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琼
摘要:优秀的作品期待优秀的读者,而优秀的读者并非天生,需要优秀的解读者作为摆渡者。以郭初阳老师的主题课程Nostalgia为例,优秀解读者需要具有多重特征:要有文学家的敏感,通过对文字的锱铢必较,对文心捕风捉影般的体察,引领读者欣赏到险峰的无限风光;要有教育家的宏阔,用全部的生命底蕴向红尘、向市井、向课堂召唤每一个可能被唤醒的人;要有哲学家的思辨,引导读者领悟时间与空间又何尝不是宇宙的一体两面。
关键词:优秀作品 解读者 主题课程 Nostalgia
纳博科夫在《文学讲稿》中论述狄更斯的《荒凉山庄》,曾说过这样一段话:一个作家可能是个很好的说书人或者说教家,但他同時应是个法术师、艺术家,否则他就不是个伟大的作家。郭初阳老师在他的《炉边书话:语文十二课》中提及:优秀的作品期待优秀的读者。优秀的读者并非天生,需要优秀的解读者作为摆渡者。而什么样的解读者才称得上优秀呢?正如纳博科夫所言,多重意义的汇合,才能创造优秀或卓越。下面仅以郭初阳老师的主题课程Nostalgia为例,谈谈优秀解读者的多重特征。
一、文学家的敏感
李商隐的《夜雨寄北》妇孺皆知,执教过的教师也不计其数,但如何于28个字中读出千山万水,每个人的做法不尽相同。郭老师以一个英文单词nostalgia,一个成语“此起彼伏”,跋山涉水,引导学习者领略诗歌内外的无限风景。《夜雨寄北》通行的解读是“怀人之作”,将之定位到“乡愁”,一跃到另一座“山峰”。而这座“山峰”有哪些或隐或显的景点值得驻足呢?郭老师作为谙熟经典的出色导游,首先带着攀登者从“地点”出发:此地是夜雨中的巴山,彼地是巴山之北的故乡,天遥地远,却因一纸家书而翘首以盼。此为第一处“此起彼伏”。久游未归,家人来信追问何时归,诗人无语话凄凉:归家我所愿,归期非我定。捕捉住“归”“非”,想归却无法归的念头流转成第二处“此起彼伏”。无法归去的李商隐,身处“涨秋池”的巴山夜雨中,万千思绪如池水上涨,难以言表,它何时沉落呢?这涨落之间为第三处“此起彼伏”。此时此刻,无论是留在故乡的家人,还是在外漂泊的游子,湿漉漉的雨漫及心田。但李商隐毕竟是李商隐,他从抑郁的此时穿越到团聚的彼时,执手相看泪眼之时,再回望旧日时光,倒也会成为亲切的怀念吧?因为一切都会过去。这是时间最大的秘密,也是第四处“此起彼伏”。跟着郭老师“游览”至此,已有柳暗花明之感。这首诗,或者说汉字本身,因为太过熟稔,反而使人失去新鲜的触觉,但借用“此起彼伏”这个词,从地点、念头、情绪、时间上拉开距离去观看,熟悉的地方竟然有不曾注意的陌生风景。
如果换我们为解读者,能否找到最佳路径且不论,单单能否攀登至此也是未知数,但郭老师能在众人行到水穷处时,续看云卷云舒。他人多关注实词,觉得“巴山夜雨”难免有重复之嫌,郭老师引用评论家周埏的话一“何当、却话”四字妙,并借用余秀华“难道还有明天?可惜还有明天”互文印证。他认为,实词相当于骨骼和肌肉,虚词却是连接的关节。这样一品析,虚词就从后台走到前台,于舞台中央轻歌曼舞。实、虚各显其妙,就为第五处“此起彼伏”。世间本无新鲜事,关键在如何观看。郭老师还借了顾随先生的慧眼:义山此诗有热烈情感而不任情感泛滥。的确,感情浓烈时不宜写诗,经过沉淀与发酵,着上理智之色,气韵才是动人。感情之暖与理智之冷往来回旋,这既是经典的背景色,也是郭老师解读此诗第六处“此起彼伏”。
所谓知人论诗、由诗及人,这是解读之所以步步深入的要害。同理,若没有解读者辽阔的阅读视野作为支撑,没有解读者对文字锱铢必较的敏感,没有解读者对文心捕风捉影般的体察,无限风光在险峰的体验,一般攀登者是无缘领受的。
二、教育家的宏阔
如果只是以上六个角度的“此起彼伏”,怎么看也不过是语文教师精耕细作经典文本这块田,大片的土地还荒芜着的。其实,那只是因为笔者的笔墨还没有触及这节课的完整架构。
这并不是一节《夜雨寄北》赏析课,而是以Nostalgia为主题的统整课程。课程中涉及比较阅读的文字材料还有:刘皂的《旅次朔方》、里尔克的《催眠》及《给一个青年诗人的十封信》片段节选、普希金的《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余秀华的《这一夜,我是疼的》,以及前面提及的周埏和顾随的文学评论。海量阅读是成为优秀读者的前提,但日常语文课堂的阅读量几乎微乎其微,只是在很少有关联的教材文本中碌碌而为。《夜雨寄北》也纳入教材,但郭老师仰观俯视,将其作为Nostalgia阅读材料之一(当然是主要的),格局就自成一方。同样作为寄寓乡愁之作的《旅次朔方》,通过比较阅读,让学习者触摸到文字其实是有渊源的。当我们采撷小溪中一滴闪亮的水珠时,要不断向上游探寻,这水珠究竟何来?因何闪亮?所有生命都有源头,源清流洁,而我们却常常断章取义。再驻足溪边一“无端更渡桑干水,却望并州是故乡”,也可追索:故乡真是永恒不变吗?这是个很难解的问题,但课堂需要这样有质量的碰撞。
展纸阅读询问归期的家书,李商隐何所思?李商隐何所忆?郭老师没有采用“设身处地体验”这种教学技巧,而是借里尔克的《催眠》,让心里的图景如在目前一
我愿坐在谁身边,
唱一支歌来催眠。
我愿轻轻哼唱着摇你入睡,
守护你沉入又走出梦寐。
我愿是房屋里唯一的人,
懂得什么叫夜凉如水。
我愿向里里外外四下里倾听,
向你,向世界,向森林一一
时钟敲响着召唤每一个人,
人们直看进时间的底蕴。
下边走过一位陌生人,
惊起奇怪的犬吠数声。
随后是一片寂静。
我睁大双眼对你凝涕:
他们轻轻扶着你让你离去,
正当有什么骚动在黑暗里。
瞧,这样织布机一样的阅读,巴山夜雨中的李商隐、坐在爱人身边的里尔克,“青山一道同云雨”的对话,就飞旋在读者的心上。就算不知道里尔克的,一节课中数次碰面,大概也会心甘情愿“上当”吧?就像拔何首乌藤那样,牵连不断的读书才可能拽出第一条根须吧?海量阅读,侧重的还是“量”,而读什么作品、怎么读,也是根本的“质”。只是“量”的问题虽难解决,但提高“质”更难,需要以博览群书为底气的眼光与品位。
不过,文字材料虽丰厚,却还只是Nostalgia主题课程的项目之一。郭老师开场即推荐了俄罗斯电影《乡愁》,爱因斯坦晚年对布拉格的回忆片段,以及沈从文纪念碑上的一句话“一个士兵不是战死沙场,便是回到故乡”。这样,乡愁就不只是文学的话题,也是艺术的主题。郭老师还追問:“你的故乡在哪里?”于是,“乡愁”又扶摇直上九万里,成为人类永远要面对的两难。人要不断修改精神背景,才能重返故乡;而故乡,又始终是游子身上那件密密缝的临行衣。
听这样的课,你不知道前行者究竟会将你带到哪,移步换景中,免不了比较:郭老师究竟知道多少?他是怎么知道的?为什么这些我都不知道?我要怎样才能知道得多那么一点点?说到底,作为优秀的解读者,作为卓越的引领者,通常不是以技术取胜,而是用全部的生命底蕴向红尘、向市井、向课堂召唤每一个可能被唤醒的人。而这,正是教育家的宏阔情怀。
三、哲学家的思辨
郭老师后来谈到这节课为什么以英文单词nostalgia为主题时,给了一个无法反驳的理由:nostalgia除了含“乡愁”之意,还有“怀旧”之思,汉语里找不到与之对应的词。从“怀人”到“乡愁”已是在山峰之间飞跃,而从“乡愁”到“怀旧”则在山之南北两面往来穿梭。那郭老师是怎样从“乡愁”来到“怀旧”的呢?锁扣还是那“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重逢的人回忆分离的日子,那分离的时光却已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就像普希金《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中所写:一切都是瞬息,一切都将会过去;而那过去了的,就会成为亲切的怀恋。这是时间的密码,也是时间的魔法,因此,不管现在的日子如何忧郁,心儿要永远向往着未来。之前觉得这首诗不就是一碗鸡汤,经过郭老师纵横捭阖的诠释,才了悟“别离和聚首、忧愁和喜悦、困境和出路”,不过是掌心和掌背,不过要隔着心境和时间的坐标来观望。从“愁”到“恋”,并不像跨海大桥那样难以建成,只是需要一双辨证之眼来渡过大江大河。
郭老师说,乡愁是空间的,怀旧是时间的,但时间与空间又何尝不是宇宙的一体两面?空间转换,时间流转,他乡成故乡,故乡倒成他乡。刘皂《旅次朔方》的体验,并不仅仅属于他个人;沈从文要回到的并不是地理意义上的湘西(就算是地理意义上的湘西也会不断变迁),他的故乡在“边城”。因此可不可以说,乡愁也是时间的,怀旧也是空间的呢?当然,这一部分并非完全是郭老师课堂的呈现,只是听课者的漫游,清晰展现郭老师哲思之课的是《珍珠鸟》《愚公移山》等。
诸如史学家的严谨、心理学家的体察、信仰者的悲悯等,虽不在本文的主题之内,却笼罩于《炉边书话:语文十二课》之中。没有人能成为郭初阳,每个人都只能成为他自己。追寻生长,尽所能而达之,可以无悔矣!
(汪琼,浙江省杭州市未来科技城海曙小学语文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