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晓亮
摘 要 新媒体传播新闻漫画的优越性已越来越直观地显现出来。新媒体使新闻漫画的传播平台、新闻漫画的形式、思维及新闻漫画的展示,都发生了改变,这种变化还会发生在新闻漫画的其他方面。总之,在新媒体传播中,新闻漫画正以新的“风貌”出现在大众视野里。
关键词 新闻漫画;新媒体;传播方式;漫评
作为一种新闻语言,新闻漫画以夸张的手法,把所要表述的问题表现得十分突出,又显得出奇有趣,为读者所瞩目。报纸刊物自然乐于用这种画作社评,因之广为流传[1]1。就这样报刊也一度成为新闻漫画的主要载体。近年来,传统媒体受到新媒体的冲击,“风头”已不再当年,报纸开始减版、缩版甚至停刊。另外,一些纸媒为了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规避政治风险,纷纷去掉漫画,新闻漫画阵地萎缩[2]。
新媒体在报道新闻时,大胆尝新。那么新闻漫画作为独特的新闻报道方式,也自然引起了他们的兴趣。由此,新媒体逐渐成为新闻漫画的新阵地,它既改变了新闻漫画的传播方式,同时又推动了新闻漫画的变革。
1 传播新闻漫画的新媒体平台
传播新闻漫画的新媒体中,创办较早的新漫网(中国新闻漫画网),是由中国日报主办的漫画交流平台,发布最新的漫画作品、漫画新闻资讯和漫画比赛公告等。近年来,新漫网又开启了新阵地——新漫网公众号,不断推出一些名家作品和行业资讯,同时又进一步扩大了影响。
《求是漫评》是求是网开办的评论栏目,自2014年创办以来,广受读者好评,文与图相得益彰,起到非常好的传播效果。新闻性、艺术性和思想性俱佳是栏目的用稿要求,高标准的用稿要求,也为其栏目以后良好地发展奠定了基础。
人民日报主办的《讽刺与幽默》报,是国内最具权威的漫画报纸。近年来,为了更好传播漫画作品和扩大影响,开通了网站、微博账号和公众号。把报纸上的漫画作品传递给更多的网民和手机用户。
传播新闻漫画的新媒体平台还有很多,如自由漫画联盟、新华网的漫画时评、视觉安徽的漫画天地等,还有一些知名漫画家的个人博客和公众号,如张滨漫画空间、天成水墨漫画、侯晓强漫画艺术等。
2 新媒体传播新闻漫画的特点
2.1 及时
如果编辑发现一个热门话题,就很快联系接单的漫画作者,并以最快的速度在网络上发布。这是传统媒体所达不到的,报纸要经过编排、印刷,周期较长。
2.2 广泛
新闻漫画在新媒体的传播方式是灵活多样的,并且是立体的,只要有新鲜的传播方式,就会立即得到尝试。因此,新闻漫画在新媒体传播中呈现出多媒体共同参与的趋势。
《求是漫评》创办的同时,就有其微博产品同时产生。不久发展到公众号、头条号。
公众号的运用,让新闻漫画可以在朋友圈里相互转发,这种接地气的传播,使得漫画的受众面又一次广泛开来,实现了手机看漫画。第二十七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漫画作品《投桃报李》[3],在公众号上有相当高的点击和评论,并且在很多人的朋友圈里转发。
头条号使新闻漫画再次拓展了读者群,阅读量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第二十九届中国新闻奖三等奖漫画作品《各忙各的》,2018年8月13日在手机头条号上发布时,单日阅读量达52万,且热评如潮,话题围绕“扶贫”展开。这种打开手机就能阅读漫画的方式,让新闻漫画更接地气。
《求是漫评》的漫画一经发表,网站编辑会在自己的其他媒体上转发,如其微博、公众号和头条号等新媒体。外部其他网站也纷纷转载,如新浪网、搜狐网、东北网等。国内一些党报从《求是漫评》中选一些适合自己报纸的作品发表,如《天津日报》《新疆日报》《松江报》等。有些电视台在其新闻评说栏目中,偶尔会配一些漫画。
总之,新媒体传播新闻漫画的优越性已越来越直观地体现出来,传播得更远、更广、更深。
2.3 互动
新媒体拉近了作者与读者的距离,使作者与读者之间产生互动。作者能了解到读者的真实感受,并能提高以后的创作水平,以后可以创作出更好的新闻漫画作品,这种传播产生了积极的良性循环。
《求是漫评》公众号和《求是漫评》头条号上漫画作品,它的作者能看到自己作品的阅读量和评论。新闻漫画的阅读量、转载量和点赞数都能直观地反映出作品的成功与否。在《求是漫评》头条号上,漫画家周喜悦的作品《合作愉快》收获了40万阅读,获赞1 147个,评论69条。《村长,咱村放哪儿》《开门迎宾》《会干活》《代价》《走过路过不能错过》等漫画作品,每幅的阅读量均在20万以上,并引发众多网友点赞和评论。可见,优秀的新闻漫画更能促进读者的参与积极性。
有些年轻的漫画作者通过抖音直播展示自己的漫画作品,网友直言不諱地指出不足,好作品会吸粉无数,这对作者提高漫画绘画水平是大有帮助的。
3 新媒体传播对新闻漫画影响
网络的出现,改变了媒体的格局,新兴媒体如雨后春笋。新媒体的兴起改变了新闻传播,为适应新媒体的传播,新闻漫画及其传播方式也悄悄地发生了改变,这种变化发生在多个形态里。
3.1 更新了新闻漫画的传播方式
新闻漫画在网络出现之前,多以报纸传播为主,新媒体出现后,多媒体共同参与了新闻漫画的传播,这种新的传播方式让新闻漫画的阅读更加及时、广泛。
3.2 产生了新的漫画形式
电脑技术和网络技术赋予漫画的新的特点、新的活力,也在网络上“催生”了一些新的漫画形式[1]425。
1)动漫漫画。网络综合了多媒体的优势,它把文字、图像和声音等元素合在一起,调动和发挥各种元素的作用,这就给网络漫画的新形态的出现带来了可能。
2004年禽流感疫情发生时,网络上流行禽流感小鸡倾情演唱版《我不想说我是只鸡》,画面上可爱的卡通小鸡,含泪演唱。歌曲根据《我不想说》改编,歌词中说:“我不想说我很安全……”动画效果十分有趣,唱出小鸡的冤屈和悲惨境遇,结合当时的新闻,令人感动。这个动漫作品一时轰动整个网络,这种在网络中诞生的新型漫画形式,之所以流行,是因为它适合网络传播,为网络而生。
2)电脑漫画。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漫画以手绘这主,自计算机普及后,各种绘画软件应用到新闻漫画的绘制中,结合手绘板,这种利用电脑技术绘制的新闻漫画,由于色彩干净明快和绘画速度快,在新媒体传播中独树一帜,一时很受追捧。
3)条漫。这是为手机阅读而产生的一种漫画形式,是由多格漫画衍生而来的,在手机中满屏阅读,只要向下拉就能一直读下去。
最近新华网思客出品的《过了这一关,我们就是生死之交》漫画,用多个画面来还原抗疫中的感人瞬间;还有条漫《免疫细胞和病毒战斗全过程》,介绍人与病毒抗争的科普知识。这都是在这次抗疫背景下,在新媒体中传播的漫画,它为适应手机上的新媒体而生。
3.3 创新漫画思维
新闻漫画在新媒体传播中,无论是读者还是作者,都逐渐开阔了视野,不再局限于过去传统的思维中,用变化的眼光去观察,用新的思维方式去构思,漫画家的思想得到前所未有的解放,作品所描绘的领域也得到了拓展。
第二十五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漫画作品《新中装合影出炉 各国领导人萌萌哒》,刊发于荆楚网,漫画描绘的是2014APEC会议中,各国领导人合影的画面,人物形象造型“萌萌哒”。这幅画获奖有一定的特殊意义,习近平主席的形象出现在漫画里,并参加中国新闻奖评选。这幅漫画正是作者利用新的漫画思维来构思的。
3.4 网络漫画展的出现
从新媒体运用到新闻漫画的传播后,新闻漫画展就有了新的“场地”——网上展厅。
新漫网在重大新闻背景下,多次组织主题漫画网上展览。影响较大的有《“珍爱健康”网上漫画展》《纪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六十周年网上漫画展》《“知荣知耻”网上漫画展》等。
在今年的新冠病毒疫情中,中国美协漫画艺委会与《讽刺与幽默》报联合征集漫画作品,并在中国美术家官网上展示,“漫画做枪、抗击疫情”专题漫画在疫情当中,分期展出,共刊发作品近300幅,很好地支持、配合了全国防、抗疫工作,社会效果很好。
新媒体传播对新闻漫画的影响,主要在于让新闻漫画变得更适应新媒体传播,更容易被大众阅读。当然,这种影响对新闻漫画来说是积极的。
总之,新闻漫画在新媒体中传播,其传播方式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变革,其優越性也在日益显现。这是科技的进步,更是时代的进步;新媒体在传播新闻漫画中,也改变了新闻漫画,使新闻漫画正以新的“风貌”出现在大众视野里。
参考文献
[1]甘险峰.中国漫画史[M].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8:1,425.
[2]徐辉冠.一等奖漫画是如何打造的[J].中国记者,2017(11):2.
[3]第二十七届中国新闻奖揭晓[EB/OL].(2017-11-02).http://www.xinhuanet.com/zgjx/jiang/201710cn_news_award/index.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