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性别平等意识,共建和谐美丽家园

2020-05-26 10:57梁艳芬
大众科学·中旬 2020年3期
关键词:性别平等

梁艳芬

摘 要:学校教育是传递文化和意识的主要途径。但受传统“男尊女卑”旧思想影响,在教育实践中,出现了性别不平等的现象,而这种现象在初中教育阶段被放大。为此,初中教师应采取有效措施,消除校园内各种性别不平等因素,培养学生性别平等的意识,从而促进和谐美丽家园的构建。

关键词:性别平等;和谐家园;平等意识

前言:

共建和谐美丽家园,必然需要人人平等,不僅享有的机遇要平等,教育、权利、地位等也要平等,尤其是社会实践与发展过程中男女性别不能区分对待。贯彻性别平等是我国的基本国策,但从初中学校教育现状不难发现,男女平等意识有所欠缺,这对实现性别平等国策相背离。所以,作为初中生物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增强学生性别平等意识,努力探寻学校教育促进性别平等的有效途径,为共建和谐美丽家园打下良好基础。

一、初中学校教育性别不平等现状与分析

(一)教师队伍性别结构和地位的差异

由于社会发展和现实的原因,我国教育领域中教师性别结构变化较大。除去幼儿园的特殊性不算,尤为明显的是中小学教师性别以女教师比例占高,但到了高中大学后男教师性别占比反超女教师[1]。这种教师队伍性别反转现象,除了教学原因外,最大的决定性因素就是性别的差异意识。首先,随着学龄增加,学生身心思想有了较大转变,这对于教学和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有人认为男教师比较有威严,更善于教学和管理。其次,有人认为男教师思维比女教师灵敏,在科研和学术探讨方面要强出一筹,所以更适合在高等教育领域充当教师。其实这些结论无科学依据,都是个人的性别不平等意识在作梗。在这种思想意识下,很多女教师内心受到严重打击,加上不平等的机遇,导致了教师队伍性别出现了反转。

(二)教材内容男性形象过于浓重

初中教育阶段,是培养学生习惯和意识的重要时期。但纵观初中课本教材,突显男性形象的例子比比皆是,但涉及女性的却很少。随口提问学生得到的答案都是英雄人物有李大钊、董存瑞、林则徐、邓世昌、岳飞,很少有学生会说刘胡兰、花木兰,这说明了什么问题?是不是值得我们去深入思考的问题?我们是要尊重历史、也要满足不同学科的教学需要,但在知识拓展或实践活动中也要注重对女性形象的渗透,这样才有利于性别平等的建立。

(三)教学过程中没有消除性别差异

学生的行为习惯和思想意识绝大部分都出自学校教育。也就是说,学校教育是建立和培养性别平等的最佳途径。有关心理学和脑科学研究表明,男性和女性在大脑功能方面并没有明显差异。由此可见,知识的学习没有性别差异。但实际情况却是,男生爱好科研,女生爱好文艺;再或者是男生爱学理科,女生爱学文科。这从历年高考填报志愿也能看出,男生不愿意填报医护类字样的专业,女生都不愿意填报工程类字样的专业,这是性别和爱好的一种选择,教师不能执意阻拦,但教师要让学生清楚知道,学业和就业的选择并不是对性别的歧视,要根据自身条件和爱好做出决定,并不要因为某个专业性别比例差距较大,就对次产生歧视,一定要正确面对性别平等问题。

二、增强初中生性别平等意识的策略

(一)改善初中教师队伍的性别结构

目前,我国初中教师队伍性别结构不合理的主要原因是女性教师比例较大,而学校领导层男性比例较大。因此,改善初中教师队伍性别结构可以从两方面入手。第一:培养更多优秀男性教师记入队伍,尤其是生物学科。男性教师的加入可以改变女教师“天下一统”的教学局面,也有利于男生和女生性别角色的学习,对男生和女生塑造性格具有极大帮助。第二,积极培养女性教师进入学校领导,能够在教学思维和校园活动方面提出新思路,创造更多竞争机会。

(二)教材编排要融入性别平等意识

由于历史传承和社会发展所致,我国历史上男性作用较为突出,这是不争的事实。追求性别平等不是要求教材中男女形象比例必须平衡,其主要是要融入性别平等意识。首先,要注意了解初中女生的学习特点和需求,以此树立女生英雄榜样和正面典范,这对女生未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其次,要在性别平等弱势学科中适当增加性别平等教学素材。目前,初中生物教材中,涉及性别内容很少,只有学习《生物的遗传和变异》《性别和性别的决定》课程时,生物教师才能借机顺势开展性别平等教育,因此,应将更多性别平等意识素材融入初中各科教材之中,让学校教育中渗透更多性别平等思想教育。

(三)教学要遵循“因性施教”策略

长期以来,性别平等在教学中一直存在误区。它并不是要求在教学中必须所有和教学有关的事物都要统一,这反而会让男女生产生更大的心理芥蒂[2]。所以在教学中不能为了响应性别平等号召,就不考虑现实情况,在教学中一视同仁。例如,生物教师可以用进化和遗传方面知识为学生解答,男生比女生高、比女生体制好,是因为雄性激素可促进身体新陈代谢的缘故。因此,在体育训练项目时,男生表现的更为有优势。所以男生和女生的体育训练项目和标准是有差异的,这也说明了教学中要“因性施教”。这种情况下,教师首先要做的就是让学生正确认知男女平等和性别差异的内涵,分清哪些时候追求性别平等,哪些时候注重性别差异,这样才能消除性别歧视,将性别平等意识落到实处。

总结:

总之,性别平等是我国基本国策之一,在小学教育中应引起教师足够重视。从我国性别平等现状入手分析,这样才能有效开展性别平等教学活动。一方面要为学生建立性别平等意识,消除学生性别歧视心理;另一方面也要用生物学、心理学等方面知识,让学生认识到男女平等和性别差异的内涵,以便学生能够认清哪些性别差异是不可能消除的。这就要求教师要根据男生、女生心理发展的不同特点,有的放矢的展开性别平等教育,从而培养学生性别平等意识,促进和谐家园的构建。

参考文献:

[1]王晓宁.性别平等意识教育:现状分析与发展策略[J].吉林化工学院学报,2016,33(12):84-88.

[2]王婷.社会性别视角的嵌入:促进性别平等的完善进路[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43(01):111-115.

猜你喜欢
性别平等
浅议迪斯尼动画中蕴含的女权意义
英国“性别平等”被指追过了火
男女有别:心理学视角下的两性差异教育
浅谈网球运动的平等
让职场女性更优雅地走在事业路途
夫妻教育匹配对男性平等分担家务的影响
中国妇女发展与性别平等问题分析
中国妇女发展与性别平等问题分析
古希腊罗马神话中的双性同体意象及其嬗变
从伊甸园故事看男女性别和身体的处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