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敬华
三星“死磕”折叠屏,早已不是什么新闻了。饶是如此,折叠屏展现出实用价值的速度,还是出乎我们的预料。
毕竟按照全面屏的进化逻辑,从各种刘海屏、水滴屏、屏下摄影和潜望设计等,厂商们为了追求更大的屏占比绞尽脑汁、出尽百宝。
而去年2月三星第一款量产的折叠屏手机Galaxy Fold的发布就失败了—在后续的评测中问题频出,闪屏、断屏、黑屏、屏幕凸起等槽点层出不穷,设计缺陷严重,就连三星移动业务负责人高东真也不得不承认—“我在没有完全准备好的情况下就匆匆推出Galaxy Fold,现在的情况很尴尬。”为此,原定与同年4月的售卖计划也不断延期,订单被全部取消。
一鼓作气却功败垂成,可能是有了第一次失败的低预期,因此时隔一年后,三星发布的第二款可量产的折叠屏手机Galaxy Z Flip,獲得了不少好评,进步不可谓不大。
当然,“一将功成”背后,是三星数十年的技术积累与产业链布局。用“十年磨一剑”来形容三星的“折叠梦”,并不夸张。毕竟,三星是全球第一大屏幕厂商,从2008年就开始布局柔性屏产业。
直到2018年,三星终于在社交媒体给了一句准话,表示将在“SDC 2018”上推出全新体验的折叠显示屏。结果,当年展示的却是一款名为“Infinity Flex Display”的原型机,这其实是沿袭2017年侧曲面无边框显示屏的“Infinity Display”。
最终,Galaxy Fold在2019年2月姗姗来迟,带着16 000多元人民币的夸张身价,和各种屏幕BUG的吐槽,终结了三星在折叠屏手机上延宕了将近十年的寸进。可以说,三星将折叠屏从概念变为了现实,但值得注意的是,其他厂商也并未掉队。
2019年2月,华为、OPPO、小米几乎都相继发布了自己的折叠屏手机。微软也随后推出了首款“折叠屏”手机Suface Duo。苹果也被曝出或将在未来推出一款搭载可折叠屏幕的iPad。而在更早的2016年,联想就曾展示过可以折叠的手机Folio,试图“截胡”三星。就连柔性屏生产厂商柔宇科技,也打造了一款折叠屏产品FlexPai。群雄逐鹿之中,智能手机会在2020年迎来折叠屏爆发吗?
关于折叠屏到底是不是伪需求的争论,已经持续了好几年。
不少评论家认为,人们对大屏的追求已经到极限了,折叠屏还不如“手机+平板电脑”,却动辄卖出数万元人民币的“天价”,技术稳定性和量产也遥遥无期,不是“PPT手机”就是“玻璃柜藏品”。怎么看都不像是能“走花路”的命。
以上都是事实,但笔者却有另一种看法。
一方面,人类对交互体验的追求是永无止境的。“够用”绝不是终点。从功能机到全面屏,更大的屏幕总是意味着更广的视野、更冲击力的观感,以及更多的体验可能,这也让屏幕尺寸增大成为智能手机产品迭代的一条主线。而“手机折叠”同时兼顾了大屏幕与便携性,不仅意味着屏幕更大,交互更酷,还意味着更多元的互动与内容成为可能,在产业生态带动上也有着显著潜力。
另外,技术成熟度也意味着高门槛,在目前腥风血雨的存量市场博弈,无论技术还是形态都已经出现了认知疲劳。经常3月A被“吊打”,5月B又后来居上,互相纠缠的游戏是让消费市场呈现颓象的祸首之一。想要激活“冲动型”消费,无论是形态上突破大众审美的“折叠”设计,还是交互上更具新鲜感,都能刺激消费者打开荷包。更关键的是,技术门槛也让先发者可以在数月内保持“摘果子”优势,这在当下无疑是吸引手机厂商扎堆的重要原因。
至于阻碍大众下手的价格因素,显然也在供应链持续加码、技术日渐成熟、批量化成本下降等的合力下,开始向四位数挺近—作为一款未来概念型产品,价格相较iPhone 11 Pro Max并不算贵。而根据DSCC的预测,三星7.3英寸的可折叠柔性OLED面板2019年的成本接近180美元,但2022年的成本将降至90美元左右,降幅约为50%。按此趋势,打开消费市场显然只是时间问题。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折叠屏产品也意味着更高的溢价与利润,一旦投向市场,也能够帮助厂商获取足够的利润来投入研发,进入“储备技术-引领市场”的正向循环,摆脱在“性价比”中缠斗的噩梦。
此时,相信不少人会认同,“折叠”与5G的叠加,会渲染出智能时代的新交互可能。而作为手机品牌,能做的只有低头躬耕,走向那个笃定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