娄丽芳
摘 要:教师在以服务教学实践角度分析现阶段卓越教师培养标准,并研究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论教学现状之时,我们能够发现现阶段“小学数学课程以及教学论”课程存在多种多样的问题,为提高小学教师教学效率,优化课程内容,保证学生能够学有所得,真正做到教学相长,教师有必要在准确把握“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论”课程内容的现状以及问题出发,深入探究优化小学阶段数学课程以及教学论的主要方法。
关键词:服务教学实践;卓越教师;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论;主要方法
一、实践取向“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论”课程内容的现状与问题
一般情况下,课程内容主要为教师通过为学生讲授学生所学的专业理论课程而为其讲授必要的科学事实以及和教材密切相关的观点以及原理等等,它是学生学习的主要课程内容,主要包含两部分,首先、社会文化;其次、符号性理论。前者与社会发展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后者需学生借助教材学习,并且学习者对符号性理论掌握程度受到学生本身价值取向以及学习方法的影响,下面笔者将重点分析小学数学课程和教学论存在的问题。
1.实践取向课程和教学论无法体现优秀小学数学教师本身专业性优势
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论侧重点为教师所教的内容,主要目的是让小学数学教师从整体上把握数学理论结构以及知识体系,进而确定其和自身实际的数学学习目标,为今后从事专门工作打下坚实基础,由此可见,小学教师务必要掌握扎实的课程以及教学论知识,尽管不少学校已经认识到这一点,但是现阶段中国小学教育依旧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十分不专业,没有拿起专业的武器为教师讲授必要理论课程论部分,其专业程度不够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没有对课程进行准确定位。实践取向下的小学数学课程以及教学论主要有教育学以及心理学等学科,一般情况下,课程教学论侧重于成人以及高等还有学前等教育,没有对小学教育作出详细的解释以及分析,所以小学数学教师无法通过针对性的课程完善自我。
(2)知识逻辑性较差。“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论”开展的时间为学生学习完毕“教育学”以及“课程与教学论”以后,现阶段该课程所使用的教材 往往依靠这两门课程,相关学者并没有从来真正明确小学阶段数学的特征,也没有以这些特征入手架构专门知识体系。
(3)实践力度不足,當前,不少教师在应试教育影响下,往往将重点放在讲解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论上面,妄图让教师真正掌握小学数学理论以及教学方法,不断提高自身素质,而没有让尚未就业的数学教师进行实践。
二、实践取向的“小学数学课程以及教学论”课程内容的优化策略
1.不断调整课程论以及教学论理论,突出专业特点
整体来看,小学阶段数学教师教学之时的专业性具体表现在以下三方面:第一方面为其所教年龄段,第二部分为教学主体即学生,第三部分为教师本身,而小学数学课程论以及教学论专业性以小学学段以及数学学科为主,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在学习课程论之时,应当主要学习《小学数学课程标准》,不仅如此,教师还要系统学习小学数学教材(以“北大师版”为主),在学习之余,要将理论应用于实践之中,将数学理论知识与课程理论建立密切联系,实现课程论以及教学论的专业性,突出专业特点。
2.调整课程理论,重视实践课程
一个人只有具备实践思维,才会有意识将本身思维转为现实行动,整体来看,技能也为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只不过技能是经验化以及行为化的理论,所以,“小学阶段数学课程以及教学论”之中所涉及的实践理论要和教学实践建立密切联系,具体包括以下几部分:首先、提高学生综合教学水平,主要有教学资料获取以及分析理解教材水平,口语表达以及讲授问题水平等等。其次、小学数学教师还应当将自己置身于特定教学活动之中,真正走上课堂为学生讲课,把握学生身心特点,真正做到学有所用。
结束语:
综上所示,通过分析现阶段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论教学现状,我们能够发现小学数学教师成为卓越优秀教师的必经之路为将数学课程以及教学论变为自身实践,为此学校应当正视现阶段“小学数学课程以及教学论”课程的不足之处,即:实践取向课程和教学论无法体现优秀小学数学教师本身专业性优势。出现这种问题的主要原因:学校没有对课程进行准确定位,课程与教学论知识不系统,学生无法将自身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之中。教师有必要从这些问题入手,不断探索相应解决策略:优化课程内容,为学生增加时间锻炼机会,从整体上提高小学教师教学效率,优化课程内容,保证学生能够学有所得,真正做到教学相长,
参考文献:
[1]高有才,迟艳辉.实践取向小学教育专业大学数学课程教学改革的实践探索[J].大庆师范学院学报,2016,36(04):150-153.
[2]王成营.实践取向的“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论”课程内容的优化[J].湖北工程学院学报,2016,36(02):59-65.
[3]陈威. “实践取向”小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3.
[4]徐乃楠,孔凡哲.实践取向的小学教育专业基础课程的课堂实践研究——以《小学数学教学论》等四门课为例[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04):20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