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湘渝 韩晋宁
【摘要】“晋文化”民歌历史悠久,传承着当地历史与文化传说,最早可追溯到春秋时期成书的《诗经》中,《诗经》分为风、雅、颂三类,其中的《魏风》《唐风》等大多采自于“晋”(山西),具有很强的艺术性、历史性与文化性。作为一项广受欢迎的艺术形式,其在传承过程中出现过一些问题,也有一些积极改变。本文阐述了将传统“晋文化”民歌与新式群体合唱相融合的方式,旨在使“晋文化”民歌更为广泛地流传。
【关键词】晋文化;传播;左权民歌;合唱
【中图分类号】J6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7X(2020)06-0047-01
【本文著录格式】陈湘渝.韩晋宁.浅析“晋文化”民歌的传播方式 [J].北方音乐2020,03(06):47,57.
基金项目:2017年山西省科技厅软科学项目基金“山西省高校视唱练耳课程中本土音乐的教学实践与研究”(项目编号:2017041018-3)。
前言
“晋文化”(山西)民歌分为山歌、号子、小调、套曲四个品种,其中山歌形式短小,词曲自由,有很多都是劳动人民的即兴演唱,传递着质朴又热烈的感情。“晋文化”山歌根据流行区域不同又分为“山曲”“开花调”及“卷席片”三个品类,左权民歌中的“开花调”更是“晋文化”民歌的代表,既吸收了明清词曲的风格,又反映了劳动人民生活中的故事,词曲风格清丽婉约,在众多“晋文化”民歌中独树一帜,非常具有代表性[1]。本文介绍了“晋文化”民歌的艺术特点及传播现状后,为了使传统民歌能够跟上时代的步伐,更贴近现代人民的审美,将左权民歌作为代表,通过将左权民歌改编成合唱的方式进行传播模式的探索,以期保护民歌遗产,帮助“晋文化”民歌长久流传。
一、“晋文化”民歌艺术特点
“晋文化”民歌在不同地域形成了不同的艺术风格。吕梁山地区是“山曲”的主要分布区域,以“河曲山曲”中的《走西口》为代表,反映了农民的苦难与辛酸。民歌《走西口》讲述了一对夫妇刚刚新婚,却迫于生计不得不异地分离的故事。妻子与丈夫依依惜别,句句殷勤嘱托,传递了浓烈的爱情与普通老百姓讨生活的艰辛与悲凉,感情真挚又动人,所以受到了许多河曲人民的喜爱[2]。“开花调”分布在东山区一代,以左权民歌中的开花调最为出色,左权民歌与山西其余地区的民歌有所不同,曲调风格倾向于清丽婉约,歌词擅用“赋比兴”手法,比如代表作《桃花红杏花白》,将两首开花调——《桃花红杏花白》《会哥哥》进行了完美的融合:“锅儿来你就开花,下不上你就来,不想旁人光想你呀,啊格呀呀呆”的歌词诙谐有趣,塑造了一位可爱俏皮的山西妹子形象,使整首民歌都洋溢着青春与活力,歌颂了浪漫美好的爱情[3]。号子多是劳动人民在劳动时为自己加油鼓劲、统一劳动节奏的喊唱民歌,没有固定唱词,曲调节奏鲜明,传递着劳动人民乐观豪放的精神。小调多是劳动人民的随口哼唱,套曲则是对小调的扩充与改编,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是左权“大腔”。
“晋文化”民歌中始终传递着劳动人民纯真朴素的情感,有对封建礼教的控诉:“小奴家今年一十七,你老汉今年六十一,我的娘上了媒人的当,金花花插在你家朽木上”;也有对不公命运的反抗:“千盘万算没活头,凉凉扑在黄河头”;还有对历史故事的改编,如《三国调》《杨门叹十声》等;更有对革命斗争的反映,歌颂新中国的美好生活的歌曲,如左权县的《窑洞保卫战》等[4]。
二、“晋文化”民歌传播现状
由于受到西方音乐的冲击,中国学生对于中华传统音乐产生了“土”的印象,认为民歌只是民间劳动人民的随口哼唱,对民歌产生了“上不了台面”的巨大误解,更倾向于学习能够登台演出的大提琴、单簧管、钢琴等。随着国家对于民歌这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及重视程度越来越高,作为传统艺术文化最主要的传承者与继承者,很多院校已经在课程设置里面有所体现,都在努力传承。但是,探索及改变传统民歌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热爱民歌、传播民歌、发扬民歌,仍然是一项艰巨的任务。
三、加强“晋文化”民歌传播的有效途径探索
(一)加大宣传力度与重视程度
随着中西方文化的融合与冲击,传统民歌的听众正在不断减少,原本的口口相传途径已经随着时代的发展而被抛弃与取代。“晋文化”民歌中蕴含着劳动人民的智慧与朴实的情感,是中华传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环,不应在我们这一代销声匿迹,因此,国家与学校必须加大对于“晋文化”民歌的宣传力度,与现代化手段结合起来,利用政府与媒体的引导作用帮助人民重新接触“晋文化”民歌、认识“晋文化”民歌,切身感受“晋文化”民歌的魅力,进而自发地对“晋文化”民歌进行传播。
(二)以左权民歌为例与合唱进行融合
左权民歌是“晋文化”民歌中的翘楚,风格独树一帜,曲调清丽婉约,虽然传承已达上千余年,但仍与现代人民的审美大体相符。合唱是一种群体歌词的表演艺术,注重在和谐均衡中的变化美,在音乐艺术的表现中被应用地相当广泛。左权民歌与合唱内在的艺术特点十分相似,因此可以考虑借用合唱的国民度,为“晋文化”民歌的传播提供有效途径。许多学生认为,民歌只能私下随口哼唱,既不能登台演出也无法参加比赛,是一种无用的、过气的艺术。但是将合唱与“晋文化”民歌相融合,给了民歌焕发“第二春”的机会,合唱取材广泛,表演渠道多样,既可以在学校进行文艺汇演,优秀的作品也可以在民间乐团、戏曲社、甚至是电视节目中播出。有了演出机会,加上民歌与合唱老师对“晋文化”民歌进行适时的改编,引导学生理解民歌的艺术性与历史性,帮助学生甩掉民歌“土”的标签,让学生從内心认同民歌、喜爱民歌,以传承发扬民歌为荣,就可以大幅调动艺术院校学生对于民歌学习的积极性。通过开设民歌合唱课程,全国各地的艺术院校学生都可能是民歌的传承者与发扬者。
但在融合的同时,也要注意不能丢失民歌内在的艺术特征,不能为了传播而传播,最终舍本逐末,抛弃了民歌的内在灵魂。首先,为了突出左权民歌同音反复较多、音域跨度广、情绪变化大的特点,可以在合唱中突出一条主要的旋律主线,由旋律主线承担左权民歌中的故事主线,弱化其余和声声部,用双四度和声跳进方式使合唱更显张弛有度;其次,左权小花戏节奏切换明显,在一首民歌中可能选用了多个节拍,如《桃花红杏花白》中就使用了八三拍,因此在合唱中也要尽量保留这些艺术特点,在合唱中通过多个声部,对左权民歌节奏进行模拟,最大程度还原左权民歌的艺术风格;最后,左权民歌歌词喜用叠词及“赋比兴”手法,带有许多口语及虚词,在合唱中为了更贴近主流大众审美,可以对左权民歌歌词进行活用,在保留民歌“原汁原味”的同时与时俱进,让民歌更符合大多数人的审美并易于传唱,让人民重新认识到“晋文化”民歌的美感与魅力,主动学习、传唱“晋文化”民歌,帮助“晋文化”民歌长久地流传下去。
四、总结
“晋文化”民歌是我国珍贵的文化遗产,随着时代的发展也应与时俱进,才能更好地在人民群众中传播,让“晋文化”民歌独特的艺术特色与淳朴热烈的情感能够一代一代传唱下去。本文以山西左权民歌为例,探索通过将左权民歌与合唱相结合的方式,将通俗易懂、生活气息浓郁的“晋文化”民歌带入大雅之堂,帮助大多数人转变民歌就是“土”的传统思想,认识到民歌的艺术性与历史性,体会到民歌的独特艺术魅力,便于新时代的学生与人民在接受“晋文化”民歌后,主动了解“晋文化”民歌,在政府与媒体的引导下重新认识“晋文化”民歌,最终热爱并传播“晋文化”民歌,使“晋文化”民歌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够长久流传下去。
参考文献
[1]魏芹.浅谈山西省民族音乐传统文化的发展保护与传承创新[J].黄河之声,2019(13):12-13.
[2]李简.浅析山西民歌《桃花红杏花白》的音乐元素[J].北方音乐,2018,38(24):30-31.
[3]张哲琦.浅谈山西民间音乐传承发展的缺陷及优化措施[J].艺术教育,2018(7):80-81.
[4]李燕.关于山西民歌歌唱方法的多样性研究[J].北方音乐,2014(1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