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持续提升,传统的经济增长方式已渐渐无法适应我国当代的经济发展。以技术创新为核心的发展方式才是延续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经之路。因此,研究技术创新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协同影响具有重大意义。
关键词: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技术创新;空间计量模型
一、丝绸之路经济带背景下创新发展存在的问题
我国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城市技术创新资源分配十分不均衡,整体创新水平不高,有些地方仍然延续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以区域经济质量提升实现对中国经济带动式发展,树立丝绸之路经济带区域经济新形象,帮助各地政府有效制定创新政策,进一步推动我国西部地区创新能力,提升创新产出转化为经济成果的效率,使各区域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
二、基于主成分分析的区域技术创新水平评价
区域技术创新水平评价应该基于客观数据之上,由于变量间存在一定的共线性关系,为使评价结果更加客观公正,本文使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变量进行处理,以主成分分析后的变量作为模型的解释变量。由于区域创新能力评价相互指标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同时用这些指标探究区域之间的技术创新空间关系会使得信息重复,从而导致分析变得困难且结果说服力不足。通过主成分分析法,不仅能反映原来指标体现的主要信息,且避免了信息重复导致的虚假性。根据表1选出的技术创新评价指标,构建主成分分析法所需要的变量及编号:
以上述技術创新指标作为模型的解释变量x=(x1,...,x9)以各省GDP作为被解释变量y,由于各评价指标的性质不同,其量纲和数量级存在差异,因此,对所有变量数据做标准化处理,即
其中,xi表示第i个评价指标,表[xi]示该评价指标的均值sd(xi)表示该评价指标的标准差。由于变量间存在一定的共线性关系,为使评价结果更加客观公正,分别对2018年技术创新投入能力和产出能力进行主成分分析,结果如表2(结果保留3位小数):
表2中前3个主成分的累计贡献率已达到97.2%,表3中前2个主成分的累计贡献率已达到92.7%,均已充分提取原技术创新投入能力和产出能力的数据信息。因此,选取技术创新投入能力指标的前3个主成分以及产出能力指标的前2个主成分作为解释变量进行后续分析,记作Z1,Z2,Z3,Z4,Z5。其中,Z1表示技术创新投入能力的综合实力,Z2表示用于技术创新投入经费的支出,Z3表示技术创新投入的课题及项目数,Z4表示技术创新产出能力的综合实力,Z5表示技术创新产出总值。对2012-2017年主成分分析因子个数与2018年相同,在此不再赘述。以上述指标作为解释变量Z=(Z1,Z2,Z3,Z4,Z5),各省份GDP值作为被解释变量[y],以各省份地理空间位置结构构建空间权重矩阵,其中权重矩阵是行标准化的,构建如下SAR模型:
三、技术创新对经济增长质量影响的实证分析
空间相关性检验。在进行空间计量分析之前,首先要确定的是目标区域之间是否存在空间自相关性。根据Anselin的空间计量理论,区域间地理空间距离相对较近的省份之间的技术创新溢出的关系,比地理空间较远的省份之间更为密切。空间自相关能够刻画空间单元属性值的聚集特征,全局空间自相关性反映了考察变量在全部区域范围内空间相关的整体趋势,常用的检验指标是1948年Moran提出的全局Moran指数 ( Morans I) 。其计算公式如下所示:
由上图可见,Morans I值总体呈现出逐渐增大的趋势,可见随着国家发展战略的扶持,“丝绸之路经济带”上我国各省份经济之间的相关性越来越明显,因此,建立空间自相关模型以分析技术创新对区域经济的影响。
四、实证检验
1.变量选取与数据整理
通过结合Gibbs方法和M-H方法,利用R软件对未知参数进行10000次迭代抽样,直至马尔科夫链收敛为止,取后5000次抽样作为参数的抽样结果,根据上述MCMC方法对模型参数就行估计。在对技术创新与区域经济之间的影响关系进行实例分析时,本文对2012-2018年数据分析的结果如表4(结果保留3位小数):
2.实证结果及分析
从实证结果来看,应用空间自回归模型分析技术创新与区域经济的影响关系是可行的,其模型的拟合结果与实际值相差无几,验证了我国“丝绸之路经济带”上各省份经济的空间相关性,并通过建立空间计量模型研究技术创新对区域经济的影响,得出如下结论:
技术创新投入能力的综合实力对区域经济的影响主要呈现出负向影响,但影响的程度在逐渐降低,表明我国的技术创新综合能力转化为经济效益的能力在减弱,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不明显,可能是因为技术创新资源转化为经济效益的周期较长,在较短时间内对经济的影响不明显。技术创新投入经费的支出对区域经济的主要呈现出正向影响,但影响程度也在逐渐减小,可能是由于国家战略的扶持以及建设科技强国的需求,GDP中用于技术创新的费用占比在逐步增加,导致技术创新投入经费的支出对区域经济的影响越来越小,甚至呈现出负向影响。技术创新投入的课题及项目数对区域经济的影响也在逐渐减小且影响程度相对其他指标的影响程度也较小,可能是由于技术创新投入的课题及项目的实施周期较长,其课题及项目结果转化为经济效益的时间也较长。技术创新产出能力的综合实力及技术创新产出总值对区域经济的影响均是越来越大,表明提高技术创新产出能力可有效促进区域经济的增长。
通过上述实证分析结果来看,加大对技术创新前期投入的扶持力度,加大对科研及教育的投入,培养更多科技创新人才;提高高校及企业对技术创新的积极性,增加高等学校R&D课题及国家产业化计划项目的数量及质量;加强对技术创新的合作交流,提高技术创新资源到经济效益的转化能力。同时,随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深入实施,技术创新对提升区域经济及综合国力也将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促进作用。充分利用部分区域的资源优势,带动其他地区的经济发展,加速推进由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的转变。
参考文献:
[1]Anselin L. Spatial Econometrics: Methods and Models[J].Economic Geography,1988,65(2):160-162.
[2]Lee L. Asymptotic Distributions of Quasi‐Maximum Likelihood Estimators for Spatial Autoregressive Models[J].Econometrica,2004,72(6):1899-1925.
[3]Conley T G. Econometric modelling of cross-sectional dependence[J].1997.
[4]Kelejian H H, Prucha I R. A generalized moments estimator for the autoregressive parameter in a spatial model[J].International economic review,1999,40(2):509-533.
[5]詹姆斯·勒莎杰,凯利·佩斯 著.肖光恩,杨勇,熊灵 译.空间计量经济学导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
作者简介:
周蕾(1995.3- ),女,汉族,新疆巴州人,统计学硕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