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面绝境,难觅生路:白鲟灭绝前经历了什么

2020-05-28 13:48
新传奇 2020年10期
关键词:中华鲟水坝种群

“长江鱼王——白鲟灭绝了!”白鲟灭绝前经历了什么?在面临着繁殖困境的同时,比以往更高的捕捞强度无疑是雪上加霜;加之长江航运频繁,以及沿岸采砂作业、排污等因素的共同作用,白鲟可谓四面绝境,难觅生路。

“白鲟灭绝了!”

2020年伊始,这则重磅消息便在社交网络上炸响。消息的来源是一篇在线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整体环境科学》的研究论文。

该论文的通讯作者是著名的鲟类专家、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首席科学家、研究员危起伟博士。研究人员在论文中称,预计早在2005至2010年时,长江白鲟便已灭绝。这篇论文可谓一石激起千层浪,许多人甚至未曾得见白鲟。

当之无愧的长江鱼王

白鲟是一种生活在长江的大型肉食鱼类,分类学上属匙吻鲟科,所以白鲟又称作中华匙吻鲟,是我国的特有鱼类,有“水中大熊猫”之称。

白鲟有着较长的头部和极为延长突出的吻部,头长整体可达体长的一半以上。故而称其为中国剑鱼、象鱼(四川)、朝剑鱼(湖南)等。

在古代,体型庞大的白鲟曾经分布于中国各大河流中,在华北和近海亦有分布。《诗经》中的诗句“有鲔有鱏”中的“鲔”,便是指的白鲟。

《礼记》《周礼》等记载周天子春季祭祀宗庙的场景中,便有“天子始乘舟,荐鲔于寝庙”的描述,恰于白鲟集群洄游时间相仿,并将白鲟以体型分级:“……其特大者,谓之王鲔”。

四川渔民流传有一句俗语:千斤腊子万斤象,黄排大得不像样。“腊子”指的是同样处在灭绝边缘的中华鲟,“黄排”胭脂鱼如今同样也是濒危鱼类,而“象”便是指白鲟了。这句俗语从侧面上反映出了白鲟庞大的体型。

过去人们捕到的白鲟体长大多在1.5至3米左右,体重可达150千克;而据鱼类学家秉志在上世纪五十年代的记载,在南京曾捕获到一尾体长7.5米长,体重达908千克的白鲟极大个体。庞大的身形使得白鲟甚至可以直接吞食四大家鱼等大型淡水鱼类的成体。

成年的白鲟没有天敌,它们屹立于食物链的顶端,在长江里自上而下纵横驰骋,是当之无愧的长江鱼王。

四面绝境,难觅生路

作为一种大型洄游鱼类,白鲟于每年清明节前后,顺着长江逆流而上,溯游至宜宾江段和四川省江安县江段产卵,幼鲟孵化后再集群往河流下游迁移。随着个体的不断生长,它们逐渐分散开来,进入长江流域的各支流、湖泊,甚至长江口的半咸水区觅食育肥。

白鲟的怀卵量很大,体重35千克的个体怀卵量便可达到20万枚,因此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左右,白鲟的年捕获总量仍能稳定保持在25吨左右。捕捞压力并未对其种群数量产生严重打击。

然而,因为长江上出现的新事物——水坝,长江的生态平衡逐渐被打破。

1984年,危起伟第一次见到白鲟便是在葛洲坝:一尾大白鲟在坝下撞烂了脑袋被人们捞上岸。

大型水坝对于洄游鱼类的打击可谓是灾难性的。一方面,横亘江面的水坝们彻底挡住了白鲟、中华鲟、鲥鱼等鱼类的洄游产卵路线,将鱼群和产卵场分割成了坝上、坝下两个互不相通的区域,将本就为数不多的白鲟群体进一步分散,而且大大缩减了产卵场的面積;另一方面,水坝蓄水等功能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如水温、水深等长江水文条件,进而对洄游鱼类的性腺发育等与产卵有关的体征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抑制。

自大坝建成后,大量的白鲟都聚集在水坝两侧试图通行,等待它们的却是人类无情的渔网。据渔业资料显示,那几年白鲟的捕捞量大幅度的上升。

在白鲟面临着繁殖困境的同时,比以往更高的捕捞强度无疑是雪上加霜;加之长江航运频繁,以及沿岸采砂作业、排污等一系列因素共同作用,白鲟同时面临着食物短缺、产卵场破坏、种群破碎、洄游无路等多重问题,可谓四面绝境,难觅生路。

于是自1985年后,白鲟的种群数量出现了断崖式的下降。

几十年来,长江消失的鱼不止白鲟。曾经,鲥鱼在长江、钱塘江、珠江及闽江水系中是很常见的鱼种,它们每年春末夏初结伴洄游形成渔汛。可如今,市面上已再难觅鲥鱼的踪影。

到1994年,危起伟先后救护过4尾被困的活体白鲟。最终,只有一尾成功救活,被放归长江。

而白鲟最后一次出现,是在2003年1月23日左右。这尾白鲟在安装了超声波跟踪器放归长江后,因追踪它的快艇触礁造成故障,信号丢失,白鲟最终不知所踪。

直至今日,科研人员再没有发现过白鲟,也没有人工养殖的个体。

失去白鲟,我们还未失去长江

然而,并不只有白鲟面临着环境改变带来的困境。

同为洄游鱼类的中华鲟野外种群也岌岌可危,已有数年未见繁殖记录,依靠人工种群每年放流勉强支撑;同为大型掠食性鱼类的鯮鱼十余年未见,仅留下了一张鲜活时的彩色照片;身为长江三鲜之首,被文人恨其多刺的鲥鱼也已是多年不见,被疑灭绝(也有说功能性灭绝)。此外,曾在上个世纪多次被拍到与渔船共游的白暨豚,更是早在本世纪初便被宣布功能性灭绝……

不加节制透支环境的恶果还远远不止这些。据调查显示,就连长江里最为常见的四大家鱼繁殖数量都下降了多达90%。

若再不采取行动,用不了多久长江就将无鱼可捕。

在过去几十年快速、粗放的经济发展模式下,长江付出沉重的环境代价。越来越多的人采取“电毒炸”“绝户网”等非法作业方式竭泽而渔,最终形成“资源越捕越少,生态越捕越糟,渔民越捕越穷”的恶性循环,长江生物完整性指数已经到了最差的“无鱼”等级。

加大生物“保种”力度

“抢救性保护”我国最大的水生生物资源库,恢复长江生态工作迫在眉睫。

自2020年1月1日起,长江流域332个自然保护区和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全面禁捕;2021年1月1日起,长江干流和重要支流除保护区以外水域,实行暂定10年的常年禁捕。

危起伟提醒,全面禁渔要解决好数十万渔民的安置。“可借鉴林业系统公益林管理相关模式,变‘打鱼队为‘护鱼队和‘管江队。”危起伟说,“这在妥善分流渔民的同时,还可以加大对环境和生物的保护。”

需要高度关注的是,禁捕之外,“保种”也尤为迫切。多位专家认为,中华鲟、长江鲟、江豚等顶级物种极度濒危,特别是中华鲟连续3年未发现自然繁殖,保护形势严峻。

“除了中华鲟、长江鲟、江豚等旗舰动物外,国家应建立科学系统包括胭脂鱼、铜鱼等物种的‘保种计划。”有专家表示,“还应加大投入,落实相关保护措施,以便适时重建它们的野外种群。”

(《西宁晚报》等)

猜你喜欢
中华鲟水坝种群
为生命建造一个“水坝”
由种群增长率反向分析种群数量的变化
种群数量变化中的“率”和“速率”
世界上壮观的水坝(下)
为什么水坝下部修得比上部宽?
种群增长率与增长速率的区别
种群连续增长模型的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