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梦”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探究

2020-05-29 01:36马辰
知识文库 2020年7期
关键词:中国梦辅导员融合

马辰

“中国梦”关乎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现,是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在理论创新方面的重要成果,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延伸与发展,具有深广的理论精髓与鲜明的时代特征。青年大学生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蓬勃发展的重要力量,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他们肩上承载着中华民族复兴的希望。因此,高校在将“中国梦”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这项伟大工程中发挥着决定性作用。本文从“中国梦”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必要性谈起,继而对融合教育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展开分析,最后提出若干可行性路径与建议。

“中国梦”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蕴含着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自我补充和创新,而实现国家富强与民族振兴,实现人民幸福和社会和谐更是“中国梦”的核心内涵。“中国梦”蕴含着丰富的理论知识、思想体系与方式方法,将这些新理念新思想合理地融入到大学生的头脑意识中,让大学生从根本上了解“中国梦”,并结合自己的“个人梦”,继而用实际行动实现“中国梦”。

1 “中国梦”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必要性

1.1 新形势下高校意识形态工作亟待改进和加强

时至今日,互联网与信息系统飞速发展,各种信息在短时间内快速传播,这极大地给西方势力提供了便利,使得其更容易在意识形态方面进行渗透。而高校是教书育人的主要场所,承担着重要的社会职责,更是各种思想汇聚交流、意识形态形成发展的敏感地带。只要从根本上将“中国梦”的内涵与精髓真正植入贯穿大学生的思想行为,才能让他们从根本上抵制西方敌对势力的鼓吹和渗透,才能在实际行动中践行“中国梦”。

1.2 “中国梦”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创新互补

我国高等教育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中国梦”教育作为一种新兴的教育内容,其教育深度与开展模式较之传统思政教育还不够成熟,很多教育方式与细节还需要探讨与完善,在教育过程中出现问题在所难免。反观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无论是在理论研究还是实践模式等方面都比前者更加成熟、完善。因此,高校在开展融合教育的工作中,应当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理念与模式体系进行吸纳借鉴并对教育理念方法大胆创新,实现优势互补,真正从根本上提升“中国梦”教育的实效与水平。

1.3 大学生全面健康成长呼唤融合教育

高校是大学生学习真知、提升素质的重要场所,大学时代的生活更是能够影响他们一生的发展。但反观现状,当代大学生的理想信念受到了多样化社会思潮的强烈冲击,大学生更为注重个人需求与自我发展,而对国家的形势与社会的发展却关注不多。如此一来,所谓的大学生树立坚定理想信念,服务国家、服务社会就變成了毫无意义的空谈。

2 “中国梦”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2.1 教育形式阶段化口号化

“中国梦”教育作为一个新兴的教育样态,其教学效果的显现本身就应当是日积月累与循序渐进的,试图急功近利式的通过硬性指标任务的下达与空洞的口号宣传来大幅度提升教育效果是不切实际的。 在进行宣传教育与开展相关活动时,部分高校缺乏前期的调研与了解,也未能考虑本校的实际情况与学生的认知规律、认知层次、接受意愿及个体特点,只是在某些特定时期机械生硬地完成任务,融合教育演变成了口号化的说教和形式化的灌输,导致实际教育效果欠佳。

2.2 教育内容片面化教条化

将“中国梦”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完美融合是一项持久的系统性工程,故其宣传教育也应当具有全面性、深入性与系统性。部分高校在推动融合教育的过程中存在认知局限,并未对“中国梦”的历史背景、核心内容、重要任务及发展路径等进行深入研究分析。与此同时还存在融合教育内容与实际情况匹配度不高的问题。在具体融合教育过程中,部分高校未能着眼于社会现实问题与大学生生活实际,与时俱进的意识不强,在实际工作中缺乏调研与思考,青年大学生个性复杂多样、认知千差万别、需求不尽相同,只有进行全方位的深度调研,对大学生的思想与生活状况了如指掌,才能设置有针对性的教育形式与内容,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2.3 教育方法模式化单一化

大学生的自身素质、生活环境、接受程度不尽相同,他们来自全国各地,风俗习惯、成长环境也多种多样,对个人理想与国家理想的关系也理解不同。在进行融合教育时,高校教育者很难做到因人而异,因材施教,所以其宣传教育方式就缺乏个性引导与科学化的设定,开展的教育内容也会显得针对性不足,模式化单一化现象严重。诸如专题学习、专家讲座、党课团课等内容就会永远停留在老师在上面讲、学生只能在下面听的传统模式上,教育过程缺乏真实有效的沟通。

3 “中国梦”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路径

3.1 加强建设,提高学工师资水平

高校辅导员承担着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责任与义务,相较于专业教师,学工队伍尤其是辅导员,他们对学生的言传身教更为广泛与持久,在大学生活的方方面面辅导员都有责任对其进行思想引导和教育。因此,加强学工队伍尤其是辅导员群体对于“中国梦”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入理解就显得尤为重要。高校要积极为辅导员队伍提供“中国梦”相关知识的学习与培训机会,为他们提供必要的制度保障,提高其沟通教育的水平,使得辅导员先从思想认识上深刻领悟“中国梦”的内涵以及融合大学生思政教育的必要性、紧迫性。

3.2 科学指导,深度结合拓展教学

“中国梦”是在中华民族复兴的关键历史时期下提出的,代表着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愿景,有着博大丰富的科学内涵,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存在着许多共通之处。因此,深入发掘“中国梦”与大学生各专业课程的契合点,推动“中国梦”教育融入第一课堂,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融入专业课程,以此激发大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根本上为他们提供筑梦、追梦和圆梦的能力与基础。

3.3 新旧互补,发挥挖掘新兴媒体

在运用新兴媒体进行融合教育时要与时俱进,密切关注互联网的发展动态,把握大学生的思想动向,有的放矢地开展“中国梦”融合教育。要利用好新兴媒体的正面效应,通过学院官方网站、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媒介展开宣传教育,要重视学生的思想反馈,加强学生与辅导员、专业老师、学院以及学校之间的互动交流,积极收集信息,通过信息互通了解检验“中国梦”融入教育的实效,也为教育工作提供了指导和依据。在利用新兴媒介时可以拓宽形式,比如利用3DSMAX、PHOTOSHOP、CAD等软件设计“中国梦”主题标志、微电影,通过拍摄教育视频上传各大视频 APP,在学院微信公众号上建立“中国梦”教育平台等。

3.4 创新平台,推进多元实践育人

要使得大学生全面认识“中国梦”的内涵与精髓,仅仅依靠校园教育是远远不够的,除了发挥第一课堂的重要作用,更要让大学生走进第二课堂,走向社会。这就需要高校继续加大实践育人工作投入,为大学生搭建起丰富多样的实践平台,使学生在富有吸引力的实践活动中强化兴趣爱好,增强自我提高的内在动力和求知探索的热情,进一步深刻领悟“个人梦”与“中国梦”的联系。

4 结语

“中国梦”承载了一代代中华儿女的热切期望,也是激励我们团结奋进的精神动力和目标导向。青年大学生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民族复兴的征途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作为中坚力量,大学生应当将“个人梦”与“中国梦”自觉结合,努力担负起实现民族复兴的历史重任。新的时代,“中国梦”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塑魂育人”,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三观”、坚定理想信念具有里程碑式的历史意义。当今时代,持续深入推进“中国梦”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是我国高校的历史任务与重要课题,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发展的必然趋势,更是立德树人的根本要求。

(作者单位:河南财经政法大学金融学院)

猜你喜欢
中国梦辅导员融合
“五学”融合:实现学习迁移
刚柔并济
破次元
融椅
高校辅导员综合素质与能力提升探究
高校学习型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时代诉求与角色定位
美媒:非洲人欲在华追求“中国梦”
“有为”也应“有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