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击新冠肺炎疫情 强化非现场内部审计

2020-05-26 02:02易宇
中国内部审计 2020年5期
关键词:新冠肺炎信息系统优势

易宇

[摘要]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了许多行业业态。本文分析了抗击新冠肺炎大背景下非现场内部审计发挥的重要作用,指出内部审计非现场化进程将进一步加快,并初步探究如何推动非现场内部审计发展。

[关键词]新冠肺炎    疫情    非现场审计    信息系统    优势

20年伊始,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国。面对新中国成立以来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指挥、亲自部署,为疫情防控定心定调定计,抗击疫情态势持续向好。全国内审人员也在审计署、中国内部审计协会(以下简称内审协会)的领导下,积极抗击疫情,贡献内审人的重要力量。

我国绝大部分行业或多或少受到疫情的冲击,有些行业甚至受到颠覆性影响。众所周知,内部审计的顺利开展,高度依赖于人、财、物、数据、信息等资源的交换。尽管内部审计工作的对象已经基本实现从“账本”到“数据”的转变,但仍然需要大量“面对面”的现场交流。受疫情影响,现场审计无法正常开展。各管理部门纷纷指导运用“非现场审计”“非现场监管”加以应对。这种“非现场”手段并非被动迎战,而是在既有工作体系和成果的基础上,主动抗击疫情的破题之举。

一、疫情防控期间非现场内部审计优势更加明显

从实践来看,非现场内部审计的固有优势十分突出。一是减少现场审计依赖,通过大数据排查提高效率,成为疫情期间开展内部审计的法宝。二是实时监督、关口前移,通过全过程持续监控,避免传统审计的脉冲式或非连续式监督存在的问题。内部审计的免疫功能与疫控中心的传染病网络直报系统作用类似,都是及时报备、实时监控、提前预警,目的都是在风险发生的初期将其遏制住。这次疫情也从正反两方面提示了非现场审计及其信息系统建设和维护的重要性。三是基于内审系统获取实时数据,可主动提供咨询业务,有助于发挥咨询作用,助力机构增值。四是统一标准,通过在非现场审计系统中设置数据模型,消除路径、经验依赖,实现流程标准的统一和规范化管理。五是全面覆盖,避免传统审计抽样方法造成的遗漏风险。六是降低成本,节约人力物力资源投入。而在抗击疫情的过程中,非现场审计的这些优势都得以巩固和发挥。

(一)“非现场”是抗击疫情的先决条件和政策要求

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新冠肺炎防控方案,本次疫情的主要传播途径为经呼吸道飞沫和接触传播。由此看来,物理隔离是阻止疫情蔓延的有效途径,“非现场”就成为近期内审工作需要重点考虑的卫生防疫先决条件和前提。

鉴于此,审计署、内审协会等在部署审计工作时,把非现场审计置于突出位置。2月7日,审计署《关于做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财政资金和捐赠款物审计监督工作的通知》要求“加强非现场审计与现场审计的资源配置和协调衔接”“精心安排和组织实施,确保审计实效”。2月5日,内审协会发布倡议书,要求“内审机构应当加大非现场审计手段的运用,减少现场审计时间,尽可能利用电话、网络等方式进行工作部署和文件传输”。无独有偶,財政系统也是将非现场检查作为财政资金监管的重要方式进行部署。

从政策具体落实来看,各省市、各业务条线都在积极落实中央部委政策,采取“非现场”方式进行审计监督。

(二)高效的信息网络提供“非现场审计”的数据和技术支撑

作为全球领先的数字技术大国,我国具备较为完整的网络线上应用场景,微信、支付宝等各类软件的便捷程度毋庸赘言,这主要得益于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党中央的领导下,全国上下在IT、大数据领域的探索和耕耘。

正是我国覆盖全面的信息技术网络为疫情防控提供了有力武器。例如,2月3日,疫情防控初始,全国首张防控疫情“数字作战图”就在温州鹿城区上线,通过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实现对疫情进行有效布控及监控。再如,通过百度地图慧眼迁徙大数据,能清晰地辨别人流出入的主要地点,为疫情防控提供精准的发力方向。又如,在国务院办公厅电子政务办的指导下,基于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支付宝研发推出全国统一的疫情防控健康码系统,助力复工复产。

疫情防控不仅是一场与病毒的较量,更是一场现代化国家治理能力的重要考验。对于当下的疫情防控来说,不论远程办公、网络授课,还是医疗资源调配、复工复产推进,都依赖响应及时、运转高效的信息网络。同样这张网也为全国内审人员运用大数据分析、开展非现场审计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三)快捷高效的“非现场”内审系统优势尽显

如果说我国信息技术水平的整体提升是“基石”,那么与企业自身契合的内审信息系统则是促进发挥非现场内审作用的“利器”。在本次抗击疫情过程中,各单位积极应对,涌现出许多非现场审计的典型。例如,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发挥远程审计技术优势开展审计工作,采取“远程+现场”审计模式,非现场集中提取审计资料,云化部署审计环境,多点支撑虚拟团队,远程智能分析审计线索。

从某种角度来说,本次疫情是对企事业单位数字化程度的一次“压力测试”。从复工复产的实际情况来看,非现场内部审计起步早、布局全、系统完备的单位,受影响较小,基本能够按部就班地推进内审工作。反之,数字化管理能力较弱的单位,内审工作可能面临停摆的“风险”。

二、内部审计非现场化进程将进一步加快

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现场内部审计是主要审计方式,各单位开展非现场内审的原发动力不足。当然这主要源于非现场审计的若干难点,如非现场审计对标准化数据质量要求较高、数据采集难度较大、模型设计要完备并及时更新、对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要求高、资金压力大等。而在疫情爆发的特殊时期,内审“面对面”模式被阻断,传统的内审模式与内审职责和目标之间的矛盾凸显,尤其是疫情重点地区受影响更大。推动内审非现场化进程,应注意把握以下方面:

一是内审行业主管部门提供政策支持。审计署一直高度重视非现场审计工作,2016年发布的《“十三五”国家审计工作发展规划》明确,推动审计方式“由现场审计向现场审计与非现场审计相结合转变”。本次疫情过后,预计审计署及内审协会将更加重视非现场审计,加强政策指导,加大资金投入,推广技术应用。

二是内审需求方从实际出发凝聚共识。原本对内审数字化转型迟疑的机构,将深刻认识到非现场审计的重要性,分支机构多、体系庞杂的金融、基建、电力等数据密集型企业对非现场审计的需求则更大。企业将更多进行数据化审计,以数据驱动决策,降低不确定性,培育浓厚的非现场审计文化和氛围,进而创造更大价值。

三是内审部门靠前站位、靠前监督。内审部门亦需要应新而变,改变居于幕后的传统,更多地走向前台,以非现场的方式进行全流程跟踪,进而参与经营活动和决策,着重发挥咨询的功能和作用,成为管理团队决策的重要支持者。

四是建设内审队伍,进行人才储备。内审人员尤其是内审领导人员,要树立“数据审计”“非现场审计”理念,加速数字化转型,采用更广泛的数字化技术,不断提高非现场审计工作的比例,提升审计证据收集的效率。要大力建设一支兼具业务、风控、财务、IT等综合能力,审计嗅觉敏锐、审计数据能力高超的专业队伍。

五是構建功能强大的内审信息系统。随着大数据、云计算、智能化、物联网等数字化技术的发展,许多企业已经迈出内审信息化的第一步,如何进一步提升是当前的重要课题。实现变革需要更强大的信息处理系统以及更完善的内部管理系统作支撑,做到内审信息系统的自动化、智能化、数字化。具体而言,就是要将分散的内审业务集中起来,进行专业分工和流程再造,并借助信息化手段,构建覆盖全业务流程的内审信息系统,实现对内审信息的快速处理和实时共享,将规律、重复且耗时的事务性工作进行自动化处理,提供多场景的智能化应用,使数据传递与处理全面在线、实时互联,进一步提升审计效率。

推进现代、高效、智能的非现场内部审计是贯彻落实习总书记指示精神、落实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的重要举措,也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方向。当前,非现场内审在抗击疫情的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长远来看,非现场内审必将成为提升履职能力的重中之重,成为推动我国审计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力量。

(作者单位: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

邮政编码:100045,电子邮箱:yiyu@nafmii.org.cn)

猜你喜欢
新冠肺炎信息系统优势
基于信息系统的计量标准管理
基于项目化+翻转的物流信息系统课堂教学设计与实践
政府要做好公共价值的创造者和守护者
新冠肺炎疫情前期应急防控的“五情”大数据分析
科学与价值: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的风险决策机制及其优化
台陆委会正式改称“新冠肺炎”
信息系统管理在社会中的应用
画与话
信息系统运行质量评估的研究与实现
第二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