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长期血透患者的心理问题及护理干预临床效果

2020-05-27 00:36杨洪珍李勇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39期
关键词:状况血液护理人员

杨洪珍,李勇

(江苏省连云港市第四人民医院,江苏 连云港)

0 引言

通常情况下,需要长期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其身心均承受较大压力,再加之病痛折磨,增强其不良情绪对治疗的不利影响,因此,及时给予长期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以有效的护理干预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1]。本文通过分析长期血液透析患者存在的心理问题,进而探讨应采取的相应护理干预及其应用意义。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抽取的临床长期血液透析资料52 例为本院2017 年10月至2019 年10 月收治的需行长期血液透析(透析时间超过3 个月)治疗的患者,将所抽取患者以每组26 例均分为常规护理组与综合护理组。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基本情况见表1 所示,各指标数据差异不大,即P>0.05,无统计学意义。

表1 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基本情况

1.2 方法

1.2.1 患者心理存在问题分析

对两患者心理状况均通过焦虑自评量表与抑郁自评量表进行评估,结果表明,所选患者均存在紧张、恐惧、焦虑、悲观、抑郁等心理问题。分析其产生原因[2]:一是紧张心理。这一心理状况多出现在血液透析初始阶段,主要是由于一方面患者对自身所患疾病认识不足,且对于血液透析相关知识及治疗的安全性缺乏足够认知,导致其出现紧张情绪;另一方面是患者受周围不良环境的刺激以及其因此而出现的透析中不适反应,从而加剧患者的情绪不稳定。二是恐惧与焦虑心理。这一状况与患者的心理承受力及透析过程中的各种不适症状有着直接关系,尤其是随着病情加重,再加之患者求生的欲望与较大的经济压力,使得患者的恐惧与焦虑情绪会随之加重,从而导致降低其对治疗的依从性。三是悲观心理。这一心理状况是长期血液透析最常见的心理症状。主要是由于长期的血液透析使得患者远离正常的生活与工作,再加之随着透析次数增加,一系列并发症导致患者身体反应过大,最终使其身心疲惫,由此产生悲观心理。四是抑郁心理。这一心理状况在长期血液透析患者中占比较高,主要是由于发病后,患者远离社会,社交圈缩小, 社会价值感较低,长此以往,即出现抑郁心理,这对于患者而言是很危险的。

1.2.2 护理方法

通过以上对患者心理状况评估及产生原因分析的基础上,制定并实施护理干预措施。常规护理组给予患者行传统的常规护理干预措施,而综合护理组则给予患者行有针对性的优质心理护理干预措施。

有针对性的优质心理护理干预措施,主要有:一是针对紧张心理的护理干预措施[3]。一方面护理人员需与患者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通过主动与患者沟通交流,了解患者的心理诉求,及时帮其解决;同时,及时向患者宣教疾病的发病、发展及预防相关知识,提高患者对疾病及治疗的认知度。另一方面针对患者透析中的各种不良反应,给予及时而周到的护理干预,应用委婉而具有亲和力的语气,耐心地安抚患者,将其紧张心理降至最低。二是针对恐惧与焦虑心理的护理干预措施[4]。一方面护理人员需高度关注患者的顾虑,通过良好的沟通技巧,疏导及解除患者心理障碍,同时引导患者家属给予患者以亲情关爱。另一方面针对患者的济经压力,可以鼓励恢复情况较好患者于家庭、单位中发挥作用;也可视病情减少透析次数,也可帮其获得社会捐款。三是针对悲观心理的护理干预措施[5]。护理人员需及时了解透析患者的心理状况,对于那些精神差的患者,可通过让其听音乐、做气功、下棋等方式,转移其注意力,同时,也要引导患者学会自我调节情绪,以积极的心态面对治疗。四针对抑郁心理的护理干预措施[6]。对于这部分患者,护理人员尤其需要用心护理,防止其出现自杀现象。通过倾听、沟通、疏导,减轻其抑郁症状;通过定期心理卫生讲座及健康教育,促使患者提高对疾病的认知度,从而增强治疗信心。

1.3 观察方法

分析评估护理干预前后,两组患者心理状况。主要指标:SAS 评分、SDS 评分。

1.4 统计学方法

分析评估所涉及指标数据均通过统计学软件SPSS17.0进行数据分析处理,若组间对比结果P<0.05 时,则说明各指标对比差异明显,存在显著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见表2 示,实施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心理状况无明显差异(P>0.05);实施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心理症状均得以缓解,且组间指标数据对比差异明显,即P<0.05,表明存在统计学意义显著。

表2 护理干预前后两组患者心理状况对比,分)

表2 护理干预前后两组患者心理状况对比,分)

3 讨论

以上评估分析表明[7],在充分评估透析患者心理状况下,所实施的优质心理干预针对性强,对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同时,增强患者血液透析过程中的安全性,利于有效改善患者心理状况。

综上所述[8],针对长期血液透析患者所实施的护理干预措施,需在充分分析其存在的心理问题基础上,制定出有针对性的的优质心理护理干预措施,唯有如此,才能有效疏导并缓解,甚至消除患者存在的紧张、恐惧、焦虑、悲观、抑郁等心理问题,从而为延长其生存时间,促其生活质量提高起到积极的作用,该护理模式具有重要的临床推广及应用意义。

猜你喜欢
状况血液护理人员
血液发生相关microRNAs研究进展
声敏感患者的焦虑抑郁状况调查
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隔离病区护理人员希望水平、心理健康及其影响因素
护理管理者如何保护和调节护士的身心健康
脑外科护理人员必须加强自我保护及预防护理纠纷
护理人员奖500被批“寒酸”
2019年中国国际收支状况依然会保持稳健
通识少年小课堂 血液之旅
提升血液与血管力的10个生活习惯!
安全感,你有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