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月”之间一“孤鹤”

2020-05-30 01:02毛倩宜
语文建设·上 2020年3期
关键词:研习赤壁赋赤壁

毛倩宜

【教学背景】

群文教学,并非简单增加文本数量,而是确定一个教学主题,把有关联的文本整合在一起,形成一个阅读“群”,这个“群”,就是教学的资源。不管是语文基础知识,还是语文关键能力,抑或是某个人文话题,还是文化母题,都应该是通过群文性阅读,围绕教学主题,在语言、思维、审美、文化四个方面培育语文核心素养。从统编教材的编写体例中也不难看出对这种教学方式的鼓励与推行。当然,教师也可以在教材基础上另行选择,重新组成群文。本文所述课例以统编教材必修上册第七单元第16课《赤壁赋》一文与课外《后赤壁赋》组合联读,从“水月”“孤鹤”这些自然景色且极富中国传统文化韵味的意象人手,带领学生体味及理解古代文人走向山水自然的胸襟。

【教学过程】

一、导入

黄州是苏轼遭遇政治失意后的第一个避难荒野。在这里他的生活困窘,“空庖煮寒菜,破灶烧湿苇”,苏轼须日日为五斗米折腰;在这里他孤独萧索,“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但是他依然不放弃寻找精神半径的延伸空间,他为黄州赤鼻矶写下的诸多佳作就是最好的印证。赤鼻矶是否是真正的三国赤壁古战场并不重要,作者要的只是一处得以抒怀的山水而已。据记载,苏轼曾多次游玩赤壁,但流传千古的《赤壁怀古》及前后《赤壁赋》所记录的赤壁都是月夜下的赤壁。林语堂先生曾言苏子是一个月夜徘徊者,是有依据的。那么,为什么苏轼喜欢夜游赤壁?课堂就带着这样的疑问进入。

二、赤壁之游樂乎

苏子前后两次游赤壁有诸多相连之处,比如都是携友共游,都有饮酒作诗的风雅,只是相隔三个月,由秋入冬,赤壁风光有所不同,后赋中就有感慨“曾日月之几何,则江山不可复识矣”。那么,因景而生的情感自然也就有别。相比而言,前赋主客的情感脉络是比较清晰的。而后赋中苏子自登高长啸后悲恐俱生到孤鹤东来,道士入梦这一部分,情感变化痕迹不如前赋鲜明。道士也问苏子“赤壁之游乐乎”,这显然是一个很好的串联前后赋的关键问题,所以课堂的第二部分就围绕“赤壁之游乐乎”一问来梳理前后赋的景情关系。

1.前赋人题——“七月既望,赤壁之游乐乎”

由于学生更熟悉前赋,“七月既望,赤壁之游乐乎”这个问题学生比较容易作答。他们能够梳理文章主客情感脉络:先乐,后悲,再喜。而此处则又能自然追问因何而乐?因何而悲?因何而喜?学生回归文本不难发现乐、悲、喜皆与“水月”有关。因为高远优美的水月之境,主客心生欢乐,又因永恒浩渺的水月之势,客怀人生苦短之悲,也因透彻智慧的水月之喻,主客喜笑杯盏,共度良夜。前赋的重心就自然落在“水月之喻”上。可以说苏轼借水月之喻表达了对宇宙、人生、历史的澄澈认识。

2.后赋探寻——“十月之望,复游赤壁乐乎”

“十月之望,复游赤壁乐乎?”显见,后赋中作者的情绪也先是“顾而乐之”“行歌相答”,兴致甚浓,而后登高长啸,闻“山鸣谷应”“风起水涌”顿生悲恐之意。两赋都有过“悲意”,那么这前后之悲意是否相似呢?这是连接两赋很重要的文本细读教学点。可以引领学生理解作者创作前后《赤壁赋》的“政治失意之悲,人生如寄之苦”。

予乃摄衣而上,履巉岩,披蒙茸,踞虎豹,登虬龙,攀栖鹘之危巢,俯冯夷之幽宫。盖二客不能从焉。划然长啸,草木震动,山鸣谷应,风起水涌。予亦悄然而悲,肃然而恐,凛乎其不可留也。

学生细读对比前后赋,往往会运用知人论世的方式,将登高所见之景与作者被贬经历相关联,得出作者的“政治失意之悲”。这是合理的情景结合阅读方式。当然此处也是引导学生细读文本的教学点,如品读“予亦悄然而悲”的“亦”字,可以体会作者之悲情来自对自然的敬畏,对生命个体的质疑和反思,从而理解这种“人生如寄之苦”。后赋表现的悲苦与前赋中客所抒发的“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的悲是相似的。

李泽厚《美的历程》中《苏轼的意义》一文,对苏轼诗文所表现出的悲的理解又有更进一步的阐释:“这种整个人生空漠之感,这种对整个存在、宇宙、人生、社会的怀疑、厌倦、无所希冀、无所寄托的深沉喟叹,尽管不是那么非常自觉,却是苏轼最早在文艺领域把它充分透露出来的。”

这一部分的教学重点围绕“赤壁之游乐乎”一问,联结了前后赋作者情绪变化的异同和变化的曲折,但后赋的情绪探究并未结束,悲恐之后的情绪如何,探究关键在“横江东来”又化而人梦的“孤鹤”上。由此课堂进入难点“孤鹤之梦”。

三、飞鸣而过我者,非子也耶

这个部分也需要两个层次的逐级深入过程。首先需要理解“孤鹤”的艺术特色,其次才能更进一步探究作者选择孤鹤入梦的缘由。

1.孤鹤的虚与实

在“孤鹤人梦”这个部分,有两个艺术留白处理非常值得探究,这两个点恰好也是理解孤鹤虚实的关键突破口。

“时夜将半,四顾寂寥。适有孤鹤,横江东来,翅如车轮,玄裳缟衣,戛然长鸣,掠予舟而西也。”从“四顾寂寥”的环境、“翅如车轮”“掠予舟而西”的视觉效果以及“戛然长鸣”的听觉冲击来看,这只鹤的出现都应该是醒目的。但是舟中主客竟然并未对这只孤鹤有任何交流。这是第一处。“‘畴昔之夜,飞鸣而过我者,非子也耶?道士顾笑,予亦惊寤。开户视之,不见其处。”当“我”觉得道士就是昨夜的道士时,道士顾笑,并未回答。他为何只笑不答呢?这两处艺术处理得非常巧妙,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孤鹤的艺术加工特点。

教师范读,带领学生进入当时的情境,思考讨论,不难得出孤鹤并非真实的存在,或者是经过作者想象加工的,而梦境也是虚境,道士的笑既肯定了自己与孤鹤的关系,但也暗示他不只是孤鹤,更是作者内心的自己。理解孤鹤的虚实之意是引导学生进入探究阶段的有效踏板。

2.为何是孤鹤人梦

既然是苏子的想象或艺术加工,为什么对象是“孤鹤”而不是其他?为何让孤鹤人梦?这里教师提供了更加深远的背景:

《放鹤亭记》云:“《诗》曰:‘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盖其为物,清远闲放,超然于尘埃之外,故《易》《诗》人以比贤人君子。”

《庄子·齐物论》云:“昔者庄周梦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蝴蝶与?蝴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蝴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

《念奴娇·赤壁怀古》:“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鹤是出尘超然物外的意象,是道家文化的代表,既可以反映出苏子的人格模式追求和受儒道精神影响的思想状态,更重要的是孤鹤的飞来与离去是苏子精神上暂脱困境的一种象征,是他寻求化解悲苦的方式之一。

至此,对“孤鹤入梦”的理解可以说已经比较完整,也可以与前赋的“水月之喻”相联系,足够将课堂教学继续推进下一个有挑战性的难点。

四、水月之间一孤鹤

1.水月与孤鹤有何内在联系

前赋的水月之喻和后赋的孤鹤之梦有内在联系吗?这是教学的难点.也是重点。文章其实给了我们一些文字上的提示,比如前赋在水月幽境上,苏子感到自己“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再如客理想的状态是“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这些与后赋中的孤鹤西去,道士人梦而失,有着相似的色彩。思考这个问题时,笔者给学生提示了另外两个角度:一是水月与孤鹤的物象共性;二是苏轼的经历及儒释道思想。学生从这两个角度寻找水月与孤鹤的内在关联。如果说水月之喻有一定的禅佛色彩,蕴含着永恒与短暂、渺小与无限、得与失、人生与自然的玄思,那么孤鹤人梦就有超然物外、飘然不群、物我两忘的境界。这两种人生观和认识论是陈陈相因、后先相继的,都是苏轼用来寻求化解面对追求理想过程中的痛苦、矛盾、不安的方式。当然这种方式稍有差别,水月之喻是在主客对话中寻求的解答,更接近一种与自己和解的状态,而孤鹤之梦则已经上升为自我精神的自觉性超脱。

2.月夜之灵

课堂到此接近尾声,而课堂之初的问题也有了答案。为何苏轼喜欢夜游赤壁,是一个月夜的徘徊者?因为只有夜晚才可品山间水月之境,可由孤鹤人梦,只有夜晚才能让他尽情地舒展内心的世界。水月与孤鹤都是自然之灵,是自然山水中最为有艺术价值和文化特质的意象,也是苏轼最向往的理想状态。他是在用审美的态度重塑自己的人生,帮助他从幽怨和激愤中走出来,从而走进一个更加宽广、温暖、亲切、平坦的人生境界。而这种超越苦难的求解方式也变成了我们的文化。

五、结语

我们不能否认,苏轼谪居黄州,无所倚仗之时,常有惶恐惊惧之感,不由慨叹世事无常、人生短暂。因此,前后赋中未必全然体现为旷达与洒脱,但当他面对这种强烈的人生空漠之感时,他选择去重新审视自己,去寻求新的出路与归宿。而正是对超越悲哀之道的寻求,却映照出苏轼孤高洒落的襟怀,正如这水月之间一孤鹤,历经千载,令人神往。

【教学反思】

笔者所述的前后《赤壁赋》群文联读教学,在宁波镇海中学高一2班进行教学尝试,收效较好。回顾选题、备课和教学过程,有如下几点体会。

第一,任务群教学应该确定一个教学点。

“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研习”任务群中,传统文化经典这个概念的外延几乎无限。新教材选人的篇目,应该是经典中的经典。于是,笔者就把目光锁定在教材选文上。朱自清先生曾言:“在中等以上的教育里,经典训练应该是一个必要的项目。经典训练的价值不在实用,而在文化。”笔者把新教材里的《赤壁赋》与后《赤壁赋》作为联读文本,形成一个教学专题,目的是领会苏轼的自然观照和生命体验,进而理解士大夫在自然和人生的对话中完成审美和移情的独特文化。这是本课的教学点,也是一个教学微专题。

第二,作品研习应该聚焦一个集中点。

教学专题确定好后,在哪里纵深开掘呢?那就要选择研习点。研习点来自哪里?来自文本的研读,来自单元导语的提示,来自课后的建议,来自单元学习任务,也来自教师自己对于文本的理解。拓展开去讲,无论是哪一个任务群,凡涉及“作品研习”,都应该确定研习的对象(研习什么内容)、研习的目标(通过研习达到什么效果)。群文阅读与单篇精读的区别就在于,群文阅读不能像单篇精读那样,对文本的内容和形式的各种要素进行全面研讀,它只能在某个主题之下对文本进行定点阅读。通过研读笔者发现,这两篇《赤壁赋》都有典型的意象描述,前篇是水月意象,后篇是孤鹤形象,这两种意象是有关联的。于是,笔者把这次教学专题的研习点定为“水月之间一孤鹤”。

第三,群文阅读应该抓住一个关联点。

研习点定下来以后,怎么落实?这就要在群文之中寻找几个抓手或落脚点,这就是群文阅读的关联点。“水月之间一孤鹤”这个研习点,在两篇文章中的落脚点有三个:分别是“水月之喻”“孤鹤之梦”以及“水月与孤鹤的关联”。如何通过这三个抓手,确立有层次的教学内容?那就要通过文本细读,梳理前后赋中人物的情感脉络,理解苏轼寄托在水月之中的喻义,并通过课外材料来解释、印证孤鹤之梦,最后探究“喻”和“梦”之间的内在关联。在深化教学内容的过程中,笔者始终以文本细读为抓手,破译深藏在字里行间的意义密码,促使学生在细读中体会经典的语言魅力,在意义的探究中提升思维的品质,最后得到审美的享受和文化的熏染。

第四,任务群视野中的定点开掘何其难。

群文阅读的面广了、量大了,学生要把握的信息更多,思维的强度更大,要求的水平更高。但是,前后《赤壁赋》涉及作者生平经历、官宦沉浮、思想信仰、价值观念、审美趣味,这些与学生有着难以消除的“隔阂”。单单要理解“水月之喻”已经很难,“孤鹤之梦”背后的幽微更是难以揭橥,何况前后赋之间的逻辑联系以及情感脉络的延续呢?在实际教学时,笔者尤其感到“水月之喻”与“孤鹤之梦”的内在发展逻辑,要讲清楚确实很不容易。镇海中学执教后,褚树荣老师主持对课例作了集体讨论,并提出改进意见。后来在金华市的教研活动中,笔者再次试教,上述情况有所改善。这也可见,大任务、大单元、大情境之下的群文阅读和专题教学,提倡的声音响亮,但要脚踏实地做好,学生有扎扎实实的收效,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猜你喜欢
研习赤壁赋赤壁
节录苏东坡《前赤壁赋》
师生共生研习 点燃课堂活力
千江有水千江月——《赤壁赋》任务学习
导读课重在框架搭建——任玲老师《堂吉诃德》整本书导读课研习
苏东坡《前赤壁赋》
研习新媒体:从被动适应到主动拥抱
鏖战赤壁(下)
鏖战赤壁(上)
吴家麟先生是我研习宪法学遵从的楷模
《赤壁赋》用典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