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程性教学方法实践

2020-05-31 05:49
新美术 2020年8期
关键词:层面建筑设计

任 天

这几年不断从“出乎意料的局部”这个角度进行教学实验,并在教学中不断深化和总结,在研究现实问题的同时,结合理论思考,深入理论理解,尝试以多样的教学手法去阐释和应对复杂的问题,并在过程之中不断总结和迭代,寻找一条实验性的教学路径。每年两个学期,笔者都会带领学生针对身边不同的“栖居”形式进行研究与设计:乡村,城市住宅,城中村,老旧小区等无不是研究的对象,而每个学期也会以不同的任务和主题进行切入。“对于一个作者来说,写作素材不仅仅包括他所发现的事实,更包括那些由他所处的时代和他没赶上的时代的语汇所呈现给他的事实。在文体上,如果素材适合于他的话,作者能用描摹法来表达他对于这个素材的感觉,假如不合适,那就成了拙劣的模仿。”文丘里在《向拉斯维加斯学习》中所指的写作素材,就是我们对当下现象的观察,而文体则是相对应的以设计为核心的解决问题的方式。从教学的角度,也是素材和素材如何转化的问题。

在中国美术学院建筑学院,本科三年级课程的研究方向是“城市与乡村的社会性批判”,人们在城市与乡村之中的“栖居”状态,则是这种社会性研究的核心。2019年到2020年的秋季学期,笔者的教学以“出乎意料的局部——老破小”为题,研究了杭州市内的五个老旧小区,包括杭大小区,求实新村,朝晖小区,古荡小区,和翠苑小区。这些小区的共同之处是都建造于八十年代,那个时候还没有房地产开发的商品房,都是单位建设分房,或政府建设后由各个单位分配。而如今,这些建筑在被使用了三十年之后,基本都面临着原本设施不完善,需要通过更新来优化居住条件,改善居民生活的问题。我们这个学期的设计课程内容便是面对这样一个复杂的问题:应该如何去思考老旧小区更新,通过对老旧小区的研究,对城市中的聚居行为,产生什么新的认识,这种新的认识又可能带来什么新的建筑设计的途径。

图1

对于“栖居”这个命题的关注,其实也是对中国社会当下一种普遍的生存状态的关注,教学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一种面对中国当下复杂的乡村和城市环境的能力。去尝试理解复杂的事物,本身就是需要方法的,而以“出乎意料的局部”作为教学的切入点,就是要培养学生形成一种批判性的眼光和态度去看待中国当下的种种复杂的现象,并且通过结构性的分析和讨论,去挖掘现象后面的逻辑,从而将这种逻辑转换成一种带有创造性的语言运用在设计之中。

当今国内外很多建筑教育只注重形式和概念,而缺少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和价值观的塑造,过多的脱离现实的设计课使得学生逐渐失去对建筑的兴趣,工作后对建筑这个行业更是充满失望和迷茫。大学本科三年级,是五年制建筑教育中承上启下的一年,真正开始对建筑的社会性层面产生理解和认识也在此际。我认为,在这个阶段,最重要的就是让学生形成一个正确的建筑价值观,培养足够的兴趣,从而享受建筑这个行业带来的快乐和理解这个行业需要经历的不容易。

逐年的不断实验,也让笔者在教学计划的安排中更为游刃有余,教学本身也已经从原来线性的按部就班,变成了如同爵士乐一般的有主旋律和即兴成分组成。大的主线任务由一个个小练习贯穿而成,小练习和小练习之间有概念或者形式上的密切联系。学生在学期之初,并不会知道自己最后要做什么,因为教学注重更多的是过程及每一个阶段性成果,而不是最终的作业成果。整个15 周的课程被分为六个阶段:1.拍摄微电影,2.案例分析与设计方法提取,3.针对局部的设计,4.现象素描,5.设计类型,6.回到场地。每个阶段,都会对学生的技术层面,理论层面,和思想层面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最终形成某种对于老旧小区改造的整体性理解和方法。

教学时间:2019.9-2020.1(15 周)

参与学生:刘艺璇、胡思凡、陈天喜、顾子昕、廖妍、储立人、慎希琳、杨柳、邱海鹏、程嘉敏、费芳华、王汝宁、陈筱凡、卢心玥、陈作晗、俞卓群

一 微电影(三周)

技术层面:影像拍摄与剪辑

理论层面:影像结构与画面语言

思想层面:对现象的观察,发现与思考

课程的第一部分,笔者带学生以一种比较感性的方式进入对居住者生活的关注和探讨。拍摄微电影,是一个非常好的方式,因为基本上每个人都没有基础,所以一切都是需要摸索着进行,这种摸索本身是带有学习性的。就像突然让用惯右手的人开始用左手画画一样,当在用新的媒介和工具的同时,会引发一种有别于平常的思考方式,这种方式会带来出乎意料的结果。微电影拍摄的整个过程会经过:1.现场调研,2.确定选题,初步脚本,3.现场拍摄,4.初步剪辑,5.脚本调整,6.再次现场拍摄,7.二次剪辑,讨论提意见,9.第三次剪辑,定稿,10.关于视频的装置制作。每周三次的高密度教学,一直伴随着老师与同学们之间,学生与学生们之间的深入讨论,也会找来一些优秀的剪辑和拍摄风格来一起讨论。

同学们在这个过程中,几种能力得到了锻炼:1.对真实的人与事的观察力和感知力,同理心的培养,2.与人沟通交流的能力(因为要求学生们必须进行采访与交谈,以深入了解被拍摄者),3.将复杂线索组织成有结构和主题的故事的能力。而这些能力对于建筑师来说其实也都是非常重要的拼图,学生有了这样的体验之后,未来如果面对类似的问题,便会更加从容。

在第一个作业中,每组同学找到一个关注点,比如有的学生关注小区中老年人与孩子之间的关系,有的关注的是社区的文化,有关注生活与工作之间如何平衡,有的关注小区内的公共设施等等。切入点本身没有对错,只是代表了观察者本身的兴趣和价值取向,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也一直会以辩证方式对所提出的主题加以讨论,最终形成一个相对明确的方向作为下一阶段课程的开始。

图2 练习1 评图现场

图3 视频片段截取

二 案例分析(两周)

技术层面:软件,出图方法学习

理论层面:建筑类型,图解分析

思想层面:如何通过案例看到其背后的设计逻辑

课程的第二部分,各个学生和小组会沿用他们第一阶段的主题,寻找各种建筑案例进行分析,并在分析过程之中,总结这些设计背后的设计手法。在这个过程中,同学们要求寻找一个住宅类项目和一个公建项目进行分析。这里,我们进行的其实是一种建筑类型的思考,学生们研究了高密度集合住宅、低密度集合住宅、独立住宅、养老院、幼儿园、孤儿院、展览中心等等。

这些案例研究一方面拓宽学生的视野,另一方面也是对建筑学基本功的训练,在这个练习中,我们分为:1.寻找案例,2.学习软件(犀牛),3.学习通过案例图纸建模,4.学习绘制平立剖轴测图,5.优秀图解案例分析,6.绘制案例图解,设计方法分析。学生们在这个过程中,可以理解如何去归纳和总结各个案例中的设计特点,同时也熟悉了软件操作和一些出图的方式。这些技能也是大三教学中必须掌握的,如果都靠学生自己在最后出图阶段摸索,则会降低最终设计的完成度。所以在前期以这种一石二鸟的方式,在案例学习的同时,也对建筑出图的规范和建模方法有一定的练习。

案例分析并不是要去学习建筑的形式,而是去思考其背后的设计逻辑,设计逻辑可以被运用在后面的设计之中。在案例之中,我们发现的一些设计逻辑比如:1.由小的单元体量重复叠加而成的丰富整体;2.由两种对比的形式交错而成的体量;3.具有雕塑感的整体;4.通过场地需求形成体块错动而得到的体量;5.主空间与次空间的相互牵制;6.带有层级性的组团。这些设计逻辑,被提炼出来,也成为了之后设计的开始。

图4 练习2 评图现场

图5 调研

三 微更新(三周)

技术层面:手绘建筑图纸,手工模型

理论层面:日常生活中批判

思想层面:用同理心去做设计

课程的第三部分又回到了第一部分研究的场地,这回要求学生们去思考原来小区哪里可以做调整和改进,并探讨这一选择是否具有代表性,可以作为一种改造的类型去设计,换言之,这里强调学生要理解,所做的设计并不是一个孤立的点,而是具有一定的范式价值。整个课程分为几个步骤:1.回到场地,2.寻找场地类型,3.分析类型,4.针对性设计,5.画图与模型表现。

有的同学选择了小区中的口袋公园作为改造对象,他们还会被要求将整个所调研区域中的口袋公园及其类型都寻找和分析出来,并对其进行分类。比如,从位置上来分,有的公园在楼与楼之间,有的则在道路的岔口,从功能来分,有的有小亭子,可以让人在其中棋牌娱乐,有的有长廊,有的只是几张小桌子。那么这些公园使用情况如何,也进行观察和记录,于是就可以推导出一些基于观察的,带有普遍性和特殊性的改造策略。除了口袋公园,还有小区居民楼的入口,自行车库,店铺前的空间,楼道,环卫工的休息空间等等。在这些老旧小区之中,能够被调整和改造的,也就是这些公共空间。

图6 练习3 评图现场

这个作业的最终设计成果要求是手绘平面图、轴测图和手工模型,在这些练习之中,我会要求每次的出图方式有所区别,手绘图纸和模型制作,虽然现在实际工作中已经越来越少,但还是建筑学生的基本功,和电脑出图的感觉是完全不一样的。这一阶段一方面有助于培养学生基于观察的系统性,类型化思维的能力,同时也希望学生们在做设计和选择设计对象时,富有同理心,能够设身处地的为居住者和使用者考虑,而非过分强加自己的个人意志,做过度的设计。

图7 为小店门口设计的一排座椅

图8 为社区环卫工人做的休息亭

四 现象素描(两周)

技术层面:如何通过绘画来设计空间与氛围

理论层面:散点透视和叙事性构图

思想层面:在地设计,体验设计

现象素描是中国美院建筑学院开设的一门课,都是由油画系的老师来进行教学。教学目的更多的是让学生们去描绘空间,通过绘画去描绘空间能给人带来的体验。现象素描的课程则多以临摹大师作品,或者在象山校区中创作带有解构性质的空间速写为主。然而尚缺乏和设计课的相互结合,所以这个学期也做了一次大胆的尝试,将现象素描的课程和部分设计课程结合到一起。

这部分作业一方面是对之前微更新设计的延伸,另一方面,也是对学生是否掌握了带有类型的设计方法的一个小小测试。所以这个作业的地点,放在了另外一个社区。在现象素描的创作过程中,也分为几个步骤:1.现场调研;2.确定场地;并说明原因,3.创作小稿;4.回到场地;5.创作正稿。

在创作中我们讨论了中国传统山水画中的散点透视,和近景中景远景的运用,氛围的营造等。最难的是,面对这样一个场地,如何只从人视的角度去思考设计,通过这样小场景的设计,建立一种设计之物与场地之间的密切,而散点透视的运用目的在于表现设计能够给人带来的最直观体验。这种感官体验上的设计,在上一部分的作业中是没有强调的,所以这个作业也是第三部分作业的一个延续和补充,从而建立起从整体到局部,再由局部推及整体的设计思维,也强调设计是感性与理性互相作用的产物。

图9 练习4 评图画展

图10 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手稿

五 社区与类型(四周)

技术层面:复合功能聚居建筑的设计

理论层面:类型与类型的变体

思想层面:关于社区的畅想

这一阶段的教学是从讨论什么是理想社区开始的,这个理想社区希望学生们回到第一阶段拍摄微电影时的主题,并要求学生们设计一个2000 平方左右的集合住宅建筑,在这个建筑的空间和功能组织之中,要能够满足同学们对自己定义的社区的需求。

图11 练习5 评图现场

图12 母婴中心功能分析

有的组在第一阶段研究的是老年人与年轻人,于是他们就想象能否设计一个老年人与年轻人共同分享互帮互助的社区。建筑之中老年人居住的部分与年轻人居住的部分相互交叠在一起,可以分享公共空间与花园,户型上也是两种,一方面适应老年人的生活需要,另一方面适应年轻人的生活习惯。有的同学则希望他们的社区是治愈性的,因为他们觉得传统的住宅缺少人的情感交流的机会,方方正正的建筑总是冷冰冰的,所以是否可能设计出有一种拥抱感的建筑。还有的同学希望这是一个年轻人的社区,建筑的形式能够帮助年轻人相互展示,相互看到,于是便设计了环状建筑等等。从建筑的社会性角度去探讨建筑功能和建筑形态之间的关系,也是这个作业所希望训练的。

图13 母婴中心设计

图14 胶囊公寓设计

这些建筑形式的逻辑,和第二阶段研究总结的形式方法相呼应,比如小单元的叠加,雕塑感的整体,错动的体量等等,让学生们在设计时可以有一个转换和参照。在这个作业中,学生们设计的是一个没有场地的原形,所以更重要的是明确空间与空间之间,功能与功能之间的拓扑关系。换言之,就是明确局部和整体之间的逻辑链条,而出乎意料的体现则是将这个原形放置场地之后的适应和变化。这个阶段的教学分为几个部分:1.理想社区的提出;2.理想社区功能组成;3.类型原形的初步设计;4.设计深化;5.最终图纸和模型制作。学生们在这个阶段对建筑类型有了更深一层的理解,这个类型和前面反复提到的类型相同,都是组织建筑生成的最基础的逻辑架构,这个类型可以有变体,可以有重复,但都会遵循一个明确的逻辑关系,这个关系便是设计的核心所在。在技术层面,之前联系过的软件应用,如何出图,如何表达,如何做模型等等,又再一次被反复练习,形成闭环。

六 回到场地(一周)

技术层面:场地限制

理论层面:类型的变体

思想层面:城市中的建筑

(建筑在场地上的各种变体)

最后这个阶段放在了第五阶段的末尾,最终第五和第六阶段是合并在一起进行评图的。这个阶段要求学生们将他们的类型放到场地上,而场地则是第一阶段研究的各个小区中可以选择一块空地或者拆除原本的几个建筑。当这个类型放到场地上的时候,其面积也相应增加了,从原本的2000 方,变成了10000 方,那么这个时候也要求考虑上一阶段的类型如何进行变体,这个变体又会受到什么场地制约。会遇到的问题多种多样,比如基地形式不规则,基地出入口和周围道路的关系,当面积增加后如何处理重复性的问题,新建建筑与原来场地建筑之间的关系等等。设计既要回应这些问题,同时也要保持原本设计逻辑的一致性。并且在过程之中需要意识到解决方式可能不止一个。制约条件越多,最后变体的解法就越少;制约条件越少,最后变体的解法就越多。这个阶段的设计过程是这样安排的:1.明确基地,2.基地调研,3.尝试不同变体的可能,4.绘制总图。以这样的方式回到现实场地,学生们将原型和现实结合起来,也意识到建筑是在和周遭的环境不断互动的过程之中逐渐明晰的。不过遗憾的是,这个阶段由于后来时间不够,并不是每一组都完成的很完整。

七 总结

至此,一个学期十六周的教学以一种极高的能量密度完成。整个过程庞大而复杂,也正是因为建筑本是一个复杂的学科,而要成为一个建筑师,更是需要多方面的能力。这样的课程安排,就是希望从技术层面、理论层面和思想层面,帮助学生建立一套理解和思考建筑的体系,而不是教学生以某种方式或者某种风格去做设计。更为重要的是,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从现实生活的观察中,提炼出结构性逻辑,再从结构性逻辑推导出带有类型化的设计,最终得以重返现实,将这种类型的提取通过变体,运用到带有针对性的现实场地中去。

图15 建筑在场地上的各种变体

教学过程是将建筑设计创意过程拆分成多个局部练习,最终综合到一起成为一个完整的创作过程,这种思维方法的训练,有助于在繁复的建筑思考中理出一条可操作的途径。

学生们的想法:

陈天喜

在最后一个阶段的课题中,我们尝试理解一个较为完整的设计过程所需要涉及的各个方面,同时,我们利用前几个阶段中所探讨的关于电影、装置、现象素描和设计概念的思考,完善设计思路和成果。其中让我感受深刻的是“出乎意料的局部”的思考方式,我们先借用阶段二研究的案例作为一个设计概念的出发点,继而形成一个“原型”,在不断完善形成一个初步成果后,将其放置在场地上,根据场地产生不同的类型。比较遗憾的是由于时间有限,关于放置在场地上的类型的探讨未能深入,对应的关于青老年共同生活的社区概念也停留在一个初步阶段。但这样的遗憾也在帮助提醒我们如何去更好地进行下一个相似或是截然相反的设计。

卢心玥

经过了一个学期的学习,我觉得最后一个课题是对我们前面一系列微更新的总结。这个课题在出图和设计上对我们来说都是一次全新的挑战,虽然过程是痛苦的,但也乐在其中,在实践中掌握了不少专业知识。这次课题改变了我们集合住宅的设计思路,从一个单元开始,考虑功能,再集合成一个可变但又有逻辑的整体,再将这些整体进行组合,而不是单纯从建筑外观出发。但是在最后的评图过程中我也意识到了自己设计的许多不足之处,很多设定还是太过于理想化。希望在接下来的学习和实践中得到更多的经验。

顾子昕

似乎新技能总是在做作业的过程中掌握的,不论是软件还是制作模型,所以这就导致了我们几乎每次结课都有点赶,达不到更好的效果,因为不够熟练。

最终呈现出来的结果是和老师同学一步一步的讨论得出的,我们做了很多新的尝试,这也是第一次比较完整地做一个有明确主题性的设计。在这个过程中我收获了很多,也对目前和未来的集合住宅有了新的认识和思考。

邱海鹏

经过一学期的学习,最大感受就是节奏紧凑,必须不停地扩充自己的储备。最后这个作业也是与这个学期每一项作业都有一定关系。出发点,处理手法上都与前期作业有一定联系。同时在这个作业上也遇到了不少挑战,有限的时间里我们也尽可能做到了自己心中比较满意的状态,希望以后能有更棒的体验吧。

陈作晗

这个学期我们通过电影拍摄、装置、绘画、改建和住宅设计,了解了如何从多种角度了解和解决问题,如何去做一个完整的设计。我们从一个小的出发点出发,经过小组讨论得到了很多设计思路,再立足于设计思路并且根据前阶段所做的案例分析结合起来完成整个设计。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遇到了很多难题,例如对空间等级划分与不同等级空间的过度,但经过大家的群策群力,我们不断克服困难,最终的收获是甜美的。不过最后的设计因为时间问题没有很好落实在场地上,这还是十分遗憾的。

程嘉敏

这个学期的内容很丰富,涉及到各个方面,包括微电影拍摄、绘画、阅读、小设计和大设计。学会了多方面考虑问题。作业五是第一次做一个完整的设计,刚开始感觉相当棘手,考虑的东西太多,不知道怎么下手,后来一步步思考讨论就有了雏形,慢慢加入一些自己的想法,懂了更多建筑学规范的运用,包括对于设计如何入手。“原型”的思考尤为重要,我们期望设计的更多是具有普遍性的东西,而每栋建筑不仅只是外表的复杂或者空间的复杂,始终要有一个规律、一个设计的准则贯通其中,而我们需要设计的就是这个规则。如何使这个规则支撑设计,并且能够通过变体以适应不同场地是值得思考的。同时也感觉到需要学习的东西还有很多。

猜你喜欢
层面建筑设计
《北方建筑》征稿简则
关于建筑的非专业遐思
建筑的“芯”
瞒天过海——仿生设计萌到家
设计秀
有种设计叫而专
健康到底是什么层面的问题
高三化学复习的四个“层面”
独特而伟大的建筑
策略探讨:有效音乐聆听的三层面教学研究(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