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飞
精准教学指的是教师基于课程标准、教材和学生发展的实际情况,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和课堂教学规律,设计精准、高效的课程内容,科学构建教学结构,使课堂教学各个环节相互渗透,实现教学目标和教学结果的完美结合。
把握教材内涵,实施精准教学的具体实施步骤分为:基于教材和学情,制订精准的教学目标;精准的任务驱动分解;精准的教学设计;精准的课堂评价。如果评价的结果偏离预期的目标,必须进行反思,调整教学设计,反复教学验证,直到达到精准实现教学目标为止,进而提升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具体操作流程如图1。
精准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确立精准的目标至关重要。
探究“溶解”相关内容时,原定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通过观察常见的物质放入水中的变化情况,认识到有些物质能溶解在水中,而有些物质很难溶解。但经过几次试教后,笔者发现学生会有不同于教材预设的结论,有人认为红糖在水中是不溶解的,有人认为石头放入水中变化了。原来,低年级学生发现红糖放入水中经过搅拌以后,杯子底部有杂质,所以认为红糖是不会溶解的;石头放入水中搅拌时,石头之间的碰撞使得杯子底部有碎渣掉落,于是认为石头应该是有变化的,最终导致学生的想法和教材目标不一致。
在明晰教材的编写意图和了解学生学情的情况下,笔者将本课的教学目标调整如下:运用纵向对比,即同一个物体放入水中,前后对比的观察;运用横向对比,即对不同物体放入水中后的变化情况进行对比观察;能用搅拌的方法让水中的物体渐变后完全混合;能感受、解释生活中的溶解现象,并学以致用。
精准的任务分解
任务驱动指的是以学生完成一个个任务为前提,把教学内容巧妙地隐藏在各个任务中,让学生通过完成具体的任务来达到精准教学的目的。本节课,笔者设计的精准任务驱动环节如下:
学生分小组一起观察,对材料有整体的认知,达到交流与合作学习的目的。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用准确的语言来描述所观察到的现象有些困难,所以用熟悉的图画方法记录,更能够直观地表达他们的想法,节约课堂记录的时间。每个组完成观察后,全班汇报交流,会发现每个组的汇报有相同或者不同之处,如果有不同的结论导致再次探究,就會影响正常教学,所以精准的教学任务分解是很重要的。整堂课的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可以通过精准的任务分解而精准地完成,学生在逐级地完成一个个小任务之后,就顺其自然地对本节课研究的对象有了新的发现(如图2)。
由于课堂时间有限,为了使低年级学生能在规定的时间里高效地完成探究任务,教师有必要将整体教学任务分解,让学生逐级完成小任务,以达到完成探究教学任务的目的。教师高效利用课堂时间,根据精准目标将教学任务准确地合理分配,是完成教学目标的重要环节。
精准的教学设计
笔者在执教“溶解”相关内容时,有两次不同的教学设计,由此更深切地体会到精准教学设计的重要性。
1.第一次教学流程设计及分析
(1)教学流程简述及反馈
笔者先让学生用放大镜观察食盐、红糖、小石子的特征,并记录在表中。接下来,将这三种材料分别放入装水量相同的杯子里,让学生静静地观察15秒内的变化,并用画图的方式记录下来。学生完成这两个步骤以后,到材料区领取搅拌棒,先搅拌5圈,仔细观察,之后再搅拌15圈,继续观察,把搅拌以后的现象画在记录表中。此时,笔者提示学生,如果观察到没有变化也要记录下来,科学探究的过程中没有变化和有变化是同等重要的发现。
(2)信息分析和反思
从学生记录表上的数据看,选取的材料存在干扰因素。大部分学生的前概念认为食盐加到水中以后是会溶解的,也就是经过搅拌以后水杯里是看不见食盐的。但是反馈显示,有少部分小组搅拌以后还能看见食盐颗粒。原来,本次实验选取的食盐颗粒太大了。还有学生放入食盐的量也不同,有的放少了,没有观察到食盐慢慢变小的过程就已经完全溶解了;有的放多了,导致搅拌很久后还有颗粒残留在杯子底部,成了饱和溶液。食盐颗粒的大小、食盐的量的多少,这些因素都会影响实验结果。所以,实验选取的食盐必须适合本次观察的需要,才能到达预设的目标。
另外,笔者选用了有颜色的红糖,预设结果是让学生认识到红糖是可以溶解的。但反馈显示,部分学生在红糖杯子底部也看见了小的颗粒,这样,学生误以为红糖在水中不能溶解。经过分析,笔者发现红糖里面存在一些杂质,所以即使搅拌后,杯子底部还是会有一些杂质存在,这样教师必须要向学生做出解释说明:杂质是红糖里的东西,并不属于红糖。但这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不太容易理解。
根据预设的教学目标,石头不会溶解,大部分的学生也是这样认为的,但是如果小石子没有淘洗干净或者不同材质的小石子,在搅拌和碰撞的过程中可能会有碎屑和碎渣掉下来,这样有些学生会产生疑惑:到底入水前和入水后小石子有没有变化呢?另一方面,选取的石头形状和大小也不太一样,很难和原来的石头做一个清晰的对比,这就导致观察的结果出现了偏差。所以,本课材料的选取对于学生构建溶解的概念有很大的影响。
2.第二次教学设计改进
根据第一次的教学反馈与分析,这次笔者选取了泡腾片和玻璃弹珠来代替红糖、小石子,同时将大颗粒的食盐换成中等颗粒的食盐并规定用量。学生把泡腾片放到水中以后,泡腾片会浮在水的表面,并且产生了一些气泡,激发了大家的探究兴趣,同时能很明显地看出它由大变小的过程,直到最后消失,水的颜色发生变化,但是杯子底部没有颗粒存在;把形状、大小不太一样的小石子换成了形状、大小都一样的玻璃弹珠后,它在放入水中前和放入水中搅拌以后几乎没有什么变化,水仍然是透明的;选用了颗粒中等的食盐颗粒后,其放入水中前和放入水中后就有了清晰的对比,先是颗粒慢慢变小,搅拌以后食盐颗粒不见了,水是透明的。
精准的教学设计避免了观察环节出现的各种干扰因素,并且能够准确完成我们预设的教学目标。本节课包括了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同一个物体放入水中,前后对比的观察;二是对不同物体放入水中横向的对比观察。学生可以根据反馈记录表中的画图得出准确的结论,能够清晰地分析出实验结果,避免第一次观察过程中出现的干扰现象,实现了精准教学。
精准的课堂评价
课堂评价关注的是对学生学习的评价,它是指教师在日常教学实践活动中收集学生的学习信息并运用这些信息来改进学习。具体来说,教师实施的考试、测验、作业批改、课堂提问,甚至在课堂中对学生的观察能都包含在课堂评价之中。
本课实施精准的课堂评价,学生自评、小组互评、教师评价、过程性评价、结果性评价贯穿于课堂。比如学生自评环节,评价自己是否能配合组内的同学完成教师布置的观察和探究任务,是否能自觉遵守课堂的纪律等。小组互评环节,评价组员是否会正确使用放大镜、搅拌棒等常见工具,评价是否愿意和同伴合作学习等。教师评价环节,评价组内分工合作是否明确,学生是否积极大胆汇报探究的发现等。过程性评价,评价学生能否根据教师发出的指令,有序活动,每个探究的环节是否有序参与。结果性评价,评价学生是否能正确分析哪种物质可以溶解,哪种物质不可以溶解,并说说各自分析物质溶解的标准是什么。
教师要把握教材内涵,根据课堂呈现出的反馈分析,达到预设的精准目标。如果反馈有偏差,那么就需要诊断教学,必要时重新对课程进行设计。在每个教学任务实施的过程中,评价贯穿始终,科学素养的提升渗透在每一个环节。这样,教师不仅完成了教学目标,突破了教学的难点,而且实现了高效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