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图书馆信息化管理工作的发展探究

2020-05-26 16:49王红堂
青年生活 2020年10期
关键词:信息化建设大数据

王红堂

摘要:本文通过对信息化时代下,高校图书馆向信息化管理工作的转型,和对提供信息化服务的职能展开探究,阐述了在这一过程中高校图书馆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并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管理;信息化建设;大数据

中途分类号:G250     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尤其是通信技术的迅速发展和普及,不断推动着整个社会的全面信息化发展,也为高校图书馆信息化发展带来了充足的发展空间和动力,在高校图书馆的发展和演进过程中,信息化管理工作依然成为图书馆管理工作的核心中枢。在信息化的大时代背景下,高校图书馆应该怎样就自身管理工作现状,做好信息化时代下的管理工作,提出的新的机遇和挑战。

以前学生需要获取的知识几乎全部来源于纸质资源,受限于当时的条件,大部分情况必须要图书馆查阅相关文献才能获得自身需要的知识,随着通讯行业的快速发展,智能随身设备的迅速普及,高校学生的学习和阅读方式这在发生改变,现在的的学生通过随身设备就能够随时随地及时的获取信息。

二、高校图书馆行业信息化管理工作上的特点和优势

2.1高校图书馆信息化工作特性

在高等院校信息化管理的今天,图书馆信息化管理工作具有其独特的特点。办公协同信息化,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在图书馆的发展过程中,为了保障图书馆工作的正常开展,图书馆需要协调读者、图书馆各个部门以及学校其他部门进行配合,办公协调信息化保证其沟通的时效性,减少的信息传递的滞后性。其次,资源数字信息化,图书馆的电子文献越来越丰富,例如电子图书及视频资料等。

2.2高校图书馆信息化管理工作优势

高校图书馆的管理工作为图书馆的变革转型提供了动力。图书馆是校园文化传播的大脑,科技信息传递的神经中枢,在现代化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在图书馆信息开始信息化转型之前所依托的纸质文献资料的管理传递工作,在信息化过程中得以高效展开。不仅如此,信息化还大大的扩展了图书馆提供服务的范围,在传统的图书馆管理工作中,文献知识资料大多以纸质形式为载体,图书的流通工作大多局限于图书馆和校园其他地方,随着智能设备的普及,通过图书馆管理员对纸质及电子文献的整合,通过互联网,读者足不出户,便可随时随地的对其访问,提高资源传播效率,增加利用率。

三、高校图书館信息管理工作遇到的问题

3.1对知识提供提出新的挑战

高校图书馆的信息化,依托于图书馆的资源数字化,是传统的以纸质文献资源为主的流通模式逐渐向电子资源的传递的服务模式的转变,实现图书馆管理的现代化和智能化。随着学生生活物质和学习能力的的逐渐提高,对知识获取的形式和途径越来越敏感,对高校图书馆提供越来越高质量的文献提供服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为了进一步满足读者的需求,对图书馆提供越来越多元,越来越丰富的知识服务提出了新的挑战。

3.2对高校图书馆管理人员提出的挑战

高校图书馆向信息化管理工作的转型中,伴随着智能电脑,智能手机,信息管理系统等软硬件的使用,这个时候,就对高校图书馆的管理员的业务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对高校图书馆管理员而言,不仅仅需要高校的图书馆管理员对原有业务的过硬的业务能力,还需要对新技术新方法的熟练灵活使用来开展图书馆的工作,为学校的师生读者提供更加方便快捷的知识服务,打通读者与信息知识传递之间的壁垒,满足信息化时代下师生对文献信息资源多样的定制需求。

四、高校图书馆信息化管理工作创新路径研究

4.1树立信息化管理理念

大数据时代背景下,需要高校图书馆的管理人员将其传统的服务和管理模式向信息化转变,提高管理人员的信息化服务意识,从而进一步有效的推进高校图书馆的信息化管理工作。为此,高校图书馆必须改变图书馆的传统管理理念,深刻认识到图书馆信息化的时代性与先进性,促进高校图书馆管理人员从工作思维到工作方式的的转变。在高校图书馆信息化过程中,必须牢固树立以人为本,服务为先的工作理念,做好知识提供和传播者的使命工作,做好向学校师生读者的科普工作,做好联系读者,服务读者,增进读者与图书馆的感情任务,积极向读者收集图书馆在信息化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不断改进和提水服务水平,满足读者需求。

4.2让高校图书馆信息化管理工作有章可循

健全的管理制度是实现高校图书馆信息化管理工作的的基础。通过制定建立健全相关信息化规则可以高校图书馆管理员在科学的管理基础上做到有章可循,有规则可依,形成团结,务实,进取的环境和规范,有序高效,优质的运转机制。信息化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图书馆提供的服务和质量的高低。

4.3进一步提升高校图书馆管理人员认知程度及综合素养

高校图书馆管理人员是图书馆推进信息化建设的先行者和践行者,是保障信息化建设的中间力量,图书馆管理员的综合业务能力,和对信息化管理的认知程度,直接决定了这个转变过程的成败,所以,必须要切实提高管理人员信息化管理服务水平,只有管理员过硬的性细化服务水平,才能为读者提供更加完善的信息化服务。为此,第一要做到对图书馆的管理人员展开信息化培训工作,通过培训,使高校图书馆管理人员信息化职业素养,综合信息化服务能力和信息化资源获取和管理能力以及数据分析能力得到提升,从而进一步提升图书馆管理服务水平。与此同时,高校图书馆管理员也应发挥自己的主人翁意识,通过不断学习来搞自己的知识服务水平,以积极饱满的工作状态投身到信息化服务工作中。

四、结语

随着科学技术以及信息化和大数据的的发展,高校图书馆管理和服务模式信息化已然成为图书馆发展的不可以趋势。如今,高校师生团体对知识信息的需求不断增长,阅读需求也日益多样化和个性化。因此,实现高校图书馆的信息化,努力提高图书馆的信息化知识服务水平,才能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跟上时代的步伐,为图书馆业务创新和未来发展的指明重要方向。

参考文献:

[1]李俊容. 新媒体时代高校图书馆信息化管理模式创新研究[J]. 图书馆学刊, 2017, 000(006):29-33.

[2]陈显龙. 新媒体时代背景下高校图书馆信息化建设的创新研讨[J]. 新媒体研究, 2016, 000(011):P.98-99.

[3]刘婧. 信息时代下高校图书馆管理模式创新探讨[J]. 传播力研究, 2018, v.2;No.020(08):195.

猜你喜欢
信息化建设大数据
数字化校园的整体构架及技术分析
事业单位人事管理信息化建设策略研究
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研究
大数据环境下基于移动客户端的传统媒体转型思路
基于大数据背景下的智慧城市建设研究
数据+舆情:南方报业创新转型提高服务能力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