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雪梅
引言:新课改后,高中化学教学课时严重不足,为了有效完成教学任务,教师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构建高效课堂。研究发现,越来越多的教师意识到导入环节的重要性,但部分教师对导入的相关理论和策略了解不够,在导入的方法上不够恰当,在素材的选择上不够精准,致使导入起不到指导后续教学的作用。
1 结合我们学校的具体情况,课堂导入存在的主要问题
1.1课堂导入内容无趣味性,不能激发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想要构建高效课堂,就必须在上课时能够快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上课伊始,学生由于课间娱乐或学习疲惫困倦,又或者还沉浸在上一节课的知识中,注意力很难在短时间内快速集中起来。要让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精彩的课堂导入尤为重要。
高中化学具有很强的趣味性,教师要充分利用化学课的特点,在选取导入内容时,精心对课堂导入内容进行设计,注重趣味性,如果采取生硬、无趣的导入形式,则不能引起学生注意,激发学习动机,快速进入特定的教学任务中,将学生的心引导向将要学习的内容上来。
1.2课堂导入目的不明确,偏离主题
有效的课堂导入,指教师采用恰当的方式和方法,使学生在最短时间内对新的学习内容产生兴趣,顺利进入学习状态,为主要教学活动做好铺垫。
教师在课前认真备课的过程中,确定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相应的导入方式,教师在课堂导入的设计过程中要有的放矢,紧密围绕本节课教学主题内容展开。让导入环节为教学目标服务。如果教师设计的导入环节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缺乏紧密联系,设计的导入环节再精彩、引人入胜,也仅仅能短暂吸引学生注意力,暂时起到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的目的,但由于导入与后续教学内容关联不大,学生兴趣和好奇心会慢慢消失,重新进入疲惫、消极状态。
1.3课堂导入内容与学生知识水平不相符,衔接不当
先行组织者是指在新的教学活动前,为了使新的教学内容与学生已有的知识建立关联的引导性材料,通过材料学生可以了解到将来要学习的知识与头脑中已有知识之间的联系,有效的帮助学生选择合适的学习方式,完成知识的扩充,促进有意识学习的方式和保持。课堂导入作为课堂教学的首要环节,不仅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好奇心,还有借助各种材料和方式帮助学生把新内容和已有经验之间建立联系,促进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进入新知识的学习。
除了以上主要的几点问题,课堂导入还存在导入时间过长、导入实施不够灵活、导入形式单一等问题。发现问题,就要解决问题。如何才能有效的进行课堂导入,帮助学生较快的进入新知识的学习,构建高效课堂,需要教师进行有意识、有目的的引导,有经验的教师总能充分利用课堂的导入环节,讲究导入的艺术性、时效性。
2 提高课堂导入的有效方法主要有
2.1实验导入法(演示实验、学生实验、趣味实验等)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通过实验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动手能力等。教师充分利用化学课的特点,精心设计实验,通过有趣的实验现象,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是最受学生喜爱的导入形式。
2.2引经据典导入法(与化学有关的历史故事、名人轶事、诗词佳句等)
古典文化历史悠久,包罗万象,许多高中化学的知识背后都有着有趣的小故事或传说,教师通过绘声绘色的讲述寓意深刻又幽默的故事,引发学生兴趣,是学生喜闻乐见的导入形式。
2.3直观导入法(图片、模型、实物展示等)
直观导入法可以通过刺激学生视觉神经,让学生更好的了解物质的性质,掌握和运用知识点,让学生更好的进入学习状态,加强师生互动,活跃课堂气氛。通过直观的导入,可以将高深、难懂的知识融入到学生较熟悉的实际生活中,将较为抽象的知识具体化,便于学生接受。
2.4利用多媒体(社会热点事件、动态演示微观粒子等)
新科技在教育教学中不断普及,多媒体教学在高中化学的应用也不断提升,利用多媒体整合化学知识和课堂教学相结合这一优势,不但可以把死板的知识具体化,还可以让静态的知识动态化,对于知识点的学习,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2.5复习导入法(新旧知识衔接)
“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通过复习已经学习过的知识作為铺垫,自然引出新知识的学习,通过对旧知识的联系和对比,建立新知识的结构,使新旧知识连贯,将要学习的内容渗透到已有的认知结构中去。复习导入法可以合理的将高中化学知识进行有效串联,提高知识衔接的质量。
2.6谜语、游戏导入法
谜语、游戏具有极强的趣味性,利用谜语和游戏进行课堂导入既能集中学生注意力,又能使学生在娱乐中了解本节课学习的主要内容,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展开教学,减轻学生的学习心理负担。
课堂导入的方法还有很多,例如:小组讨论法、练习法、生活经验导入法等。对于不同类型的课程,需要选择不同的导入方法,同一课程也可以选择不同的导入方式。
例如《氧化还原反应》的导入方式可以采取:
实验导入法:
【趣味实验】:两个锥形瓶中加入洗手液后加入双氧水,再分别加酵母粉和氯化铁溶液(教师提点--酵母粉和氯化铁都是催化剂)。
【教师】:我们观察到什么现象?
【学生】:大量白色泡沫和棕色泡沫
【教师】:泡沫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双氧水发生了什么反应?
直观导入法:
【实物展示】: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的咬过的苹果。
【设疑】:咬过的地方颜色变深,什么原因?(提示苹果含铁,及Fe2+ 、Fe3+颜色)
【学生】:苹果中Fe2+ 转化为Fe3+
【设疑】:苹果汁通常没有变色,是掺了维生素C。维生素C起到什么作用?变色的苹果上涂维生素C会发生什么变化?
多媒体导入法:
【播放】:江西卫视---传奇栏目“谁是真凶”事件。
【设疑】:火是怎么着起来的?真凶到底是谁?
谜语导入法:
【教师】:前世身在海中,练得一身晶莹,三餐离它不行,遇水无影无踪。-----打一物质
【学生】:氯化钠。
【教师】:实验室如何制备氯化钠?
【学生】:交流讨论后回答:钠和氯气反应、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都可以。
【教师】:观察这两个方程式,有何本质区别?
【学生】:前者反应前后化合价不变,后者化合价变化。
复习导入法:
【教师】:初中学习的四大基本反应类型包括哪些?
【学生】: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和复分解反应
【教师】:Fe2O3+3CO==2Fe+3CO2属于四大基本反应吗?如果不是,它属于哪类反应?
再例如《原电池》的导入方法可以采用:
实验导入法:
【学生实验】:Cu片和Zn片分别单独插入稀硫酸溶液中
【教师】: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什么?
【学生】:Cu片上无现象,Zn片有气泡生成。
【学生实验】Cu片和Zn片用导线相连插入稀硫酸溶液中
【教师】:中学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什么?
【学生】:Zn片上无现象,Cu片有气泡生成。
【设疑】:为什么两次实验现象不同?
直观导入法
【教师】:展示暖宝宝。
【设疑】:现在越来越多的人使用暖宝宝,暖宝宝如何能发热?
【教师】:展示MP3、小手电、数码相机、遥控器、手机等物品——电池的重要性。
【设疑】:展示音乐贺卡-----小电池如何提供电能?
多媒体导入法:
【播放】:用2380个橙子瓣给手机成功充电。
【设疑】:为什么有些水果可以放电?原理是什么?
故事导入法:
【教师】:“阿那吉纳号”漏水的故事——載着精选的铜矿砂的货轮上突然发出警报声,原来货轮出现漏水现象。
【设疑】:货轮既没有触礁也没有与其他船只相撞,怎么会漏水?原来是船上的精铜矿砂使坚固的铁板出现漏洞,这是什么原理呢?
课程选择什么样的导入方式,主要取决于教师所处的环境、条件及学生的学情。朱嘉泰在《中学化学微格教学教程》中提出,导入技能不仅适应于每节课,而且广泛应用于每门课程、每个章节以及课上某个段落的开始。
总之,课堂导入是课堂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师必备的一种教学技能。教师通过利用各种简练得力的手段及教师自身的人格魅力,排除各种干扰,唤起学生对新知识学习的兴趣及参与热情,使教学过程最优化,教育效果最大化,从而真正构建高效课堂。
(作者单位:福州文博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