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科技创新为首的应急产业需求分析

2020-05-29 07:58秦挺鑫
科技管理研究 2020年7期
关键词:应急政策科技

秦挺鑫,王 皖,张 超

(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北京 100191)

近几年,为了深入贯彻《突发事件应对法》的精神和要求,相关部门和地方政府近年来一直在推动应急产业的发展,研究者们对于应急产业的战略分析和发展趋势也进行了大量的学术研究。随着政府及各组织对于安全产业的重视程度不断增加,结合研究者们的研究成果,我国相继发布了多项涉及到安全产业的相关政策,通过对其解读可以了解到在当前关键经济转型期的形势下,我国应急产业发展的趋势及前景。本文从近几年相关政策发展的角度,结合学术研究成果,对于应急产业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应急产业发展的关键需求点,并通过定量分析,提出了各需求点的权重情况,为下一步我国应急产业的发展方向提供了技术支撑和建议。

1 主要文献综述

研究者们对于应急产业的国内外发展现状进行了对比研究[2]。研究结果表明:国外已经形成了比较完善系统的产品链条,正在向智能化、快速化、成套化、一体化方向发展,而且发达国家已经形成了较为系统和成熟的应急科技研发和支撑管理体系,整体应急科技水平发展较快,各项技术都较为先进,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与国外相比,我国的应急产业虽然已经初具规模,但是目前仍以应急产品的提供为主,社会化、市场化的应急服务还处于起步阶段,并且,国产的应急装备及系统产品在功能上与国外差距已经不大,但是在技术创新方面还存在较大差距。

对于应急产业的发展方向,各研究人员从不同角度提出了不同的建议。全国应急产业联盟执行副秘书长、中国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中心宋烜懿[3]经过调研指出,我国应急产业应该向标准化、系列化、无人化、智能化、高端化、服务化、平急结合、专用通用结合的方向发展;彭银春[4]从理论上和现实中对应急产业发展中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进行了讨论,指出了应急产业的发展方向是完善应急产业政策,保持应急企业的“企业”属性,坚持以政府为主的多元供给模式;唐林霞等[5]认为应急产业发展的外源动力机制为市场需求拉动、技术创新推动、产业政策扶持,内源动力机制为经济利益回报和竞争力提升;刘钊等[6]则认为我国应急产业应该从政策作用、发展规划、支撑条件、数据库等几个方面发展。

对科技支撑方面文献[2,7-10]进行梳理总结,得出了如下结论:对应急产业而言,科技支撑能力主要包括创新研究能力、技术转移能力、成果转化能力、资金保障能力和应用服务能力,科技支撑对于应急产业的发展具有最基础性的作用;我国突发事件防控和处置难度不断加大,亟需依靠高新技术的自主研发和集成创新,我国目前应急产业科技创新存在的主要问题有:科技资源分散、缺少统筹和整合,应急技术和产品体系条块分割,技术创新的动力、能力和空间不足,技术研发支撑条件不足,产学研用合作机制尚未建立等。针对存在的问题,各学者提出,应当从资金、人才、平台、机制等方面加大对应急产业科技创新的投入,包括提高应急技术研发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建立跨领域的产学研用合作创新平台,加强企业应急技术创新政策引导和扶持力度,加强应急科技支撑能力建设,引导和扶持应急技术自主创新及成果的产业化和市场化。

2 应急产业相关政策解析

随着政府对于安全产业的重视程度不断增加,2012 年以来,我国相继发布了多项涉及到安全产业的相关政策,其中具有全局决策性的政策如表1 所示。

表1 应急产业相关政策

2.1 政策聚焦点

2.1.1 指导思想

从指导思想来看,2012 年发布的《促安全产业发展意见》和2014 年发布的《应急产业发展意见》提出,对于安全产业和应急产业发展的指导思想为大力实施“科技兴安”战略,加快培育壮大安全产业;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以改革创新和科技进步为动力,加强政策引导,激发各类创新主体活力,加快突破关键技术,不断提升应急产业整体水平和核心竞争力。与上述两项政策的指导思想相对照,2018 年发布的《加快安全产业发展意见》仍然指出了企业的主体地位,市场的导向作用,政府的引导功能,并重点提出了要着力推动安全产业的创新发展、集聚发展。由此看出,企业、市场、政策环境和科技创新一直以来都是政策指导思想的关注点。

2.1.2 基本原则

对于应急产业发展的基本原则,几项政策均提到了“创新科技”“市场主导”“示范带动”“政府引导”等相关信息。《行动计划》中指出:我国应当在创建示范工程,激发市场需求的前提下,优先聚焦可有效防范事故、具有重大推广应用价值的应急产品,推进应急产品高端化、智能化、标准化、系列化、成套化发展,重点发展高精度、高可靠风险防控与安全防护、新型、智能无人应急等标志性应急产品。《加快安全产业发展意见》提到基本原则和工作目标时指出了创新技术的突破、示范工程的组织实施以及骨干企业的建设。由此说明,我国应急产业发展的原则始终要围绕创新科技的驱动,市场的主导引入,示范企业的带动以及相关政策的引导和标准化的研制,工作目标始终是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标准化和系统性,打造示范单位,集聚骨干产品的发展,注重政策的引领和市场的拓展。

2.2 政策的发展

2.2.1 科技创新地位提高。

2012 年发布的《促安全产业发展意见》指出了四条基本原则:坚持安全第一,严格市场准入;坚持科技引领,鼓励创新发展;坚持规范引导,推动有序发展;突出发展重点,坚持集聚发展。2018 年发布的《加快安全产业发展意见》同样也提出了四条基本原则:创新驱动,优化供给;突出重点,集聚发展;需求牵引,示范带动;规范引导,有序推进。相比较来看,2018 年政策导向将创新驱动放在了第一位,这说明了我国充分认识到了科技创新驱动的重要性,以及科技创新在当前我国应急产业发展形势下的关键作用。

2.2.2 应急管理关口前移。

2017 年发布的《行动计划》指出瞄准重大突发事件处置需求,聚焦极端条件下抢险救援和生命救护,说明2017 年以前,我国仍将应急管理聚焦在突发事件的处置阶段。2018 年,《加快安全产业发展意见》则指出要聚焦风险隐患源头治理,以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为目标,这体现了我国应急管理在逐渐施行关口前移的策略,即从侧重对突发事件的管理到对事件和风险并重的管理,在此基础上实现应急管理工作从事后被动型到事前主导型的积极转变,从而最大限度地避免和减少风险源,进而减少突发事件的发生。关口前移对于应急管理来说是一个高明的进步,而随着应急管理关口前移的思路,应急产业也应当加大风险管理方向的发展力度,对于常规情况下风险管理的产业和服务予以更大的重视。

3 应急产业需求分析

3.1 五个需求点

在分析了我国应急产业相关政策的基础上,可以总结出今后我国应急产业的重要需求点(如图1所示),分别为科技创新需求、市场需求、骨干需求、标准需求和环境需求。

图1 应急产业的需求示意图

3.1.1 科技创新需求

1999 年,国家《关于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决定》中明确提到,“技术创新主要是企业通过创新的技术、知识和工艺,使用创新的生产及运营管理方式,提升产品的质量,研发出新颖的产品,销售新产品及服务,提高市场占有率进而获得相应的市场价值”。科技含量是检验一个国家灾害防御和紧急救援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是产业增长的关键推动力。

当代我国公共安全事件具有非传统性、非常态性、复杂多变性, 这就在客观上要求应急产业的科技、知识和工艺全面发展,其中以知识的拓展作为基础,需要大力发展技术和精进工艺,生产出高精尖的有技术含量的产品(如图2 所示)。灾害现场常存在各种危险源交织等问题,普通的产品设备难以快速深入核心区域,难以在状况不明确的情况下,实现对救援人员的最大保护。除此以外,应急产品和服务的质量关乎应急管理的水平,而产业的低端化已不能满足现今应急处置和救援的高效、精准的要求。因此,应急产业中必须注入科技创新手段,与新时代物联网、北斗导航、虚拟现实/增强现实、人工智能、新材料等高新技术深度融合,加快推进产业的高质量化和高端化,实现应急产业的智能化发展,与当代复杂的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相适应。3 月30 号发生的四川凉山木里县森林火灾夺走了30 位救火英雄的生命,如果将来随着科技的发展,自动、智能消防灭火技术、检测技术能够延伸到森林火灾的应用,无需救援人员自身前往现场救火,这样的悲剧或许就会避免。

图2 科技创新需求结构图

因此,我国应急产业要想实现产业的升级、产业链的完善和成熟,就必须加快技术自主创新,加快核心技术的突破[5]。

3.1.2 标准需求

应急产业的成长是产业自组织演化的过程,因此各企业生产的应急产品和服务不能通用,具有个性化、单一功能的特点。为了规范社会的生产活动,规范市场行为,简化生产技术,促进相关产品在技术上的相互协调和配合,同时也为了使科学技术更快速的转化成生产力,使产业更高效的创造效益,从而扩大应急产业市场,生产系列化、成套化、标准化的应急产品,最终达到有效、高效、精准的进行应急管理的目的,需要对应急产业进行标准化制定,经过调研和搜资,现初步形成了应急产业标准体系框架图,如图3 所示。

图3 应急产业标准体系框架

3.1.3 环境需求

发展应急产业,必须创建良好的发展环境,包括政策环境、投融资环境和信息共享环境。

政府政策是应急产业发展的扶持力,国家制定一系列的诱导性政策、管制性政策和指导性政策三大类,包括产业保护、产业扶植、产业调整与限制、财政税收、政府采购等政策,直接或间接干预应急产业的发展,可以为产业发展指明大方向。

《加快安全产业发展意见》指出要健全投融资服务体系,一方面提倡建立政策引导、市场化运作的投资服务体系,引导政府、金融机构、民间资本进行投融资;另一方面鼓励企业在资本市场进行股权融资、债券融资;最后通过装备租赁服务进行融资,引导国内大型融资租赁机构与安全装备生产企业组建融资租赁服务联合体。资金是经济活动的第一推动力、持续推动力,企业能否获得稳定的资金来源、及时足额筹集到生产要素组合所需要的资金,对经营和发展都是至关重要的,有效的投融资服务体系和平台,能够在产业发展初期保障其经济投入,维护其正常运营,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

目前,应急产业的发展需要调动社会各方资源,包括物流、保险、社会化救援、全国应急产业联盟、技术联盟等,而我国应急产业相关的不同行业之间以及行业内部尚未建立有效的信息交流平台,经常导致大量无效研发、重复投资及市场资源配置困境,需要建立跨行业、跨部门的开放式信息共享平台,为产业发展创造良好的信息服务环境。

3.1.4 骨干需求

骨干需求包括骨干产品、骨干企业和骨干人才三类(如图4 所示)。《行动计划》提出要重点发展高精度灾害监测预警与信息发布产品、高可靠风险防控与安全防护产品、新型应急指挥通信与信息感知产品等十类标志性应急产品,这就强调要率先发展骨干产品,鼓励以骨干产品带动其他产品的发展方式。骨干企业在应急产业中具有示范引领作用,各政策均指出要努力建设应急产业龙头企业和骨干力量,促进特色明显、创新能力强的中小微企业加速发展,形成大中小微企业相互支撑、协同合作的产业格局。2015 年,中关村科技园区丰台园等7 个产业基地成为首批“国家应急产业示范基地”。2017 年,四川省德阳市等5 个产业基地成为第二批“国家应急产业示范基地”。近几年的发展状况表明:示范基地在产业发展中确实起到了非常大的引领作用,而我国应急产业刚刚起步,科技创新需要创新人才,产业管理需要管理人才,因此,骨干人才也是产业发展的重要需求。

图4 骨干需求示意图

因此,优先发展骨干产品、骨干企业和骨干人才,以点带动面的发展模式是当前最有效的发展模式,适用于我国应急产业的发展现状。

3.1.5 市场需求

我国安全产业市场近几年呈不断增长的趋势,据相关单位的调查统计,2011 年我国应急产业市场规模约为4 727 亿元,2014 年接近8 000 亿元,2017年我国应急产业市场规模已将近1.2 万亿元。这说明作为新兴产业,应急产业在国内正蓬勃发展,并且随着公共安全应急需求越来越受到重视,以及各项支持政策、规定的不断出台,应急产业预计在未来数年仍将高速增长。《加快安全产业发展意见》提出今后发展的目标:到2020 年,安全产业体系基本建立,产业销售收入超过万亿元,到2025 年,安全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所以,我国现阶段仍需要在现有基础上扩大市场需求,争取在一定时期内做到应急产业市场的最大化,达成未来的发展目标。对于灾害防治、消防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2019 年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也提出应当激发市场主体活力,着力优化营商环境,并且提出了对于违法者、守法者和监管者的要求和措施,意在规范和优化相关市场;与此同时报告指出了对于灾害防治等基础设施应该加大投资力度,促进形成强大的国内市场,持续释放内需潜力。

我国安全应急产业市场潜力巨大,市场潜力的挖掘和规范化也受到了政府及相关部门的足够重视,但是当前仍然可以很明显地看出存在市场需求培育不足的问题,如何达到政策的目标要求,实现安全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如何激发市场需求对于应急产业的发展来说至关重要。首先可以不断拓展应急产业的市场范围,目前我国的应急产业市场主要集中在预警、响应和恢复方面,随着我国应急管理关口前移至风险管理,对于事前的预备和准备,无论是政府还是企业,投入的力度都有待增加,将市场拓展至风险管理的产品和服务,扩大应急产业市场的范围。其次是扩大内需。尽管应急管理受到了我国政府以及各企业的足够重视,但是某些组织,尤其是普通公民,安全应急意识仍然不够,仍然把应急响应寄希望于政府。通过普及安全应急意识,拓展公民自我保护的应急产业市场,一方面可以提高居民对于突发事件的应对能力,从而减少突发事件的伤亡程度,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增加公民对于应急产品和服务的需求,从而拉动内需,有助于发展我国的应急产业。第三是拓展国际市场。随着我国应急产业科技程度和核心竞争力的提高,应急产品和服务可以扩展至国际市场,从而推进国际标准等其他相关市场的发展,推进我国应急产业的不断发展。由此可得应急产业的需求结构图(如图5 所示)。

图5 市场需求结构示意图

3.2 层次分析法分析五需求

本文运用AHP 法,对于应急产业五个需求点的重要性进行了定量分析,分析结果可以对应急产业发展各个需求的投入比重提供参考。在分析过程中各因素的相对重要程度采用9 级序数分值的求法设计调查问卷[15-16],邀请相关专家学者对各因素进行评估,然后取算术平均数得到各需求的判断矩阵(如表2 所示)。

表2 应急产业五需求点之间的判断矩阵

根据上述判断,计算判断矩阵的最大特征根及特征向量,并由矩阵的一致性指标CI、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RI 和随机一致性指标CR 的值判断其是否通过一致性检验。一般地,当CR=≤0.10 时,即认为判断矩阵具有满意的一致性,否则就需要调整判断矩阵,使之具有满意的一致性。五需求的权重以及CR 值如表3 所示,该判断矩阵通过了一致性检验(CR=0.075 <0.1),即判断矩阵具有满意的一致性,因此分析结果具有可取性。从表3 中可以看出,五需求中权重最大的为科技创新需求,权重达到了0.32,这证明了我国政策的正确导向,其次是标准和环境需求,分别为0.24 和0.23,骨干和市场需求分别为0.12 和0.09。

表3 五需求权重及一致性检验结果

层次分析法的分析结果可以为我国应急产业的发展方向和投入力度提供技术参考。由表3 中的结果可以推断,我国的应急产业发展需要加大科技创新的投入力度,推进标准化研制,增强政策环境、投融资环境和信息共享环境的建设,此三项需求的投入将会带动骨干力量的发展和应急产业市场的拓展,从而推动整个产业的整体发展。

4 结论与展望

随着国家的机构改革和人员转隶,我国公共安全行业发展进入新时代,应急产业也在不断地发展。当前我国仍处在应急产业的发展初期,各方面的问题尚未完全解决,本文针对我国应急产业出现的问题以及将来的发展前景,结合近几年的相关政策,提出了应急产业发展的五个方面的需求点,包括科技创新需求、市场需求、标准需求、骨干需求和环境需求。

层次分析法的分析结果表明,科技创新技术是我国应急产业发展的关键,需要投入的力度最大,这也同时证实了我国政策的正确导向。此外,标准化研制是应急产业的保障,良好的政策、投融资和信息共享环境是应急产业发展的基础,同样需要加大二者的投入力度,而市场需求和骨干力量将在科技创新、标准化和环境建设的带动下发展,成为应急产业发展的重要助推力。

猜你喜欢
应急政策科技
政策
政策
助企政策
政策
情景构建在应急管理中的应用
应急救援要诀“少 快 短”
应急管理部6个“怎么看”
Dijkstra算法在应急救援中的应用
科技助我来看云
科技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