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岩
5 月 9 日,中国银保监会发布通报,2020 年 3 月,中信银行在未经客户本人授權的情况下,向第三方提供个人银行账户交易明细,违背为存款人保密的原则,涉嫌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和银保监会关于个人信息保护的监管规定,严重侵害消费者信息安全权,损害了消费者合法权益。那么,如果个人账户信息泄露,银行到底该如何担责?监管机构如何为消费者的个人隐私保驾护航?
消费者金融信息主要是指金融机构通过开展业务或者其他合法渠道获取、加工和存储的消费者信息,包括个人身份信息、财产信息、账户信息、信用信息、金融交易信息及其他与特定消费者购买、使用金融产品或服务相关的信息。
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岳屾山表示,中信银行涉嫌违规提供储户个人信息,需要承担民事责任、行政责任甚至刑事责任。“根据《商业银行法》《民法总则》《侵权责任法》等规定,公民的隐私是受法律保护的,商业银行应当保障存款人的合法权益不受任何单位和个人的侵犯。当事人可以提起民事诉讼,要求对方承担相应的侵权责任或者依据储蓄合同关系提起违约诉讼。另外,若达到追诉标准,也有可能追究其刑事责任。”
与侵权方协商要求其停止侵权,赔礼道歉或者赔偿损失。
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银行承担相应的责任。
向相关的主管部门进行举报,通过行政机关的行政管理权限来解决。 如泄露条数过多达到追诉标准等,可向公安机关报案。
中国银保监会副主席黄洪在近日的新闻发布会上说 :“银保监会高度重视银行保险机构网络安全工作,尤其把客户信息保护作为重中之重。”近年来,银保监会印发了一系列监管政策文件,要求银行保险机构认真贯彻落实个人信息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加强客户隐私保护,对客户信息严格实行从采集到存储、销毁等全流程的制度化管理。同时立了网络安全风险监测、风险预警、非现场监管、现场检查、监管评级等长效工作机制,把银行保险业客户信息保护工作纳入了日常信息科技风险监管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