金融科技平台开始崭露头角,比如中铁鲁班电商平台、医药领域的物流平台和中化仓海帮等成品油仓储交易平台。通过核心企业确认债务和监控物流信息等,解决供应链金融真实性、信用和操作性风险。

当然应收账款电子凭证流转由于是企业自身签发,在国内金融监管体系下存在脱离监管的天然缺陷,会造成监管套利对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形成挑战。需要统一规范、统一管理,做到合规经营,更好的服务企业需求。

(三)企业供应链金融生态化

随着区块链、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金融科技的逐步完善和应用,随着商业信用评价体系的完善和增信机制的健全,企业供应链金融将不再简单依赖于核心企业信用,而是依托于交易数据的交叉验证确保交易的真实性和稳定性,实现现金回款的封闭性,企业供应链金融将出现去中心化、生态化的特征。

供应链金融生态圈的参与方将涵盖交易所、核心企业上下游、保理公司、供应链科技平台、票据平台、垂直电商平台、资金方、资本市场中介机构等主体,各主体组成更为紧密关联的供应链生态模式。

供应链金融作为企业融资的转型升级方向,结合金融科技的广泛运用,可解决现阶段融资痛点,实现新常态下产业链供给侧改革,实现国民经济的稳定均衡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

[1]孔燕.协同推动应收账款票据化[J].中国金融,2020,(6).

[2]巫菲菲.供应链金融:融资创新 促进外贸发展[J].国际商务财会,2012,(9):51-54.

作者单位: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

猜你喜欢
供应链金融发展趋势
打造产融结合平台推动企业财务转型
基于供应链金融视角的第三方物流供应商选择研究
面向供应链金融支付清算系统建设的探讨
基于logistic模型的商业银行供应链金融信用风险评估
金投手抢滩湖南银联移动端,打造“供应链金融”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