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先锋 区锡敏 方安娜 黄芷珊 魏梓晴 黄桂东
摘要 农业专业硕士作为一个新的学位点,其培养模式处在不断探索过程中。经过10年的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然存在较多不足,现有培养模式远远满足不了乡村振兴的需要。本文从农业专业硕士研究生的课程设置、联合培养、评定机制和奖励机制4个方面对现有的培养模式做了具体分析,并提出了相应建议,以期为农业专业硕士的培养模式探索提供借鉴。
关键词 乡村振兴;农业专业硕士;培养模式;机制
中图分类号 G64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20)09-0256-01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农村稳则天下安,农业兴则基础牢,农民富则国家盛。”习近平总书记简洁明了地指出乡村振兴的意义[1]。广袤乡村是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的关键环节,经过多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探索发现,发展最艰巨的任务在农村,最雄厚的基础和最大的潜力及后劲仍然在农村,把农村发展问题解决了,农民收入问题解决了,“两个一百年”“国家富,名族兴”目标的实现将指日可待[2]。当前,我国主要矛盾已发生转变,人民物质需求基本得到保证,但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较突出,其中最大的发展不平衡和发展不充分体现在广袤的农村地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正是解决当前主要矛盾的必然要求,同时也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这一终极目标的必然要求。农村要发展,农民要富裕,除了相应的政策支持外,还需要农业相关高层次人才的进驻,为乡村的振兴贡献力量[3]。我国农业专业硕士自2009年开始招生以来,经过对培养模式10年的不断探索和研究,农业专业硕士培养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培养了一大批农业专业高层次人才。但是,相较于其他专业,由于起步晚、经验缺乏等,农业专业硕士的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奖评机制等仍处在探索之中,培养模式仍然不完善,造成了农业专业研究生培养与社会需求脱节、科研创新与生产需求脱节、科研人员与农民脱节 “三脱节”现象,直接影响了农业发展、产业进步和农民增收,完善和发展地方院校农业专业硕士培养模式迫在眉睫。本文拟从课程建设、联合培养过程实践、评定机制和奖励机制4个方面展开研究,完善农业专业硕士培养模式,以期为完善农业专业硕士培养方案提供借鉴,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1 课程设计
课程设置是培养方案实现培养目标的实质性载体,农业专业硕士培养需要吸收多领域的知识。目前,大多数高校在课程设置上仍处于“摸石头过河”的阶段,很多学校仅仅采用中国农业硕士专业委员会规定的相关课程,缺乏结合社会现状和地方特色开展的相关课程[4]。在现在多变的社会环境下,农业硕士培养仅仅依托原有的课程设置是行不通的,特别是在目前乡村振兴这个发展背景下,农业专业研究生课程设计偏重理论知识和专业技术的培养,却忽视了学生爱农村、扎根农村为农民谋福利精神的塑成,造成了很多农业专业人才毕业后不愿到农村工作,即使到了农村也适应不了农村艰苦的生活,致使大部分农业专业人才并没有把相应的知识和技能贡献在农村的发展上。针对以上问题,本研究拟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善。一是在不影响理论知识传授的前提下提高试验和实践课程占比,突出学生的实践能力;二是增加典型农村发展案例分析课程,通过观看农村发展纪录片、典型人物传记或者直接邀请扎根农村、发展农业的杰出代表性人物与学生面对面交流,提高学生的思想意识,增强学生毕业后下乡带领农民谋发展的意愿;三是拟开展一个农村农业体验周,以小组的形式实地考察当地农村,通过询问和调查问卷的方式了解农村的发展现况、农业技术、设备的使用情况等。
2 联合培养
企业和学校对农业专业硕士进行联合培养是目前很多高校采用的一种培养方式,目的是为了利用学校和企业2种不同的教育资源和教育环境,培养适应不同用人单位、具有全面素质和创新能力的人才[5]。联合培养的出发点是合理的,是有利于学校、企业和学生的,但很多学校或学院对实践能力培养环节重视不够,相关学校行政人员和企业缺乏合作应有的热情和动力,造成考核机制缺乏,没有完全落实合同内容[6]。此外,少数高校急于开展与企业的合作,并没有对相关企业进行详尽的考察,造成某些合作单位与学生所学专业并不吻合,严重影响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实践能力培养的效果。为了保证联合培养的效果,真正实现学校、企业和学生三方共赢,应从以下几点进行改进。一是对有意与学校合作培养研究生的单位进行实地考察并做出筛选,宁缺毋滥,必须高标准选定联合培养单位。对已经和学校进行合作的单位,随机抽取上两届在此单位实习的研究生进行口头问询并结合实地考察等多种方式进行考察,保证联合培养单位的质量。二是建立健全的考核机制,学生在单位联合培养期间,实行一周一小结、一月一总结,按时向学院和校内导师汇报工作,学校也保持一周一巡查,确保学生在实践单位踏实学习。
3 评定机制
对学生综合评定是检验培养目标的主要手段。在培养过程中,通过对农业专业硕士不断监察和考察,最后对其培养质量结果进行评定[7]。通过质量评定,将评价的结果进行整理反馈,为日后培养模式调整提供依据,更好地达到培养目标,是实现培养目标必不可少的手段,但大部分学校的评定机制并不完善、評定范围较狭窄,不能完全评定学生在硕士期间对培养目标的完成情况。本研究拟通过对课程知识的吸收情况、中期考核情况、校外实习评价、个人研究成果以及论文答辩等多方面进行综合评价,总分设定为100分,每个评价部分占据不同的比列,以硕士研究生毕业前最后的综合评分来评价一个学生培养目标的完成情况。70分为初步完成,达到毕业要求,准予毕业并授予学位证书;小于70分视为没有完成培养要求,给予延期毕业处理,并设置最低延期时限。期限已满且考核评分大于70分才准予毕业。
4 奖励机制
硕士研究生从事一些基础的科研工作,适量的奖励能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并且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来自学费、生活费的压力。目前,高校设立多种奖学金,包括學业奖学金、助学金等,虽然涉及面较本科更宽,但对于研究生的数量来说还有待提高;其次,农业专业硕士作为一个相对较新的专业学位,学生的培养离不开相关教师的努力,特别是研究生导师,除了为学生传播知识,还得在研究生期间负责学生的选题、开题、论文等一系列事情。高校的奖励主要偏向于学生,相关教师的贡献没有受到相应的重视和得到相应的奖励;此外,农业专业硕士的培养是为了丰富我国农村事业的高层次人才,但是少有毕业生真正扎根农村、发展农业,对于毕业扎根农村、为农村事业发展奉献青春的学生缺乏相应的奖励制度。本研究拟从以下几个方面改进:一是为了让研究生全身心投入科研中,解决生活的后顾之忧,提高学生科研的积极性,适当调高奖金的数额和拓展奖学金种类。二是按照教研成果、科研成果等增加对教师的奖励,提高教师教育改革和科研的积极性。三是鼓励学生毕业能够积极走到农村,为农村谋发展、为农民谋利益,学校对下乡的学生给予大量嘉奖。如果成绩显著,再追加奖励。
5 结语
基于农业专业硕士的培养展开分析研究,从课程设计、联合培养实践、评定机制和奖励机制进行了分析,发现农业专业硕士的的培养仍处在不断摸索的新阶段,存在一些不足,本文对以上4个方面进行了新的研究并做出相应的改进,以期为农业专业硕士的培养提供借鉴。
6 参考文献
[1] 王新惠,刘洋,张雅琳,等.基于乡村振兴战略的农业专业硕士的培养研究[J].农产品加工,2019,1(2):92-93.
[2] 杜凤国,郭忠玲,李庆春,等.农业推广专业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J].中国林业教育,2014,32(1):27-29.
[3] 李勇,陈艳慧,张瑾,等.地方农业院校农业推广硕士培养模式改革的思考[J].现代交际,2013,1(11):227.
[4] 高凡,郭家选,王敬贤.农业硕士专业学位课程案例教学资源库建设探析[J].大学教育,2018,1(11):235-238.
[5] 汪普庆,祁华清.探析农业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J].教育教学论坛,2018,1(28):51-52.
[6] 潘伟,陈翱,侯辉萍.进一步提高全日制农业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思考[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8,17(7):260-261.
[7] 刘国瑜.农业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体系建设探讨[J].高等农业教育,2017,1(3):99-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