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瓜文化探索

2020-05-31 10:05张希宁胡宝贵
农学学报 2020年5期
关键词:西瓜

张希宁,胡宝贵

(北京农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北京 102206)

0 引言

西瓜虽源于域外,却自古以来深受中国人民的喜爱,直至今日,西瓜依然是国内经济作物种类中的重要作物之一,同时丰富了原有的传统民俗文化生活。西瓜作为一笔重要的农业文化遗产非常值得人们系统探讨。笔者在相关文献的知识基础上,从西瓜的传播与推广以及文化影响方面做梳理[1]。

1 西瓜的历史

1.1 考古发现

1976年,在广西贵县出土的西汉墓椁室淤泥中曾发现西瓜籽。

1980年,在江苏省扬州西郊邗江县发掘的汉墓随葬漆笥中发现有西瓜籽。

1995年夏天,敖汉旗四家子镇村民在挖水土保持坑时,偶然挖到了3 座古代墓葬。考古队员经过清理挖掘,发现了在敖汉旗羊山一号辽墓壁画中的一幅“西瓜图”(图1),是目前为止保存最完整的西瓜壁画[2]。图中主要描述墓主人的生活内容,特别显眼的是,墓主人前方砖砌浮雕黑色方桌上放有2 盘水果,其中一盘赫然盛放着3个碧绿色的椭圆形西瓜。这幅壁画在现今内蒙古的东北部地区,也就是当年的的辽朝腹里地区,是中国对西瓜引种历史的研究中极为宝贵的形象资源。

1.2 书本记载

(1)有书籍记载,胡峤是在辽上京附近第一个吃西瓜的人。最早对西瓜加以关注的人,记载下西瓜传入北方的经过,根据胡峤开始居留契丹国时的考证,大约公元927—947年辽太宗耶律德光在位年间,参考胡峤关于西瓜的记述,西瓜被引进北方大致是在辽太祖征西域之后,也就是公元10 世纪初叶;并且在其在位年间就已经有种植。

(2)《本草纲目》中有过一卷关于“西瓜”的条目,表明对胡峤的认同态度。李时珍因西瓜属性阴寒而称之为“寒瓜”,同时有出自陶弘景的两句“永嘉有寒瓜甚大,可藏至春者”,可以确定此瓜与该“寒瓜”为一物。说明西瓜在中国的栽培历史已经很悠久了。

(3)《中国文物报》发表过一篇文章,表述的是一通“西瓜碑”记载。南宋时期,在淮西地区已有80余年的种植食用历史[3]。第一个记载西瓜名称和来历等信息的中原人便是五代人胡峤。

(4)《光明日报》上发表过一篇报道,称有西瓜籽出现在浙江杭州水田畈新石器时代遗址中。若此信息确实可靠,中国西瓜的历史至少在4000 年以上,西瓜原产非洲的说法要另当别论了。

1.3 西瓜的引进

西瓜原生于非洲,后传入中亚锡尔河、阿姆河流域,称为“阿吾丝”,自西域传入命名为西瓜[4]。最初西瓜的诞生,是经由古埃及和苏丹栽培,传到古希腊和古罗马帝国,至此,于古罗马地区内普遍种植。唐初,在回纥人被契丹人讨伐当中,无意将西瓜籽种引到了新疆地区。北宋靖康之变后,西瓜引至黄河中下游和江南地区,直到元代后扩展向全国各地。

这只是大部分资料记载,但根据考古发现西汉时期已有西瓜存在的迹象。依据《汉书地理志》中的描述,有些专家进行了大胆的推测,西瓜的引进是由“海上丝绸之路”传入中国。假如在汉武帝时期,中国已打开同非洲地区的交通海路。斯里兰卡和南洋群岛完全有可能成为中国和非洲交通的中转站。经过这个中转站,非洲的西瓜可能传入中国。广西和江苏汉墓出土的西瓜籽,就是海上丝绸之路沟通中非文化交流的佐证[5]。

2 西瓜与中国传统的融合

2.1 融入动因

(1)西瓜早已在中国成为了常见农产品。一方面,它绝美的食用价值因素。西瓜具有解渴、降暑的功效,其口感较为甘甜,有“天生白虎汤”的美称。一方面西瓜很容易种植,对于普通农民来说,种植西瓜的工作量少获利多,并且瓜期过后即可种菜,每年都能够给农民家庭带来一笔可观的收入,经济价值显著[6]。

(2)中国向来有重亲情、尊伦理的传统,很讲究孝道,许多节日都采摘的鲜果通过墓祭、焚香等形式祭奠,体现人们浓厚的人情味道。西瓜的特质恰好符合后人对先人的追思情愫,自然而然与传统节日一并流传至今[7]。

(3)根据西瓜的外形与发音,人们对其有了“团圆瓜、喜瓜”之称。而中国的传统节日也多有团圆、和谐的内涵,殊为巧合的是西瓜消暑解渴、甘甜清爽,刚好符合人们对美满欢庆的追求,满足亲朋好友之间互赠礼品的需求,必然成了典型的礼品水果,与古代农业文明、传统习俗相伴流传至今[8]。

2.2 中国传统节日中的西瓜元素

2.2.1 春节 古称“元旦”,这时中国大多数地区天气寒冷,难以见到夏秋时令水果,西瓜也不例外。由于经纬度的差异,台湾拥有着与大陆不一样的气候规律:冬季温暖,宜各种水果生长,恰好填补了大陆的空缺时段。早在康熙年间,就已将西瓜作为进献的贡品之一,每年春节也将其当作是祭品摆在供桌之上[9]。

2.2.2 端午节 “端午节,吃粽子”是最为常见的民间习俗活动,不过台湾人民通常把西瓜与粽子一起作为礼品赠送,因此,西瓜也就成为端午节的重要角色之一了。“五月五日,……彼此以西瓜、肉粽相馈遗。”此段对于西瓜的描述,在乾隆《重修台湾府志》、《重修台湾县志》、台湾史地风俗杂记《台海使槎录》中均有记载。此外,西瓜还会作为贡品祭祀祖先,在《安平县杂记》中有记载[10]。

2.2.3 立秋 汉族人民会在立秋时节吃立秋西瓜,意在除暑气、避痢疾。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热情好客,向左邻右舍、亲朋好友互赠西瓜也成为活动中的一项,在民间人们称之为“啃秋或咬秋”。尽管这一风俗都是来源于“秋报”祭司之礼,但不同地区在这一天食用西瓜的时辰并不完然一致。北京人习惯早晨吃甜瓜,到了晚上太阳完全下山之后才吃西瓜;江苏人在立秋这天吃西瓜,他们认为这样有防止秋痱子的作用;上海的农村一定要吃好友邻居馈赠的西瓜,一来品尝口味,二来探讨种植技术[11]。

3 西瓜文化研究

西瓜风味诱人、清爽消暑,在炎炎夏日的酷热中,人人都会口干舌燥,若是大口吃上甘甜可口的西瓜,定是会有种飘飘然的美感。不过西瓜不光有美丽的外表,也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自己独特的韵味[12]。

3.1 西瓜灯

瓜皮雕刻出各式各样的图案做成西瓜灯是民间的一种独到艺术品。果肉去清,在瓜皮上雕刻精美图形,人物、建筑、风景、文字、传说等,在其中放入一盏蜡烛即成。

传说中在中元节燃河灯是为了给鬼魂引路,当河灯熄灭就代表着鬼魂已经通过奈何桥。该河灯最初称为“水旱灯”,是用彩纸做成的。但西瓜出现之后,人们发觉瓜皮当作灯壳也可以漂浮在水面上,于是出现了西瓜灯、南瓜灯等。除用来祭祀外,瓜灯还被带上了筵席。在墙壁上、挂在餐桌中央或者用来调节亮度点缀厅堂,产生使人心旷神怡的气氛,让人食欲大增[13]。

3.2 食瓜礼制

西瓜要切开吃,如何切就有讲究了。《礼记·曲礼》中的记载体现了强烈的等级差别,尤其在公庭大会之上,为等级不同的人切瓜要有所区别。比如为天子削瓜,为诸侯、卿大夫、士人切瓜的方式方法都有不同的讲究;而庶人食瓜,只去瓜蒂。不过,根据西瓜引进中国的时间来推断,此文之“瓜”可能是其他瓜形食物,而非西瓜。但是此礼制却一直延用到清朝,而到了清朝更是讲究至极。御膳房准备西瓜首先要切除两头的瓜皮,呈现鼓形,再用特质的工具取出瓜瓤,剔除所有的瓜籽切成片,美观地摆放在盘中方可呈进宫中。在皇帝、嫔妃等进食时是不见瓜皮、不见瓜籽的。清代的平民百姓切西瓜也有讲究,通常是切成“驼峰”或是“莲瓣”状。直到如今卖西瓜的商铺也还会摆放切成莲花形状的样品瓜吸引顾客前来光顾[14]。

不止切西瓜有礼制规定,吃西瓜也不失讲究。冷吃、熟吃;加糖吃、加盐吃;吃瓜瓤、吃瓜皮;甚至也有在西瓜之中加奶以及辣椒末的。慈禧太后食瓜相当苛刻。众所周知西瓜最为沙甜的就是瓜瓤中心位置,慈禧太后对瓜瓤偏爱有加,其他部分一概不吃。她还想出“西瓜盅”的吃法:把瓜肉挖空只留瓜皮,放入鸡丁、莲子等食材再用瓜皮盖好,文火炖上至少一个时辰,还要注意隔水炖制[15]。

明清时代,一般百姓用水井将西瓜拔凉,把西瓜放进井水里泡上三四个小时便可;大户人家通常会买碎冰,将西瓜放置冰中,通体冰凉后食用,现代人的吃法与其可谓一脉相承。

3.3 西瓜诗词

西瓜,吃起来解渴;关于描述西瓜的文字朗读起来也十分解颐。盛夏之际最宜品尝西瓜,不仅具有解渴消暑之功,还能深谙中华文字之道。宋代诗人方回秋最初专门为西瓜作诗,一句“西瓜足解渴,割裂青瑶肤”,便已将西瓜本身所具有的形色、质地甚至功效生动形象地概括出来。宋代诗人范大成所作《西瓜园》一诗中,以比拟的方式道出了西瓜所具有的口感,诗中写道:“碧蔓凌霜卧软沙,年来处处食西瓜。”此句中“软沙”一词,所用极为绝妙。元代诗人方夔在《食西瓜》中以:“缕缕花衫粘唾碧,痕痕丹白掐肤红”一句,描绘了人们津津有味吃西瓜的逼真场景[16]。

3.4 西瓜联

古代文人墨客不仅把西瓜入诗,在夏季苦热的午后,一行人吃瓜对对联也不少有。宋朝时期的文豪苏东坡便是钟情夏日吃瓜的代表人物。传说他将西瓜比作“冰浆仙液”,曾在闲暇之时写过“坐南朝北吃西瓜,皮向东甩;思前想后观《左传》,书往右翻”,此联生动形象地描绘了作者吃西瓜的洒脱情态,虽然言语简单自然,却妙趣横生。

在抗战时期,郭沫若等人去北培温泉,口干舌燥时吴南轩刚好去买西瓜解渴,灵机一动做出上联“游北温泉,吃西瓜,吴南轩做东”,不过谁也没有对出下联。之后,大家搭乘公交的过程中听到售票员报站,郭沫若听到“请上清寺的旅客下车”后,突然文思泉涌,道出“至上清寺,请下车,于右任转左”。之后每每谈及此事,都比吃瓜要高兴的多[17]。

3.5 西瓜信物

随着时代变更、社会发展,人们越发喜欢用以一些带有谐音、形状特殊的物品作为信物相互赠送。根据媒体报道,近年来,台湾某学校的女生都期盼着有同学送自己西瓜,因为在该校园内西瓜被认同为爱情信物。不同品种的西瓜也被赋予不同意义,比如常见的红瓤圆西瓜象征着爱情,小玉西瓜代表友情,无籽西瓜表示没有结果的恋情等[18]。

3.6 西瓜节

西瓜节的历史并不太久,不过在古代每逢西瓜收获的季节都有丰收的盛会在各个瓜乡举行。现如今人们举办真正的“西瓜节”。北京市大兴区每年都会举行规模不小的西瓜节,节日期间举办以西瓜为主题的经济文化活动。并且北京市大兴区人民政府会同国家西甜瓜产业技术研发中心,合作举办了“全国西甜瓜之乡产业联盟大会”,此活动令西瓜节更加意义非凡,近年来其他地方也仿效大兴举办西瓜节[19]。

西瓜节既是西瓜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平台,又是举办地区的对外交流窗口,带动现代农业的发展,加快乡村振兴的推进,在实现自身事业发展的同时,给广大消费者营造欢愉的节日气氛和夏日水果盛宴[20]。

3.7 西瓜游戏

根史料记载,中国古代流行过一种别有趣味的西瓜游戏。远在五代时期,吴越国有宗室弟子在炎炎夏日会进行一个叫做“西瓜战”的游戏消磨时光。先选一西瓜猜其内含瓜籽的数量,后切开瓜清点籽数,数字相差最大者为输,反之则是胜者。同理也有猜测瓜肉颜色的,猜定后剖瓜验证结果。更有趣的是,几个人坐在一起,轮流讲西瓜掌故,讲出一个便赏西瓜一角[21]。

3.8 艺术西瓜

在追求时尚、追求美、追求个性的今天,传统的球形西瓜和椭圆形西瓜对于人们来说已经变得司空见惯了。于是,人们依照自己的幻想和兴趣强制改变了西瓜的形状,有方形、三角形、五角形、拇指西瓜(图2)等,还运用一些技术手段使西瓜“长”出各种想要的图案。受到古代人雕刻西瓜灯的启发,如今能将西瓜雕刻成一件绝美艺术品的人也越来越多,如惟妙惟肖的花朵(图2)、江南水乡的景色、人物脸谱、动漫形象(图2)等。可见,现如今西瓜已从单纯的食用性水果演变成具有观赏性的艺术品[22]。

不仅如此,西瓜有了自己的博物馆,坐落于北京市大兴区庞各庄镇。它以飞翔的西瓜作为外观主题,整体效果别样突出,标志性鲜明,是一座极具时代特征的建筑物。博物馆内中间序厅圆顶气势恢宏,由内看去,宛如巨型西瓜笼罩全馆;两侧主展厅层状形似西瓜叶片,像一对正在振翅飞翔的翅膀。整体建筑文化底蕴深厚,寓意深远,充分展示了中国作为世界上西瓜消费第一大国的领先地位,以及相关产业发展的辉煌成就[23]。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人们已经将眼光投向了外太空,实现种植太空西瓜。在经过宇宙射线的辐射之后,西瓜的部分基因发生了诱变,被种植在地球的土壤之中,相较于普通西瓜,太空西瓜具有不爱裂皮且中心含糖量更高的优点[24]。

4 传承与发展

中国历来以农为本,农业生产是极其重要的部分。西瓜自唐代初期传入中国,以相当快的速度广泛传播。由于西瓜自身的性质、外形等特征易与中国的传统节日、礼制、文学等相融合,逐渐成为一种广泛栽培的经济作物,在满足人们对时令水果需求的同时,给人们的生活增添了不少乐趣,也带给亿万农民带来财富[25]。

历史由文化承载,正是有中华悠久农耕文明的积淀,才有如此浓厚的西瓜文化。近年来,中国农村面临着农村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变迁,中国悠久的传统民俗文化是否能够传承下去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26]。西瓜文化流传至今,推动着西瓜产业的发展,同时博得了市场与人们的关注。如今,西瓜在国内是调整产业结构、助农增收致富的高效园艺作物,也是满足城乡居民消费需求的重要时令水果。中国是西瓜生产与消费的第一大国,人均消费约占全国夏季果品市总量的50%。展望后市,西瓜在市场中的供需基本平衡,价格总体平稳,但季节性震荡依旧存在。伴随着休闲农业的发展,还需不断挖掘和研究各地固有的西瓜民俗活动、文化、美食等;继续发展西瓜观光旅游业,拓宽市场范畴。

猜你喜欢
西瓜
如何挑出甜西瓜
大西瓜
吃西瓜
我爱西瓜
长刺的“西瓜”
你不知道的西瓜
大小西瓜
西瓜灯
当夏天遇上西瓜
巧切西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