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支教活动的必要性

2020-05-27 09:47杨克和
现代交际 2020年8期
关键词:乡村振兴

摘要:为响应十九大号召,积极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均衡城乡教育发展,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实地考察法论证了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支教活动的必要性,得出支教活动能平衡城乡教育资源,满足农村学生的迫切需求,能激起农村新活力及支教人员个人自我价值的实现。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进程任重而道远,教育资源及人才下放是重要保障,支教活动是重要途径。

关键词:乡村振兴 基层教师 支教活动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20)08-0235-02

我国在经济建设、思想文化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等方方面面都取得了突破性的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也发生了转变,变成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城乡发展差距是诸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之一,放眼世界,以史为鉴,不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经历过或正在经历农村衰退和乡村危机。我国是一个大国,一个现代化大国需统筹城乡发展进程、立足现实基础、在全球城市化进程中积极推进乡村振兴。[1]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一盘大棋,乡村要全面振兴,要沿着正确方向把这盘大棋走好。乡村振兴战略有许多困难要克服,有许多短板要补齐,人才、技术、资金、组织、文化、生态等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振兴先扶贫,扶贫先扶智,扶贫开发的重要任务是让贫困地区的孩子们接受良好的教育,同时这也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一个重要途径。[2]

人才是精准扶贫的重要保障,是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乡村教育资源相对薄弱,夯实农村教育资源,促使教育公平是乡村振兴的基础。

一、支教的相关概念及内涵

支教,简而言之就是支援教育活动。支援教育活动是应我国经济发展、区域发展、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现状之运而生的,由政府部门或非政府部门集中选派一些有教育能力、教育资质、教育经验的人员,到相对落后的农村进行教育支援活动。这也是国家的需要、社会发展的需求、区域协调发展的需要。[3]

支教根据其涵盖面可分为广义的支教与狭义的支教。

广义的支教是指政府公派的城镇在岗教师、西部计划大学生、非政府组织的研究生支教团、师范生顶岗实习、大学生寒暑期支教等,对落后地区的教育支援性活动。狭义的支教指六部门联发的“三下乡”活动。[4]

广义的支教过程,支教人员在完成基本的教育教学和学生管理工作外,还与当地教师形成交流促进,向当地学生传播新的知识和理念,对当地学校及贫困学生进行物资、钱款的支援,只要是指向教育事业或与学校、教师和学生相关的志愿活动,都可以归属于广义的支教。

二、支教活动的必要性

1.平衡城乡教育资源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石,是社会公正的起点,一个国家的教育公平直接影响其社会的文明程度,必须坚持法治精神、道德规范,强化严格的规则意识和纪律约束,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底线、城乡一体化的轴线,也是农村脱贫致富的起跑线。

城乡发展的不平衡表现在城乡居民生活方式、生活需求的方方面面,如:教育、医疗、交通、饮食、住房等,教育工作者下到基层支教能有效均衡城乡教育资源的差异,促进教育资源的流动性,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教育工作者下到基层支教是社会正能量的一种体现,是对山区学校的一种宣传,能呼吁和带动更多优秀的教师投身于基层教育,同时带动社会力量关注农村其他问题。

2.满足农村学生的迫切需求

基层教育资源相对来说比较匮乏,硬件设施和软件设施整体不完善,让城镇教师和大学生队伍到基层支教,能使山区的学生接受不同的教育方式和理念,进而增加学生的知识储备量,扩大山区学生的眼界。

由于区域发展不平衡及现代化农村的建设进程较慢,导致大量的年轻农村人口流向城市,“留守儿童问题”频频发生,支教人员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留守儿童心灵的空寂,能关注、关心、关爱留守儿童,能做留守儿童心灵的开导者、思想的引导师。

山区教师队伍存在结构不完善、教育人员及教学水平有限的现状,通过支教活动可以增进城乡教师的交流和沟通,通过交流经验和共享成果来提高教学水平和能力,从而补齐这块短板,带动山区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3.燃起农村新活力

支教活动和科技特派员制度有较大的相似之处,科技特派员制度,是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工作时深入总结基层经验、科学深化提升、大力倡导推动的重要农村工作机制,科技特派员制度推行20周年成就非凡,为乡村振兴和城乡一体化进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科技特派员就是坚持优秀人才下放、深入的模式,支教活动同样应具备这种成效。

支教人员下到基层支教为乡村注入了新的活力,输入了“新鲜血液”。一方面,支教人员将先进的教育理念、教学方法传递给农村基础教育者,帮助农村基础教育者在课堂教学、教学科研、学生管理方面得到提高和改善;另一方面,支教人员积极向上的态度和勤奋努力的作风,能带动整个农村人民的生产积极性,使农村人民认识到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激发农村的新活力。

4.个人自我价值的实现

支教人员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已经走上工作岗位、有丰厚的教育基础及教育经验的城鎮教师;另一类是即将走向工作岗位、教育经验较少的大学生。

一方面,让城镇优秀的教师下到基层支教,对教师本身来说是一种积极的锻炼,同时也是一种磨练,使其体验和适应农村相对艰苦的环境。有利于其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提高思想境界,拓宽城镇教师的视野,更新其原有的知识体系;能不断提高业务能力和教育教学能力,促使其成为业务精湛、学生喜爱的高素质教师;有利于其牢固树立改革创新的意识,有利于激发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并实现自我价值。

另一方面,即将步入社会的大学生,支教活动对他们来说不仅是一种社会实践,更多是对艰苦生活的体验,促使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帮助农村孩子的同时,也使自身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得到全面提升和发展,这为步入社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结语

坚持支教活动,能平衡城乡教育资源,满足农村学生的迫切需求,激发农村新活力,促进支教人员个人自我价值的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任重而道远,教育资源及人才下放是重要保障,支教活动是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孙邦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助力脱贫攻坚[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9(21):32-33.

[2]吴业苗.乡村振兴的问题情境与实践面向[J].兰州学刊,2019(11):189-199.

[3]陈俊耀.大学生三下乡支教活动对当地乡村教育的影响研究[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8,29(10):263.

[4]卢宁.“互联网+”大学生支教活动教育功能的开发[J].中国成人教育,2017(3):77-79.

责任编辑:杨国栋

[作者简介]杨克和,耿湾中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青少年教育。

猜你喜欢
乡村振兴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的安徽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探析
美丽乡村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乡村振兴战略下新型职业农民从业素质提升研究
乡村振兴:从衰落走向复兴的战略选择
乡村振兴战略的宏观思维
基层党校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思考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几个抓手
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破题寻路
民建贵州省委携手中天金融集团推进“乡村振兴”贵州赫章县结构乡“扶志扶心扶智”项目开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