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蕾
[摘要]民生新闻着重关注人民群众生活中所遇到的问题。近年来,无论是传统的纸质媒体、电视媒体还是现在的新媒体,都将民生新闻作为一个重点关注的对象,甚至作为主要发展的方向。尽管不同媒体进行表达的方式不同,但是针对民生新闻的切入点是相同的,民生新闻正在成为新闻主流。
[关键词]新时代;民生新闻;编辑
一、民生新闻内涵
所谓民生,就是人民群众的生活问题,就是人民群众最关心、与其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现实问题,比如就业、教育、分配、社保、稳定等,这些问题不仅关系人民群众的基本需要,也直接关系执政者的人心向背,关系社会的安定和谐。以民本思想为基点,以平民化的报道方式关注和表现普通百姓生产生活状态的民生新闻,成为各级各类新闻媒体的重要内容。
现在群众不只是追求物质上的满足,也开始了对精神上的追求。民生新闻包括了对生活品质的追求。民生新闻通过对群众生活中发生的事情进行报道,倡导和諧社会,而受众也可以从民生新闻中得到一些理性的思考。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视角,民生新闻更加注重普通群众的视角,对收入分配、物价变动等民生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分析,为构建和谐社会营造基础。
民生新闻的特质决定了其深厚的群众基础,社会各阶层的人都是民生新闻的受众。做好民生新闻,是提高媒体自身影响力的有效途径。
二、民生新闻主旨
对于百姓来说,没有一件事情是小事。通过报道促进问题的解决,让人们过上幸福安康的生活,是民生新闻的出发点。民生新闻的受众绝大部分是普通百姓,民生新闻应该注重与人民群众的贴近眭,为受众提供更加优质的信息服务。因此,民生新闻应该向社会传达积极健康的理念,有效引导社会舆论。
在如今的融媒体背景下,民生新闻编辑应该积极创新,以一种新的理念审视民生新闻,渗透在日常报道中,把关注百姓衣食住行的小民生与影响百姓生活的党和政府的大政策相互融合。比如,积极报道教育制度改革、医疗制度改革、农民工问题、就业及社会保障等,既体现中央的政策精神,又服务社会民生。即使在时政报道中,也要注重百姓视角,着力宣传报道好各级党委、政府关注民生、改善民生的政策和举措。
三、如何做好民生新闻编辑
1.及时回应社会关切。主流媒体报道民生新闻,应积极发挥自身优势,把重点放在对重大民生信息的提供与重大决策部署的权威解读上。主流视角是传统媒体办好民生新闻的必然选择。民生新闻涵盖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既有物质层面的,也有精神层面的,蕴藏着大量可以挖掘的社会主流精神。我们要积极反映社会生活中的主流精神,并用主流视角展示这种精神内涵,才能在竞争中做优做强民生新闻。
对人民群众来讲,其周围发生的新鲜事、与自身利益密切相关的消息、实用的生活小窍门都是他们最关心的民生信息。因此,民生新闻应实时关注民众最关心的问题,民生新闻记者、编辑要经常深入到社区中,了解群众的真实生活,替百姓表达他们的诉求。要通过各种手段使民生新闻的受众群体不断扩大。例如,根据群众的需求,开通市民热线、电子信箱、微博账号等,及时了解群众的难心事、烦心事,发挥解疑释惑、政策咨询、信息传递等作用。还可以在受众中开展抽样调查或者电话访问活动,及时发现群众最新的兴趣点,从而有效调整民生新闻编辑思路。锦州广播电视台《直播锦州》的民生调查、记者热线等板块,就受到了广大群众的热烈欢迎。
2.积极应用新媒体手段。新媒体在对新闻内容的传播速度上具有优势,因此,民生新闻编辑应摈弃传统的工作方法,改变传统的思维模式,将民生新闻有效地与网络这一传播媒介进行合理的融合,实现新闻更加迅速的传播。借助新媒体传播手段对民生新闻进行传播,对民生新闻的编辑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其一,要对新媒体上的新闻内容进行核实、鉴别,严格把控内容。新闻最重要的特征就是真实性,失去了真实性的新闻,也就失去了新闻的特征。在引入了新媒体手段之后,民生新闻的来源得到了极大的拓宽,生活中的每个人都可以称为新闻资料的提供者,但是如何辨别这些信息的真实性,是对民生新闻编辑工作的一个挑战。除此之外,民生新闻编辑还需要增强政治素养,通过新闻报道弘扬正能量。
其二,要充分挖掘新闻资讯隐藏的深层含义。使用新媒体技术手段后,虽然信息量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但是这些新闻内容比较杂乱,许多资讯都没有什么使用价值。这就需要民生新闻编辑站在自身专业的角度,对所获取的每个新闻资讯进行深入挖掘,从而发掘出有价值的民生新闻,全面提升民生新闻节目的质量。
其三,要加强与网络的互动。在这个快节奏的社会中,群众关注的热点实时发生变化。因此,民生新闻编辑需要根据网络热点的变化,发表权威言论。
3.及时关注网络热点,正确引导舆论。民生新闻编辑应及时跟进报道与民生相关的网络热点,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对相关事件进行采访,站在理性的角度,对舆论导向进行正确引导,确保报道的权威性、公正性。
四、结语
在当前网络迅速发展的新时代背景下,民生新闻面临着许多挑战与机遇,因此民生新闻编辑要在把握正确政治方向的基础上,不断改进自身的编辑工作,以适应新时代对新闻编辑工作的新要求。民生新闻要由感性的生存体验深入民众的精神生活领域,由解决一家一户的具体纠纷升华为化解社会群体之间的矛盾,既不忽视衣食住行、柴米油盐、家长里短这样的小民生报道,更要做好关系百姓冷暖、生存质量和精神文化需求等方面的大民生报道。
(作者单位:锦州新闻媒体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