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劳动教育与中职语文教学的融合

2020-05-29 08:21陆文忠
内蒙古教育·科研版 2020年3期
关键词:劳动教育语文教学中职

陆文忠

摘 要:在2015年我国教育部颁布的《加强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当中明确地指出:“要想有效地提升广大中小学生自身的劳动素养水平,以及良好的劳动行为习惯和良好的劳动态度,就一定要加强对于劳动教育的重视度。”本文重点将结合中职语文课教学实践,从语文教学和劳动教育的关系中,寻找进行劳动教育的契合点,劳动教育实践作为引导学生更深层次理解语文教学内容的重要途径以及引导学生通过语文学习来理解劳动之美,正确认识劳动四个方面来探讨把劳动教育融入中职语文教学中的具体实践方法和一些思考。

关键词:劳动教育; 中职;语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216(2020)03B-0101-02

劳动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马克思说过,劳动创造了人本身。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清晰表明,劳动教育是社会主义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把劳动教育纳入了我国全面育人的教育体系,劳动教育成为了新时代中国教育改革发展历程中的“高频词”。2019年,“大力加强劳动教育”又被列为教育部的工作要点,这充分说明在未来,国家对劳动教育的重视。作为中等职业学校,尤其是我们身处玉门这座农业城市中的职业技术学校,应该更加注重对学生劳动教育的培养,为培养适应社会需求和新农村建设的现代实用型职业技术人才积极实践,有所作为。那么作为一名担任中职院校语文教学的基层一线教师,应该如何立足所教学科实际,有效地对学生进行劳动教育,我有以下几方面的思考。

一、充分认识和把握语文教学和劳动教育的关联关系

劳动产生智慧,“语文”是劳动的产物,是智慧的结晶。从原始的劳动号子的出现,到《诗经》的产生和发展,无论是其诞生的过程还是其具体所包含的内容,语文学科都与劳动教育有着较为直接和密切的关联。劳动是语文产生的根源,也是语文发展的源泉和动力。而当前社会,我国教育的根本目的是要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理解劳动、尊重劳动、热爱劳动、勇于劳动的,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的作用就是帮助学生更加正确、精准、全面、细致和诗意般地理解劳动的具体过程,认识劳动的本质内涵与其所承载的社会价值。把劳动技能培养作为语文教学的一项教育教学目标和主要的任务来抓,是中职语文课堂教学由单一的知识传授向生活技能提升转变的重要途径,也是把教育与社会生活和社会劳动生产相结合的有效实践途径。每一名中职的语文教师都应该全面理清和把握好语文教学和劳动教育二者之间密切的关联关系,积极树立语文教育离不开劳动的教育教学理念,不断在此基础上,开展课堂渗透劳动教育的有效方法和基本途径,让语文和劳动教育的结合,不断提升中职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促进中职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提升。

二、深入挖掘教材,找到进行劳动教育的契合点

语文教材当中,编排有很多关于劳动的内容。如在上册教材中有张洁的《捡麦穗》是作者童年生活回忆的“大雁系列散文”之一,是一篇关于农村劳动的经典之作。法国作家莫泊桑的短编小说《项链》围绕“项链”描写了一个小公务员的妻子借项链、丢项链的故事,也刻画了当时社会劳动阶层的生活现状。《诗经》全面展示了中国周代时期的社会生活,真实反映了中国奴隶社会从兴盛到衰败的历史面貌。《孔雀东南飞》同样有关于我国古代妇女从事“织布”“裁缝”“葬礼”等劳动场景描写的片段。我们要不断深入地去挖掘教材中所包含的有关劳动的内容,并按照某一分类的标准和要求对其进行全面和细致化的整理与归纳。此外,还要结合这些篇幅内容,联合优秀的教师同行,不断探索和研究中职语文教育和劳动教育相融合的有效方法和策略,在课堂上将这些篇章内容作为重点教学内容进行讲解,并设置专门的教学环节和有针对性的问题,让学生对这些有关于劳动的篇目章节进行重点辩论和解析,如让学生从“劳动”场景描写在文章中的作用、“劳动”场景描写折射出的社会生活现状和“劳动”描写在文学作品中的所包含的美学意义等诸方面进行深度思考,然后撰写相关研究性论文,自然可以收到很好的教育教学效果,促进学生在语文的学习中更为深刻地理解劳动、体验劳动,不断促进中职学生健康的成长和提升。

三、把劳动教育实践作为引导学生更深层次理解语文教学内容的重要途径

我们应当把劳动教育实践作为引导学生更深层次理解语文教学内容的重要途径来抓。在学校社团的活动设置上,作为语文教师,笔者注重让学生通过主体活动体验劳动生活,参与劳动实践来理解课文,通过指导编排课本剧,小话剧等再现课文内容,指导学生在参与中把握每一个人物和角色的内心世界,从而回归书本知识,更为深刻、全面地感悟语文内容和劳动。

作为一所职业中等专业学校,组织学生从事职业劳动实践是必不可少的环节,通过劳动实践活动,一方面可以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让学生学以致用,更好地去劳动,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劳动实践活动来检验自己所学习的语文知识,加深学生对这些知识内容的再认知和再理解。在带领学生下乡从事农业生产实践和到机械制造等厂矿进行专业实践期间,笔者特别注重指導学生做到把书本知识应用于生产劳动实践,组织学生撰写劳动调查报告,撰写新闻通讯,撰写劳动工艺流程说明等应用型书面材料。使学生得到了较好的锻炼,更为深入地理解了劳动,理解了语文内容,也通过不断的感悟、总结和书写,全面提升了自身的专业写作能力,受到了学校领导和实习单位的一致好评。通过这些小案例,我们可以看到只有中职教师积极地把劳动教育实践作为引导学生更深层次理解语文教学内容的重要途径来抓,通过一系列具有针对性的劳动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去感悟、去品味,将语文学习和生活劳动相结合,我们的中职教育才是成功的,才是有效的。

四、引导学生通过语文学习来理解劳动之美,正确认识劳动

在具体语文教学实践中,笔者还特别重视引导学生通过写作来发现和认识劳动之美,引导学生通过语文学习来理解劳动之美,正确认识劳动,学习劳动过程中所传承蕴含的智慧、技能和方法。如定期组织学生观察劳动场景,描绘再现劳动场景特定的人物故事,记叙劳动的过程,对劳动所具有的价值进行思考和评价,都可以通过语文教学中的口头交流和写作教学将劳动融汇其中,从而让学生既系统地了解认识了劳动过程,同时又深刻理解了劳动之美,进而最终引导学生认可劳动对人生和社会的独特价值,使学生形成热爱劳动、尊重劳动的意识,从而促使学生积极地参与到具体的劳动之中,主动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式去在劳动中学会创造,懂得在劳动中实现个人人生价值。

总而言之,把劳动教育全面融入中职语文教育教学之中对于中职学生良好品质的培养和健康的成长与提升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中职语文教师应当对此有一个较为清晰和全面的理解与认知,全面充分认识与把握语文教学和劳动教育的深层次关系,并在中职语文课堂教学中进行劳动教育渗透,不断挖掘和利用教材中所包含的劳动教育资源,找到语文教育和劳动教育的契合点,让学生通过语文教育来感知劳动,通过综合劳动实践来深刻地理解语文,不断促进中职学生全面的发展和提升。

参考文献:

[1]杨霞. 语文教学与中职学生职业精神的培养[D].昆明:云南师范大学,2017.

[2]侯毛珊. 中职语文情感教育价值意义及其实施策略探讨[D].苏州大学,2011.

[3]姜德玲.中职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学周刊,2020,(4).

[4]马燕.中职语文教学中的人文精神渗透教育探讨[J].课程教育研究,2019,(52).

[5]陆曼.中职语文教学中行为导向教学的应用探讨[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9,(12).

[6]蒋国华,郑馥兰.在中职语文教学中实施德育教育的几点思考[J].国际公关,2019,(12).

[7]张永亮.基于职业素养的中职语文教学分析[J].职业,2019,(34).

[8]殷勤.浅析中职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之方法[J].职业,2019,(34).

猜你喜欢
劳动教育语文教学中职
探讨农村小学学生的管理工作
马卡连柯劳动教育思想对儿童劳动教育的启示
苏霍姆林斯基的劳动教育思想的原则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主问题设计需“对症下药”
让语文教学更接地气
核心素养下的语文教学
浅谈中职英语教育三部曲
果真是“误了百万中职生”吗?
构建中职生成才通道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