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教学与习作练笔的交流互鉴

2020-05-29 01:36游淑兰
知识文库 2020年7期
关键词:习作课文阅读教学

游淑兰

阅读教学和习作练笔如两条交错前行的曲线,是相生相伴的过程,是交流借鉴的过程,它们相映成趣,产生美好效应。找准课堂“学文”和课外“写文”的完美契合点,探索有效的教学途径,追求“品”与“悟”的双赢,“读”与“写”的合修,将课堂向课外延伸,将语言的习得和运用结合起来,有效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实现儿童阅读和习作交流互鉴的长远发展。

在阅读教学中渗透习作指导,是当今课堂中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写作的素材、技巧乃至灵感可从阅读教学中生发。以2019年部编版教材为例,从四个“注重”说说如何促进阅读和写作的交流互鉴。

1 注重阅读教学中写作方法的迁移

语文老师发现:在阅读教学中,学生能理解感悟课文中的修辞手法、结构特点等的作用,当要求在作文中运用时就不会迁移,这主要是因为他们对这些方法缺乏深刻理解或没有及时应用所致。因此要求教师既要吃透教材,又要吃透学生习作。一篇课文,在学生反复领会思想情感和归纳写作特点的基础上,老师要推动学生阅读和习作的交流互鉴。备课中充分注意,品读课文中及时点拨,并做有效的写作练笔。说说以下几种写作方法的迁移:

1.1 修辞手法的迁移

一篇生动形象的文章中一般都运用了恰当的修辞手法。在阅读理解课文时,要抓住时机,指导学生把文章写优美。例如学习六年级课文《草原》时,可将目光聚焦在第一自然段“草原美景”的描写上,由中心句引发出对草地、羊群、小丘的描写,不仅让人喜欢多读多品,还催生学生对所喜欢景物的描绘愿望。品读之后,让学生也来写一写想赞美的一处景物,有了文本依托和朗读品味,学生笔下的“学校池塘”“公园绿道”“河滨栈道”“白岩宝塔” “高山茶园”等熟知的景物跃然纸上,有参照定中心句,采用比喻、拟人修辞手法的描写,有人物对美景的正面感受描写,也有借助动物享受美景的侧面烘托描写,虽是片段描写却极见景致。

1.2 结构安排的迁移

根据构段方式进行练笔,既得写法,又提高语言表达能力。说说并列结构和总分结构的两种练笔迁移:

(1)并列结构段常用于说明文中,将事物的几个方面特征按照并列结构段来写。四年级习作例文《鲸》就是最直观的范例,迁移其写法指导学生抓住小动物的外形特点、种类、生活习性等,运用作比较、列数字等说明方法进行习作。叶圣陶先生说过:说明文“说明白了”为成功。要引导学生在阅读简单的说明性文章之后,了解基本的说明方法,并加以运用。

(2)总分结构是由总述和分述两层构成。五年级课文《松鼠》先总写松鼠是一种漂亮的小动物,乖巧,驯良,很讨人喜欢。全文围绕这句中心句先描写了松鼠漂亮的外形特点,再分别从几个事例来说明松鼠的驯良和乖巧。仿写时,可出示总述部分,让学生围绕总起句写分述部分。例:①我家的猫真惹人喜爱。②“千人诵读”场面真是壮观啊!

1.3 写作顺序的迁移

写事情要按照一定的顺序写。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把一件事情写清楚是不容易的。所写事件太笼统,不具体,缺少过程,没有如见如闻的感受。四年级《爬天都峰》是按照爬山前、爬山中、爬上峰顶后的顺序来写的。可以迁移练笔:学会分解过程,拓展情节,尝试多问几个“怎样”。

1.4 详略安排的迁移

阅读教学中,通过抓住重点,突破难点,让学生知道写文章要有详有略,有主有次。重点的,突出主题的部分要详细写,其余部分略写。如《落花生》这课,文中围绕“落花生”,写了“种花生”“收花生”“尝花生”“议花生”四部分内容,只详写“议花生”部分,说明花生的作用和品质,展示了父亲教育子女独具匠心的一面。教师可指导学生运用在写人记事的文章中,为表现一个人的品质,有很多事可以写,但要重点写一两件典型事例,不要面面俱到,详略不分。

1.5 虚实描写的迁移

虚实结合就是把抽象的述说与具体的描写结合起来,或者是把眼前现实生活的描写与回忆、想象结合起来,以达到虚中有实,实中有虚的境界。五年级下册《刷子李》中“虚实相生”描写刷子李高超的粉刷技术,学文后可练笔:我见过干活也是这样:(描写一段劳动情景,如做菜、砌墙、安装、清扫等,写时注意虚实结合突出其精湛技术。)

除此之外,立意,选材,也都是阅读教学中值得学习迁移的写作方法。

2 注重文本教材中创作素材的开发

作文教学富于实践,不进行长期有效的训练无法有收获。學生写不好作文,原因之一是因为感到缺少写作素材,无话可写。那我们就可以从课文中挖掘素材来丰富训练。

教材是练习写话的肥沃土壤,让学生依葫芦画瓢,仿照课本的例子写一段话,就是非常好的一种训练方式。只要引导学生关注教材当中的一个点,把这个点仔细地揣摩,看它如何构段,这样学生就容易模仿,就能把段落写清楚,写明白。如六年级《开国大典》这篇课文,从第五自然段开始进行了一系列的场面描写:主席出现,升国旗,宣读公告,阅兵式,群众游行,这些场面描写将开国大典的热烈、庄严生动刻画出来了。这些场面描写都是非常好的范例,让学生依照描写的方法来写一个活动的场面,就起到搭桥过河的效果。文中写主席出现和三十万群众一齐注视主席的激动喜悦场面,应用点面相结合的写法,场面恢弘,当学生了解了描写方法后,让他们描写印象深刻的一次活动的场面。很多学生写了“歌咏比赛”的场面:同学整齐的动作,动作的变化,众人的表情,众人的声音,由这声音联想到的优美画面,其中的一个同学如何表现的……细腻的表情,都描摹出来了,此时的观众又是怎样观看,现场气氛如何。这样写出来的段落有点有面,细致有味,归功课文的示范作用。

文中的标点有时会发挥抛砖引玉的大作用,所以懂得补白是对内容的理解和感悟,抓住课文中的类似“留白”进行习作是不错的选择。如五年级《父爱如山》以梦境为依托,描写了多个感人的场景。学文之后让学生对原文进行扩展,加深感悟。把“朦胧中,父亲和母亲在半夜起来给蚕宝宝添桑叶……”这个情节背后的故事想象补白出来——想象父母一夜怎样的辛劳,流下了多少汗水。从父母当时的动作、语言、心理、表情等细节入手,结合“养蚕”资料, 再现难忘的场景,感受父母之爱。亦可对文中“父亲便给我买枇杷吃……”进行补白练笔,把难忘的父爱场景勾画得更深刻,父爱如山的感受更突出。

学文得法后,教师要善于从课文中挖掘训练点进行扩展、补充、接编、改写和仿写等练笔。既巩固对课文的理解,又有目的地进行写作训练。

3 注重文本阅读时悟出情感写随文

欣赏文章的美时,由于学生的审美情趣比较粗浅浮泛,因而教师应适时点拨,陶冶他们的情操。课文中有许多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学习、思想实际的话题,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肯定会与之产生共鸣碰撞出耀眼的思想火花。此时教师要抓住机会引导学生写随感。四年级《慈母情深》课后有小练笔:联系上下文,说说为什么“我”拿到钱时“鼻子一酸”。你有过“鼻子一酸”的经历吗?母亲“掏钱”细节多加品读,感受其工作的辛苦、挣钱的不易,进一步联系上下文品味感人的场景和细节,体会作者的羞愧和自责。进而迁移到习作:想想自己的母亲与文中母亲的相似之处,结合点滴生活感悟母亲的辛勤和慈爱,改变一味写母亲照顾生病的“我”、雨中送伞等落俗老套的事,发现生活中温暖真实的事。情感的波浪推动学生习作,一切水到渠成。

4 注重文本鉴赏后总结方法写童诗

小学生的头脑里盛开着诗的花朵,有着丰富的想象力。四年级《现代诗二首》学习至“写法总结”时,引导学生想一想:两首诗在表达方式上有什么相似之处?交流:两首诗都是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来展开大胆有趣的想象,围绕“鸟儿”和“花牛”来展开,有悠闲自在之美和轻快可人的故事之美,语言灵动跳跃。梳理写法后便激发学生仿写第二首《花牛歌》。学生所作童诗语言平实有童趣,简洁有韵味,或五六节诗,或简简单单几行文字,各具特色,情趣相同,表达出对美好事物的珍爱和对未来生活的渴望。

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作文教学并不孤立,蕴藏在每日的阅读教学中,将阅读教学中的习作资源进行开发和利用,才能促进学生习作创作能力的生成。阅读教学和习作练笔的交流互鉴是个长期可持续发展的过程,教师一方面要引导组织学生有机地将阅读与写作融合,另一方面还要引导学生通过生活观察和实践来丰富积淀, 再通过有序的训练来提升写作能力,真正学会作文。

本文系2018年大田县基础教育教学研究立项课题“小学语文一主多元阅读教学课堂优化研究“(课题编号:KTX18003)的研究成果。

(作者单位:福建省三明市大田县实验小学)

猜你喜欢
习作课文阅读教学
初中英语评判性阅读教学实践与探索
多元读写理论指导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
高阶思维介入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端午节的来历
背课文
习作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