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可视化麻醉技术在快速康复骨科患者中的应用

2020-05-29 18:40吴志君
健康必读·下旬刊 2020年5期
关键词:应用

吴志君

【摘 要】:目的:探讨超声定位椎管内麻醉在下肢骨折患者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2018年2月-2019年10月在我院就诊的80例下肢骨折(股骨、膝关节、胫腓骨、足部)骨科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患者知情同意基础上,以不同的椎管内麻醉穿刺方式随机将患者分为超声定位下实施椎管内麻醉组(观察组)与盲穿椎管内麻醉组(对照组),每组40例。比较两组患者术后不同时段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比较两组患者的操作时间、操作时VAS评分、穿刺成功率、麻醉后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操作时长、操作时最大VAS评分、穿刺一次性成功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6h、12h、24h、36h、48h时间段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定位椎管内麻醉应用于下肢骨折手术中,操作便捷,可视安全,穿刺时间短,一次成功率高,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少,患者舒适度及满意度高,有利于患者的术后快速康复。

【关键词】:精准可视化;麻醉技术;快速康复骨科患者;应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以2018年2月-2019年10月在我院就诊的80例下肢骨折(股骨、膝关节、胫腓骨、足部)骨科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患者知情同意基础上,以不同的椎管内麻醉穿刺方式随机将患者分为超声定位下实施椎管内麻醉组(观察组)与盲穿椎管内麻醉组(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中,男24例,女16例;年龄60-80岁,平均年龄(70.5±2.5)岁;ASA分级I级9例,II级31例。对照组中,男28例,女12例;年龄61-79岁,平均年龄(71.1±3)岁;ASA分级I级10例,II级30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纳入和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⑴无本次研究中用到药物(阿片类、罗哌卡因等)过敏史患者;⑵患者自愿参与本研究,签署知情同意书,且得到院伦理委员会批准;⑶符合相关手术指征患者;⑷年龄≥42岁患者。排除标准:⑴有椎管内麻醉禁忌症的病人;⑵强制性脊柱炎等无法实施椎管内麻醉的病人;⑶有影响研究的具有严重脑外伤病史或者癫痫病史;⑷麻醉前有严重脑功能障碍或者老年痴呆等无法配合的患者;⑸各种对局部麻醉药物特异性反应或过敏的病人;⑹其他可能影响研究的因素。

1.3 方法

1.3.1 对照组

手术结束后均气管插管送入麻醉后监测治疗室,给予呼吸机通气治疗,护理人员根据患者血压、心率适当调节呼吸机通气参数,患者麻醉未清醒前护理人员应定时帮助吸痰,从而保障呼吸道畅通;患者意识恢复后拔除气管导管,而后给予双鼻导管吸氧,观察Steward苏醒评分,待患者Steward苏醒评分超过4分后送至普通病房。

1.3.2 试验组

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取快速康复护理:(1)进入麻醉后监测治疗室后,为避免患者出现恶心、呕吐等症状,应协助患者取平卧位,头部偏向肢体一侧,从而避免呕吐物反流入肺;嘱家属24h陪伴患者,若发现患者出现误吸应立即改为头低位。(2)为促进机体麻醉药物代谢,护理人员应保证室温在25℃,并为患者加盖棉被;给予高流量吸氧的同时应逐渐降低氧流量,最后维持低流量吸氧。(3)为降低拔管刺激,麻醉复苏期护理人员应遵医嘱给予丙泊酚,待患者恢复自主呼吸、潮气量及每分钟通气量均恢复正常水平后拔除气管,避免气管长期留置导管。(4)术后待患者意识恢复后对其意识状态进行评估,并利用NRS数字疼痛评分评估躯体疼痛,若NRS数字疼痛评分为2~3分,护理人员应嘱家属多与患者沟通,以转移注意力;NRS数字疼痛评分超过4分,护理人员应遵医嘱给予镇痛药。

1.3 观察指标

(1)观察两组患者拔管时Riker躁动评分(7分制,得分越高表示躁动症状越严重)[2]及NRS数字疼痛评分(10分制,得分越高表示躯体疼痛越重)。(2)观察两组患者麻醉复苏期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

1.4 统计方法

计量资料以均值加减标准差()表示,两组间均值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t′检验。计数资料两组构成比和等级资料比较,以频数(f)、构成比(P)表示,采用Fisherχ2检验;均由SPSS21.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统计。α=0.05。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操作情况比较

观察组操作时长、操作时最大VAS评分、穿刺一次性成功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者术后不同时间段的VAS评分比较

观察组术后6h、12h、24h、36h、48h时间段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不良反应

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结论

骨科手术治疗往往给患者造成较大的伤害,恢复时间较长,面临的护理问题也较多。而康复效果及速度是影响患者对疾病治疗信心及态度的重要因素,良好的康复效果不仅能够显著改善患者预后,还可有效提升治疗效能感。故给予骨科全麻术后患者合理的康复护理干预以促进术后康复显得尤为重要。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是通过优化护理服务内容,为患者提供预见性与个性化的护理干预,有效保证护理质量,从而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的护理服务。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心率、血压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提示快速康复外科理念能够有效改善骨科全麻术后患者的生命体征情况,利于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快速康复外科是一种促进康复效果与速度的理念,通过对护理干预措施的优化,并经循证医学证实为患者提供针对性的护理措施,缓解患者焦虑、不安等负面情绪,减轻情绪波动,利于保持苏醒期生命体征平稳。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指导下对患者进行术前、术后干预,能够有效避免凝血功能障碍、低体温等不良事件的发生,且利于减轻心肺负担,保持良好的生理状态接受手术治疗;同時,利于减少手术并发症的发生,加快术后恢复进程,缩短住院时间,从而提高患者治疗信心,改善生活质量,实现相对理想的康复效果及康复速度。

综上所述,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骨科全麻术后患者麻醉复苏期护理中的应用,能够有效改善患者血压与心率水平,减少手术并发症的发生,利于促进患者康复。

参考文献

钱静,顾银燕.基于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的骨科全麻术后患者麻醉复苏期护理[J].护理学杂志,2017,32(22):33-34.

朱诗白,翟洁,蒋超,等.膝关节置换围手术期的快速康复措施[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7,21(3):456-463.

郭艾,马立峰.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J].国际外科学杂志,2016,43(11):726-730.

猜你喜欢
应用
配网自动化技术的应用探讨
带压堵漏技术在检修中的应用
行列式的性质及若干应用
癌症扩散和治疗研究中的微分方程模型
红外线测温仪在汽车诊断中的应用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微课的翻转课堂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分析膜技术及其在电厂水处理中的应用
GM(1,1)白化微分优化方程预测模型建模过程应用分析
煤矿井下坑道钻机人机工程学应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