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焘
新年伊始,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像涟漪一般扩散。一场没有硝烟的疫情攻坚战全面打响,大理也不例外。
这次,对于大理市凤仪卫生院院长王珺而言,又多了一个新头衔——大理市疫情防控医学隔离观察点负责人。
疫情面前,单是“隔离点”三个字就足以让人闻而却步,与隔离观察者接触,王珺将自己放在被传染的风口浪尖。
作为一名党员,无论风雨沧桑,或是岁月斑驳,在从医30余载的王珺价值序列里,医者初心是第一位的,这已经融入到生命里,也就没有企图割裂的想法。
投 身
1月24日,除夕当天。原本王珺应该和家人团聚,喝喝小酒、唠唠家常,但突然来临的疫情让王珺措手不及。也就是这天,王珺所在的大理市凤仪卫生院新院被确定为大理市疫情防控医学隔离观察点。
对于新冠肺炎密切接触者来说,进行集中隔离医学观察,是切断潜在传播途径,保护自己和家人最有效的方法。
疫情第一线就是战场,集结雷霆万钧。接到通知后,王珺立即投入到凤仪医学隔离观察点的筹备工作中,“我们及时制定了隔离点工作方案、工作制度、工作流程、三区分布、储备应急物资、开展防护消杀专题培训等。”
对大理市内新冠肺炎确诊病例的密切接触者进行集中隔离、统一管理,随时进行医学健康监测,确保一旦有人发病,可以立刻转运到定点医院救治,第一时间展开防控,把疫情控制在最小范围内。
从那时起,王珺整个人就开始紧绷了起来,除了担心整个团队不小心被战场上病毒“流弹”击中外,更担忧的是医院当时还未交付使用,设施不齐全,显露出一丝脆弱,“得补窟窿”,也必须争分夺秒“抢出来”。
困 境
在隔离点建设中,面对接踵而至的困难,王珺的心就像海滩上的沙石一样,每一秒都被惊涛骇浪拍打着。
王珺说:“首先是缺少保洁人员,很多人听到是医学隔离观察点,都不愿意来,最后找到一家专门从事医院保洁工作的公司才算解决问题;医院的食堂没有启用,饭菜要从老院送过来,饭菜容易变冷。水压低水上不去,更没有热水洗澡……”
通过王珺的协调求助,连夜清理了院内的环境卫生,调配了床上物品,防控工作紧张有序地开展。
1月25日,收入大理市第一例确诊病例的密切接触者。在隔离点内,每一位集中隔离医学观察人员都有自己独立的房间,若不在意医务人员全副武装的“隔离套装”,这里的运转模式几乎和宾馆一样。
王珺回忆,新院食堂于大年初五启用,留观人员、医护人员和工作人员吃上了热饭热菜,洗澡、看电视、用网络等问题相继解决,基本生活需求有了保证,留观人员焦躁心理得到缓解。
从此,凤仪卫生院新院从初具隔离医学观察条件到科学规范化管理的跨越。观察点所有医护人员也在王珺的带领下,从刚开始的“摸着石头过河”,到后来各项事务都秩序井然。
定时送餐、送药、送生活用品,穿着宽大的防护服、鞋套、戴着被雾打湿的护目镜,视线模糊不清……一个个看似简单的工作,却比平日费力许多。
疏 导
在凤仪卫生院新院疫情防控医学隔离观察点,王珺关注留观者的每一个细节,要求颇多。
“今天有没有什么不舒服的?”“饭够吃吗?”“房间里还需要什么吗?”这些看似简单的工作,背后却是王珺等医务人员的辛勤付出,他们每天都需要冒着被传染的危险,与这些留观的“密切接触者”进行最密切的接触。
医护人员和工作人员进行24小时看护,并及时对每个隔离人员的健康情况进行实时的跟踪和观察,除了冲在前线,王珺还要认真核实后及时向有关部门上报信息。
为了消除隔离人员的心理压力,王珺在隔离点还当起了“心理疏导师”。他们每天在微信群里和隔离人员互动,引导他们疏解负面情绪。“最难的是留观人员不理解、不配合,虽然也害怕被感染,但我每天都会对他们进行心理疏导,尽量消除他们焦虑、恐慌情绪。”
王珺脑海里清晰记得,一名在酒店接触过新冠肺炎患者而被隔离观察的男子,由于认识不足情绪激动,在王珺的疏导下服从了两天管理,随后便开始找各种理由吓唬医护人员让其出院,在多次沟通劝说无果后,王珺只能无奈请公安机关予以配合,“再次向他说明被隔离观察的整个情况,同时给他讲解相关法律知识,最终才服从管理。”
王珺希望留观者要像病人一样的保护好自己,同时也要拥有一个健康人一样的心态。“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的目的是为了密切接触者和他们的家人以及更多人的健康。隔离没有隔阂,因为我们始终在一起,我们会像对待亲人一样,做好他们的医学观察和日常服务,让他们安心、舒心、放心地度过医学观察期。”
面对疫情,王珺不活在惊恐里,而是用一句句充满阳光和温情的话语,填满了每一位留观者的心。
坚 守
由于当时防控工作的严峻形势,除了开展正常的医疗业务,王珺和“战友们”还要兼顾发热门诊和预检分诊等工作任务,同时承担着凤仪留观点、苍洱景怡酒店留验点等多项医疗监测工作,任务繁重。
2月22日,大理市疫情防控凤仪医学隔离观察点最后3名留观人员正式解除集中隔离医学观察。至此,该医学隔离观察点留观人员全部解除隔离,王珺终于舒缓了一口气。
自1月25日启用以来,先后收住73人,其中明确密切接触者57人(武汉籍20人),观察点接收的留观人员中,年龄最大的是81岁的老人,最小的才满1岁。
目前,凤仪医学留观点处于备用状态。在每一个增减的数字背后,都藏着一个真实的人生。
从大年三十到解除隔离期间,王珺每天手机被打爆,至少要充3次电;每天工作到凌晨两、三点已经成为常态,眼睛常常是红肿的。尽管每天都在超负荷工作,但他表示从不敢有一丝懈怠。
明知是场硬战,为何不“退”?
“既然选择了这份职业,我必将坚守到底,全力以赴,打赢这场‘战疫。如果连我也害怕了、退缩了,那我后面的群众怎么办?”
王珺像一只不知疲倦的陀螺,与时间赛跑,与病毒较量,筑牢抗击疫情的“铜墙铁壁”,也因此被人们称为“陀螺院长”。
疫情重塑着王珺的日常生活,虽然家就住下关,但王珺几乎没时间回家。解除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后,3月初才得以回家吃了顿饺子,对于王珺而言也算是补偿了逝去的年味。
三月的大理,早已春暖花开。但年逾50的王珺即便戴着口罩,也掩饰不住脸上的那一丝疲惫。
感 动
“坚决遏制疫情蔓延势头,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这是奋战在一线的王珺和医护人员的信念。
初心如磐,使命在肩。面对这一场血与火的考验、生与死的抉择,王珺以“逆行而上”和“越是艰险越向前”的工作精神,尽职尽责,无惧风险,寸步不离岗位,用无私无畏的坚守和奉献护卫着疫情防控的最后一道防线。
如今,“隔离”这两个字在王珺眼里是温暖和勇气的化身,这次抗“疫”工作也让他收获满满的感动。
来自浙江的沈先生在解除医学观察将要离开之际感激地说:“我们留观人员都知道有事就找王院长,他们每天为我们测量体温、消毒,让我们感觉很温暖!”在留观点解除隔离的武汉籍家庭为表感激与王珺合影留念,等疫情过去,邀请王珺去武汉做客。
而另外的感动,就是全体医护工作人员让王珺感受到了史无前例的团結,“这样的团结没有彩排,每个人都愿意不计较得失的付出。”
原来干净的空气,自由的呼吸,触手可及的微笑,没有隔阂的拥抱,这一切都并非理所当然的存在,而是如此珍贵,如此值得珍惜。
在抗疫一线中,王珺无疑是最美“逆行者”,健康安全的“守门人”,是大理抗“疫”战线上的一道靓丽名片,正如他名字里的“珺”字一样,是一块美玉。
不止一个人说,王珺院长是一个极其简单的人,觉得有意义的事就会心无旁骛去做,一心向前。“一切都会好起来的”,交谈结束,王珺又急忙赶回到自己的岗位上开始忙碌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