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利群,海瑞奇
(1.陕西省咸阳彩虹医院 中医科,陕西 咸阳,712000;2.陕西省眉县中医院 儿科,陕西 宝鸡,722300)
汗症是指小儿在安静状态下正常环境中全身或局部出汗过多,甚则大汗淋漓的一种病证,多发生于5岁以内小儿。汗症分自汗、盗汗,睡中出汗,醒时汗止者,称为盗汗。长时间汗出过多会导致体液电解质失衡及营养物质的丢失,影响患儿生长发育,并导致患儿免疫力下降,易感外邪。现代医学多从调节自主神经功能和抑制汗腺分泌等方面治疗小儿多汗,虽有一定疗效,但不良反应较多[1]。本研究探讨中医措施治疗汗症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选取60例本院门诊收治的脾胃积热型盗汗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0例。治疗组男20例,女10例;年龄1~6岁;病程1个月以上。对照组男20例,女10例;年龄1~6岁;病程1个月以上。2组患儿性别、年龄、体质量、病程等方面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参照全国高等中医医药院校规划教材,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2年出版的《中医儿科学》[2]拟定的标准:小儿安静状态下,正常环境中,全身或局部出汗过多,甚则大汗淋漓;寐则汗出,醒时汗止者称为盗汗;排除因风湿热结核病等传染病引起的出汗。
治疗组口服醒脾养儿颗粒。1~3岁患儿每次2袋,每日2次;3~6岁患儿每次2袋,每日3次。同时,以五倍子、煅龙骨、煅牡蛎细粉每次3 g醋调敷神阙穴,晚敷晨取。对照组口服多葡萄糖酸钙口服液。1~3岁患儿每次5 mL,4~6岁患儿每次10 mL,每日3次。同时,加入维生素D滴剂每日1粒。2组均治疗4周。
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3]对患者的疗效进行评价。痊愈:盗汗及其伴随症状消失;好转:汗出明显减少,其他症状改善;无效:出汗及其他症状均无变化。
治疗组痊愈14例,显效11例,有效2例,无效3例。对照组痊愈8例,显效10例,有效4例,无效8例。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3.33%(P<0.05)。
治疗组盗汗消失时间为(0.10±0.03) d,伴随症状(纳差、夜卧不安)消失时间为(1.35±0.99) d;对照组分别为(0.24±0.04)、(3.71±1.17) d。2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疗程结束后未发现患者对药物有过敏反应及不耐受现象,血、尿、便常规,心电图,肝、肾功能未见异常。
《素问·阴阳别论》中提出:“阳加于阴,谓之汗”。卫气昼行于阳而寤,夜行于阴而寐。小儿生理特点为阳常有余而阴不足,阴虚不能济阳,虚火伏于阴分,寐时卫气行于阴分,助长阴分之伏火,两阳相加,迫使阴液外泄为汗,汗出则阴液更伤,阴虚则阳愈亢[4]。中医认为,阴虚盗汗,但未必盗汗都为虚证,也有属于阳盛实证的情况。《素问·评热病论》云:“人所以汗出者皆生于谷,谷生于精”,汗液来源于脾胃运化的水谷精微,脾胃正常运化使汗出有源。另外,小儿又喜食湿热之品,脾喜燥恶湿,湿邪又可困遏脾土,使脾固摄津液能力下降,汗出于玄府[5]。
中医治疗汗症有较好的疗效。《幼幼新书》中收录了各种药方,比如 “用麻黄根雷丸牡蛎各三两,炙甘草一两,粱米一升,捣粉涂身,盗汗即止”[6]。吴艳明[7]采用止汗灵颗粒(黄芪、防风、白芍、五味子、麻黄根、生姜、大枣) 治疗20例气阴两虚型小儿多汗症,治愈率为100.00% 。贾宁等[8]采用虚汗停颗粒治疗小儿多汗症120例,总有效率为91.60%。霍莉莉等[9]认为,肝脾在汗液的形成和排泄中具有全面的调节作用,可谓调汗之枢纽,并结合现代儿童生活习惯,论述了临床常见木旺克土,积热蒸腾,迫津外泄而致汗出增多,治从调理肝脾着手。匡凤明[10]认为,肾虚是小儿多汗的根本原因,以六味地黄丸加味治之。严飞飞[11]采用培土生金法治疗肺脾两虚所致汗症,自拟固表止汗汤治疗67例患儿,有效率为100.00%。李立新[12]采用自制脐疗贴(五倍子粉以陈醋调匀塞入脐部固定) 治疗小儿多汗症350例,总有效率为94.63%。王媛媛等[13]将五味子与五倍子1∶2配比敷脐治疗 1周后治愈59.32%,好转20.93%,总有效率80.23%。宾博平等[14]以五味子、五倍子、牡蛎取等比例研磨成中药粉末,每晚敷于患儿脐中,5 d为1个疗程,治疗3~5个疗程,治愈率为70.10%。王建东等[15]自拟止汗散五倍子(公丁香、肉桂、细辛、吴茱萸)外用麝香壮骨膏固定,31例患儿出汗症状全部消失。章进[16]、董传昌等[17]采用自制中药敷脐治疗患儿,总有效率分别为95.90%、90.00%。
醒脾养儿颗粒是苗族传统药方,以毛大丁草为主药,其性凉,味苦、辛,药理作用为燥湿健脾、补虚敛汗。《幼科心书》又云:“脐者小儿之根蒂也”。脐是穴位神阙之所在,是临床贴敷外治法中最常见的主穴之一。现代研究[18]表明,脐部敷药能够刺激局部血液循环,使机体代谢旺盛,能够温通阳气扶正,使阴阳平衡脏腑功能恢复,进而有利于促进药物吸收。因此,中医治疗小儿盗汗在辨证用药的基础上将中医内外治法相结合,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