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出“这一篇”的个性

2020-05-30 01:54田文波
语文建设·上 2020年2期
关键词:承天寺夜游共性

田文波

阅读教学内容的确定,不应只由文章体裁“ 这一类”决定,而应由“ 这一篇”决定。要教好“这一篇”,教出“这一篇”的个性。

一、把握文本共性,发掘文本个性

面对不同的文本,我们该如何依据单个文本的特定样式来进行文本解读,确定教学内容,进而实现让学生“一课一得”?

如《紫藤萝瀑布》一文是宗璞在特殊的时代背景下自己独有的一种特殊情感的认知。教师在解读文本时,就应该将“作者的个性化语言”和“其独有的情感”作为“这一篇”的合宜而有个性化的教学内容。如果只在表面化的“借景抒情”上进行教学,引导学生分析紫藤萝有什么特点,那就忽略了文章个性,无法呈现“这一篇”的独特魅力。

文体的把握只是为教学内容作出基本定位,教学内容的具体确定还要根据单个文本的特定样式。所谓文本的特定样式,就是个体文本所具有的特殊的表现形态,具体表现在文章的背景、标题、选材、结构、主旨、语言风格、遣词造句、开篇、结语等更多层次和角度。如教学《孤独之旅》,就要抓住“杜小康在孤独之旅中收获了什么”这一主问题,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用这个“课眼”串起环境描写、人物形象、故事情节、艺术特色、情感主旨等教学要素,让教学有张力。同样,《皇帝的新装》中故事情节的巧妙设计,《曹刿论战》中的对话描写,李清照《武陵春》中愁情的表达,《孔乙己》中主人公的典型塑造,都是这些文章的特色,是文学史上的经典之笔。即使是同一类文章,也各具特色。每一篇文章既有某一类文本的共性特征,又必然有其个性的、独特的表现形态。

我们在解读文本时,不仅要考虑某一篇课文作为类的共性特征,更要把握其个性特征。也就是说,尽量去发掘文体共性之下的个性特点,让每一篇各具特色的文本在教学内容的确定上也能彰显个性魅力。如果教散文都是形散神不散、托物言志、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教小说就是人物、情节、环境,教说明文一律是说明方法、顺序和说明对象,教议论文就是论点、论据和论证,这样只关注文体的共性,而忽略文本的个性,就会导致教学内容的固定化、模式化。

二、依据文本个性化的内容确定教学内容

个性化内容是文本中蕴含的作者这个生命体独特的生命意识。例如《记承天寺夜游》的作者苏轼,仗义执言,从不掩饰自己的观点。正是这种人格品性,使他一生三次遭贬。第一次死里逃生之后被發落黄州,但他不曾像“迁客骚人”那样“悲伤憔悴”,而是躬耕田园、夜游会友、自制美食、钻研佛道。这样自由自在的生活,促使苏轼在精神方面有了变化,这种变化便体现在他的作品之中。在黄州,他写了四篇散文,《记承天寺夜游》即为其中之一。

《记承天寺夜游》所记的似乎只是刹那间的一点感受而已,但这一刹那的闪现让我们感受到了苏轼惆怅失落的精神世界。有人说,苏轼这种“隐退”的心绪已经不只是对政治的退让,更是一种对社会的退避,是对人生的追问与思考。因此,可以说苏轼是一个乐观的悲观者,或悲观的乐观者。

在空寂安静的承天寺庭院里,他沐浴月色,身伴知己,似乎是很惬意,很自得。也许一开始因“月色入户”而“起行”的他是欣然的,也许处于“如积水空明”月光中的他是沉醉的,但当他从月境中醒来的时候,隐藏在他内心最深处的似乎还有对人生无法把握而企求解脱的挣扎。这种抗争却得不到解脱的无奈,又在不语的月色中转化为深沉的惆怅和含蓄的慨叹。

这些内容带着作者可感可触的体温,正是情感的复杂和深沉成就了这篇文章通达深邃的意境,文中所述的“事”“情”“理”,都是作者对自我生命体验的开掘与展现,使文本有了作者个体生命的独特性。因此,文本的个性化内容是文本的重要价值所在,也是我们确定教学内容的一个重要依据。

三、依据文本个性化的形式确定教学内容

叶圣陶曾说:“凡是学习语言文字如不着眼于形式方面,只在内容上去寻求结果是劳力多而收获少。”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最主要的区别,就是让学生认识并深入理解文本内容是怎样通过语言形式来表达的。

还以《记承天寺夜游》为例,该文显著的特点是短小精悍,而且文中的各个小分句都很简单。但作者要表达的情感并不是简单的轻松快乐,而是看似愉悦欣然下的惆怅无奈。这样隐蔽曲折的情感,按道理应该选用长句娓娓道来才是,但作者却用短句把幽深的意境写得高妙至极。这就不得不令人佩服作者的用词,往往一个词就能烘托气氛,引人入胜。如“夜”字的出现,一种静静的、“独我”的感觉便围拢而来;“月色入户”中的“入”,表现出月之殷勤,仿佛等待友人已久;“寻张怀民”中的“寻”,有一种与“找”不同的亲切味道;“相与步于中庭”中的“相与”,更显露出同是天涯沦落人之间的默契与共识,人与人相知,人亦与月相融,境界超然;文章最后的“闲人”,更是在平静的叙事和从容的绘景之后,表达出诗人内心淤积已久的无限感慨和深深惆怅。教学中要反复朗读这些词句,以体会其中的美妙之处。

《记承天寺夜游》中的月亮令人长久地回味。苏轼评论自己的文学创作时说:“吾文如万斛泉源,不择地皆可出。”信手拈来便能“随物赋形”,这是不是得益于他那颗赤子之心?是不是得益于他那敏锐细腻的审美能力?苏轼写月,一开始就将月当成“自己人”,一个“入”字可见月之乖巧。而他也不负“月”的盛情,于是“欣然起行”。这一邀一请,似一对相识已久的老友,人与月之间自然而然就超越了客观的界限。苏轼在不经意间一抬头发觉水中“藻荇”乃是寺院中竹柏的影子,也许是“月”在借花献佛。这有情有义的“月”何尝不是文本解读和学习的要点?

总之,教师在解读文本时,在确定“这一篇”的教学内容时,要追求共性与个性兼顾,言意兼得。只有这样,对文本的解读才能有深度和宽度,教学才能达到一定的高度。

猜你喜欢
承天寺夜游共性
夜游蜡像馆
夜游清名桥古运河
夜游青岛去哪里
共性
夜游桃花江
宁夏承天寺重建年代考——以韦陀殿所见铭文为据
硬坛新秀
“数控一代”示范工程引领和推动共性使能技术在中小企业推广应用
雷锋精神与辽宁精神的共性研究
《记承天寺夜游》文体确定的反思——兼与《小石潭记》相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