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当下随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纵深发展及其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小学生学习负担过重问题的切实解决显得尤为迫切。本文试图从实践层面出发,从多个视角综合分析小学生学习负担过重的内外部原因的,探讨使小学生学习负担合理化的具有可操作性的对策。
关键词:小学生;学习负担过重;问题;对策
一、 引言
小学生学习负担过重问题历久弥新,至今难以完全化解,严重影响了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及其全面发展,进而制约我国素质教育的实施。近年来,国家、省出台了一系列减轻学生学习负担的措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有些方面还不尽人意,效果不明显。积极开展小学生学习过重问题及其对策的研究,改变小学生学习负担过重的现状,促进小学生的全面发展很有必要。
二、 小学生学习负担概述
“学习负担”就是在学习活动中所承受的负担,即学生为了达到国家规定的教育目标和自身素质发展的目的所担当的责任、任务以及承受的压力。本文将主要就小学生的学习负担问题进行探讨。
所谓小学生的合理学习负担,是指小学生所承受的适合其实际学习能力(包括生理和心理方面),并能使其自身素质全面发展的学习任务与责任。而如果小学生所承受的学习任务与责任超过了其实际学习能力(包括生理和心理方面),阻碍其自身素质的全面发展,则是小学生过重的学习负担。
三、 小学生学习负担过重问题的现状与成因分析
(一)小学生学习负担过重的主要表现
我国小学生学习负担过重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主要表现为“三超”:
1. 作业超量
小学生的作业情况直接反映他们的学习负担。绝大多数小学生每天完成家庭作业的时间都超过1小时,超过减负的相关规定,其作业都是超量的。
2. 学习超时
我国的小学生在一年中上课的180多天中,每天要上课的时数一般6至7节。除了那么多的上課时数,大多数的小学生的课余时间都用于完成超量的家庭作业和看书。除此之外,还有不少小学生会被家长安排上家教辅导课,参加补习班或培训班。
3. 心理超压
从主观感受来说,如果学习自己感到乏味的东西,不管学习量大不大,都会是一种负担。在现实教学中,仍有一些教师采取机械重复性训练的旧方法,以巩固小学生对新知识的掌握或惩罚小学生的不合理行为。例如新学的生字一次就要写十遍乃至更多遍,而且还要反复布置好几次;同样的数学题只换了数字还要反复地做……这些单调机械的训练,使小学生感到特别无聊乏味,对学习的兴趣不高,从而在心理感受上造成一种负担。
(二)小学生学习负担过重的主要危害
小学生学习负担过重问题不仅阻碍了基础教育改革和素质教育的进程,而且严重违背了少年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使小学生的全面发展受到了影响。
1. 过重的学习负担严重损害小学生的身心健康
例如,一些小学生书包过重、久坐不动而导致脊椎发育不正常;学习时间过长而导致视力下降、神经衰弱等,身体素质不断下降;学习压力过大而导致心理紧张、压抑,对学习失去兴趣和自信,甚至出现厌学、畏学现象。
2. 过重的学习负担抑制小学生的个性和创新能力的发展
由于学习任务繁重,小学生大部分时间都是在书山题海中苦战,进行其他活动的时间少之又少。因此他们的个性得不到张扬,爱好得不到发展,创新能力也得不到发展。
3. 过重的学习负担影响融洽的师生关系和家庭亲子关系
教师和家长片面追求高分和升学,不断加重小学生的学习负担,而不为作为负担承受主体的小学生考虑。而在重压之下的小学生很容易产生对教师和家长的行为产生逆反心理,从而导致生生关系和家庭亲子关系恶化。
(三)小学生学习负担过重的成因分析
造成小学生学习负担过重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教育内部的原因,也有社会方面的原因,是教育内外部多种因素的综合反映。
1. 教育内部的原因
(1)教育相关人员的教育观念落后
很多教育相关人员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没有从根本上认识到新时期实施素质教育、改革基础教育的重要性,而片面重视智育,通过小学生过度的勤奋学习来提高文化成绩,给小学生增加学习负担,影响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
(2)教师的教学水平不高
由于不少的教师不研究和了解小学生和教材,不考虑教法和学法,在四十分钟的课堂上不能完成教学任务,使小学生掌握应学的知识,只能利用课余时间盲目布置大量练习和作业或补课。另外,有些教师在课堂上不注重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引导小学生体会学习的快乐,也没有传授给小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只是死板地讲授知识,使教学过程单调无聊、枯燥乏味,也会造成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到吃力,增加他们的心理负担。
(3)教育质量评价体系缺乏科学性
当下我国的教育仍没走出应试教育的模式,仍是以考试为手段,以分数为标准来评价教育质量。教育行政部门通过升学率来考评学校;学校为完成升学指标,用分数来激励、评价教师;教师为了自身荣誉和切身利益,想方设法提高小学生的分数。而教师提高小学生考试成绩的方式,是通过大量的重复练习与作业和不合理的调课、补课。这种做法不仅严重违背教学规律,也最终导致学校、教师的压力都化为沉重的学习负担压在小学生身上。
(4)教育行政部门对相关政策的监管执行不力
针对小学生的学习负担过重问题,教育行政部门非常重视,不断制定出台相关减负政策。但由于监管执行的力度不够,使政策在执行过程中出现不同程度的政策执行偏差,因而减负的政策没能真正地落实到位。政策执行偏差主要表现为不恰当的政策执行方式导致的政策执行失真,如象征性执行导致的政策执行表面化、选择性执行导致的政策执行缺损、替换性执行导致的政策执行替换、附加性执行导致的政策执行泛化。
(5)课程改革过分夸大教育的社会功能
不可否认,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教育的功能不断增加,教育应承担的责任也越来越大,学校在某些领域或区域应承担解决部分社会问题的任务。但如果过分夸大教育的社会功能,把所有问题都看作教育问题并通过教育来解决,势必会导致课程改革的目标不断泛化,学校教育的任务不断加大,而最终的结果就是学生的学习负担会越来越重。
2. 社会方面的原因
(1)社会竞争激烈
从客观上讲,小学生学习负担过重的根本原因,是社会主义市场体制下的竞争。人们通过择校考试的竞争来获取享受优质教育资源的机会,为以后赢得就业机会做好准备。为了能在择校考试的竞争中占优势,小学生在学校有每天排得满满的课,超量的作业与练习和频繁的考试,回家后还有家长安排的家教和校外补习。这些无疑都严重增加了小学生的学习负担。
(2)社會人才观狭隘
由于目前我国就业竞争激烈,用人单位也逐年抬高门槛,追求高学历、高文凭。人们也往往用人员学历结构作为重要指标来评价各企事业单位。这种学历至上的人才观加剧了基础教育升学竞争的激烈程度,从而加重小学生的学习负担。
(3)家长期望过高
在中国的家庭中,很多家长都希望孩子能通过读书成材,最终过上好日子。为了帮孩子把“学习”这件事做好,考试能拿高分,家长也没少下“苦功夫”:给孩子买辅导资料加紧做题练习、请家教辅导功课、报名参加补习班等,是孩子不堪重负。
四、 使小学生学习负担合理化的对策
在解决这一问题的对策上,社会多方需合力已是人们达成的共识。但由于小学生的学习负担过重问题的根源在于社会的竞争,人们大多侧重于从社会的角度入手提出相应的对策。这些对策放到现实中进行实践操作,很容易导致减轻学习负担的同时教育质量随之下降,提高教育质量的同时学习负担随之加重,难以达到使学习负担合理化,让小学生学得轻松的同时教育质量也得到提高的效果。由此看来,要解决问题,还需要学校发挥关键作用。学校是最能直接对小学生施以影响与作用的主体,应坚持以生为本的理念,使小学生在学校的科学治校和教师的科学执教下轻松高效地学习、全面活泼地发展。具体来说,学校应把以下几方面的工作落到实处:
(一)更新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
转变教师落后的教育观念,促进教师教育行为的转变,最主要途径就是要进一步强化教师在职继续教育,通过各种形式的在职进修、培训,使教师掌握现代教育教学理论与实践。因此,学校应制定具体的教师培训计划,拓宽教师进修渠道,完善教师在职进修的条件,鼓励教师在职进修的积极性。在我国实施素质教育的教育新背景下,使教师从教育理论知识的学习中,树立新的教育观念,摒弃只发展智育,追求文化成绩的落后观念,使小学生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在小学生的学习方法方面,应根据学习心理理论的知识,传授给小学生终身受用的学习方法。
(二)改进教师的教育教学方法
学校应全力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增强教师的教学智慧,更新教师的教育教学方法,使小学生对学习充满积极性,变得乐学、善学。具体来说,教师可以从两个方面着手改进教育教学方法:
1. 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为了使小学生的课余时间不再被过重的学习负担占据,教师就必须在课堂上把教学任务完成,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因此,课前教师就需要就要做好充分的准备,花大量的时间去钻研教材,了解小学生,考虑教法和学法等。课堂上要灵活运用教学方法,利用现代教育手段,引导小学生自主学习,使课堂有互动性、趣味性,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使学习变得轻松、高效。
2. 优化作业设计
掌握新学的知识需要一定的练习,但简单机械的重复性训练只会耗尽小学生的精力和时间,造成过重的学习负担。所以在作业的设计上提倡给小学生布置回归生活、需要动手操作、有启发性和思考性、能激发学习兴趣且难度适中的作业。
(三)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
我们提倡小学生的学习任务在课堂上完成了,那么课余时间应该做什么呢?我国古代教育著作《学记》中写道:“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藏息相辅。”意思是说,既要安排好课堂学习,又要组织好课余活动,课堂与课外活动是相辅相成的。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对促进学生个性全面健康成长很有必要。同时它既能满足他们“玩”的天性,又能促进小学生全面和谐发展,还能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小学生乐学、爱学。
(四)完善小学生学业评价机制
转变以分数作为唯一标准来衡量小学生成绩的评价观念,采取对小学生全方位评价来考查其综合素质的新型教育评价方法,正确完整地了解小学生的真实状况。要对小学生进行全方位的综合素质评价,就必须将评价范围从单一的智育领域扩展到小学生发展的全部领域,促进小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将评价尺度从政府、学校和教师设定的“共性标准”转变为“共性标准”和“个性标准”相结合,充分发展小学生的个性特长和创新能力;将评价主体多元化,除了学校和教师的评价,更应强调小学生的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将评价过程看作促进学校、教师、学生发展的过程,实施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总结性评价,坚决抛弃单一的总结性评价“盖棺定论”的做法。这样,小学生和教师便不再为了提高文化知识学科的分数而盲目增加学习负担,从而减轻他们的压力。
(五)协调各方教育力量
充分协调好家庭和社会等各方面的教育合力,才能最大限度地减少乃至消除学校内外诸因素的“内耗”,彻底解决小学生学习负担过重的问题。
一方面,学习应尽可能密切家校合作,转变家长的观念,减轻来自小学生家庭的压力。学校要尽可能密切家校合作,通过家长会、家长学校等方式做好家长的思想工作,帮助家长转变观念,适应新时期的教育理念。首先,使家长树立正确的子女成才观,不把自己的愿望强加给孩子,给子女造成他们对学习和未来发展的过大压力;其次,帮助家长了解孩子的个性特点和发展潜能,在此基础上做出合理的期望;此外,引导家长合理安排孩子的课余生活,丰富他们的生活,培养他们的独立人格,发展他们的个性。只有家长在家庭教育上积极配合学校做好解决小学生学习负担过重问题的工作,才能减轻小学生来自家庭的压力。
另一方面,学校应加强与社会的联系,促进社会对学校进行的解决小学生学习负担过重问题的工作的关心、支持与协作:一是为小学生营造良好的社会教育大环境;二是从问题的根源和长远的角度来看,树立正确的人才观,不追求学历至上和名校效益,而通过综合考虑求职者的各方面素质来选聘优秀人才。
总之,要解决小学生学习负担过重问题,学校应该发挥关键作用,协调、理顺校内外各方面的力量,使它们的作用方向大体一致,互相促进,这样才能形成“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教育合力。
作者简介:
陈静芬,广东省汕头市,广东省汕头市特殊教育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