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昌智
【摘 要】在微时代背景下,信息化教学为特殊教育的数学课程构建提供了新的机遇。面对这些存在视力残疾、听力残疾或智力残疾的特殊学生群体,教师应积极引入信息技术,提供更加生动、有效的课程资源,从创设教学情境、创新教学形式、增进师生互动、协助课后辅导等多方面服务其学习过程,进而构建更加合理有效的教学指导方式,以促进特殊教育数学课程的信息化发展。
【关键词】特殊教育;数学;信息化;整合
随着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领域的应用与推广,微课等新型课程形式也随之涌现,这同时也标志着教育教学进入了微时代。在微时代背景下,信息化教学为特殊教育的数学课程构建提供了新的机遇。教师面对这些存在视力残疾、听力残疾和智力残疾的特殊学生群体,如何有效利用信息技术打造微课程,则成为教育教学研究的重点课题。接下来,我结合特殊教育数学教学实践,就技术与课程的整合过程与整合方法进行初步探究。
一、创设教学情境,优化课程导入形式
在特殊教育中,学生由于生理缺陷在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上存在诸多困难,无法像正常孩子一样循序渐进地完成抽象数学知识的理解。基于此,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对数学知識进行整合,为学生提供可视化的学习资料,并将生活化元素融合到数学教学情境中来,引导学生在熟悉的场景中逐渐感知、理解数学知识。
例如在人民币相关知识的教学中,教师在课前准备阶段为存在智力障碍的学生制作多媒体课件,并结合购物情境促使学生完成对人民币的认识,对购物活动的理解。在“激趣导入”环节,教师出示课件,并用生动的语言与学生展开互动:“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吗?”在学生回答出“超市”后,教师引导学生在课件的引领下,走进超市,来到收银台,观看收银员结账,进而引出人民币的概念;接下来,教师利用课件出示5角,1元,5元,10元,50元,100元人民币的图片,并要求学生结合生活经验读出来,在这一环节一些学生出现“卡壳”,不认识人民币币值,教师则应教会学生读出人民币币值,并利用课件在人民币币值下方展示相应价格商品,强化学生的印象,完成对人民币的初步认识,为下一步如何使用人民币奠定基础。
由于存在智力障碍的学生认知能力不足,掌握新知识的速度较慢,且容易遗忘,要想让他们更好地掌握所学知识必须让他们亲身体验。在教学设计中,教师应结合真实情景,引导学生观看超市用人民币交易的过程,并将数学课程知识的学习与现实生活巧妙地融合在一起,使他们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这一教学设计中,多媒体课件的引入发挥了重要作用,它帮助特殊学生亲历和感悟了生活中交易、购物的过程,并在这个过程中完成了数学知识的学习。
二、创新教学形式,构建动态化教学过程
在传统教学实践中,教师按部就班设计课堂,让学生在灌输与讲解氛围中落实学习目标。但是面对特殊教育对象,学生在机械的学习过程中难以有效参与,影响了其对知识理解的效果。针对此,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为学生设计微课,将静态数学知识转化为动态教学内容,引导学生观看视频,并在与视频的互动中逐步完成学习。
例如在认识时间的相关教学中,教师为指导学生深化对整点、半点的认识,培养学生看钟表、认时间的能力,设计了互动视频,并上传到教学平台,要求学生观看学习,并结合手中的钟面尝试着拨动指针。视频先以主人公明明的生活为起点:昨天晚上电视上播放明明最喜爱的动画片“小猪佩奇”,明明看了一集又一集,妈妈再三要求他上床睡觉才恋恋不舍地离开了电视机;第二点早上闹钟已经响了,明明却无论如何也起不来,眼看着就要错过班车时间了。教师在这里暂停视频,并对学生提出问题:通过观看视频,你知道明明是几点入睡的吗?他的闹钟又定在几点?你能在钟面上拨出来吗?在完成对时间的初步认识后,教师指导学生继续观看视频:明明终于睡眼惺忪地醒来了,一看闹钟已经7点半了,急急忙忙收拾出门,由于错过了班车,妈妈只好开车送他上学,但是来到学校已经8点了,第一节课已经开始了。
这里出现了本节课的重点,即整点与半点,教师暂停视频,鼓励学生尝试拨出明明起床以及到学校的时间,教师通过巡视发现学生的问题,并指导学生按部就班地完成看分针、找时针、读时刻的学习目标。这样的教学过程将视频融入课程中,打破了传统课堂的生硬与僵化,促使学生在观看、参与互动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时间。
三、增进师生互动,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如何在课程整合中实现师生之间的有效互动是教学研究的重要课题。在传统模式中,师生之间更多的是你问我答的互动模式,或者由于特殊教育对象的生理缺陷难以与教师产生有效的互动,教师更多是以要求、命令的形式促使学生完成学习任务。这样的互动教学显然忽视了特殊学生的自主性发展,甚至影响了学生的康复训练。因此教师应结合数学课程内容,利用信息技术为师生之间的互动教学创造更加开放、积极的环境,并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参与自主探究,促使学生在数学知识探究中挖掘潜能,在理解知识、拓展思维的过程中实现康复训练。
例如在认识圆柱体的相关教学指导中,教师利用认知工具为学生设计探究性学习过程:创设情境,为学生展示比萨斜塔、客家土楼的图片,以及生活中常见的糖果罐、茶叶桶等,以吸引学生的兴趣;引导观察,利用问题启发学生认真观察并思考,尝试说出这些图形的特点,并利用几何画板绘制圆柱体,引导学生对比分析,从具体到抽象的图形中,其特点是否发生了变化,从而加强思维训练,促使学生深入思考;自主探究,教师利用几何画板展示圆柱体,并利用画板工具标明圆柱体的底和高,在画板的引导下带领学生进入实践操作环节,要求学生独立思考或者合作交流,将教师所提供的圆柱体教具剪开,并观察两个底以及整个展开的侧面的形状;总结交流,教师结合学生的操作过程与结果,在几何画板上呈现剪裁后的圆柱体的构成,并鼓励学生说出答案,即两个底是面积相同的圆形,侧面是长方体;拓展思考,教师利用几何画板给出不同的柱行,要求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说明哪一个是圆柱体,并回顾生活中常见的圆柱体,进而完成对知识的探索与构建。
在这一教学设计中,教师利用信息技术为学生提供了认知工具,促使学生在从具体到抽象的过程中完成对圆柱体的深入探究与思考,有效展现了信息化教学的优势,为培养特殊学生的自主性创造了环境。
四、协助课后辅导,巩固数学学习效果
课后辅导是夯实知识基础、提高课程学习效果的必要环节。在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与学生的课后沟通不足,更多的是通过安排作业的方式帮助学生完成对知识的梳理与复习。对于特殊学生群体,课后辅导是十分重要的,教师需要在这一过程中扮演好引导性角色,才能延续课堂教学效果,为学生提供强有力的辅助。但是,面对全体学生,教师课后辅导分身乏术,难以达到课程教学培养目标。对此,在微时代,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为学生制作课后辅导视频,将课程内容进行梳理,并对学生自主学习以及家长课后辅导的难点进行点拨。
例如在扇形统计图的相关学习中,教师结合学生课后辅导需求制作微课,微课内容包含对扇形统计图特点和作用的阐述,对扇形统计图中各部分数量和总量之间的关系的描述;对统计途中统计信息、统计价值的分析;扇形统计图的数据分析方法;结合教材内容要求为学生设计作业任务,即利用扇形统计图安排自己一天的作息时间,并在视频的启发与引导下完成任务。这样的课后辅导显然打破了课后辅导在时间与空间上的局限,为学生的课后自主复习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提升课程教学效果。
五、结语
总之,进入微时代后,信息技术为特殊教育带来了新的机遇。在数学课程改革中,教师应积极引入信息技术,为这些存在生理缺陷的特殊群体提供更加生动有效的课程资源,多方面服务其学习过程,进而构建更加合理有效的教学指导方式,以促进特殊教育数学课程的信息化发展。
参考文献:
[1]李燕玉.善用生活化教学 提升智障学生数学课堂效率[J].华夏教师,2016(8).
[2]陆修平.创新运用培智学校数学教材[J].现代特殊教育,2016(19).
(责任编辑 李 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