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体态律动教学方法”在儿童琵琶教学中的运用

2020-05-26 12:03杨君
北方音乐 2020年6期
关键词:体态律动琵琶教学

【摘要】本文就体态律动教学法在儿童琵琶教学中的运用,通过时间、空间、力量三个要素以及视唱练耳两个方面进行讲解,明确每一项要达到的教学目的。

【关键词】体态律动;琵琶;教学

【中图分类号】J6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7X(2020)06-0099-02

【本文著录格式】杨君.浅谈“体态律动教学方法”在儿童琵琶教学中的运用[J].北方音乐,2020,03(06):99-100.

琵琶是演奏技法繁多的弹拨乐器,在儿童琵琶教学中会遇到抱琴姿势不对,音色干瘪,噪音过大、弹奏曲子断断续续、不认识乐谱、学生不愿意练琴等不可避免的问题。这就需要教师学习合理的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的演奏兴趣、演奏技法、音乐能力为目标进行教学。

达尔克罗兹的体态律动教学法包含有空间、时间、和力量三个要素,并将教学方法分为节奏律动、视唱练耳、即兴三个版块。在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的《音乐教学法教程》中明确提出了达尔克罗兹的体态律动教学法的教学目的,即运用身体的律动解决音乐学习中的各种问题,以培养学生肢体与音乐相结合、感知音的过渡、创编节奏,表现音乐情感等综合能力。琵琶演奏同样需要身体的运动去感知音乐,因此,笔者认为借鉴达尔克罗兹教学法中将听觉与视觉、运动觉相结合的观点有助于儿童琵琶教学朝着稳定、全面的方向发展,让学生在枯燥的基本功训练中体验到更多的学习乐趣,养成良好的观察、分析能力,同時具备倾听音乐的能力及准确迅速的思考能力。

达尔克罗兹教学体系强调团队合作,而在琵琶基础教学中会出现坐姿不正、手型不对、弹奏旋律时断断续续等问题,只是稍加强调未必能达到理想的效果,而过于严苛也会适得其反,打击到学生习琴的信心。因此,笔者认为由4-8人的小组课形式既能让学生在团队合作的情况下减少练习技法的枯燥感,也能适当地借鉴达尔克罗兹教学体系培养音乐学习能力。

一、三要素与儿童琵琶教学

弹奏琵琶是一种有意识的动作表达,达尔克罗茨将动作变化的特点归纳为三个要素:空间、时间、力量,将三者紧密结合是进行体态律动音乐“体验-表达”的基础。在实际教学中,他的教学方法能对规范学生弹奏动作、提高节奏稳定性、丰富音色变化起到针对性的作用。

空间与儿童琵琶教学:空间是一个抽象的概念,我们常见的解释为:物体存在和运动的场所。达尔克罗茨认为:动作进行与空间的关系有“笔直”和“曲折”两种路径;有向前、向后、水平、垂直等方向感;有内在、外在、疏密等维度感。从学琴的角度来看,一位学琴者从最初学习抱琴到弹奏乐曲,再到不同的场合演奏,也体现出动作进行与空间密不可分。

本文主要分析学琴者与琴的空间感,以解决儿童琵琶教学中最常出现的抱琴姿势与弹奏手型问题。学习乐器时,有些年纪较小或体格瘦弱的同学会因为琴抱在怀中不自觉地紧绷身体,致使弹琴动作僵硬,这就是弹琴者与琴之间存在空间感。以弹挑为例,从动作的运动进行分析;弹挑是同一根琴弦上的反向动作。在教学时可分为两步,第一步:让学生学习弹奏方法,再根据空间感的观点,不拿琵琶进行无实物的动作练习,并让学生分组对坐,相互练习。学生经过这种练习提高了右手手指的独立性,为其抱琴弹奏做好充分的准备;第二步:抱琴后,体会手臂、手指与琴弦的距离,指尖触碰琴弦的方向感,动作大小的对称性,可避免学生弹不到琴弦。当手指对“弹挑”的空间感有一定的把控后,可以运用以上步骤加强手指与手腕的同步性,提高“弹挑”时右手动作进行与琴和琴弦之间的空间感。

时间与儿童琵琶教学:这里的时间指的并非练琴时间的长短,而是指音乐中节奏、节拍等音乐要素。节奏律动是体态律动学中一个重要的板块。每个孩子不管是练习基本功或是弹奏乐曲,都有可能会出现节奏、速度不稳的现象。老师使用节拍器,要求学生按照规定的速度练习是最直接、最简单的方法,但在教学中使学生生动有趣地感知节奏,认识节奏需要教师将旋律、乐谱与动作紧密联系起来。

以《春晓》为例,首先分析、整理乐曲中的速度,根据学生可以弹奏的速度打节拍器有表情地示范,在表演过程中要体现4/4拍的强弱规律,请学生根据强、弱、次强、弱的规律打出固定的节拍。这样做不仅加强学生对于音乐知识的学习,也可以从基本的乐曲中体会到律动所带来的音乐美感;其次分析、讲解乐曲中的音符时值,《春晓》的乐谱中有全音符、四分音符以及八分音符,向学生发出指令使他们感受速度与节奏。这一环节中可以请学生做一些律动小游戏。例如在节拍器的帮助下,请四个学生扮演音符。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四分音符,听到节拍器打一下,唱”da”并慢慢举起自己的右手,反复练习使学生熟悉音符时值的快慢;之后是全音符的学习,在学生了解全音符是一个音唱四拍之后,请四个学生合作,第一名学生唱“da”后面的学生根据节拍依次举手;八分音符的练习中每个学生为一个八分音符,两两一组,一拍中两个学生依次唱“da”并举手。最后将所学知识再现于乐谱之中进行弹奏,使学生对乐曲的速度与律动有整体的感受。

力量与儿童琵琶教学:在琵琶的基本功练习中,力量的运用贯穿所有阶段。第一阶段的力量运用主要集中在持琴和弹挑的练习;第二阶段的力量运用主要集中在左右手配合练习中,左手摁音是否规范与力度的控制有着直接的关系。在平时的学习中教师需要耐心地将每一个要点清晰准确地告诉学生,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练习时的效率;第三个阶段即为乐曲中旋律的强弱变化。强弱作为音乐的基本要素,在旋律中是必不可少的,最直接的表现即为音量大小的变化。在教学中不论是已经习琴5年以上的初中生还是1年左右的小学生,只靠讲解与演示不能够达到很好的效果。究其原因,不外乎学生的基本功练习不过关,无法达到力度强弱的自由变换。在平时的学习中保证练琴的时间以及练琴的效率是学生及家长主要考虑的问题,对于教师而言应将重点放在如何使学生做到力度的变化。力度的变化大致可以分为右手力度的变化以及左手推拉吟揉时的力度变化。前者偏重于对基本功训练的要求,后者则更偏重于对音乐感觉的表达。笔者认为在学习琵琶的前三年中,对右手力度变化练习可以分两步:第一步是感受力度的变化,我们可以利用小组课教学的优势,由一人演奏到两人合奏,最终多人齐奏,在这一过程中音量由弱到强会有明显的变化,这种通过人数变化带来的音量强弱感是最容易做到的方法,学生对力度变化会有直观的认识也增添了学生学习的乐趣;第二步是手指力度练习,以《旱天雷》为例,这首二级的琵琶曲要表现一种欢快的情绪,不仅弹奏速度很快,旋律的强弱变化也很明显。学生在弹奏熟练的基础上可以分句练习乐曲中的强弱变化,最终达到强化感知音乐情绪的能力。

在基本功练习中时间、空间、力量三要素帮助学生丰富他们的想象力与理解力,对练琴时的各种规范动作加深记忆,减少各种误区的产生。

二、视唱练耳与儿童琵琶教学

达尔克罗兹教学法中提出视觉化的视唱练耳,通过身体动作的体验达到对节奏、节拍、音乐旋律、和声、音乐情绪等要素的表达。在儿童琵琶教学中如何运用视觉化的视唱练耳,笔者通过日常的教学及对学生练琴的回馈做出以下总结:

通过视唱练耳的教学方法在认识琵琶乐谱和摁音的学习中,感受到音高空间的距离变化。因此,在认识乐谱时,请学生由高到低站立,体会音高的不同并以抢答的方式加强学生的记忆。在熟记音的唱名之后,由老师用琵琶弹奏,听音高变化、进行模唱并观察摁音位置找出规律,如:在同一根琴弦上,相把位是低音区,一、二、把位是中音区,三、四把位是高音区。四根琴弦中一弦至四弦音高由高到低。当学生在学习新乐谱的过程中遇到音区不分、摁错把位的情况时,笔者会提醒学生注意乐谱中旋律的音区、标明的指法、摁弦等细节,帮助他们回顾琵琶音区特点,尽量做到学生自主学习,将“听”这一环节融入到儿童琵琶教学中。

视唱练耳对于乐曲的弹奏又起到了把控整体的作用。在平时的教学中总会遇到无法将旋律弹流畅的学生。在分析学生情况时发现学生平时练琴的时间较短,有的甚至不练琴。除了与家长沟通,督促学生练琴,也要课堂上提高学生的兴趣。唱乐谱就是最好的方法之一。以《南泥湾》为例,乐曲共分三句,学生先识别每一小节的唱名,按照正确的节奏演唱,直到每个学生都能熟练唱出。之后观察乐谱中左手指法,右手技法,掌握摁音的位置(这一过程要以学生为主体,进行引导教学,增加互动性)。最后边弹边唱,明确弹奏次数,使学生有目标的练习。按上述步骤学习,不仅帮助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也会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中达到以下几个教学目的:(1)加深音高位置的辨别;(2)分析旋律中的乐句;(3)提高节奏的稳定性;(4)促进弹奏时的连贯性。

达尔克罗茨在视唱练耳的练习中强调演唱和声并感知声部进行时空间的运动变化以及节奏配合。这一教学要求加强了单声旋律乐器合奏的协调性和多样性。以《数鸭子》为例:一、二声部旋律不同,节奏有一定的变化。练习时先明确学生所弹声部,各声部分组熟练节奏,注意两个声部的节拍速度保持一致,锻炼学生节奏的稳定性;之后各声部按照乐句的划分找到音的位置,将全曲熟练弹奏;最后两声部合奏,在合奏中注意控制音量的大小,保证两个声部的音量平衡,音色统一,向学生强调:在听到自己弹奏的旋律过程中也要努力倾听另一个声部的演奏,既达到合作的目的也能从中体会到和声色彩的丰富。

在学习弹奏琵琶的过程中运用视唱练耳的方式,提高了弹奏技法中左手摁音的准确性、旋律演奏的完整性、视谱演奏等方方面面的能力,也可以在枯燥乏味的练习中增加更多的趣味性。

音乐作为一门听觉的艺术,表演的好坏需要扎实的基本功,还需要学生在演奏的同时感染到听众,产生共鸣。一些孩子在弹奏乐曲时动作僵硬、表情麻木,而一些孩子肢体语言丰富、表情放松。面对这样的情况,创造演出機会使学生获得演出经验,有方向性地加强练习是必不可少的过程,但学生对于音乐感悟能力的不足才是根源所在。体态律动教学即提高儿童琵琶基本功练习的效率,也帮助儿童感受音乐的表现力,为他们的音乐道路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陈蓉.音乐教学法教程,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13(1).

作者简介:杨君,硕士学位,吕梁学院汾阳师范分校助教。

猜你喜欢
体态律动琵琶教学
我和我的琵琶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少儿器乐教学法创新研究
利用体态律动,提高小学低年级阶段欣赏能力
在遗憾的教学中前行
计算教学要做到“五个重视”
教育教学
“琵琶”和“枇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