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明清时期中西绘画的交流与融合

2020-05-26 02:02何亚楠
艺术评鉴 2020年7期
关键词:郎世宁利玛窦传教士

何亚楠

一、欧洲传教士的初次来华

明清时期,是东方与西方艺术文化交流的时期,是中国美术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这一时期中国与欧洲艺术发生了剧烈的撞击,也是西洋绘画及其艺术形式在中国传播的关键时期,剧烈变化的开端。

在15世纪中叶,以“郑和下西洋”为标志的中国航海事业处于世界领先水平。但随着郑和的去世,中国的航海事业一落千丈,而欧洲的航海探险事业遥遥领先。当时,中国处于封建社会的末期,整个国家社会的发展趋势每况日下,因此这一时期的东西方艺术文化交流是非常容易被忽视的。

二、利玛窦——中西文化的交流先驱

天主教把西洋画作为一种宣传工具引入中国。最早是耶稣会①创办人之一、果阿主教沙勿略,但由于他当时只是将圣像画带到了日本,并没有到达中国。因此,事实上真正率先在中国传播西洋画的是意大利人利玛窦。利玛窦自欧洲带来的西洋画进献给了中国皇帝,由此便开启了国人对绘画的新认识。利玛窦由西方带来的这些西洋画作品以及一些有关西方绘画的技巧,其最初的目的只是为了传播宗教,宣传天主教,因此他只是在客观上引入了西洋艺术。

就此引导了几乎所有来华的传教士利用西洋绘画这一媒介,来传播天主教。例如,1598年的意大利人龙华民、意大利人艾儒略,以及明末清初在中国活动传教士汤若望,[1]他与利玛窦一样,通过圣像画接近皇帝。备受皇室恩宠的他,因在天文历法方面有所擅长,在1645年,受命为第一任的外籍钦天监监正,并且1650年,顺治皇帝特恩准他在原利玛窦所建的经堂基址上修建北京城内的第一座大教堂,[2]即(南堂)一座巴洛克式教堂。由此,开启了欧式建筑在中国蔓延的先例。这也是中西方建筑交流的一步。[2]

三、清庭传教士的影响

一大批西方传教士的来华活动,对清宫廷乃至民间绘画的影响巨大。从清朝《续文献通考》卷89载中,记载了清朝前期的宫廷内已经有了如意馆这样近似于明朝画院的机构。[3]尽管康、雍、年三朝都不欢迎西方的传教活动,但对传教土却采取有一技之长的给予机会留用的态度,因此,在宫廷里便出现了如郎世宁这样画师身份的传教士。

首先,佛兰德斯的南怀仁于1673年成为继汤若望之后的第二个外籍钦天监监正,他不光是成为了监正,而且他十分擅长绘画。高士奇《蓬山密记》记载,南怀仁特别长于透视画法。[4]受南怀仁影响最大的就是焦秉贞,他与南怀仁有工作上的关系,在绘画上又有师承关系,是清朝画史上最早开始绘画出西洋画风的中国画家。从他的身上就体现了中西方艺术绘画的交流和融合。

格拉蒂尼,是应康熙皇帝之邀由耶稣会派到中国的一位透视学专家,[1]于1700年到北京,四年后便返回欧洲了。他在中国的时间不长,据说此人擅长透视而弱于色彩,并且曾经向宫廷里的画师教授了许多的油画技法,为中国油画奠定了基础。

马国贤,同样也是一位非常专业的绘画家,1710年,由意大利来到中国。他擅长的绘画不仅仅是油画,而且更加擅长铜版画。马国贤只在中国呆了十多年,于1723年返意大利,他回国时还带走了5个中国学生,并且转年在他的故乡那不勒斯开设了一所中华学院。[5]

从上文谈到的南怀仁、格拉蒂尼和马国贤这三位传教士的情況来看,可以说对中国的宫廷绘画的影响重大,已经渐渐由简单的影响转向学习西方的绘画手法。让中国的画家更加全面的了解绘画,引领了一批中国画家学习西画,这就是西洋画的传入。

四、郎世宁的绘画以及新体画

提到明清时期的交流与融合,一定会谈到的画家就是郎世宁了。他也同样是一位来华的传教士画家,并且在1715 年1月22日于清宫廷担任宫廷画师一职,到1766 年7月16日在其生日前三天病逝于北京,长达五十一年,并且在其于清宫廷的任职期间,由自己独立完成或与他人合作完成了大量的作品,并且留世保存了大批。他的作品是在东西方的艺术交流与融合后,完美地将中西方的绘画技法融合,产生了一种新的绘画艺术风格,即为郎世宁的新画体。

早期来华时,他所作的最早的一幅《聚瑞图》即为了迎合皇室的喜好而作。在这幅画作上,就体现了中西方绘画的交流和融合,以及《嵩献英芝图》等都是如此。来华后的郎世宁不断学习中画的表现方式并融入自己的作品之中,并且向宫廷画师传授西方绘画的技巧。他的作品在绘画题材上、工具材料上和构图形式上都是偏向于中国传统绘画,但是在绘画手法上依旧保持着西洋画的风格,注重画面物体的明暗对比、强调色彩、注重表现物体的质感和画面的空间感等等。

郎世宁的人物画这一块,更是开启了肖像画的高水准。这一时期的作品,为中国传统的人物画带来了不一样的感觉,如《乾隆皇帝朝服像》《孝贤纯皇后朝服像》等,郎世宁的这一系列肖像画无疑是体现了人物的标准像,人物更加丰实饱满,富有立体感和真实感,庄严圣洁,巧妙的削弱了对比,同时又融合了中国画中的工笔重彩。总的来说,体现出中西方绘画技艺的完美结合。

郎世宁创造的新体画是为了迎合皇帝的要求审美,他在不断的尝试改变原有画风,通过自己的学习一点一滴地吸取中国传统绘画的技巧,尝试中国绘画的材料等等,他抓住并且利用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创作出自己独特的画风。乾隆时期,郎世宁还创作了一套铜版画《平定准部回部战图》,发往法国制成。[2]并且清宫廷画家仿制了一系列的表现历史征战场面的画作,这是中国画家完成的最早的铜版画作品,但随着清朝后期传教士这一活动的终止,这样的创新便消灭了。郎世宁新体画的整个发展,基本上都是在皇帝的推动下进行的,以及郎世宁自身的进取心、不断地钻研绘画的努力。由此,带领着清宫廷的绘画艺术走向了一个新的阶段。

据档案资料记载,郎世宁教授西方画技给宫廷内画学生。据统计,经郎世宁培养的中国学生计有十数人。在郎世宁之后,在清朝年间供职的外国传教士画家还有很多的。其中有王致诚的绘画技艺水平较好,而他留世的作品也是关于骏马的《十骏马图》,这作品表现了精准的素描功底,但背景的一些树木等等的景物还是由中国画家完成的,也是一幅东西方合作的绘画作品。

由于中西礼仪之争的情况越来越加剧,传教士活动终止的原因有其二:其一是应为清朝皇帝的政策的颁布和实施,即禁教。其二是当时在华耶稣会的解散。因此,这部分的画师在中国的传教活动也结束了,随后,清宫廷便再无传教士。

以郎世宁为代表的这一类传教士画家在清朝的艺术活动是在相对封闭的并且在一个特殊的历史背景下发生的情况,这些传教士的在华活动从根本上来说为中国带来了欧洲文艺复兴以来的艺术成果,从艺术交流的层面上来看是有很大的好处的,而且对中国传统绘画也是影响巨大的。

处于明末清初这一时期的中国,这样巨大的艺术界的变化是很不安的,这就使得当时的社会产生了各种各样的思潮,整个社会各个方面的发展也是越来越进步向前的。明清时期是中国和欧洲文化艺术正面接触、相互交融的时期。这一时期发生的一切活动现象都深深的影响着我们后世的艺术发展,因此,我们需要多了解我们的艺术发展脉络,多关注艺术。

注释:

①耶稣会,1534年由西班牙人圣依纳爵·罗耀拉创立于巴黎,罗耀拉是第一任会长,他积极组织到海外传教,葡萄牙国王若望三世请求教皇派传教士到东方,沙勿略、利玛窦等即是先后受耶稣会派遣到远东传教的耶稣会士。

参考文献:

[1][英]苏立文.东西方艺术的汇合[M].朱伯雄,译.美术译丛,1982,(03).

[2]鞠德源,田建一,丁琼.清宫廷画家郎世宁[J].故宫博物院院刊,1988,(02).

[3]聂崇正.宫廷艺术的光辉:清代宫廷绘画论丛[M].台北:东大图书公司,1996.

[4][清]高士奇.蓬山密记[M].民国元年铅印版(复印本),2018.

[5]钟叔河.走向世界丛书:薛福成出使英法意比四国日记[M].长沙:岳麓书社,1985.

猜你喜欢
郎世宁利玛窦传教士
Matteo Ricci: 利玛窦
惩罚
中西合璧郎世宁
礼物与利玛窦的传教策略
乾隆自省涂鸦
美国传教士镜头下的宁夏
台北故宫纪念郎世宁来华300年
拍出1.374亿港元的宫廷画师郎世宁
宗教、政治与文化:索隐派与来华传教士的易学研究
传教士进驻以军鼓士气