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祖春
张女士的儿子出生后一直和她睡在一起。她特意在儿子睡的那边垫了一个枕头.防止他坠床。不久前的一个晚上.她在上厕所时突然听见儿子在哭。她赶紧跑进卧室.发现儿子摔到了地上。张女士赶紧把儿子抱上床,简单查看了一下,孩子的身体没有什么红肿或伤口。她以为没有大碍,便哄儿子睡觉了。过了一会儿儿子开始吐奶。她想可能是孩子吃多了。但第二天儿子又连续吐奶3次.并且一直都昏昏欲睡,没有了平时咿咿呀呀的活泼劲儿。张女士立即抱儿子去儿童医院。医生检查发现,儿子摔到的部位是头部,CT显示有蛛网膜下腔出血、左侧后颅窝骨折、急性梗阻性脑积水、枕部头皮血肿。当即被收入神经外科接受治疗。
很多小宝宝都有过坠床的经历,有些宝宝在哭闹后可以照常活动、玩要;有些宝宝可出现皮肤破损、皮下出血或者血肿,皮肤出现青紫的瘀斑;极少数宝宝可能出现严重损伤,包括肢体骨折、局部活动障碍,甚至颅骨骨折及颅内出血,这时,宝宝可能会出现精神不振、嗜睡、呕吐、昏迷,甚至呼吸、心跳停止等脑疝症状,危及生命。
宝宝坠床了只知道哇哇大哭,身体不舒服也不懂怎么表达,家长怎么判断宝宝损伤程度?是否要送医呢?
1.坠落高度。一般来说,宝宝坠落的高度较低,如从矮沙发等高度在60厘米以内的地方坠落,伤害相对较小;如果从较高的婴儿床、较大的行李箱上跌落,损伤则较严重。
2地面性质。宝宝坠落时,如果接触的是硬质地面(如水泥地),或者撞到茶几、桌角等坚硬物体,容易发生局部损伤;若跌倒时接触到的是木质地
1.观察精神状态。宝宝发生坠落后,家长应首先观察其精神反应,如果出现上述颅内出血等相关症状,须立即就医。
2.观察肢体活动。若无异常精神症状,家长应进一步检查宝宝有无肢体局部活动异常。帮宝宝抬一抬胳膊和腿,观察是否出现哭闹加重的情况。如果发现宝宝的单侧肢体不能自由活动,出现形状改变、异常凸起等,或者
局部软组织挫伤、肿胀常表现为局部红肿、青紫。家长可及时先给予冷敷,第二天再给予热敷。注意受伤处的软组织不可反复按摩,否则可能增加皮下软组织出血及组织渗出,加重损伤。若宝宝发生了皮肤破损出血,较小的伤口只需局部消毒,用干净的纱布或棉签压迫止血即可;若皮肤裂口较长或较深,或为毛细血管丰富的头皮出血,应尽快压迫止血,尽早送医接受伤口缝合等治疗。板或地毯地面,则损伤较小。
3.着地部位。若宝宝最先着地部位为手、脚等,家长首先要观察其肢体活动状态、是否有局部红肿发生、是否哭闹不止。若为头部着地,家长须观察其头部是否有出血、血肿,是否出现精神萎靡、嗜睡、反复呕吐、抽搐,甚至意识不清等症状。这些症状往往意味着宝宝发生了严重损伤,有危及生命的可能。在某一姿势时宝宝大声哭闹,均要警惕骨折可能。此时切勿随意移动宝宝的身体,以免造成二次伤害。正确的做法是尽快拨打“120”急救电话,等待专业医护人员的救助。
3观察局部损伤。如果宝宝仅仅是哭闹,稍做安抚后便能缓解,且肢体活动没有异常,家长应进一步检查宝宝有无局部软组织挫伤、皮肤破损出血、淤青血肿等,可在家为宝宝做简单的包扎处理。
即使宝宝坠床后的表现一切如常,也不能高枕无忧。在发生坠落后的48~72小时内,家长仍须注意观察宝宝的精神反应。极个别宝宝可能在1周内出现异常精神反应。送医后应向医生详述坠床情况,以利医生分析。对于坠床后哭闹不止的宝宝,家长可逗引其进行平时喜欢的游戏,观察宝宝的动作、表情及情绪。若仍然哭闹不止,或在进行某些动作时哭闹,或拒绝某种动作,应尽早带宝宝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