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体强
【摘要】高速公路隧道桥梁中因分布有复杂土质,需要对其进行加固,但加固方式是处理的重难点。采用行之有效的加固技术, 提高路基承载力、围岩强度、桥梁刚度等。例如:粘贴钢板、强夯法、混凝土喷射技术、钢筋后生根、纤维复合材料技术可以增强隧道桥梁承载能力,对路基不同土层的均匀度进行有效地提升,避免路基服务期间产生不均匀沉降。鉴于此,文章结合笔者多年工作经验,对高速公路隧道桥梁加固技术提出了一些建议,仅供参考。
【关键词】高速公路;隧道桥梁;加固技术
采用加固技术对隧道桥梁进行处理,能够有效提升隧道桥梁承载力,降低路基的沉降量加固基础土体。因此,加固技术能够有效地对桥梁隧道进行处理,针对不同的施工路基工程特点,进一步提升加固技术的适用性,保证高速公路隧道桥梁的整体质量尤为重要。
1、在隧道桥梁施工中对加固技术加以运用的必要性
1.1缩减资源浪费
修建高速公路期间,许多重要资源整合难度高,如果高速公路上的桥梁隧道出现质量问题,相关部门不能不闻不问,因此必须对加固技术加以运用。制定合理的修补方案,进而对问题加以有效解决,让高速公路可以重新被使用,减小公路重新修建的可能性,进而减少浪费,节省宝贵资源以及建设资金。
1.2促使交通行业不断发展
伴随人们整体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于出行要求同样在不断提升,对于道路实际平缓程度、整洁程度以及两旁绿化情况都有了较高要求。因此,为对人们需求加以满足,施工人员需不断对技术加以提高,促使高速公路服务性能变得更加完善。加固技术地不断完善,能够展示我国对于交通建设的关注以及投入力度,并且促使交通行业不断发展壮大。
2、公路桥梁隧道工程中的裂缝问题
公路桥梁隧道施工期间裂缝问题较为严重。裂缝问题的原因更为复杂和多样化,高速公路桥隧施工时,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更为普遍,浇筑完成后的维护工作会受到环境温度的综合影响。如果没有采取控制混凝土水化热的措施,则混凝土水化热较强,导致结构热膨胀和冷收缩,易产生裂缝;为了维护混凝土结构,必须对外部施工条件进行调查,并确定结构内部水化热的反应,从而采取加热或冷却措施进行控制。不同类型、比例的混凝土材料在固结强度、水化热反应也大不相同。混凝土结构较大,水化热效应相对较大,由此,产生混凝土裂缝问题。
3、高速公路隧道桥梁加固技术的应用
3.1粘贴钢板
在对粘贴钢板这项技术加以使用之时,施工人员需用黏结剂把混凝土和钢板粘到一起,让其变成一个整体。进行加固之时,施工人员还需以实际需求为根据对钢板进行放置,假设若想提升桥梁具有的抗弯强度,就需在桥梁下方放置钢板,而且还需对剪切强度加以合理优化。若想提高桥梁的抗剪强度,就需在梁的侧面放置钢板。若想提高隧道桥梁的稳定性,需要确保钢板和桥梁结构当中剪力钢筋实际方向保持一致。
3.2强夯法
强夯法对软土加固处理具有良好的效果,強夯法的原理主要有:第一,动力置换原理:通过强夯把碎石、砾石等填充物压入软弱土层,两种混合后能够有效地提升软弱土层的摩擦特性,从而提高土体的承载能力,包括桩式置换与整体置换等。第二,动力固结原理:动力固结原理主要针对含有大量裂隙水或孔隙水的饱和土体,与土力学中的固结原理类似,但采用的是动力方式,在冲击能量的影响下,土体骨架或颗粒之间的粘合力破坏,导致部分土体液化,排水通道贯通,土体含水量减小,土体更易于固结。第三,动力密实原理:由于土体颗粒之间存在大量裂隙、孔隙,通过强夯法产生的巨大压力使得土体颗粒存在的孔隙及裂隙逐渐压密,软土层更加密实,能够有效地增强路基的承载能力。强夯法优缺点:强夯法能够提高路基承载力,增强土体抗液化的能力,能提升路基土层的均匀度,避免出现不均匀沉降。
3.3混凝土喷射技术
(1)混凝土喷洒作业开始时,应确定挖掘截面的净尺寸,清理垃圾和不必要的石块,然后开始非挖掘作业,主要用高压水或高压风清理围岩。对喷射混凝土厚度规定标准,仔细检查是否有风、水、电等技术设备和设备,同时试图进入工作状态。(2)注入物料时,为了保持连续操作,始终把物料保持在筒体内部,在进料口设置适当孔径的屏幕,以防止不符合孔径尺寸的填料进入设备。(3)射流位置顺序:隧道内先射墙,然后射拱,自上而下,分段射流,每段长3-4米,碎片宽度2米。如果岩石表面出现凹陷现象,应首先填充凹陷位置。(4)射流最合理的长度和角度:射流距离控制在0.6-1.5米之间。最合理的做法是使喷射角度保持垂直。(5)射流材料的运动方向:旋转为环,向水平方向运动,环直径控制在30cm左右。在第二行开始注入时,起点高于第一行的起点。(6)每个射流的旋转速度和厚度:旋转时间在1~1.5s之间,每个射流的厚度适合不掉落,或符合要求的标准厚度,可以向前推进。(7)主要采用桩号法调整射流厚度,桩号为2mm长的焊丝,开放焊丝长度为喷涂层厚度。
3.4钢筋后生根的技术
加固以及改造隧道桥梁之时,可以采用的技术有很多,而钢筋后生根这种技术就是其中一种,可以起到改造加固作用。对这种技术加以运用,实际上就是在桥梁结构当中实施植筋处理,进而达到改造加固的目的。钢筋后生根这项技术主要适用以下桥梁结构。第一,桥梁结构当中的钢筋遭到破坏。第二,结构之处胶体遭到破坏。第三,结构基材遭到破坏。以上全都可运用钢筋后生根这种技术加以处理。
3.5纤维复合材料技术
该项技术是我们技术人员从国外吸收引进得到的,成本过高操作难度过大。现在我国技术人员正在大力研发该项技术,相比之下,我国自主研发的复合材料优势较明显,成本造价低廉,便于施工。但最重要的是工程设计师在设计图纸时要充分考虑到自然灾害的影响,更加准确合理地设计隧道桥梁,后期的加固技术便可以减少使用。
结语:
综上所述,对于高速公路隧道桥梁进行加固技术的实施,我们可以采取粘贴钢板、强夯法、混凝土喷射技术、钢筋后生根、纤维复合材料技术等等能够在提升高速公路整体性能的前提下,对行车安全给予保障,同时还能缩减资源的浪费,促使交通行业不断的发展。施工人员对加固技术使用时,需针对具体的问题进行具体分析,通过详细地研究分析出运用哪种加固技术具有更高的可行性,才能对高速公路整体质量进行有效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周敬武,刘俊秀.公路、桥梁、隧道施工中灌浆法加固技术的应用[J].科技风,2018(24):171.
[2]黄阿岗.高速公路隧道桥梁加固技术分析[J].住宅与房地产,2017(15):273.
[3]徐晓鑫.高速公路隧道桥梁加固技术研究[J].智能城市,2017,3(03):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