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2018年1月9日,云南一名头顶风霜上学的孩子的照片在网上引起广泛关注,照片中的孩子被网友称为“冰花男孩”,他因此收到了来自社会各界的捐款和资助。云南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启动“青春暖冬行动”,“冰花男孩”所就读的学校,校舍环境得到大幅改善;得益于相关补贴政策,他们家盖了房;“冰花男孩”父亲换了工作,“每天有200元左右的收入”。2019年12月6日,“冰花男孩”的父亲在网上发文称:“现在我們家还没有被村里认定为贫困户,我们想申请这个贫困户的名额,但我们迟迟申请不到……”针对此事,村支书回应称,“冰花男孩”一家是脱贫攻坚工作的受益者。“冰花男孩”的父亲名下有两辆车,还在2015年就享受了建房项目4万元补贴,有约160平方米的两层平房,不符合建档立卡户标准。
前段时间,“云南一扶贫工作者‘骂贫困户”和“云南昭通一村民拒绝签字脱贫被通报”的新闻先后成为网络热议事件。此次,“冰花男孩”父亲发文再次引发了“扶贫先扶志和扶智”的热议。有专家表示,在“后脱贫攻坚”时代,应该把扶“志”和扶“智”结合起来。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冰花男孩”一家是脱贫攻坚工作的受益者。社会各界给他们捐资捐物;云南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启动“青春暖冬行动”,“冰花男孩”所就读的学校,校舍环境得到大幅改善;得益于相关补贴政策,他们家盖了房;“冰花男孩”父亲换了工作,“每天有200元左右的收入”。然而,在“冰花男孩”父亲发布的网帖中,我们没有看到他对社会的感恩,反倒读出了几分贪婪与无理。根据文题所提供的材料,我们可以看出“冰花男孩”的父亲并不是个例。那么这则材料背后存在怎样的社会问题?我们该如何解决类似的问题?
1.不要过度关爱,要留一点“冰花”。“冰花男孩”一家是脱贫攻坚工作的受益者,然而“冰花男孩”的父亲可能觉得儿子的“知名度”能让地方干部对自己更重视,甚至在认定贫困户、安排公益岗位时给予照顾。当地村委会核实“冰花男孩”家庭收入和资产情况后拒绝了不合理要求,其实就是给他们留点“冰花”,让心存侥幸的人明白“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
2.“扶贫先扶志”,是实践反复证明的正确经验。归根结底,脱贫攻坚还是要在激发贫困户内生动力上下功夫。全面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少,贫困户精准识别不容“打折扣”。要让有少数心存侥幸的人,从“争当贫困户”向“争当脱贫户”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