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形象关乎国运,一场更具挑战性的“大考”正在到来
本次新冠病毒疫情被认为是二战以来人类面临的最大一次危机,当前欧美乃至全球疫情的拐点尚未显现,而一场全球性的经济大衰退似乎已经难以避免。伴随着中外疫情的急遽转换,中国的防疫物资和经验正在成为全球抗疫的重要支撑,一种论调由此愈来愈响亮起来——美国已经丧失了“带头大哥”的担当,而中国正在填补“全球领导者”的空缺。
然而,国际舆论场中针对中国的负面声音依然不绝于耳,甚至对中国援助其他国家行动的评价——无论是医疗产品质量还是援助动机都不断受到指责。尽管每天可以从新闻联播等主流媒体上看到不少对中国援助抗疫的赞扬和感谢,但是,外交层面以及网络上的对立化情绪正在蔓延。美国一周前的民调显示:超过7成的美国人认为中国要对疫情的全球蔓延负责,欧洲人中也不乏此类看法。
为什么我们释放的善意没有得到善待?我们控制疫情的霹雳手段和显著成效没有得到广泛认同?这确实是一个不能情绪化面对的课题。我们刚刚经历了一场控制疫情的“大考”,但全球疫情汹涌之势,又让我们难以置身事外。如何让中国形象得到信任和认同,是疫情之后中国面对的更具挑战性的一场“大考”。如果我们越来越多的人沉浸在所谓制度优势、各国好好“抄作业”的自得自信中,甚至公开盘算大国崛起当下的“难得机遇”或“最佳窗口期”,那后一场 “大考”所带来的系统性风险正在加大。
避免情绪化陷阱——全球疫情危机下的舆情研判
关于新冠病毒的源头问题,目前并无确切的科学结论。但是,毕竟疫情首先爆发于武汉,疫情开始阶段也确实出现过信息披露问题,这让外界更容易得出倾向性判断。在疫情正在蔓延的当下,过度争辩病毒起源问题会让外界感觉有“甩锅”嫌疑,进而加深怨恚对立情绪。因此,围绕病毒源头的口舌之争,应是我们目前阶段需要谨慎回避的议题。
关于对外援助和输出的医疗产品的质量问题,态度上应绝不袒护,及时调查正面回复。疫情期间,医疗产品质量管理标准应当严控严管,如有不良商家绝不姑息。信任危机一直是中国面对世界的最尴尬的课题,刚刚发生的瑞幸暴雷事件虽然不在医疗领域,但无疑更加剧了西方社会对中国的信任危机。
客观的说,西方舆论长期以来就在传播声势上占据了上风,尤其是我们疫情控制已经稳住大局,国外却正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其民间的怨怼情绪也在不断累积。可以预见,疫情之后,国际社会一定会对这一场惨痛灾难进行源头追踪和全面反思乃至清算。在这样的一种情势之下,我们应当如何应对?
首先,要有一种人道主义的共情和悲悯态度,态度是危机处理的第一原则;弘扬中国“抗疫”成就以及传播威权体制优势的高调传播要适可而止,毕竟,全世界的关注焦点在疫情重灾区,照顾到对方心情才能处理好事情。其次,科学问题由科学解决,政治问题则政治处理。目前还不是下结论的时候,尽可能避免争论性议题。要保持清醒和理性,妥善回应质疑,避免情绪化的过激言论。最终让事实说话,事实胜过雄辩。第三,我们秉持病毒无国界、防控靠合作的原则,以切实有力的支持帮助共渡难关,以感同身受的真诚和善意化解对立,力争做到德化天下。
针对国际医疗捐助行动,应当鼓励民间社会多多参与,多元化的民间社会所释放的善意往往比政府间的行动更加灵活有效,更能传达人性的温暖与真诚,更有利于建立广泛的信任渠道。
在国家层面及时传达关切、积极解危纾困的同时,舆情民意方面也要积极引导,避免有违人道主义的偏狭过激情绪蔓延,不针对某些国家和地区选择性发泄。无论其过往如何,疫情之下每一个生命都是我们应当尊重、同情和施以援手的,坚守伦理价值原则,以德报怨终究会赢得人心。总之,国家形象就是从细节上呈现出来的,非常时期尤其要注意避免情绪化应对的陷阱。
“西方中心主义”——中国形象被妖魔化的根源
从长远来看,国家形象又不是一日之功,背后的根基是文化的日积月累的力量。冷战时期表面上是军力、实力、意识形态之争,其实根本在于文化之争。透过本次疫情的国际舆论生态,深感一个国家的真正崛起,不只是看GDP和军事实力,更重要的是文化价值体系等软实力方面的国际认同度。
我们来看看西方人眼中的中国——几千年来中国基本上是一个文化国家,18世纪以前,關于中国的一切基本上还是西方社会仰视、欣赏的一种存在。伏尔泰1745年在《人类思想史新提纲》中写道:“当你们作为思想家来学习这个星球的历史时,你们首先要把目光投向东方,那里是百年技艺的摇篮,西方的一切都是东方给与的。”但是,启蒙运动的发展和对中国的再发现,又让中国形象跌入谷底。在《论法的精神》中,孟德斯鸠的抨击最具有代表性:“我不晓得,一个国家只有使用棍棒才能让人民做些事情,还能有什么荣誉可说呢?”
可以说,从18世纪开始,中国形象开始跌落,这一波下跌延续了近三百年。在黑格尔那里,中国只是一个没有时间只有空间的停滞性社会,一个自我中心、专制保守封闭落后的东方大国。一直到上个世纪末,撒切尔夫人还有过这样的言论:“中国不会成为世界性的超级大国,因为中国没有那种用来推进自己权力、从而削弱我们西方国家的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学术,今天中国出口的是电视机,而不是思想观念。”
在1989年苏东剧变之后,美籍日裔学者福山喊出了“历史的终结”,宣告了西方中心的自由民主价值观的全面胜利。即便是中国通过30多年的韬光养晦埋头发展经济,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在西方看来依然是一个“另类或非正常国家”。中国的一切都可能成为被质疑的对象,即便是我们对疫情的控制取得了远超西方国家的显著成效,也依然会被质疑。
眼下美国疫情正在面临至暗时刻,特朗普的民意调查支持率竟然上升了,相当一部分美国人认为他干的不错,根本上还是因为美国人对他们的民主自由制度、价值观乃至科技水平深信不疑。正是这种根深蒂固的西方中心主义的优越感,导致了对中国的傲慢与偏见。作为四大轴心文明中唯一未中断过的中华文明,在近三百年的世界历史中长期处于失语、缺位的边缘化状态。妖魔化中国,倒不完全是西方人的纯粹主观恶意,根本症结是西方中心主义认知框架所带来的惯性思维,以及由此对东方威权体制本能的质疑,加上这个“另类”的、人类最大规模体的中国还有后来居上之势,对于未来的未知的恐惧会更加固化这种思维。
显然,改善中国形象首先要破解这个西方中心论的认知框架,建立起与西方中心论对等交流的话语权力。
中国是曾经的大陆文明的代表,参天地赞化育、明明德于天下的中国文化,克己复礼、坚韧内敛的精神内核,是几千年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深层基因。尽管经历了海洋文明的冲击和洗礼,中华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依然是我们不断前行的内生动力。近代以来中华文明的落后源于“自我中心”固步自封,如今,在改革开放中狂飙突进的中国又面临着西方社会的“自我中心”的排斥,看似历史的吊诡,实则是中国崛起必然要承担的宿命。
远人不服,修以文德以来之——新文化战略方为立国之本
要改变我们在近三百年来的世界话语体系中的“文化赤字”状态,要实现真正的崛起和复兴,归根结底还在于文化的振兴和繁荣,不仅中国的文化、价值观和思维方式能够成为和西方中心主义平等对话的一方,更能在世界文明语境中获得广泛的理解和尊重。
首先,在大陆文明、海洋文明之后,构想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天下文明”时代。从人类文明的整体性价值中重新发现东方的价值贡献,努力寻找发掘“中国文化中的美丽精神”(宗白华语);在西方消费文化过度、地球不堪负荷的情况下,在人类发展极度不平衡的情况下,构想天下大同、天人合一的新世界。当然,我们既要让西方体验到东方文化的独特魅力,也要有胸怀认同和汲取西方文化中的一些普世性的价值营养。总之,摆脱意识形态之争,超越发展模式之辩,在人类文明价值体系中,用开放的心态来承续、光大、创新我们的中华文化,以“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的文化之妙,来化解西方中心论的单一认知框架。
其二,倡导多元化有包容性的中华文化要内外兼修,不只是对外,更重要的是对内。要培养国内多元化的文化生态,文化的繁荣需要一个开放自由透明的空气和空间,要尊重人文学者的独立学术思考。国家文化战略的推进主体在民间,避免威权体制下大一统的文化政策思维,不以纯粹工具思维用文化来为政治服务,而是用文化来涵养社会政治风气和凝聚共识。
我们需要真诚面对民主的底线原则,尽可能汲取多方的智慧与共识。如何让所有公民包括海外华人、同胞、那些拿着别国绿卡的富裕人群,都能够有一种向心力,都能免于对“极左”的恐惧,都能有一种主人翁的参与感,大国复兴自然势不可挡。
中国近百年的现代化之路,就是高举“科学民主”大旗一路走来的。如今科学已经深入人心并修得正果,科技文明已与世界接轨,但民主却有了不同的命运。这也是西方中心主义的质疑和误解的根源性所在。东方社会是否可以开创出一条新的民主共和道路,来终结西方中心主义的“历史的终结”论调。愈来愈多的共识是,人类的制度文明仍然具有创新的空间和多元化的可能性。无论谁都不能轻言人类最好的政治制度就是当下。基辛格咨询公司常务董事、提出“北京共识”的雷默有过“共同进化”的建议:“我们都认同国际体系需要进化,中国也应该和国际体系一同作出改变,否则这将破坏外界对中国的信任。”东西方的制度文明共同进化,这可能是人类多元文化和解背景下最好的结局。
全球疫情之下,国际秩序受到极大挑战,长期承受信任危机负累的中国能否有所改观、有所作为,关乎我们的国运。而文化战略是立国之本,文化也是化育人心的终极力量。
要成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全球领导者”,成为世人认同和信任的大国,既“远人不服,修以文德以来之”,又能內外兼修,内圣方可外王。
(作者简介:王丰斌,资深媒体人,多年从事公共传播、品牌管理、家族文化传承的研究与实践,北大公共管理研究中心秘书长、华中师大文化创意产业研究中心兼职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