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压之下,智能制造升级加速

2020-05-26 23:02周书婷
产城 2020年2期
关键词:工业疫情生产

周书婷

每年春节后珠三角和长三角地区都会出现用工缺口,今年,这里的形势可能格外严峻。疫情之下,作为中国经济发展的“压舱石”,制造业此次尽管受到的影响小于交通运输、餐饮、住宿、旅游等四大类困难行业,但也已受到冲击。

对于体量较小、抗风险能力较弱的中小制造企业来说,疫情带来的冲击无疑更甚,面临着厂房租金、工人工资、物流受阻、现金流紧张、融资难度增加等多重压力,可谓是一场生死战。重压之下,在制造业领域的各层级企业应该如何度过这个难关?

同受冲击,生产或将出现异常波动

当下,受隔离及国家延迟开工政策影响,制造企业普遍面临用工荒和复工难等问题,严重影响制造业整体发展。例如富士康工厂已将所有生产活动全部推迟进行,预计将会导致苹果在2020年第一季度的iPhone出货量下降10%左右。上海大众汽车宣布3500名员工在家办公持续两周,2月10日之前处于停工状态。同时,苏州、无锡等地也出现大量企业家早已入驻工厂却无工人上岗的情况,企业陷入生产停滞。

另一面,线下消费也呈现出需求疲弱的现象,显著影响重点消费品领域。全社会出现居民活动受限以及重点群体隔离等现象,这直接导致线下消费疲弱,重创重点消费品销售。其中,销售模式以线下体验为主的行业,受冲击越大。例如沃尔玛位于中国的430家门店商品主要由国内工厂供应,由于销售受阻,上游企业将受到重挫。相反,对线下体验要求依赖性更小的行业,受冲击越小。StrategyAnalytics报告指出,受疫情影响中国智能手机的出货量将比预期减少5%,其中中国智能手机市场的出货量在今年一季度会有超过30%的下滑。

而外向型制造业企业则受国外订单数影响巨大,疫情影响了中美贸易战结束带来的良好开局,外向型企业产能恢复受阻,劳动力、需求等原因共同导致贸易出现萎缩。例如现代汽车已经暂停包括蔚山、全州、牙山工厂在内的所有在韩生产线,汽车零部件贸易严重下滑。同时,四川新和公司从新西兰进口的牛肉骨粉已在青岛港滞留12天,导致工厂停滞的同时,还面临14天免箱期过后继续缴纳滞箱费的风险。

劳动力不足、需求疲软、贸易萎缩、连锁反应等因素将共同导致制造业生产的异常波动。据IHSMarkit预计,2月份中国国内的面板工厂设备稼动率将下滑10-15%。此外,疫情还将在社会层面造成货币基金流动性降低,导致各生产要素GDP有明显下降。现金流紧张、供应链传导等原因反过来会对实体经济造成更大冲击,增加企业亏损、人员失业等问题出现的可能性。

转产抗疫,制造业企业齐跨界

与大多数制造业呈现下滑趋势相反,医护用品、医药等行业目前已得到正向刺激。在一线防疫物资,特别是医用防护服、口罩等存在较大缺口的当下,很多纺织服装等制造企业纷纷转产,加入物资生产“大军”。

6000平方米车间改造完毕,设备完成最后调试,生产装置开足马力……制作外贸服装的上海嘉麟杰开始“转战”医用防护服。公司总裁杨世滨表示,企业边改造边生产,目前日产量可达6000件。恒天嘉华将无纺布生产线调整为医用口罩和防护服材料,截至2月13日累计生产口罩404.5万片。即发集团对原有流水线重新排列组合,一期有望实现日产6万只口罩。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在短时间内联动供应商和经销商,快速完成无尘车间的改造和生产线调试,第一批防护口罩已于2月13日生产完成。富士康在深圳华龙的生产基地已下线量产的口罩。国机集团用9天研制出医用防护服压条机,破解防护服生产瓶颈。

憑借紧密产业链配合和较强制造能力,转产企业短时间内实现量产,缓解防疫物资紧缺问题。“我国拥有最完整的制造体系,也沉淀积累了很强的供应链。”中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协会会长李陵申说,完整而灵活的供应链是制造业实现“随机应变”的底气,更是应对挑战、抵御风险的关键。

对于选择转产的制造企业来说,一方面能为社会提供需要的物资,增加业务收入,同时也将大量闲置的人工和设备利用起来,减少成本消耗;另一方面,此次疫情对人们的生活、工作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也考验着个人、企业、国家应对突发性事故的能力,转产企业作为此次疫情的前线参与者之一,也将从中学习,更好地应对疫情结束后的机遇和挑战。

全力复工,加速“冲关”

尽管疫情防控延缓了很多企业的复工进程,但面对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全力复工复产是当下很多制造企业的真实写照。淘宝发布《淘宝经济暖报》显示,2月以来,每天超过3万人来淘宝开新店,其中超过2成来自线下店铺。根据2月14日用电量测算,广东已有超60%的企业复工复产。

制造企业积极复产,降低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各地各界也出台非常举措,为全面复工提供保障。四川日前宣布已与广东、浙江建立健康检测互认工作机制,上万农民工在体检合格后实现直达返岗;天津推出跨省直达巴士、抵津场站直达巴士、日常通勤巴士3种形式的“定制包车”;杭州有关部门和企业向铁路部门提出需求,为返程务工人员开行专列。

一辆辆大巴车停靠在宁波申洲国际园区。员工们登记、测体温后,提着行李走进宿舍楼。申洲日产180万件衣服,订单排到了年底。派出700余辆大巴接员工复工,安排2000余间隔离用房,对所有厂区、食堂、宿舍定期消毒,“疫情带来的困难是暂时的,要想方设法渡过难关。”对全面恢复产能有信心的申洲董事长马建荣如此说道。

拥抱工业互联网,加快智造升级

疫情期间,一边制造企业重视防控措施到位,有序复工复产,一边数字化智能化改造提速的积极变化正在显现。依托智能化技术,一批智能制造企业实现“机器挑大梁”,避免了工人“扎堆”,复工复产的优势逐渐凸显。“越来越多的制造企业意识到,智能不仅代表着效率,更是对冲风险的有效手段。”工信部新闻发言人黄利斌说,工信部已部署推动制造企业与信息技术企业合作,支持运用云计算大力推动企业上云。下一步,将通过工业互联网平台保障供应链的完整,做好生产协同,加速企业恢复生产与数字化转型。

事实上,几年前许多企业已经开始拥抱工业互联网,具有一定的技术基础。在此次疫情中,这样的企业发挥出工业互联网供需对接、资源配置作用,降低疫情带来的销售下滑和供应链紧张压力。石化盈科打造“油你相伴”手机APP,客户可免除往返于石油公司营业厅、油库等场所,足不出户实现客户绑定、客户下单、提油预约、信息发布、信息查询等功能,避免人群集中接触,同时促进成品油销售。因此,鼓励制造企业依托工业互联网打通终端市场和产业链上下游,通过市场数据汇聚分析,开展精准营销、按需生产,在大力拓展订单获取渠道的同时深入挖掘用户需求,能寻找到新的市場机会。且基于资源调度协同,进行供应链高效管理和协同,实现原材料快速采购和及时配送,可保障企业正常有序生产。

对于面临资金压力的企业,推进基于工业互联网的产融结合创新,能缓解当下燃眉之急。航天云网面向中小微企业推出云网贷工业金融服务,通过将工业互联网平台与邮储银行平台进行打通,提供金融产品展示、用户在线申请授信、数据授权推送查询、授信结果及时反馈等功能,帮助企业缓解疫情带来资金压力。工业互联网具有资源汇聚和数据分析优势,通过开展多维度企业信用评估,能支撑银行实现快速、精准放贷,降低企业融资门槛。推动金融机构与工业互联网企业对接合作,开展供应链金融、商业保理、知识产权质押等工业互联网金融产品创新推广,进一步拓展企业融资渠道。

在此次疫情中,阿里云联合钉钉推出的防疫复工生产管理方案,实时监控工厂的运行状态,掌握综合生产经营状况,快速辅助生产管理决策,实现精益化仓储管理,能够帮助企业提升复工生产管理效率50%以上,从而减少业务直接损失和间接伤害。因此未来区域政府或企业若能依托工业互联网平台实时获取生产、市场及物流等工业数据,建立面向区域产业集群或是单个企业的产能分析、风险预测模型,通过模拟和推演分析判断产能需求变化及原材料供给瓶颈,将能提前进行计划调度,规避问题风险。

从长远来看,需要持续推进企业数字化转型,以提升制造业风险抵抗能力。大力推动工业互联网技术产品创新,加速推动企业开展设备联网、系统集成等数字化改造,鼓励引导重点工业设备和业务系统上平台用平台,加快工业互联网创新应用模式推广普及,全面提升企业数字化管理水平和智能化生产能力。

(摘编自新华网、《人民邮电报》、新浪财经、上游新闻等)

猜你喜欢
工业疫情生产
战疫情
用旧的生产新的!
抗疫情 显担当
疫情中的我
疫情期在家带娃日常……
“三夏”生产 如火如荼
工业人
S-76D在华首架机实现生产交付
掌握4大工业元素,一秒变工业风!
“工业4.0”之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