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峰,车玉琴,王位坐,王 亮,宋越群
(1.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神经外科,辽宁 沈阳 110032;2.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神经内科,辽宁 沈阳 110032)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trigeminal neuralgia, TN)又称脸痛,属于病理性神经疼痛,是神经外科常见疾病之一。该病多发于40 岁以上中年女性,右侧多发于左侧,发病特点为在头部及面部三叉神经分布区域内骤发性、顽固性的剧烈神经性疼痛,常伴发面部肌肉痉挛、流涎以及结膜充血流泪等症状,疼痛剧烈程度使患者往往难以忍受,严重影响日常生活与工作[1]。其发病机制尚未明确,有报道认为三叉神经痛可能与病变部位小血管畸形或岩骨部位骨质畸形等因素相关[2]。临床治疗方法包括外科神经阻滞术、神经根切断术、三叉神经节射频热凝术以及药物治疗等。以药物治疗为首选方法[3]。奥卡西平是卡马西平10-酮基衍生物,同属Na+通道阻断剂,通过对神经细胞内Na+转移抑制,阻止神经冲动的传导,降低神经细胞兴奋性,从而起到缓解疼痛的作用,是治疗三叉神经痛的首选药物[4]。但在长期用药过程中发现,单一使用奥卡西平疗效有限,缓解疼痛的程度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巴氯芬是GABA受体激动剂,是临床常用可选药物,通过调节运动神经元活性,抑制P物质(SP)以及谷氨酸释放等起到镇痛作用[5]。本次研究对我院近年收治的72 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进行回顾性疗效观察,探讨巴氯芬联合奥卡西平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月—2019年6月入我院接受治疗的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72 例,按照用药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6 例。其中对照组男17 例,女19 例,年龄39~68 岁,平均年龄(50.5±6.1)岁,病程2~7 年,平均病程(3.23±0.51)年;观察组男16 例,女20 例,年龄40~69 岁,平均年龄(51.2±5.8)岁,病程2~8 年,平均病程(3.52±0.68)年。纳入标准:①符合《神经病学》关于三叉神经痛的诊断标准;②无癫痫,无精神障碍,无脑卒中,无脑肿瘤等其他神经系统病变;③入院1 个月前未接受手术治疗或其他药物治疗;④无心、肝、肾等其他重要脏器疾病;⑤对本次所用药物无过敏;⑥患者及家属明确治疗目的及方法并能够积极配合。本研究经院伦理委员会批准。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奥卡西平单药治疗:在治疗的第1天、第2天,每次口服奥卡西平(曲莱;北京诺华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J20171082)300 mg,1 次/d。从治疗的第3天开始,每次口服奥卡西平900 mg,2 次/d。口服用药期间每日进行维生素B12肌肉内注射,用法用量:50~200 μg/次,1次/d。疗程4 周。观察组采用巴氯芬联合奥卡西平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加用巴氯芬进行联合治疗,初始剂量为5 mg/次,3 次/d,逐渐增加剂量,每日最大剂量不宜超过100 mg。患者疼痛感明显减轻以后使用45~60 mg/d小剂量维持治疗,连续治疗4 周。
1.3 观察指标
1.3.1 疗效评价:比较两组4 周后疗效。显效:疼痛感完全消失,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降低75%以上,患者可以正常生活和工作;有效:疼痛症状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VAS评分降低50%~75%;无效:症状较治疗前无明显改善,VAS评分下降50%以下。
1.3.2 VAS评分:使用VAS评估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程度变化情况,分值范围为0~10 分,分值越高,疼痛感越强烈。
1.3.3 血清内源性因子检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SP、5-HT、β-内啡肽水平进行检测并比较。
1.4 统计学分析 数据采用SPSS 20.0统计软件处理,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疗效比较 治疗4 周以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2%(35/3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6.1%(31/36);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表1 两组疗效比较[例(%)]
2.2 VAS评分比较 治疗后两组患者VAS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显著降低,且观察组患者VAS评分降低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
表2 对照组与观察组VAS评分比较(±s)
表2 对照组与观察组VAS评分比较(±s)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同组间比较,#P<0.05。
组别 例数 时间 VAS评分对照组 36 治疗前 7.34±1.64治疗后 3.82±1.84#观察组 36 治疗前 7.40±2.41治疗后 2.10±1.59*#
2.3 两组血清5-HT、SP、β-内啡肽水平比较 治疗后两组患者5-HT、SP较治疗前显著降低,β-内啡肽显著升高,且观察组血清5-HT、SP、β-内啡肽水平变化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3)
表3 两组血清5-HT、SP、β-内啡肽水平比较(±s)
表3 两组血清5-HT、SP、β-内啡肽水平比较(±s)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同组间比较,#P<0.05。
组别 例数 时间 5-HT(ng/L) SP(ng/L) β-内啡肽(ng/L)对照组 36 治疗前 122.3±11.6 473.9±28.5 108.7±19.5治疗后 63.5±15.4# 300.7±34.2# 210.2±23.6#观察组 36 治疗前 124.4±13.9 478.1±30.8 112.3±17.4治疗后 41.1±14.7*# 229.2±31.6*# 275.4±16.6*#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是临床发病率较高的头面部神经病理性疼痛疾病,临床表现为三叉神经的一个或者多个分支在分布区域内骤发性、反复性的电击样、撕裂样或刀割样疼痛。年发病率约为5/10万,多发生于40 岁以上中老年人,女性多于男性。随着我国社会老龄化的逐步加重,老年群体数量的增加,三叉神经痛发病率呈逐年增高趋势。国内外学者虽然对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发病机理做过大量研究,但其具体发病原因至今尚未明确,可能机制为三叉神经节异常放电,导致放电神经元及不放电神经元过度兴奋而异常放电所致。临床治疗方法包括外科神经阻滞术、神经根切断术、三叉神经节射频热凝术以及药物治疗等。以药物治疗为首选方法。临床常用药物以第一代或第二代抗癫痫药物卡马西平和奥卡西平为首选药物。卡马西平属Na+通道阻断剂,具有细胞膜稳定作用,通过降低神经细胞膜Na+通透性,稳定过度兴奋的神经细胞膜而发挥作用。卡马西平疗效好,见效快,但若长期服用,会产生较为严重的不良反应,此为卡马西平的最大缺陷之一[6]。奥卡西平是卡马西平10-酮基衍生物,同属Na+通道阻断剂,在治疗效果方面与卡马西平不相上下,且不良反应远小于卡马西平,因此在临床上逐渐得到广泛应用。巴氯芬是GABA受体激动剂,可通过抑制SP、5-HT等兴奋性神经递质的释放,调节神经元活性而发挥镇痛作用,临床常用于首选药物的辅助治疗[5]。本研究中应用维持剂量巴氯芬联合奥卡西平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在临床疗效上显著优于单一使用奥卡西平,在相关神经细胞因子的改善程度上也显示出明显的优势,因此联合用药方案值得临床进一步大样本研究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